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奧斯汀級船塢登陸艦(英語:Austin-class amphibious transport dock)是美國於1965年-1971年間建造的兩棲船塢登陸艦,共建成12艘,其中6艘參加了海灣戰爭的沙漠之盾/沙漠風暴行動。[1]
奧斯汀級船塢登陸艦 Austin-class | |
---|---|
概觀 | |
艦種 | 兩棲船塢運輸艦 |
艦級 | 奧斯汀級 |
前型 | 羅里級船塢登陸艦 |
次型 | 聖安東尼奧級兩棲船塢運輸艦 |
數量 | 12艘 |
製造廠 | 美國 |
單艘造價 | 4-5億美金(折算2012年幣值) |
動工 | 1965年2月6日 |
下水 | 1968起 |
服役 | 1969起 |
結局 | 退役,1艘轉售印度現役 |
除籍 | 12艘 |
現況 | 退役 |
技術數據 | |
標準排水量 | 9201 噸 |
滿載排水量 | 16914 噸 |
全長 | 173米 |
全寬 | 32米 |
吃水 | 10米 |
動力 | 2台柴油渦輪機16V32 (6.2 MW) 2鍋爐機(18,000 kW) |
功率 | 24,000 shp |
最高速度 | 21節 |
續航距離 | 7700海里(28 節) |
乘員 | 420名船員 450-900名陸戰隊 |
飛行設施 | 3直升機起降甲板點 |
射控裝置 | 類比射控系統 |
偵搜系統 | 對空/對海雷達 |
武器裝備 | 2 座方陣快砲 2 組25 mm Mk 38機炮 8座50機槍 |
電子設備 | 艦隊衛星通信系統 |
電戰系統 | 干擾箔條發射器 |
艦載機 | 6架CH-46海騎士直升機 |
其它 | 1台氣墊船 24台戰鬥車輛 |
奧斯汀級主要用於美國海軍陸戰隊及其裝備的運輸和登陸,其次也可用作直升機加油平台和臨時性的傷員接收救治船。[2]奧斯汀級可運載超過800名士兵,車輛停放面積1.2萬平方英尺,貨物載重3,900噸。[1]設有塢艙、直升機甲板和伸縮式機庫,但和直升機船塢登陸艦(LHD)和直昇機登陸突擊艦(LHA)相比,缺少直升機維護設施。[3]
舷號 | 艦名 | 在役 | 註釋 | ||
---|---|---|---|---|---|
奧斯汀亞型 | |||||
LPD-4 | Austin | 奧斯丁號 | 1965–2006 | ||
LPD-5 | Ogden | 奧格登號 | 1965–2007 | ||
LPD-6 | Duluth | 杜魯斯號 | 1965–2005 | ||
克利夫蘭亞型 | |||||
LPD-7 | Cleveland | 克利夫蘭號 | 1967–2011 | ||
LPD-8 | Dubuque | 迪比克號 | 1967–2011 | 2024年環太平洋軍事演習中作為靶艦遭擊沉[6][7] | |
LPD-9 | Denver | 丹佛號 | 1968–2014 | ||
LPD-10 | Juneau | 朱諾號 | 1969–2008 | ||
LPD-11/AGF-11 | Coronado | 科羅納多號 | 1970–2005 | 1980年改裝為兩棲指揮艦AGF-11。 | |
LPD-12 | Shreveport | 什里夫波特號 | 1970–2007 | ||
LPD-13 | Nashville | 納什維爾號 | 1970–2009 | ||
特倫頓亞型 | |||||
LPD-14 | Trenton | 特倫頓號 | 1971–2007 | 2007年時售予印度海軍,改名為河馬號(INS Jalashwa L41)。 | |
LPD-15 | Ponce | 龐塞號 | 1971–2017 | 2012年轉為海上前進集結基地(Afloat Forward Staging Base)[8] |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