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慮症(英語:anxiety disorder,中國大陸作焦慮障礙),ICD-11全稱作焦慮或恐懼相關性障礙(anxiety or fear-related disorders)[8][9] ,是明顯感覺焦慮和恐懼感的一類精神障礙[2]。焦慮是對未來事件的擔心,恐懼則是對當前事件的反應[2],這些感覺可能會導致身體症狀,如心跳過速和顫抖[2]。以下為常見的焦慮症:廣泛性焦慮症、特異性恐懼症、社交焦慮症、分離焦慮症、廣場恐懼症、恐慌症和選擇性緘默症[2]。焦慮症會由造成症狀的原因來區分[2],人們通常往往有不止一種的焦慮症[2]。
焦慮症 Anxiety disorder | |
---|---|
挪威畫家愛德華·孟克的畫作《吶喊》[1] | |
症狀 | 擔心、心跳過速、顫抖[2] |
併發症 | 重度抑鬱症、失眠、生活品質變差、自殺[3] |
起病年齡 | 15–35 歲[4] |
病程 | > 6 個月[2][4] |
類型 | 認知障礙[*]、疾病 |
病因 | 遺傳 與 環境因素[5] |
風險因素 | 虐待兒童、家族病史、貧窮[4] |
鑑別診斷 | 甲狀腺功能亢進症; 心血管疾病; 咖啡因、酒精、大麻 使用; 突然停止使用一些藥物導致的身體應變不及之反應[4][6] |
治療 | 改變生活習慣與認知、心理治療、藥物[4] |
藥物 | 抗抑鬱藥、anxiolytics, Β受體阻滯劑[5] |
盛行率 | 12%[4][7] |
分類和外部資源 | |
醫學專科 | 精神病學、臨床心理學 |
ICD-9-CM | 300.09 |
OMIM | 607834 |
DiseasesDB | 787 |
eMedicine | 286227 |
遺傳與環境都可能是造成導致焦慮的原因[5],孩童時期遭受虐待、家族有精神病史以及貧窮都有可能是焦慮症的危險因子[4]。焦慮症常常和其他精神疾病一同發生,像是:重性抑鬱障礙、人格異常或是成癮症[4],要診斷焦慮症至少需要六個月的臨床觀察,在特定狀況導致異於常人的過度焦慮,並影響正常生活[2][4]。另外,甲狀腺功能亢進症、心臟病、使用咖啡因、嗜酒、濫用大麻或是處於勒戒某些藥物的狀態,都有可能出現類似焦慮症的症狀[4][6]。
焦慮症如果不治療,一般不會自行復原[2][5]。治療方法包含改變生活型態、尋求諮商,以及藥物控制[4]。諮商一般會配合認知行為療法進行治療[4]。可改善症狀的藥物則包含抗抑鬱藥、抗焦慮藥(如現代常用:苯二氮䓬類藥物、β受體阻斷劑、丁螺環酮)等等[5]。
全球大約12%的人口患有焦慮症,5~30%的人在一生中至少患有一次焦慮症[4][7]女性的發生率約為男性的兩倍,且通常自25歲以前就開始發作[2][4]。最常見的為對於特定事物的恐懼症,將近12%的人在一生中的某個時候曾有此類問題,社交焦慮症則占了10%[4]。患病者通常介於15至35歲之間,且年紀通常不會超過55歲[4]。歐美的發生率較其他地方為高[4]。
症狀
患者的情緒表現的非常不安與恐懼,患者常常對現實生活中的某些事情或將來的某些事情表現的過分擔憂,有時患者也可以無明確目標的擔憂。這種擔心往往是與現實極不相稱的,使患者感到非常的痛苦。還伴有自主神經亢進,肌肉緊張或跳動等自律神經失調的症狀。部分患者會自覺身體總是不舒服多次去醫院看醫生,又檢查不出症狀。但是對於患者來說,總會一直擔心。[10]
病因
精神心理因素,許多學者認為焦慮症狀的形成與思維和認知過程有着密切的、重要的關係。研究表明,一些人更願把一些普通的事情,甚至是一些良性的事情解釋為災難的先兆。例如,人們高神經質[11]。 這與抑鬱情緒的產生也有一些聯繫。還有就是生化的因素,例如甲狀腺的病症或神經化學遞質功能失調的因素所致。
