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öhler尿素合成是氰酸銨(NH4NCO,或稱異氰酸銨)重排為尿素((NH2)2CO)的化學反應,由弗里德里希·維勒於1828年發現。[1]
歷史
維勒從1824年開始研究氰酸銨,他的初衷原本是要合成氰酸銨,但他發現混合氰酸和氨水後蒸乾溶液得到的固體並不是氰酸銨,到了1828年他終於證明出這個實驗產物是尿素。於是他又用氰酸銀與氯化銨反應,用氰酸鉛與氨反應,以及用氰酸汞、氰酸和氨反應,結果反應後都得到了尿素,與之前的結論相吻合。[2] 維勒將這個發現以論文的形式發表在1828年的《物理學和化學年鑑》上。
維勒的這個發現有重大的歷史意義,它有力地證明了有機物是可以從無機物合成的,從而推翻了當時阻礙化學發展的生命力論。
現今這個實驗常成為課堂上的演示實驗,具體步驟是將氰酸鉀與氯化銨溶液混合加熱然後冷卻。反應後產生的尿素可以通過加入草酸來鑑別,尿素可與草酸生成白色不溶性的草酸脲(Urea oxalate)。[3]
反應機制
這個反應的機制還不是很清楚,一般認為是氰酸銨先分解為氰酸和氨,然後氨再對氰酸進行親核加成,生成異尿素,經互變異構得到尿素。反應是可逆的,在溶液中大約有5%的氰酸銨。
參見
參考資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