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里寧格勒
俄罗斯加里宁格勒州的首府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俄罗斯加里宁格勒州的首府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加里寧格勒(俄語:Калининград,羅馬化:Kaliningrad),舊名柯尼斯堡(德語:Königsberg,直譯:國王之山;俄語:Кёнигсберг;古普魯士語:Twangste, Kunnegsgarbs, Knigsberg;波蘭語:Królewiec;立陶宛語:Karaliaučius),是俄羅斯加里寧格勒州的首府,為濱臨波羅的海的海港城市,市區面積215.7平方公里,2010年人口為431,402人。
加里寧格勒 Калининград | |
---|---|
市[1] | |
![]() 漁港一處德國風格建築;哥尼斯堡大教堂;勝利廣場;波羅的海人紀念碑;基督救世主大教堂;海員文化館 | |
頌歌:無[2] | |
坐標:54°42′N 20°27′E | |
國家 | ![]() |
聯邦主體 | 加里寧格勒州[1] |
建立 | 1255年9月1日[3] |
語源 | 米哈伊爾·加里寧 |
政府 | |
• 行政機構 | 市議會[4] |
• 市長[4] | 阿列克謝·西拉諾夫[5] |
面積[3] | |
• 總計 | 223.03 平方公里(86.11 平方英里) |
海拔 | 5 公尺(16 英尺) |
人口(2010年普查)[6] | |
• 總計 | 431,402人 |
• 估計(2024) | 489,584(+13.5%) |
• 排名 | 第40位(2010年) |
• 密度 | 1,900人/平方公里(5,000人/平方英里) |
• 從屬於 | 加里寧格勒聯邦重要城市[1] |
• 行政中心 | 加里寧格勒州[7], city of oblast significance of Kaliningrad[1] |
• 城區 | 加里寧格勒市[8] |
• 行政中心 | 加里寧格勒市[8] |
時區 | 加里寧格勒時間![]() |
郵政編碼[10] | 236ХХХ |
電話區號 | +7 4012 |
友好城市 | 蔡茨、不來梅哈芬、鄂木斯克、布列斯特、卡利亞里、瑟堡-奧克特維爾、大連市、埃里溫、弗利、戈梅利、固原市、漢堡、格羅德諾、克拉斯諾亞爾斯克、明斯克、波茲坦、薩馬拉、北德文斯克、雅羅斯拉夫爾、巴拉諾維奇、帕特雷、卡爾斯港市鎮、博登韋爾德爾、卡利寧斯基區、米爾豪森、卡塔尼亞![]() |
區劃代碼 | 27701000001 |
網站 | www |
此地最早是古普魯士人的定居點,1255年條頓騎士團於北方十字軍入侵期間在此建立據點,並出於對普熱米斯爾·奧托卡二世國王的敬意取名「柯尼斯堡」。之後,該城一直是條頓騎士團國、普魯士和德國東普魯士的一部分,直到二戰末期的1945年,蘇聯紅軍佔領整個東普魯士為止。二戰結束後,根據《波茲坦協定》,東普魯士約三分之一的面積劃歸給蘇聯(其中柯尼斯堡附近予俄羅斯、梅梅爾附近予立陶宛),其餘部分劃歸給波蘭。1946年7月4日,蘇聯把劃歸給其的東普魯士部分領土,取名為加里寧格勒州,以紀念當時剛逝世的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米哈伊·加里寧,柯尼斯堡也同步更改為現名,開展全面俄化,並成為該州之首府至今。
加里寧格勒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前,屬於納粹德國,原名柯尼斯堡,是前普魯士王國省份之一的東普魯士首府,亦是早期16世紀普魯士公國的首都。柯尼斯堡與其週邊的地區,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納粹德國戰敗之後根據波茲坦協定第五條被當時的蘇聯併吞,劃分為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的一個州。1946年時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國家元首)加里寧過世,為了紀念他,蘇聯將柯尼斯堡改名為加里寧格勒,而週遭區域也變成今日的加里寧格勒州。1990年代蘇聯瓦解,原本的加盟共和國立陶宛、拉脫維亞與白俄羅斯紛紛獨立,使得加里寧格勒連同整個加里寧格勒州,與俄羅斯本土之間失去了實體的領土相連,而變成今日被波蘭與立陶宛兩國分離的外飛地狀態。
柯尼斯堡這個城市的發源地,是一座1255年建立於普列戈利亞河河口的城堡(柯尼斯堡城堡),這座城堡是由條頓騎士團所建,並且為了紀念與騎士團一起參加十字軍東征的波西米亞國王普熱米斯爾·奧托卡二世,因此命名為柯尼斯堡。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根據7月23日蘇美英簽訂的波茲坦協定第五條「將柯尼斯堡及其周圍區域劃歸給蘇聯,美英兩國對此予以支持」。1946年在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布爾什維克創始人之一米哈伊爾·加里寧逝世後改名為加里寧格勒。該市與周圍的地區被併入蘇聯,作為蘇聯最西部的領土,成為重要戰略地區。冷戰時期的1950年代,蘇聯將波羅的海艦隊總部設在該市。由於其戰略重要性,當時的加里寧格勒是禁止外國遊客前往拜訪的。