治療
焦慮症的治療一為藥物治療,用抗焦慮藥物去平靜腦中過度活躍的部份。另一方面為認知行為治療,找出生活中的壓力源,避開壓力,學習放鬆技巧,減輕壓力。
另外維持血糖值的穩定有助於穩定情緒,腦中缺乏血糖作燃料就容易暴躁焦慮。補充營養例如維他命B群、鈣,多食用深海魚油、青菜等,配合適當的運動,都有助於降低焦慮症。
注意
不光只有單純的焦慮症才有這些症狀,一些精神病症也可能產生焦慮症狀,如精神分裂症、強迫症、睡眠障礙、抑鬱症等,酒精和藥物濫用,這類疾病的焦慮症狀只是症狀之一。軀體疾病也可能引發此類症狀。無論是精神病學上或是單純的焦慮症,在臨床上的症狀都沒有本質上的差異,但在治療上也許比單純的焦慮症要複雜,因為在治療其焦慮症狀的同時,還要同時治療此類患者的其他症狀,所以,此需要與單純的焦慮症有所區分。[12]
種類
廣泛性焦慮症(英語: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縮寫GAD)是一種常見的障礙,特徵是持續的焦慮,並不在某一特定的對象或情境中焦慮。罹患此病的人常常經受不特定卻持續的恐懼和憂慮,對日常中的很多事情都過度擔心。它的具體表現是慢性的過度憂慮,以下症狀至少有三種出現:煩躁不安、虛弱、注意力不集中、易怒、肌肉緊張、睡眠問題。[13] 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 is the most common anxiety disorder to affect older adults.[14] 焦慮症可能是藥物濫用的症狀,請醫學專家一定注意這一點。一個人可以被診斷為GAD患者,僅當他對日常問題過度擔心,達到了六個月及以上。[15] 有些患者可能會在日常決策和記憶上出現問題,因為過度焦慮使他的注意力降低。[16] 表面上看起來緊張(strained)並伴隨手腳及腋窩出汗,[17] 並且時常哭泣,可能是抑鬱症的表現。[18] 焦慮症診斷前,醫師必須排除是藥物攝取造成的焦慮。[19]
焦慮症的最大分支是特殊恐懼症,它是指恐懼和焦慮由特定的刺激或情境導致的病症。全世界大概有5%到12%的人罹患特殊恐懼症。[15] 患者遇上特定的對象,會有恐懼的預期。這些對象可以是任何事物,從動物到場所,從流體到特定特定情境等等。常見的恐懼症,包括恐懼飛行、血液、水、高速公路和通道等等。當恐懼症發作時,他們可能遭受顫抖、氣短、心跳加快等等。[21] 人們通常知道他們的恐懼出現時,並沒有特定的危險,因此也就不需要這樣恐懼,但是仍然,很多人遭受着特殊恐懼症。[22]
恐慌症患者常常在短時間內出現劇烈的恐懼和焦慮,造成顫抖、認知混亂、頭暈、反胃,和/或呼吸困難。美國精神醫學學會(APA)將這些恐慌定義為短於十分鐘的時間段內出現的急劇恐懼和不安,可以持續數個小時。[23] 這些症狀的導火索可能是應激、非理性思維、普遍恐懼或對未知的恐懼、甚至是運動。但是,有時導火索不明,這些症狀也可能未加預警就得以出現。患者可以通過避免上述導火索來預防症狀,但並非所有症狀都能得以預防。
除了反覆發生意外恐慌外,對恐慌症的診斷還要求上述的發作具有慢性後果:擔心症狀的潛在影響,持續擔心未來的發作,或者是與發作有關的行為發生重大變化。這樣,患有恐慌症的人甚至在特定的恐慌發作之外也會經歷一些症狀。恐慌症患者通常會注意到心跳的正常變化,導致他們認為自己的心臟有問題或即將發生另一次驚恐發作。在某些情況下,在驚恐發作期間會過度增加對身體機能的認識(過度警覺),其中任何感知到的生理變化都被解釋為可能危及生命的疾病(即,極端疑病症)。
