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24號(德語:U 24)是納粹德國戰爭海軍建造的二十艘II-B型近岸英語Coastal submarine潛艇(或稱U艇)之一。它由基爾日耳曼尼亞船廠承建,於1936年9月24日下水,至同年10月10日交付使用英語Ship commissioning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該艇曾執行過十九次巡邏作戰,共計擊沉6艘、全損英語Total loss1艘同盟國艦船,累積總噸位為9,420噸。1944年8月25日,U-24號在黑海沿岸的康斯坦察由其船員自行鑿沉,殘骸隨後被蘇聯人打撈上岸,於1947年5月26日在塞瓦斯托波爾附近遭蘇聯潛艇M-120號再度擊沉。

Quick Facts 歷史, 納粹德國 ...
歷史
納粹德國
船名 U-24號
下訂日 1935年2月2日
建造方 基爾日耳曼尼亞船廠
船廠編號 554
鋪設龍骨 1936年4月21日
下水日期 1936年9月24日
入役日期 1936年10月10日
結局 1944年8月25日在康斯坦察自沉
技術數據
船級 II級潛艇
船型 II-B型(近岸潛艇英語Coastal submarine
排水量
  • 水上:279噸
  • 水下:328噸
船長
型寬
  • 4.08米(全寬)
  • 4.00米(耐壓殼體)
高度 8.60米
吃水 3.90米
動力輸出
  • 700匹馬力(柴油機)
  • 360匹馬力(電動機)
動力來源
船速
  • 水面:12節
  • 水下:7節
續航力
  • 水面:3,100海里以8節
  • 水下:43海里以4節
潛航深度 150米
乘員 3名軍官、22名水兵
武器裝備
服役記錄
所屬
  • 洛斯潛艇區艦隊德語3. U-Flottille
  • 1936年10月10日-1939年12月31日
  • 第1潛艇區艦隊
  • 1940年1月1日-4月30日
  • 潛艇培訓區艦隊
  • 1940年5月1日-6月30日
  • 第21潛艇區艦隊德語21. U-Flottille
  • 1940年7月1日-1942年4月18日
  • 第30潛艇區艦隊德語30. U-Flottille
  • 1942年10月14日-1944年8月25日
識別代碼 M 24 897
指揮官
  • 海軍中尉海因茨·布赫霍爾茨
  • 1937年7月3日-9月30日
  • 海軍中尉/上尉烏多·貝倫斯
  • 1937年10月8日-1939年10月17日
  • 海軍上尉哈拉爾德·耶佩納-哈爾滕霍夫
  • 1939年10月18日-11月29日
  • 海軍中尉烏多·海爾曼
  • 1939年11月30日-1940年8月21日
  • 海軍中尉迪特里希·博歇爾特
  • 1940年8月22日-1941年3月10日
  • 海軍中尉赫爾穆特·亨寧
  • 1941年3月11日-7月31日
  • 海軍中尉哈爾多·羅德勒·馮·羅伊特貝格
  • 1941年8月1日-1942年4月18日
  • 海軍中尉/上尉克勞斯·彼得森
  • 1942年10月14日-11月17日
  • 1943年4月16日-1944年4月7日
  • 海軍中尉克萊門斯·舍勒
  • 1942年11月18日-1943年4月15日
  • 海軍中尉馬丁·蘭特-海恩
  • 1944年4月7日-7月
  • 迪特·倫茨曼
  • 1944年7月-8月25日
參與行動 19次巡邏
戰績
  • 擊沉1艘商船(961總噸
  • 擊沉5艘軍艦(573噸)
  • 全損1艘商船(7,886總噸)
  • 擊傷1艘商船(7,661總噸)
Close

設計

II級潛艇是從一戰德意志帝國海軍UB級UF級近岸潛艇英語Coastal submarine發展而來。其外觀尺寸小,造價便宜且易於生產,在很短時間內便能造好。這款艇具在設計上吸收了為芬蘭海軍定製的歐洲水鼬號英語Finnish submarine Vesikko的優點,是非常出色的訓練艇。但由於它們體積較小,在海面上容易劇烈顛簸,因此也被德國人戲稱為「獨木舟」(Einbaum)。儘管如此,一些II級艇在訓練任務與戰鬥行動中表現相當出色,許多II級艇的衍生型號也相繼被建造出來。[1]

