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兄運動(英語:Brethren movement)為1820年代後期開展於愛爾蘭英國基督教改革運動,以達秘慕勒葛若弗斯等為主要代表人物。他們特別強調遵守聖經的話,棄掉形式上的組織,沒有總會、分會,沒有牧師、平信徒,沒有教堂隨處都可聚會等等,所有信徒稱對方「弟兄」和「姐妹」。外人根據他們的特點來稱呼他們為「普利茅斯弟兄會」(Plymouth Brethren)。

起源

1820年代後期,弟兄運動幾乎在同一時間在不同地方,包括都柏林倫敦普利茅斯等地開始〔並非集中普利茅斯〕,各群體之間一開始沒有直接接觸。1825年,在都柏林愛德華·克倫寧和愛德華·威爾遜(Edward Wilson)決定脫離宗派,不再去教堂,開始在家中自行聚會、擘餅,開始了第一次的「奉主名聚會」,後來,愛德華·威爾遜離開英國,但是法蘭西斯·赫契生約翰·貝勒特約翰·納爾遜·達秘安東尼·葛若弗斯陸續加入了他們。

幾乎同時,約翰·柏紐爾 和他的朋友也開始了另一處類似的「奉主名聚會」。後來他們彼此發現了對方的存在,於是集中在都柏林菲茨威廉廣場9號的赫契生住所聚會。後來人數加多,於是約翰·柏紐爾租下安及亞街一座拍賣場所,作為聚會場所。他們開始不提教派分歧,只奉耶穌基督的名在各人家中聚會,一同讀經、禱告、自由交流屬靈經驗,特別是在每個主日一同舉行記念耶穌的擘餅聚會break bread,又稱The Lord's SupperThe Lord's Table),表明他們在基督裡的合一。

人數增加以後,已經沒有一個家庭可以容納,於是他們就租了一個拍賣場,作主日聚會之用,不過仍然沒建教堂,只有作會所;到星期六,他們到那裡動手移開傢具。這是愛爾蘭聚會的開始。由於他們到各處旅行,類似的「奉主名聚會」就在愛爾蘭和英格蘭各地興起,形成一個聲勢浩大的運動,在稱為普利茅斯弟兄會

分裂

1848年,他們中間就因為是否接納所有信徒參加的擘餅聚會的問題,而分成了「閉關弟兄會」(Exclusive Brethren)和「開放弟兄會」(Open Brethren)兩派。

特徵

弟兄運動的基督徒基本上和保守的福音派基督徒一樣,並與其他福音派基督教團體有許多共通之處。其顯著的不同之處在於,在他們的一些做法和集會,包括:

  • 弟兄,不是會員
  • 沒有神職人員〔如牧師
  • 每週舉行擘餅聚會
  • 不要求捐贈
  • 無支薪人員

影響

因弟兄運動的影響,許多教會開始強調不屬於任何宗派。弟兄運動的許多學說現在已被廣泛被基督教界接受。其中包括:

弟兄運動在華人教會中留下了巨大的影響,一些人也成為了運動分子,不再參與教派並組建所謂的召會體系。例如倪柝聲的《教會的正統》認為弟兄運動是《啟示錄》第2至3章中,回到使徒正統,弟兄相愛的非拉鐵非教會。弟兄運動的另一名領袖牧師是於宏潔。

領袖

外部連結

參考文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