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派(法語:École de Paris,發音:[ekɔl də paʁi])指的是20世紀上半葉所有活躍於巴黎的藝術家,包括法國本土藝術家和海外流亡藝術家。巴黎派並不是一個單獨的藝術運動或機構,而是對巴黎作為20世紀初西方藝術中心的重要性的描述。1900年-1940年間,這座城市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家,成為了藝術活動的中心。作家安德烈·瓦爾諾創造了「巴黎派」一稱用來描述這個鬆散的社群,尤其是非法國藝術家,他們以蒙帕納斯的咖啡館、沙龍、共享工作空間和畫廊為中心[1]。許多猶太裔藝術家是巴黎派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們後來對以色列藝術產生了重大影響。
主要人物 | 馬克·夏卡爾、柴姆·蘇丁、伊扎克·弗倫克爾、朱爾·帕斯金、阿梅代奧·莫迪利亞尼 |
---|
「École de Paris」常被譯作「巴黎畫派」,但其中的人物不僅有畫家,還有眾多雕塑家。
1 sources
參考文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