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維摩詰菩薩(梵語:Vimala-kīrti,音譯為維摩詰、毗摩羅詰,意譯為淨名、無垢稱[1],也稱維摩詰居士、簡稱維摩居士),是大乘佛經中的佛教修行者。他並未出家,而以在家居士的形象積極行善、修道,是大乘佛教在家眾的典範,《維摩詰經》的主要人物。唐代僧徒講經,有維摩詰變文傳世。其文生動有趣,為俗文學之佳作。傳說他是金粟如來的應化身[2]。
維摩詰的梵語作Vimala-kīrti。維摩(梵語:विमल,Vimala)是清淨、無垢,詰(梵語:कीर्ति,Kīrti;巴利語:Kitti)是名聲、名望,合起來就是「淨名」、「無垢稱」。
古傳維摩詰居士是金粟如來的化身。他來到娑婆世界,化身在家居士,襄助釋迦牟尼佛弘揚佛法。於過去世第三十一劫毗舍浮如來之時,曾為釋迦牟尼的兄弟[3]。
維摩詰居士住在印度恆河北面的毗舍離城。其妻名喚無垢(另說「無垢」只是「淨名」的另外個意譯方式[4]),姿色絕倫。並育一雙兒女,子名善思[5],女名月上[6]。其妻及子、女皆深悟佛法。
維摩詰居士雖家財萬貫、富居千金,卻樂善好施。平日救助貧民、布施僧侶。更不執著於外相,為度化眾生,他既可向天神天魔說法,亦不棄世上執迷的王公貴族以及不肯信佛的外道人士,甚至在妓院、賭場向貪歡求樂的鄉民說法。是故,其聲名遠揚,世人盡知。
一次,維摩詰居士稱病在家,釋迦牟尼佛知其想藉機說法,故欲遣十大弟子[7]等羅漢與諸菩薩前去探視。但他們皆因曾受維摩詰居士指正,而婉拒佛的差遣。佛於是請以智慧聞名的文殊菩薩往視,文殊菩薩應允,諸菩薩、羅漢等隨行。探視中,文殊菩薩與居士探討佛法,每每相與推敲而道盡機鋒,不時妙語如珠而語驚四座,諸高僧大德遂對兩位菩薩更爲崇敬。
維摩詰居士欲醫治眾生之病。所謂病,當然非指生理而指精神層面。而滌除病根之方就是向衆生傳授可以解縛的「不二法門」,讓其親證空性本來無生,即得以明白疾病之根源在於「執著」。維摩詰居士示疾而引大眾前去詢疾問病,藉此因緣廣爲眾生說法,並提出與之相關的種種設問,繼而向大眾教導「空相」的大乘佛法。其思想,相當程度上影響了後世的大乘佛教,特別是禪宗。
此外,南朝的謝靈運、昭明太子及唐朝大詩人王維、李白等,都曾經以維摩詰居士為尊崇或布施的對象。尤其是王維的名與字,其典故即出自維摩詰居士。
維摩詰居士雖富而不吝,好濟貧施僧;曾廣種福田,故財源不斷。因此,他也是佛教民間信仰的財富之神,昭明太子與謝靈運被民間視為維摩詰菩薩的從神。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