隨着蘇聯解體,加里寧格勒州成為俄羅斯的外飛地,與俄羅斯本土不接壤。加里寧格勒與聖彼得堡是俄羅斯在波羅的海僅有的兩個不凍港。 1997年,俄聯邦決定在該市設立「特別經濟區」,大力發展製造業。
2023年5月9日,波蘭方面表示,由於米哈伊爾·加里寧與卡廷慘案有關,波蘭政府決定將改用柯尼斯堡來稱呼加里寧格勒。5月10日,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表示,波蘭有時會因對俄羅斯人的仇恨而陷入瘋狂。[11]
根據2010年俄羅斯人口普查:
截至2011年,加里寧格勒分為三個區:
2009年6月撤銷以下兩個區:
加里寧格勒 | |||||||||||||
---|---|---|---|---|---|---|---|---|---|---|---|---|---|
月份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全年 |
歷史最高溫 °C(°F) | 12.7 (54.9) |
15.6 (60.1) |
23.0 (73.4) |
31.7 (89.1) |
30.6 (87.1) |
33.5 (92.3) |
36.3 (97.3) |
36.5 (97.7) |
31.2 (88.2) |
26.4 (79.5) |
19.4 (66.9) |
13.3 (55.9) |
36.5 (97.7) |
平均高溫 °C(°F) | 0.7 (33.3) |
1.5 (34.7) |
5.6 (42.1) |
12.3 (54.1) |
18.0 (64.4) |
20.5 (68.9) |
23.0 (73.4) |
22.6 (72.7) |
17.6 (63.7) |
12.1 (53.8) |
5.6 (42.1) |
1.9 (35.4) |
11.8 (53.2) |
日均氣溫 °C(°F) | −1.5 (29.3) |
−1.1 (30.0) |
2.0 (35.6) |
7.3 (45.1) |
12.5 (54.5) |
15.5 (59.9) |
18.1 (64.6) |
17.6 (63.7) |
13.1 (55.6) |
8.4 (47.1) |
3.3 (37.9) |
−0.3 (31.5) |
7.9 (46.2) |
平均低溫 °C(°F) | −3.8 (25.2) |
−3.5 (25.7) |
−1.1 (30.0) |
2.9 (37.2) |
7.5 (45.5) |
10.9 (51.6) |
13.6 (56.5) |
13.1 (55.6) |
9.3 (48.7) |
5.2 (41.4) |
1.1 (34.0) |
−2.5 (27.5) |
4.4 (39.9) |
歷史最低溫 °C(°F) | −32.5 (−26.5) |
−33.3 (−27.9) |
−21.7 (−7.1) |
−5.4 (22.3) |
−3.1 (26.4) |
0.7 (33.3) |
4.5 (40.1) |
1.6 (34.9) |
−2.0 (28.4) |
−11.2 (11.8) |
−18.7 (−1.7) |
−25.6 (−14.1) |
−33.3 (−27.9) |
平均降水量 mm(吋) | 68 (2.7) |
49 (1.9) |
51 (2.0) |
36 (1.4) |
54 (2.1) |
78 (3.1) |
76 (3.0) |
96 (3.8) |
74 (2.9) |
82 (3.2) |
82 (3.2) |
72 (2.8) |
818 (32.2) |
平均降水天數(≥ 0.2 mm) | 23.0 | 20.0 | 19.0 | 15.0 | 13.1 | 16.0 | 15.0 | 17.0 | 17.0 | 19.1 | 21.0 | 22.0 | 217.2 |
平均降雨天數(≥ 0.2 mm) | 14 | 13 | 14 | 14 | 14 | 16 | 15 | 16 | 17 | 18 | 18 | 16 | 185 |
平均降雪天數(≥ 0.2 cm) | 15 | 15 | 10 | 3 | 0 | 0 | 0 | 0 | 0 | 1 | 7 | 13 | 64 |
平均相對濕度(%) | 85 | 83 | 78 | 72 | 71 | 74 | 75 | 76 | 81 | 83 | 86 | 87 | 79 |
月均日照時數 | 34.1 | 61.6 | 120.9 | 171.0 | 254.2 | 264.0 | 257.3 | 229.4 | 159.0 | 96.1 | 39.0 | 24.8 | 1,711.4 |
數據來源1:Pogoda.ru.net[14] | |||||||||||||
數據來源2:Hong Kong Observatory [15] |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