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组织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中國天主教愛國會(英語:Chinese Catholic Patriotic Association[2]),與中國天主教主教團合稱為中國天主教「一會一團」。會址位於北京市,是中國的一個全國性群眾團體,1957年於北京正式成立。1982年,在北京成立中國天主教主教團,為中國天主教各教區的領導機構。並成立中國天主教教務委員會。下屬中國天主教神哲學院,培養天主教神職人員。主教團下設編審機構編輯出版刊物《中國天主教》和聖經、聖書等[3]。
成立時間 | 1957年8月2日 |
---|---|
類型 | 非政府組織 |
法律地位 | 協會 |
總部 | 北京市 |
地址 | |
服務地區 | 中國內地 |
官方語言 | 普通話 |
隸屬 | 中國天主教神哲學院 |
主席 | 李山[1] |
上級組織 | 國家宗教事務局和民政部 |
目標 | 團結、帶領全國天主教神長教友,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遵守國家憲法、法律、法規和政策;高舉愛國愛教旗幟,在政治、經濟和教會事務上堅持獨立自主自辦原則,維護國家主權和教會事務自主權,堅持中國化方向,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按照民主辦教精神協助教務組織做好牧靈福傳工作;引導全國神長教友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積極作用,維護祖國統一、民族團結、社會和諧、宗教和睦、世界和平,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2] |
網站 | www |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在冷戰的緊張環境下,中華人民共和國與反對共產主義的梵蒂岡未能建立外交關係。韓戰爆發後,195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中斷與梵蒂岡的官方關係,僅保留了中國天主教與梵蒂岡的宗教聯繫。但雙方矛盾日趨尖銳(詳見中華人民共和國—梵蒂岡關係)。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認為:
「 | 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羅馬教廷站在與新生人民政權對立的錯誤立場上,煽動中國教徒反對共產黨、反對社會主義新中國,並一再發佈「通諭」和「命令」,禁止中國神職人員和教徒群眾與人民政府合作,不准中國教徒參加人民政府支持的任何組織及其活動,妄圖顛覆新生的人民政權。這些行徑激起了廣大愛國神職人員和教徒群眾的極大憤慨和有力抵制。 1950年11月30日,四川省廣元縣王良佐神父和500多名教徒率先發表了《自立革新宣言》,主張中國天主教「與帝國主義割斷各方面的關係」,「建立自治、自養、自傳的新教會」。三自革新主張,在全國天主教界引起了強烈的反響,得到天主教界人士的廣泛響應,中國天主教反帝愛國運動迅速擴展到全國各地。1957年6月—8月,中國天主教友第一次代表會議在北京舉行,會議決定成立中國天主教愛國會,並通過了割斷政治上、經濟上和羅馬教廷的關係,實行獨立自主、自辦教會方針的決議。這標誌着中國天主教會從此走上獨立自主自辦教會道路。[4] | 」 |
1956年7月7日,參加了1956年2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二屆全國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擴大)的王文成(南充教區主教)、張士琅(上海教區代理主教)、李君武(北京教區副主教)、董文隆(濟南教區副主教)、趙經農(天水教區代理主教)、康思誠(南京教區無錫總鐸)、李德培(天津教區神父)、張家樹(上海教區神父、徐家匯修院院長)、楊士達(上海教區教友)向全國天主教神長教友發出《中國天主教友愛國會預備會議薦起書》,希望各地教友在7月18日前來北京,共同召開一次預備會議,以籌建「全國性的天主教友愛國機構」。[5]:53
1956年7月19日,來自全國各教區的37人(4位主教、11位代主教、副主教、宗座總理、12位神父、10位教友。到會36人,張家樹神父因身體情況請假)在北京舉行中國天主教友愛國會籌備委員會發起人會議,商討成立中國天主教友愛國會事宜。其中包括:王文成(四川省南充教區主教)、趙振聲(河北省獻縣教區主教)、李伯漁(陝西省周至教區主教)、易宣化(湖北省襄樊教區主教)、李維光(江蘇省南京教區代主教)、董文隆(山東省濟南教區副主教,濟南市天主教友愛國會主任)、李君武(北京教區副主教)、李德培(天津市紀家莊天主堂神父,天津市天主教友愛國會代主任)[6][5]:55-56
