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品(英語:Textile[1]、Woven fabric),是用紡織材料製成的一種輕工業產品。紡織品是人們生活和生產的必需品,特別是服裝和飾品,在工業等領域中應用也非常廣泛。
歷史
人類穿衣服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0萬到50萬年前[2]。早在石器時代晚期,中東地區就出現了織物[3]。距今已6000多年的半坡遺址出土的陶器的底部有織物印痕;錢山漾遺址出土的絹片絲帶和苧麻布,距今4700多年。新石器時代的紡織產品主要是各種短纖維織物。這些織物上有手繪、織紋、刺繡形成的花紋或簡單圖案。[4]
中國是世界上生產紡織品最早的國家之一,最著名的紡織品莫過於絲綢[5]。公元前後,中國絲織品經過著名的「絲綢之路」 輾轉傳到歐洲,對溝通東西方經濟和文化產生了積極作用。印度則在公元前300年就生產精美印花棉織物麥斯林薄紗;埃及在3~12世紀生產的以亞麻和毛為原料的提花掛毯;12世紀以後,波斯和意大利開始生產天鵝絨。20世紀上半葉,錦綸、腈綸、滌綸等合成纖維相繼投入工業生產,因其較好的紡織性能和經濟價值,生產規模不斷擴大。[6]
材料
紡織材料是指纖維及纖維製品,具體表現為纖維、紗線、織物及其複合物。纖維是紡織材料的基本單元。纖維可以通過混合、梳理等工序可以織造成為很長的紗線。紗線可以進一步用於織布、制繩等。
紡織纖維(英語:textile fiber)分為自然界生長形成的天然纖維和經過化學加工形成的化學纖維兩大類。化學纖維又分為人造纖維和合成纖維,其中人造纖維是以自然界的物質為原料,加工成為適宜於紡織應用的纖維;合成纖維是天然原料經過合成然後加工而成的纖維。
天然纖維(英語:natural fiber)包括棉、麻、絲、毛等,其中棉和麻是植物纖維,毛和絲是動物纖維。石棉稱礦物纖維,是重要的建築材料,也可以用來製造防火紡織物。[7]
人造纖維主要是粘膠纖維,用木材、棉短絨或某些草類的天然纖維素製成。長短粗細和毛纖維相近的稱人造毛,和棉纖維相近的稱人造棉,長絲狀的稱人造絲[8]。此外,玻璃纖維也常被認為是人造纖維的一種,製成的紡織品有抗酸鹼等化學試劑腐蝕的作用。
紗線是一種由紡織纖維加工成的具有一定細度、長度無限的紡織品,用於織布、制繩、制線、針織和刺繡等。由短纖維互接紡制而成的稱為紗(英語:yarn),由兩根或兩根以上的紗合併加捻而成的稱為線(英語:thread),所以一般說單紗、股線。由兩種或多種纖維混合在一起形成的紗線稱為混紡。[11]
織物(英語:fabric)俗稱布,按原料可分為棉型織物、毛型織物、絲型織物、麻型織物、純化學纖維織物等五個門類。
棉織物俗稱棉布,是以棉紗為原料織造的織物,如牛仔布、帆布等。棉型織物價格低廉,適用面廣,是較好的內衣、嬰兒裝及夏季面料,也是大眾化春秋外衣面料。[12]
毛織物俗稱呢絨,是以羊、兔等哺乳類動物身上的毛為原料織造的織物[13]。其中,「呢子」是一種較厚較密的毛織品,多用來做制服、大衣等冬裝;「絨布」則泛指表面有一層細毛的布料,常見的有天鵝絨、法蘭絨、長毛絨等。
絲織物俗稱絲綢,是用蠶絲編製成的一種紡織品。根據組織結構、採用原料、加工工藝、質地、外觀形態和主要用途,絲織品可分成紗、羅、綾、絹、紡、綃、縐、錦、緞、綈、葛、呢、絨、綢等十四大類。其中,傳統上有四種絲織物並稱為綾羅綢緞。
麻織物是以麻纖維織造的織物。常見原料有苧麻、亞麻等,因穿着涼爽舒適,多用於夏季面料。此外,黃麻、劍麻、蕉麻的織物多用於包裝袋、漁船繩索等,在服裝上很少使用。另外還有羅布麻等新興的保健面料。[14]
分類
現代紡織品按生產方式不同分為線類、帶類、繩類、機織物、針織物、無紡布等六個門類。[15][需要解釋哪個國家/機構的分類標準?]
用途
參考文獻
參見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