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愉致死》是英國音樂家羅傑·沃特斯於1992年9月7日在哥倫比亞發行的第三張工作室專輯。他和帕特里克·倫納德在QSound中混合來增強其空間感。專輯的幾首歌中由傑夫·貝克擔任主唱吉他伴奏。專輯名稱的靈感來自尼尼爾·波茲曼《娛樂至死》。
沃特斯和詹姆斯·古斯里重新灌錄的混音版本於2015年發行。
作品背景
1987年,羅傑·沃特斯第一次寫《完美感覺》時就開始參與《歡愉致死》的創作。[1]過了好幾年這張專輯才發行。
《歡愉致死》由帕特里克·倫納德、沃特斯和尼克·格里菲斯在倫敦的The Billiard Room、奧林匹克工作室、CTS工作室、天使錄音工作室和阿比路錄音室共同製作。專輯由海登·本德爾、傑里·喬丹和斯蒂芬·麥克勞蘭設計,詹姆斯·古斯里混音。 [2] 專輯中加入了QSound 來增強音頻的空間感,專輯中的許多音響效果——步槍射擊的氛圍、雪橇鈴聲、汽車、飛機、遠處的馬、鳴叫的蟋蟀和狗——都使用了3D設備。
主題
專輯圍繞着猿類在電視上隨機切換頻道的想法鬆散地組織起來,[3]但探索了許多政治和社會主題,包括對第一次海灣戰爭的批評,如《勇敢地走出自己的生活》和《完美感覺》。
第一首《比爾·哈伯德的歌謠》收錄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老兵阿爾弗雷德·拉澤爾的錄音,他是皇室燧發槍團的一員,他講述了自己找到戰友威廉·比爾·哈伯德的經歷,這專輯就是獻給他的,當時他在戰場上受了重傷。在試圖將他帶到安全地帶的嘗試失敗後,拉澤爾被迫將他遺棄在無人區。故事在同名歌曲的末尾繼續着,專輯的結尾為這個悲劇故事提供了結局,拉澤爾描述了他是如何最終找到和平的。這些摘錄來自BBC電視台的Everyman紀錄片——《鬼魂遊戲》。[4][5] 開場曲目也以幾種動物的聲音為特色。[3]
第二首歌《上帝想要什麼 第I部》延續並對比了拉澤爾感人的台詞,在開場,電視被調成了一個孩子說」我不介意戰爭「的片段。這是我喜歡看的東西之一——如果這是一場戰爭的話。因為這樣我就知道,嗯,如果我們這邊贏了,如果我們這邊輸了······然後他被頻道的改變和一陣猿猴的喋喋不休打斷了。
《完美感覺》是一首兩段式的歌曲,它講述了一個以戰爭直播為主要娛樂方式的世界。[1] 這首歌的第一部分以一聲響亮的、難以理解的咆哮開始,然後沃特斯發出了一個逆耳之言:「然而,茱莉亞,鑑於斯坦利事件的光明和前景,我們改變了主意。我們已經決定接受一個相反的信息。斯坦利,為了你,也為了其他所有次要地位的人。」信息的高潮是沃特斯在《迷牆》用咄咄逼人的蘇格蘭口音大喊大叫着描寫老師這個角色。 在第二部分,著名的體育節目主持人馬夫·艾伯特敘述了一場戰爭,仿佛它是一場籃球比賽。
《勇往直前》參考了沃特斯在平克·弗洛伊德1977年的專輯《動物》中的《羊》中創作的一首歌(以及《可愛的馬車輕輕搖晃》[6])。(在《羊》中,沃特斯唱道:」我在約旦上空看了看,我看到了事情並不像它們看起來的那樣「;在《勇往直前》中,他唱道:」我在約旦上空看了看,我看到了什麼? 我看到了一個美國海軍陸戰隊員在一堆碎片中」)
《今夜晚歸 第I部》以歐亞雲雀的歌聲開場,從兩個「普通妻子」和一名年輕的美國F-111飛行員的角度回顧了1986年美國對利比亞的空襲。歌詞中關於「把牛仔褲從冰箱裡拿出來」,參考了1988年李維斯501的廣告。[7]
《上帝的旨意 第II部》的開頭,查爾斯·弗雷斯徹(更廣為人知的是兔子羅傑的聲音)表演了貪婪的福音傳教士的布道。《上帝想要什麼 第III部》在音樂上引用了平克·弗洛伊德的歌《瘋狂的鑽石(第I部)》、《回聲》和《呼吸(空氣)》。
歌曲《看電視》(與唐·亨利合唱)探討了中國天安門廣場民主抗議活動對大眾媒體的影響。
在《這是個奇蹟》中,沃特斯嚴厲譴責了安德魯·勞埃德·韋伯(他曾在其他地方指責安德魯·勞埃德·韋伯在他的音樂劇《歌劇魅影》的部分片段中剽竊了平克·弗洛伊德的《回聲》中的音樂)[8]:這首歌還收錄了1977年低成本殭屍電影《衝擊波》中的一個片段,影片的人物為爭奪手電筒而爭吵。[9] 片頭曲以 「醫生,醫生」這句歌詞為開頭。「拿起你的聽診器走吧」在沃特斯創作的第一首歌曲《黎明門前的風笛手》中,也是以這句話開頭。
沃特斯在1993年2月8日接受洛克林採訪時表示,他曾想在專輯中使用《2001:太空漫遊》中的對話樣本,特別是HAL 9000的 "垂死 "獨白。影片的導演斯坦利·庫布里克拒絕了他,理由是這將為其他許多人使用聲音樣本打開一種途徑。[10] 其他人認為庫布里克拒絕是因為平克·弗洛伊德不允許他在電影《發條橙子》中使用《原子心之母》中的音樂。[11] 沃特斯確實用了HAL的例子來描述他在現場表演時被帶走的想法——特別是在《肉體之旅》的《完美感覺 第I部》的開頭,庫布里克死後,它最終被納入到2015年重置/混音發行的《歡愉致死》專輯中。
標題
專輯名字的靈感來自尼爾·波茲曼的《娛樂至死》。在波茲曼後來的著作《教育的總結》中,他對這張專輯評論道:[12][13]
Roger Waters, once the lead singer of Pink Floyd, was sufficiently inspired by a book of mine to produce a CD called Amused to Death. This fact so elevated my prestige among undergraduates that I am hardly in a position to repudiate him or his kind of music.