1956年7月25日,他們作為發起人代表籌備處向全國神長教友發出《中國天主教友愛國會籌備委員會發起書》,其中稱「為了更進一步團結全國神長教友,發揚愛國主義精神,積極參加祖國建設與各項愛國運動,保衛世界和平,協助政府貫徹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我們覺得有必要成立一個全國性的愛國組織。」同意發起建立中國天主教友愛國會籌備委員會。同時發起書中還宣佈決定成立中國天主教友愛國會籌備處。1956年7月2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總理周恩來在中南海紫光閣接見參加中國天主教友愛國會籌備委員會發起人會議人員。[6]
1957年7月15日至8月2日,中國天主教友第一次代表會議在北京舉行。這是歷史上第一次由中國籍天主教神長教友召開的代表會議。會議主要討論中國天主教會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前途問題,特別對梵蒂岡反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政治態度和中國神長教友愛國有沒有罪等問題進行了激烈討論。瀋陽教區總主教皮漱石在發言中表示:「愛國的一切行動,是遵守天主誡命的具體表現,不但無罪而且有功,是一種美德,應受獎而不應受罰,這樣不論以什麼形態來的罰,就是不正義,因而是無效的,既無效,就無須乎接受,也就自然不必理睬了,這是一致的原則」。他認為從神學上講,「罰是懲惡而不是懲善」,「無罪就沒有罰」,「人為的法律應服從天主的法律」,因此愛國無罪。1957年8月2日即會議最後一天,全體代表一致通過了《中國天主教友愛國運動情況及今後任務》的報告,一致同意成立「中國天主教友愛國會」,並通過了《中國天主教友愛國會章程》和《中國天主教友代表會議決議》。報告認為:「愛國是公民的神聖職責。」「愛國又是天主的誡命」。會議決議稱:「為了祖國的利益,為了教會的前途,中國天主教會必須徹底改變舊中國時代帝國主義帶給我們教會的殖民地半殖民地狀態,實行獨立,由中國神長教友自己來辦,在不違反祖國利益和尊嚴的前提下同梵蒂岡教廷保持純宗教的關係,在當信當行的教義教規上服從教宗。但必須割斷政治上、經濟上和梵蒂岡的關係,堅決反對梵蒂岡利用宗教干涉我國內政、侵犯我國主權、破壞我們正義的反帝愛國運動的任何陰謀活動。」[7]
會議認為:「愛國會是我們天主教友愛國愛教的群眾團體,不是教會組織。因為這個團體的所有成員都是神長和教友,所以我們在宗教上應當保持聖而公教會精神,在當信當行的教義教規上,服從教宗領導。但是,梵蒂岡在政治上維護資本主義制度,追隨美帝國主義,一貫反蘇、反共、反社會主義,因此,我們必須堅決反對梵蒂岡利用宗教形式而進行的政治干涉和破壞陰謀,劃清政治和宗教的界限,堅決割斷與梵蒂岡在政治上、經濟上的關係」。《中國天主教友愛國會章程》規定:「愛國會是中國天主教神長教友組成的愛國愛教的群眾團體,發揚愛國主義精神,積極參加祖國社會主義建設和各項愛國活動,保衛世界和平,並協助政府貫徹宗教信仰自由政策」。[7]
會後,代表們回到各地分別召集省、自治區、直轄市天主教界會議進行傳達。山西省、四川省、山東省、江蘇省、河北省、河南省、福建省、湖北省、浙江省、陝西省等省相繼成立了省天主教友愛國會或愛國會籌備委員會。[7]
1962年,中國天主教愛國會第二屆代表會議決定將「中國天主教友愛國會」更名為「中國天主教愛國會」。[7]文化大革命之前,中國天主教愛國會及各地天主教愛國會均為沒有實權的群眾團體。文化大革命期間,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宗教活動停止。中國天主教愛國會及各地天主教愛國會均停止活動。文化大革命之後,1980年召開了中國天主教愛國會第三屆代表會議及中國天主教第一屆代表會議,選舉產生了中國天主教愛國會第三屆委員會,並成立了中國天主教主教團和中國天主教教務委員會,二者與中國天主教愛國會合稱「兩會一團」,奠定了改革開放後中國天主教新的領導架構。中國天主教愛國會及各地天主教愛國會也演變為天主教內實際上的權力機構。
中國天主教愛國會自成立後,一直未受到梵蒂岡方面的承認。例如2007年5月27日,教宗本篤十六世《致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天主教會的主教、司鐸、度奉獻生活者及教友的信》中認為:
「 | 某些由國家建立的、與教會體制無關的機構,凌駕於主教之上領導教會團體的生活,是不符合教會道理的……上述機構所宣稱的宗旨,落實「獨立自主自辦教會和民主辦教原則」 ,與教會道理是無法調和的。 而天主教會自古的信條就是「至一、至聖、至公、從宗徒傳下來的」。[8] | 」 |
