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臺灣對都市高密度運輸系統的稱呼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捷運,全名為大眾捷運系統,該詞源於臺灣對於英語「Mass Rapid Transit」(簡稱MRT)[註 1]的中文翻譯,在多數場合可同義於地鐵,為鐵路運輸及都市軌道運輸的一種形式。
台灣交通相關條目 | ||||||||||||||||||
|
主要使用「捷運」之名的是臺灣各都會區的都市軌道運輸系統。美國舊金山及新加坡等地的地鐵系統及其管理單位亦稱作「Rapid Transit」。
就如同地鐵或德語的U-Bahn一樣,臺灣的「捷運」一詞會擴大解釋為都市軌道運輸系統的通稱,如臺灣鐵道學者蘇昭旭的《世界捷運與輕軌圖鑑》一書。[1]
中華民國政府使用「捷運」一詞頒佈《大眾捷運法》後,由於其施行後營運之各大眾捷運系統有效改善了都市交通,使得「捷運」一語逐漸流行,並擴張應用在許多不適用該法的交通設施。而臺鐵亦有名為「臺鐵捷運化」的路線改善計畫,期望以都會地區路段增班、增站、提速等方式提高服務品質。
立法院交通委員會於2013年通過《大眾捷運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將輕軌運輸系統納入《大眾捷運法》規範。[2]
「地鐵」是另一個經常與捷運相提並論的名詞,世界各國許多城市的類似系統都是採地下化為主的鋪設方式,因此雖然習慣以「地下鐵路」稱呼之,但實際上卻並非全部都在地下運行(事實上,大部分的地鐵系統在離開市中心的人口稠密區後,都會改為地面行駛以節省建造成本)。但並不是所有行走於地下的鐵路運輸系統都被歸類為「捷運」,例如臺鐵在都會地區路段進行的交通立體化工程,被以「鐵路地下化」稱之。因此,臺灣社會習慣將境內的地鐵系統稱為「大眾捷運系統」,即「捷運」,以避免與字面上的「地下鐵路」混淆或不符實情的狀況。
在蘇昭旭與張有恆著作的《現代軌道運輸》中,依據張有恆的定義[3] ,所謂「大眾捷運系統」通常具有下列之特性:
輕軌與捷運均屬於大眾捷運系統,同屬都市軌道運輸[4],根據中華民國交通部的定義,大眾捷運系統的分類主要依載具運量能量[註 2]分為高運量、中運量及低運量三種分類方式,其級距分別為二萬、五千及五千以下。
種類 | 運量(人次/小時/單方向) | 名稱 | 車輪型式 | 專用路權 | 例如 |
---|---|---|---|---|---|
高運量 | 20,000以上 | 鐵路捷運(Rail Rapid Transit; RRT)[註 3] | 鋼輪 | 是 | 台北捷運(松山新店線、中和新蘆線、淡水信義線、板南線)、高雄捷運(紅線、橘線)、倫敦地鐵、港鐵、上海地鐵 |
區域通勤鐵路(Regional Rail; RGR)[註 4][註 5] | 鋼輪 | 是 | 巴黎RER、德國S-Bahn、日本私鐵 | ||
膠輪捷運(Rubber-tyred Rapid Transit; RTRT)[註 6] | 膠輪 | 是 | 巴黎地鐵、滿地可地鐵、札幌市營地下鐵 | ||
中運量 | 5,000~20,000 | 輕軌捷運(Light Rail Rapid Transit; LRRT) | 鋼輪 | 是 | 德國Stadtbahn、倫敦道克蘭輕軌、澳門輕軌 |
自動導引捷運(Automated Guided Transit; AGT)[註 7] | 膠輪/曳纜式 | 是 | 台北捷運文湖線、廣島新交通Astram、法國VAL、新加坡輕軌 | ||
單軌捷運(Monorail) | 膠輪 | 是 | 跨座式:重慶軌道交通2號線、重慶軌道交通3號線、東京單軌電車、沖繩都市單軌電車 懸掛式:湘南單軌電車、千葉都市單軌電車、烏帕塔爾懸空纜車 | ||
磁浮捷運(Maglev) | 磁懸浮 | 是 | 東部丘陵線、上海磁浮示範運營線、長沙磁浮快線、北京地鐵S1線、仁川機場磁浮線 | ||
低運量 | 5,000以下 | 輕軌運輸(Light Rail Transit; LRT) | 鋼輪/膠輪 | 否 | 富山港線、高雄輕軌、淡海輕軌、安坑輕軌、香港輕鐵 |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