羅傑·沃特斯曾是平克·弗洛伊德的主唱,他受到我的一本書的啟發,製作了一張名為《歡愉致死》的CD。這一事實大大提高了我在大學生中的威望,以至於我幾乎沒有資格去否定他或他的那種音樂。
包裝
專輯的原始作品是一隻黑猩猩在看電視,借鑑了庫布里克的電影《2001:太空漫遊》。[13] 電視上的畫面是一個巨大的眼球在盯着觀眾。[13] 按照沃特斯的說法,這隻猩猩是 「過去10年裡任何一個在網絡和有線電視新聞前張嘴坐着的人的象徵」。[1]
接受
AllMusic公司將這張專輯描述為「從某種意義上說,這張專輯是一個傑作,它將他所有的執念集中在一個宏大而不笨重的包裝里起。」[19]《唱片收藏家》寫道,這張專輯展現了沃特斯 "自《迷牆》的警世寓言以來最淒涼的靈感」。[15] 《洛杉磯時報》的評價就沒那麼好了,它寫道:「結果是結構模糊(沃特斯用動人的老兵故事作為構架手段,對其進行了部分改進)、有太多的重複、而且有一定的距離和過度理性化。······ 總的來說,老式的流行搖滾缺乏吸引力,而這種吸引力卻總能提高平克·弗洛伊德的記錄。」[18]來自《芝加哥論壇報》的一則負面評論寫道:「自負並不等於深刻,世界上最令人震驚的工程師也無法掩蓋沃特斯自從與弗洛伊德在一起的日子以來唱歌和旋律感的退化。」[22]城鎮廣場媒體將《歡愉致死》列入他們的「90年代搖滾專輯100強」名單。[24]
遺留
沃特斯在接受《經典搖滾》採訪時表示:「我的觀點是,我已經參與了兩張絕對經典的專輯——《月之暗面》和《迷牆》。······如果你還沒有得到《歡愉致死》,那你就沒有得到全集。所以這張匯集了三張專輯中的歌曲的現場版的專輯,就是希望能改變這種平衡。」[來源請求] 2019年9月,沃特斯在接受BBC HardTalk採訪時表示,《歡愉致死》已經完全被低估了。[25][26]
2015年4月15日,沃特斯宣布這張專輯將在2015年7月24日重製並重新發行,其中包括新的5.1多聲道混音和新的立體聲混音。它提供了多種格式可供下載,包括CD、SACD、藍光和高分辨率下載。[27]頻譜文化的記者J.C.Maçek III在2015年的專輯重製版評論中寫道:」並不是每張專輯都能成為傑作,但沃特斯表示《歡愉致死》是一張被低估的作品,可以作為《月之暗面》和《迷牆》的第三部分。但它與其他那些專輯相差甚遠。2015年的重製版使得這張專輯聽起來很不錯,但它並不是沃特斯所能夠創造出的那種能令人沉醉的專輯。」[23]《時事熱點》在2015年的再版的評論中這樣寫道:「《歡愉致死》不僅在音樂上是過時的,很不幸,它的主題也很十分老套。」······《歡愉致死》曾經是、現在仍然也是一個搖滾界最文藝的厭世者之一的有力宣言。 隨着時間的推移,人們越來越難以相信這一點會如此徹底地隱藏在每個人的監視之下。」[16] 《淹沒在聲音》中寫道:「《樂到死》是在弗洛伊德時代之後更好的、更有趣的唱片之一」。 [21]
2016年,在第58屆格萊美獎的年度頒獎禮上,《歡愉致死》榮獲了最佳環繞聲專輯獎。獲獎者名單如下:」環繞混音工程師——詹姆斯·格思里;環繞母帶工程師——詹姆斯·格思里和喬爾·普蘭特;環繞音製作人——詹姆斯·格思里;環繞製作人——羅傑·沃特斯;唱片公司——哥倫比亞(遺贈)「。
商業績效
《歡愉致死》在英國專輯榜上排名第八,這是沃特斯在他的祖國首次進入前十,憑藉1992年在公告牌的主流搖滾歌曲的排行榜上排名第四的《上帝想要什麼 第I部》,創下了職業生涯的最高紀錄,在公告牌二百強專輯榜上排名第21。它在英國的銷量超過6萬張,也被英國唱片業協會認證為銀牌。[28]
曲目列表
羅傑·沃特斯創作的所有歌曲。
曲序 | 曲目 | 時長 |