U-24號是一款用於近岸水域作戰的II-B型單殼體德語Einhüllenboot潛艇。它可視作II-A型的加長版,附加的柴油艙增加了貯油量,航程也因此得到增加。其全長42.7米,舷寬4.08米,高8.6米,並有3.9米的吃水深度。水上和水下排水量則分別為279噸和328噸,惟官方提供的標準噸位為250噸。艇只採用兩台曼海姆發動機廠英語Caterpillar Energy Solutions(MWM)生產的六缸四衝程350匹公制馬力(260千瓦特柴油機用於水面運行,以及兩台各配備36個AFA德語Varta AG蓄電池組的180匹公制馬力(130千瓦特)西門子-舒克特德語Siemens-Schuckertwerke(SSW)電動發電機用於水下航行;水面最高航速12節(22公里每小時),水下7節(13公里每小時);能夠在水面以8節(15公里每小時)航速續航3,800海里(7,000公里),或以4節(7.4公里每小時)連續在水下航行43海里(80公里)而無需充電。它有兩個軸和兩副直徑為0.85米的螺旋槳,具備在80-150米的深度運行的能力,緊急下潛需時30秒。[2][3]

武器裝備方面,U-24號在艇艏內置有三具管徑為533毫米的魚雷發射管,呈倒三角形布置,其中左舷一具、右舷一具、底部的中線上還有一具;它們合共配備5枚G7型德語G7 (Torpedo)魚雷,或可攜帶最多12枚TMA水雷。此外,該艇還搭載有一門20毫米30式高射炮德語2-cm-Flak 30作為甲板炮英語Deck gun。其標準船員編制英語Ship's company為3名軍官及22名水兵。[3]

歷史

1935年2月2日,海軍造艦局正式將第二批次八艘II-B型潛艇(U-17至U-24號)的建造合同發包予基爾日耳曼尼亞船廠。但由於違反了禁止德國擁有潛艇的《凡爾賽條約》條款,U-24號直至1936年4月21日、即解除德國海軍軍備限制的《英德海軍協定》生效後才開始鋪設龍骨,同年9月24日下水,至10月10日在U-21號艇長、海軍少校埃爾溫·薩克斯的代管下交付使用英語Ship commissioning。完成海試後,該艇成為駐基爾的洛斯潛艇區艦隊德語3. U-Flottille的一份子,先後擔任備用艇和作戰艇直至1939年12月31日。當U艇編制於1940年1月1日重組時,它又加入了同駐基爾的第1潛艇區艦隊擔任前線艇。退出前線艇任務後,U-24號於1940年5月1日至6月30日期間曾被用作第1潛艇培訓區艦隊的訓練艇,繼而從7月1日到1942年4月18日在駐皮勞第21潛艇區艦隊德語21. U-Flottille服役。同年,該艇在基爾的德意志造船廠拆解,作為第30潛艇區艦隊德語30. U-Flottille的一份子經由陸路和多瑙河轉移到黑海[4]繼在羅馬尼亞的加拉茨造船廠英語Galați shipyard完成重新組裝後,它於1942年10月14日恢復入役,成為第一艘入駐康斯坦察潛艇基地的成員,直至1944年8月25日自沉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U-24號完成了十九次巡邏,共計擊沉6艘、全損英語Total loss1艘同盟國艦船,以及擊傷1艘蘇聯商船,累積總噸位為17,081噸。[5]

作戰巡邏

U-24號的前三次巡邏都是在海軍上尉烏多·貝倫斯的指揮下進行的,主要涉在北海北部和蘇格蘭沿岸觀察航運情況。[6]隨後,海軍上尉哈拉爾德·耶佩納-哈爾滕霍夫曾於1939年10月18日至11月29日短暫擔任U-24號艇長,並指揮了該艇的第四次巡邏:在10月23日至29日於錫厄姆周邊為期七天的布雷行動中,耶佩納-哈爾滕霍夫在編號為AN-5496的海軍網格英語German Naval Grid System內共敷設了九枚水雷,造成1艘商船觸雷沉沒。[7]受害者是容積總噸為961噸的英國貨輪卡馬森海岸號(Carmarthen Coast), 它於11月9日07:20觸雷,大約十分鐘後在錫厄姆港灣以東3海里(5.6公里)處沉沒,共造成2人死亡、15人獲救。[8]同年11月30日繼任的海軍中尉烏多·海爾曼則指揮了U-24號的第五至第八次巡邏,其中包括1940年4月13日出發參與德國入侵丹麥和挪威的威悉演習行動。它與U-17U-23號共同組成增援集群,先是在卑爾根附近進行防禦性巡邏直到4月25日,然後轉至設得蘭群島和挪威之間巡邏。4月20日,該艇曾將一名生病的船員轉移到斯塔萬格附近的一艘S艇上。至5月5日,U-24號返抵威廉港,未能取得任何戰功。[9]

