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AA-19[4],在發射前定名為NOAA-N'、NOAA-N Prime,是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極地運行環境衛星」(Polar Operational Environmental Satellites,POES)系列人造氣象衛星中的最後一顆,於2009年2月6日發射升空。
所屬組織 | 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 |
---|---|
主製造商 | 洛克希德·馬丁公司 |
任務類型 | 氣象衛星 |
環繞對象 | 地球 |
發射時間 | 2009年2月6日 10:22:00 |
發射手段 | 德爾塔-2運載火箭7320-10C |
發射地點 | 范登堡空軍基地2號發射場(SLC-2W) |
任務時長 | 2年[1] |
COSPAR ID | 2009-005A |
SATCAT no. | 33591 |
官方網站 | http://www.nasa.gov/mission_pages/NOAA-N-Prime/main/index.html |
質量 | 1,440公斤(3,170英磅)[2] |
軌道參數 | |
參考坐標系 | 地心軌道 |
軌道類型 | 太陽同步軌道 |
半長軸 | 7231.45公里[3] |
離心率 | 0.001527[3] |
傾角 | 98.94度[3] |
遠拱點 | 871公里[3] |
近拱點 | 849公里[3] |
周期 | 102.00分鐘[3] |
發射
2008年11月4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宣布衛星已通過C-5運輸機運抵范登堡空軍基地[5]。2009年1月27日安裝了有效載荷整流罩,1月31日加載二級推進劑[6]。
發射經過了多次嘗試完成,第一次從發射台氮氣增壓系統檢測到一個故障,第二次檢測到的故障位於有效載荷整流罩壓縮機,這也是發射台上地面支持設備的一部分。[7][8]
衛星由德爾塔-2運載火箭7320型號從范登堡空軍基地成功發射。
設備
NOAA-N Prime衛星搭載了一系列為氣候與天氣預測提供數據的儀器。與系列之前的衛星一樣,NOAA-N Prime提供了雲與地表特徵的全球圖像和大氣溫度與濕度的垂直分布,以應用與天氣與海洋的數值預測模型中,除此之外還有臭氧在上層大氣與近地太空中的分布數據,這是海洋、航空、發電、農業等領域的重要信息。NOAA-N Prime攜帶的先進甚高分辨率輻射計(Advanced Very High Resolution Radiometer,AVHRR/3)、高分辨率紅外輻射探測儀(High Resolution Infrared Radiation Sounder,HIRS/4)、先進微波探測器(Advanced Microwave Sounding Unit,AMSU-A)設計使用期限為三年,太陽後向散射紫外光譜輻射計(The Solar Backscatter Ultraviolet Spectral Radiometer,SBUV/2)設計使用兩年,微波濕度計(Microwave Humidity Sounder,MHS)設計使用5年。[9]
製造過程中的損毀
2003年9月6日,此衛星在製造過程中在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空間系統部門在加利福尼亞州森尼韋爾的工廠中被嚴重損壞。在一隊工作人員將其旋轉為水平方向時衛星掉落到地板上。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在調查中認為此次事故是由於製造設施中缺乏程序紀律引起的。在進行此項操作的翻轉車被存儲期間,一位技術人員移除了將連接器固定於其上的24個螺栓,而沒有記錄這一行為。之後工作人員使用翻轉車旋轉衛星時未能按照程序規定在旋轉前檢查螺栓[10]。維修衛星耗資達1.35億美元,洛克希德·馬丁同意放棄項目的全部利潤以幫助支付維修費用,並最終支付了三千萬美元,維修的其餘費用由美國政府支付。[11]
參考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