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南旺水利樞紐、南旺分水樞紐[1]:56、南旺樞紐[2]:86是明朝永樂年間,為保證京杭大運河——會通河的通行,在山東境內修建的一系列水利工程。
該項工程被視為「大運河上科技含量最高」的古代水利工程,稱之為「運河都江堰」。泰安市東平縣、濟寧市汶上縣境內的「引汶濟運」部分(包括戴村壩、小汶河、南旺分水口以及配套工程等)被認為是整個工程最重要的部分[1]:56,於2006年列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京杭大運河在山東省的子項。
2013年,以南旺鎮境內南旺分水口、南旺分水龍王廟為核心的大運河南旺樞紐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列入第二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2014年6月,工程遺蹟又以南旺綜合體之名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大運河的31個遺產區之一。南旺綜合體遺產區在山東省濟寧市、泰安市境內共有十個遺產點。
元朝時,以會通河為漕運渠道,將南方物資運抵大都,元末廢棄不用。明朝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黃河在原武縣決堤,漫過安山湖向東,會通河淤塞。永樂九年(1411年)二月,明成祖聽從濟寧州同知潘叔正的意見,任命工部尚書宋禮、侍郎金純、都督周長疏通會通河[3]。
會通河(京杭大運河)河段的最高處在汶上縣南旺,即今南旺鎮[4],稱為南北之「水脊」。北高於臨清縣九十尺,南高於沽頭(在今江蘇省沛縣境[1]:57)一百一十六尺[5]。永樂九年(1411年),會通河疏通完成後,因南旺「水脊」的存在,出現南流水多,北流水少的狀態,無法實現「濟運」的目地。為解決運河北流水少的問題[1]:57,宋禮又開新河,自汶上縣袁家口左徙五十里至壽張之沙灣,以接舊河[3]。「河雖有成,而河中乾涸,未濟於漕」[1]:57。其年秋,宋禮還京,奏請疏通東平縣東境沙河淤沙三里,築堰障之,合馬常泊之流入會通濟運[5]。
永樂十年(1412年),宋禮採用汶上縣運河民夫負責人[1]:57白英的計策[3],開始引汶濟運工程[1]:57。工程在東平縣引汶水(大汶河),築堽城壩、戴村壩,橫亙五里,遏汶流,使無南入洸而北歸海。匯諸泉之水,盡出汶上縣[5]。在南旺設分水口,汶河水由此中分為二道,六成河水北流,三成南流。因相地置閘,以時蓄泄。自南旺分水口,向北置十七個水閘,向南置二十一個水閘[5]。宋禮在汶上、東平、濟寧、沛縣並湖地設水櫃、陡門,用以蓄泉、泄漲。金純又疏浚賈魯河故道,引黃水至塌場口會汶,經徐、呂入淮[3]。
《明史》記,整個南旺水利工程,徵用了山東及徐州、應天府、鎮江府的三十萬民工,蠲租一百一十萬石有奇,二十旬工程完工[5]。或稱永樂九年二至七月,是疏通會通河的工期[4]。
通過對會通河等河段的疏浚,京杭大運河得以復航,永樂十三年(1415年),停止海運[5]。永樂十九年(1421年)、永樂遷都。京杭大運河成為支持首都北京的重要支柱。南旺水利樞紐保證了運河水量穩定充足,得以維持運河正常通行[1]:56。
永樂之後的宣德等歷代,會通河均有修繕。其中,成化年間,築汶上縣、濟寧州的百餘里潰堤。增建設南旺上閘、南旺下閘、安門閘。正德年間,在汶上縣增建袁家口閘、寺前鋪石閘,疏通八十里的淤塞南旺河段[3]。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