U-24號的最後十一次(第九至第十九次)巡邏均是在黑海完成。儘管當地的船舶流量不大,行動還是取得了若干成效。[6]在第九次巡邏期間,該艇於1942年11月5日19:18在波季外海向經過的蘇聯武裝拖網船英語Naval trawlerT-492號發射了一枚魚雷。拖網船隨後用火炮迫使U-24號下潛。德國人於21:37取得命中,但魚雷卻啞火失效。當它們於11月6日00:38發射最後一枚魚雷並未命中後,潛艇浮出水面並使用20毫米高射炮交火,但該炮不久後發生故障,迫使U-24號中斷攻擊,對方的機槍射擊則對司令塔造成輕微損害。[10]1943年3月31日中午,即第十二次巡邏期間,該艇在海軍中尉克萊門斯·舍勒的指揮下於加格拉附近向一艘由兩艘驅逐艦和一艘掃雷艦護航的油輪發射了兩枚魚雷,並觀察到其中一枚魚雷擊中了油輪的船尾,導致起火。其後經蘇聯方面證實,受損的目標是7,661總噸的克里姆林號(Кремль)。[11]在隨後的第十三次巡邏中,海軍上尉克勞斯·彼得森又率U-24號於1943年6月15日14:19向蘇聯掃雷艦T-411「防衛」號英語Fugas-class minesweeper發射了兩枚魚雷,並於1分30秒後觀察到其中一枚擊中艦艉。防衛號隨即斷成兩半,並在蘇呼米以西約20海里(37公里)處沉沒。全艦52名官兵有半數陣亡,餘下26名倖存者被兩艘蘇聯巡邏艇救起。[12]

第十四次巡邏於1943年7月26日至8月25日之間執行。在高加索沿岸的這次為期三十天、水面行程2,688海里(4,978公里)、水下行程385海里(713公里)的行動中,U-24號全殲三艘敵艦,取得入役以來的最輝煌戰績。[13]首先是7月30日18:46,彼得森下令向蘇呼米港發射兩枚魚雷。它們均擊中了作為固定軍需船錨泊在蘇呼米燈塔附近碼頭旁的蘇聯油輪恩巴號(Эмба,7,886總噸),並被完全摧毀。[14]8月22日凌晨01:24,U-24號用其20毫米炮和一挺機炮向拖着兩艘登陸艇的蘇聯巡邏艦SKA-0188號開火。巡邏艇進行還擊,拋下了拖掛的登陸艇DB-36號和DB-37號,然後得以毫髮無損地逃脫。隨後,DB-36號遭到火炮和手榴彈襲擊,3人被俘;DB-37號也於02:52被火炮和爆破藥包炸沉,再有3人被俘。彼得森在試圖拖曳DB-36號無果後,被迫於03:31將其鑿沉。6名俘虜中有4人受傷,他們都於8月23日在費奧多西亞上岸。[15][16]

在後續的巡邏中,U-24號還擊沉了兩艘蘇聯巡邏艦,分別為1943年8月22日在加格拉以南摧毀了排水量為56噸的SKA-088號,以及1944年5月12日在波季西南約15海里(28公里)處擊沉了44噸的SKA-0376號。[17][18]1944年8月20日,U-24號在蘇聯海軍航空兵對康斯坦察的空襲中嚴重受損,當時它正與覆裹住的U-9號U-18號一同停泊在U艇碼頭上。隨着羅馬尼亞於8月23日倒戈對德宣戰,鑑於當時的軍事形勢,納粹德國海軍的所有潛艇部隊都必須在當月25日前撤離港口。由於U-24號已無法再進一步使用,它只得在當天由一支爆破組在44°12′N 28°41′E處鑿沉。1945年初,該艇被蘇聯黑海艦隊打撈上岸並運往塞瓦斯托波爾。由於艇況太差,U-24號的修復工作被認為是不現實的,蘇聯人遂將其宣布為全損。儘管如此,從1945年6月7日起,該艇仍被保留作長期存放,並被編入黑海艦隊名單。直至1947年5月26日,該艇才與U-18號一同在塞瓦斯托波爾西南部水面由蘇聯潛艇M-120號發射魚雷擊沉,沉沒地點大致位於44°20′N 33°20′E處。[4]

襲擊歷史摘要

More information 日期, 船名 ...
日期 船名 船籍 噸位
[註 1]
結局
[5]
1939年11月8日 卡馬森海岸號英語List of shipwrecks in November 1939#9 November  英國 961 擊沉(觸雷)
1943年3月31日 克里姆林號英語List of shipwrecks in March 1943#31 March  蘇聯 7,661 擊傷
1943年6月15日 T-411「防衛」號英語List of shipwrecks in June 1943#15 June  蘇聯海軍 441 擊沉
1943年7月30日 恩巴號英語List of shipwrecks in July 1943#30 July  蘇聯 7,886 全損
1943年8月22日 DB-36號英語List of shipwrecks in August 1943#22 August  蘇聯海軍 16 擊沉
1943年8月22日 DB-37號英語List of shipwrecks in August 1943#22 August  蘇聯海軍 16 擊沉
1943年10月31日 SKA-088號英語List of shipwrecks in October 1943#31 October  蘇聯海軍 56 擊沉
1944年5月12日 SKA-0376號英語List of shipwrecks in May 1944#12 May  蘇聯海軍 44 擊沉
Close

注釋

腳註

參考資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