廣場恐懼症(英語:Agoraphobia)是指這樣一種特定的焦慮,對於在一個逃離較為困難或尷尬的地方,或幫助是無效的場合,而感到焦慮。[24] 廣場恐懼症和恐慌症緊密相關,而且常常伴隨對於恐慌發作的恐懼。常見表現包括,需要對門或其他逃生路線特別敏感。除了恐懼本身,這一術語(廣場恐懼症)常常也用於指涉患者常常發展出的逃避行為。[25]例如,開車時,患者可能會焦慮,因而會逃避開車的行為。這些逃避行為常常會有嚴重的後果,而且常常會導致恐懼的惡化。
社交恐懼症 (縮寫:SAD),也稱社交障礙,指這樣一種特定的恐懼,尋求避免公共審查(scrutiny)、公共性的尷尬、羞辱或社會交往。這種恐懼可以在特定場合發生(例如公共演說時),或者更典型地,在一切社交中發生。社交焦慮通常顯現特定無力症狀,例如出汗、口吃等。伴隨所有恐懼障礙,那些患有社交障礙的人群會嘗試避免他們的焦慮,因而發展出逃避行為,但可能造成問題,甚至導致社交孤立等。
社會人格焦慮(英語:Social physique anxiety,縮寫SPA)是社會焦慮的子類。[26] SPA在青春期常見,尤其是女性。
創傷後應激障礙(PTSD),曾經是一種焦慮障礙,現在在DSM-V中已移到「創傷和應激相關障礙」中(trauma- and stressor-related disorders)。
分離焦慮障礙(英語:Separation anxiety disorder,縮寫SepAD)是指這樣一種感覺,由於與特定人物或地點分離而造成過度的和不適宜的焦慮。分離焦慮在嬰兒或兒童身上是正常的一部分,但只有這種焦慮達到過度的水平,才可以被認為是一種障礙。[27] 分離焦慮障礙影響大約7%的成人和4%的兒童,但是兒童的案例通常會更嚴重;在某些案例中,哪怕是極小的分離也能造成恐慌。[28][29] 較早治療兒童可以預防很多問題。治療包括訓練家長和家人如何處理這個問題。 經常地,家長會惡化焦慮,因為他們不知道如何正確地和孩子一起處理分離焦慮障礙。 除了家長療法,還有一些藥物療法如SSRI系列藥物(以鹽酸坦度螺酮為代表),也可以用來治療分離焦慮。[30]
情境性焦慮(英語:Situational anxiety)由新情境或者事情的變化導致。也可以由很多使個體不舒服的事件造成。這種焦慮較為常見。一些情境可能會造成人的恐慌焦慮,但這些情境可能並不會造成另一些人的焦慮。[31] 例如,每每人生大事發生,例如進入大學、結婚、生小孩等等,都可能造成情境性焦慮。
強迫性障礙根據DSM-5並不屬於焦慮障礙,但根據ICD-10和DSM-4它屬於焦慮障礙。它是指人出現固著,例如憂慮、執着、侵入性的想法或圖像等等,以及強迫行為 ,例如重複特定的行為。固着和強迫行為並不因吸毒或物理障礙導致。[32][33] 強迫行為是個人性的一套規則,行為者用以減輕不適感。.[33] 強迫性障礙影響大約1–2%的成人(女性可能大於男性),以及低於3%的青少年。[32][33]
OCD患者知道他們的症狀是非理性的,對強迫想法和強迫行為都會有抵抗。[32][34] 他們的症狀可能與他們所害怕的外在事件或憂慮相關。[34]
目前仍然不確定,為什麼有些人會患有OCD,但可以肯定的是,行為上、基因上以及神經生物學上的因素是相關的。[33] 風險因子包括:家族歷史、是否單身(儘管單身可能由強迫性障礙引起)、較高的經濟社會地位或沒有薪水職位等引起。[33] 患有強迫症的人大約有20%可以克服,而至少有50%的人至少可以因時間而有所減輕。[32]
選擇性緘默症(英語:Selective mutism,縮寫SM)是指這樣的障礙,患者通常可以說話,但在特定場合或面對特定人群不說話。選擇性緘默症通常伴隨有羞怯或社交焦慮。[35] 選擇性緘默症患者通常不說話,哪怕他們不說話會導致羞愧甚至懲罰。[36]選擇性緘默症會在人生中的某些時間點上影響大約0.8%的人。[4]
種類
需要區分的心理疾病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