從梵蒂岡方面的觀點看,天主教(羅馬公教)的定義中即包括服從教宗領導,維持合一的組織,否則不該稱為天主教。例如聖公宗(英國國教),分裂之初教義、儀式與組織皆與天主教相近,只因隸屬英國國王,不服從教宗領導,即被視為新教的一支。中國政府將教宗任命教區主教這一權限視為「干涉」其內政。梵蒂岡在歷史上曾與歐洲各國政府經歷相同的爭議,後來梵蒂岡僅保留任命各國教區主教的權力。
但是,中國天主教愛國會方面則並不認為自己是裂教。表示中國天主教會所稱的「獨立自主自辦教會」,是指在當信當行的教義教規上服從教宗,在政治上、經濟上割斷與梵蒂岡聯繫,反對梵蒂岡利用宗教干涉中國內政的做法。[7]例如2000年11月29日,中國天主教愛國會主席傅鐵山主教《在中國天主教反帝愛國運動五十周年紀念大會上的講話》中稱:
「 | 中國天主教獨立自主自辦教會有其特定的含義,它主要是指在政治、經濟和教會事務方面,而不是指當信當行的教義教規。是指國外勢力不能干涉中國宗教內部事務,不能掌握中國教會的領導權,不能利用宗教干涉中國內政。中國天主教在信仰上同世界各國天主教會都是一致的,同屬一個信仰,同行一個洗禮,都忠於至一至聖至公、從以伯多祿為首的宗徒們傳下來的聖而公教會。中國的主教、神父、教友與世界各國的神長教友一樣,每天在彌撒中為教宗祈禱。中國天主教在信仰上是純正的,我們強調獨立自主自辦教會,並不是在宗教上標新立異,我們同世界各國天主教會一樣同屬基督奧體的一部分。」[5]:13 | 」 |
有關歷史上的爭議請參見中華人民共和國—梵蒂岡關係。此處從略。
2010年修訂的《中國天主教愛國會章程》第二條規定「本會是由全國天主教神長教友自願結成的愛國愛教的群眾團體。」第三條:「本會宗旨為:團結、帶領全國天主教神長教友,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遵守國家憲法、法律、法規和政策;高舉愛國愛教旗幟,在政治、經濟和教會事務上堅持獨立自主自辦原則,維護國家主權和教會事務自主權,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按照民主辦教精神協助教務組織做好牧靈福傳工作;引導全國神長教友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積極作用,為維護祖國統一、民族團結、社會和諧、宗教和睦、世界和平作貢獻。」[9]
根據2010年12月9日中國天主教第八屆代表會議通過的《中國天主教愛國會章程》,中國天主教愛國會的最高權力機構為中國天主教全國代表會議。中國天主教全國代表會議由中國天主教愛國會常務委員會與中國天主教主教團常務委員會共同決定召開,每五年召開一次。[10][11][12]中國天主教代表會議的職權是:
- 制定和修改本會章程。
- 聽取和審議上一屆中國天主教愛國會和主教團聯合作的工作報告和財務報告。
- 討論並決定本屆委員會的工作方針。
- 選舉產生本會委員會、常務委員會,主席、副主席、秘書長。
- 決定終止事宜。
- 決定其他重大事宜。
中國天主教愛國會設主席一名、副主席若干名、秘書長一名,常務委員、委員若干名。[10]
中國天主教愛國會委員會是中國天主教全國代表會議的執行機構,每屆任期五年,委員可連選連任。[10]
中國天主教愛國會常務委員會是中國天主教愛國會委員會的執行機構,在中國天主教愛國會委員會閉會期間行使若干職權。中國天主教愛國會常務委員會每屆任期五年,常委可連選連任。中國天主教愛國會常務委員會議由主席主持召開,每年召開一次。[10]
中國天主教愛國會主席會議由中國天主教愛國會主席、副主席、秘書長組成,每半年舉行一次。[10]
有關重大事宜,中國天主教愛國會主席、副主席、秘書長得與中國天主教主教團主席、副主席、秘書長舉行聯席會議(簡稱中國天主教「一會一團」負責人聯席會議)。[10]
中國天主教愛國會主席主持中國天主教愛國會常務委員會日常工作。中國天主教愛國會主席為中國天主教愛國會法定代表人。中國天主教愛國會法定代表人不兼任其他團體的法定代表人。中國天主教愛國會主席每屆任期五年,可連選連任,但任期不得超過兩屆。因特殊情況需延長屆期的,須經全國代表會議到會代表三分之二以上表決通過,報主管部門同意後方可延長屆期。[10]
中國天主教愛國會副主席協助主席工作,副主席每屆任期五年,可連選連任。[10]
中國天主教愛國會秘書長在主席的領導下,負責處理日常會務。秘書長每屆任期五年,可連選連任。[10]
中國天主教愛國會副秘書長協助秘書長工作,副秘書長每屆任期五年。[10]
中國天主教愛國會可設名譽主席、顧問若干名。名譽主席、顧問每屆任期五年。[10]
(1957年8月3日成立)
(1962年1月選出)
(1980年5月選出)
(1986年11月選出)
(1992年9月選出)
(1998年1月選出)
(2003年7日選出)
(2010年12月9日選出)
(2016年12月29日選出)
(2022年8月20日選出)
(見中國天主教主教團條目)
(見中國天主教主教團條目)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