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蝰科莽山烙铁头属爬行动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莽山烙鐵頭蛇(學名:Ermia mangshanensis或Protobothrops mangshanensis)是蛇亞目蝰蛇科下的一個有毒蛇種,主要分布於中國的湖南省。[1]這種蛇並非屬於眼鏡蛇屬,然而卻跟一些眼鏡蛇一樣,能噴射毒液因而聞名(詳見射毒眼鏡蛇)。[2]目前未有任何亞種被確認。[3]莽山烙鐵頭蛇頭部呈三角形,形如一塊烙鐵。[4]尾部呈白色,因此又被稱為莽山原矛頭蝮、莽山白尾蛇。[5]一般的成體可重達3-5 公斤(6.6-11磅), 體長最長可達到203公分 (6.66英尺)[6]。
莽山烙鐵頭蛇 | |
---|---|
科學分類 | |
界: | 動物界 Animalia |
門: |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
綱: | 爬蟲綱 Reptilia |
目: | 有鱗目 Squamata |
亞目: | 蛇亞目 Serpentes |
科: | 蝰科 Viperidae |
屬: | 莽山烙鐵頭屬 Ermia |
種: | 莽山烙鐵頭蛇 E. mangshanensis
|
二名法 | |
Ermia mangshanensis Zhao,1990
| |
異名 | |
|
莽山烙鐵頭蛇第一次進入人類視野是在1984年。當年莽山林區一名職工被毒蛇咬傷,找到當地最有名的治療蛇毒的醫生陳遠輝,他花了1個多月才把病人體內的蛇毒清除。經過對病人詢問,他覺得這是一種還沒有被人類認識的毒蛇。他想到了莽山瑤族人崇拜的圖騰「小青龍」,從此,他開始上山尋找這種神秘的毒蛇。
1989年9月,莽山林管局一名職工在保護區發現了兩條成蛇和一窩奇怪的小蛇,它們都有白尾巴。發現正是陳遠輝苦苦找尋的「小青龍」,後被命名為莽山烙鐵頭蛇。[7]
莽山烙鐵頭蛇之所以得名,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它的頭部明顯呈三角形,形似一塊烙鐵的頭部。[7]
莽山烙鐵頭蛇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入紅色名錄中的「瀕危」級別,[8]這表示該蛇種目前數量並不多,而且明顯地只局限出沒於其特定的產地範圍(一般為小於100平方公里的地區),未能廣泛分布於不同地域(通常少於五個主要分布地)。此級別的物種很可能會因遭受人類活動的影響而導致生態狀態失衡,甚至會在短時間內進入更加危急的保護級別。[9]莽山烙鐵頭蛇因屬於國家保護物種,因此在坊間又被稱為「蛇中熊貓」。[10]
其被列為《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二的物種,被限制出口及貿易。
莽山烙鐵頭蛇主要生活於湖南省的山區,尤指莽山一帶。雖然第一次發現此蛇種是在莽山之上,但牠們其實同樣棲息在附近區域。首次發現牠們時,牠們正身處森林地區的茂密植被下生活。牠們經常在陰暗位置潛伏休息,當會適時跟蹤獵物進而捕食;有時亦會躲藏於山洞之中。
莽山烙鐵頭蛇的學名最初有兩個版本,分別是西方分類傳統上的「Trimeresurus mangshanensis」,主要表達了其屬於竹葉青屬的生物種屬關係;另一個版本是「Zhaoermia mangshanensis」,源於其命名者之一的趙爾宓。在西方,莽山烙鐵頭曾屬於竹葉青屬,但如今已被獨立列成一個屬,稱為莽山烙鐵頭屬(Ermia)。[11]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