---|---|---|
1. | 比爾·哈伯德的歌謠 | 4:20 |
2. | 上帝想要什麼 第I部 | 6:00 |
3. | 完美感覺 第I部 | 4:14 |
4. | 完美感覺 第II部 | 2:51 |
5. | 勇往直前 | 4:44 |
6. | 今夜晚歸 第I部 | 4:01 |
7. | 今夜晚歸 第II部 | 2:12 |
8. | 太放縱 | 5:47 |
9. | 上帝想要什麼 第II部 | 3:39 |
10. | 上帝想要什麼 第III部 | 4:08 |
11. | 看電視 | 6:06 |
12. | 三個願望 | 6:52 |
13. | 這是個奇蹟 | 8:30 |
14. | 歡愉致死 | 9:06 |
總時長: | 72:45 |
全體人員
- 羅傑·沃特斯——演唱(除第1軌外的所有音軌),低音吉他(音軌2和13),合成器(音軌2和4),原聲吉他(音軌11和14),十二弦吉他(音軌5)
- 帕特里克·倫納德 —— 鍵盤樂器(除6、7外的所有音軌),打擊樂器編程(音軌1),合唱改編曲(音軌2、9~11和13),解說(音軌4),鋼琴(音軌11和13),哈蒙德風琴(音軌5),合成器(音軌5和13)
- 傑夫·貝克 —— 吉他(音軌1、2、5 (僅2015年重發)、10~14)
- 蘭迪·傑克遜 —— 貝斯吉他(音軌2和9)
- 格拉漢姆·布羅德 —— 爵士鼓(除1、5、11和13外的所有音軌)、打擊樂(音軌6和7)
- 路易斯-孔特 —— 打擊樂(除2、5、9、11、13、14外的所有音軌)
- 傑夫·懷特霍恩 —— 吉他(音軌2、8、10和14)
- 安德魯·費爾威斯·洛 —— 吉他(音軌2、6~9、11和12),人聲(音軌6和7)
- 蒂姆·皮爾斯 —— 吉他(音軌2、5、9和12)
- B.J. 科爾 —— 踏板鋼棒吉他(音軌3和4)
- 史蒂夫·盧卡特 —— 吉他(音軌3、4和8)
- 瑞克·迪方索 —— 吉他(音軌3和4)
- 布魯斯·蓋茨 —— 吉他(音軌3和4)
- 吉米·約翰遜 —— 貝斯(除了1、2、5、9和11外的所有音軌)
- 布萊恩·麥克勞德 —— 小鼓(音軌3和4),腳踏鈸(音軌3和4)
- 約翰·皮爾斯 —— 薩克斯管(音軌13)
- 丹尼·方海澤 —— 爵士鼓(音軌5)
- 史蒂夫·西德維爾 —— 短號(音軌6和7)
- 約翰·帕蒂圖奇 —— 貝斯吉他(音軌11)
- 郭毅與北京兄弟 ——揚琴、魯特琴、箏、雙簧管、貝斯(音軌11)
- 約翰·道格拉斯·「兔子」·邦德里克 —— 哈蒙德牌電子琴(音軌12)
- 傑夫·波爾卡羅 —— 爵士鼓(音軌13)
- 麥夫·艾伯特—— 解說(音軌4)
- 凱蒂·基斯頓 —— 人聲(音軌2、8、9、12和14)
- 多琳·錢特 —— 人聲(音軌2、8、9、12和14)
- 恩迪亞·達文波特 —— 人聲(音軌2)
- 娜塔莉·傑克遜 —— 人聲(音軌2和5)
- P.P. 阿諾德 —— 人聲(音軌3、4和10)
- 林恩·菲德蒙·林西 —— 人聲(音軌5)
- 傑西卡·倫納德 —— 人聲(音軌8)
- 喬丹·倫納德 —— 人聲(音軌8)
- 唐·亨利 —— 人聲(音軌11)
- 喬恩·喬伊斯 —— 人聲(音軌13)
- 斯坦·法伯 —— 人聲(音軌13)(亦稱為斯坦·勞雷爾)
- 吉姆·哈斯 —— 人聲(音軌13)
- 麗塔·柯立芝 —— 人聲(音軌14)
- 阿爾弗·拉澤爾 —— 人聲(音軌1和14)
製作
榜單成績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