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條目列出Facebook母公司Meta公司發展的重大事件。

主要趨勢

使用者

More information 時間, Facebook的主要發展 ...
時間 Facebook的主要發展
2004年1月-2006年9月 Facebook逐漸放寬使用者註冊的條件限制,最初在2004年1月時僅限哈佛大學師生註冊,接著擴展到更多所美國和加拿大的大學,隨後將更多其他國家的學校納入範圍。最後在2006年9月正式對一般大眾開放,讓所有年滿13歲且持有有效電子郵件地址的人可註冊成為用戶。
2006年9月- 雖然Facebook的使用者人數持續增加,但Facebook的註冊條件大致相同。在某一時間點後,Facebook開始允許使用者以電子郵件地址或手機號碼註冊。這使得沒有電子郵件帳戶的使用者也能成為Facebook的註冊使用者。
Close

產品

More information 時間, Facebook的主要發展 ...
時間 Facebook的主要發展
2005年起,在2006年9月-2009年9月間專注發展 Facebook陸續開發了許多奠定日後使用者經驗的核心社交基礎架構。包括上傳照片及標記朋友(2005年10月和12月)、Facebook動態消息(News Feed,2006年9月)。2007年5月推出Facebook Platform,可讓開發者製作在Facebook內使用的應用程式。2009年加入了可使用「@」標籤在貼文和回應中標記朋友的功能。
2009年-2011年間專注發展 Facebook希望成為網路的「社交層」(social layer),推出Facebook Connect(現已中止),讓外部網站可加入Facebook的「讚」按鈕,並讓使用者可以Facebook帳號登入網站。
2012年起,包括2010年和2011年的部分先期行動 Facebook to sim
2011年起 Facebook保留了部分核心社交基礎架構,將個人檔案頁面和塗鴉牆以新的「動態時報」(Timeline)取代,並推出新的社交圖表搜尋(Facebook Graph Search)取代舊有的搜尋方式。2013年3月Facebook曾宣布大幅重新設計動態消息頁面的計劃,但數個月後計劃被取消。
2013年起 Facebook向Twitter市場挑戰,包括支援主題標籤(hashtag)和主題標籤搜尋,並據此推出熱門主題區塊(trending topics)。
Close

完整年表

More information 年份, 日期 ...
年份 日期 類型 事件
2003年 10月28日 前身 扎克伯格製作了Facebook的前身:「Facemash」。根據哈佛校報《The Harvard Crimson》,該網站會從校內的網路上收集照片,將兩張照片並排後讓使用者選擇「較火辣」的照片[1]
2004年 1月 建立 馬克·扎克伯格開始編寫製作Facebook。[2]
2004年 1月11日 建立 扎克伯格註冊thefacebook.com網域名。[3]
2004年 2月4日 建立 扎克伯格將Facebook以哈佛大學校內社交網路形態推出。[4][5][6]
2004年 3月 使用者 Thefacebook.com擴展營運範圍至哥倫比亞史丹佛耶魯大學。[7]
2004年 4月13日 財務/法律 扎克伯格和艾杜拉多·薩佛林(Eduardo Saverin)、達斯汀·莫斯克維茲(Dustin Moskovitz)合資成立公司Thefacebook.com LLC。[8]
2004年 6月 財務/法律 Thefacebook.com獲得來自PayPal共同創辦人彼得·西爾(Peter Thiel)的第一筆投資50萬美元。 [9]
2004年 6月 財務/法律 Facebook轉型成立新公司,西恩·帕克(曾任職於Napster)成為總裁。[10]
2004年 6日 地點 Thefacebook.com將營運基地搬遷至加州帕羅奧圖
2005年 9月2日 使用者 扎克伯格推出Facebook高中版。
2005年 12月11日 使用者 澳洲和紐西蘭的大學也加入了Facebook,至此,Facebook中總共有超過2000所大學和高中[11]
2006年 2月27日 使用者 Facebook應用戶要求允許大學生把高中生加為他們的朋友。
2006年 3月28日 收購 Facebook可能被收購的報導傳出,最初條件為7.5億美元的收購條件,之後傳聞收購價達22.5億美元。[12]。同年4月,Peter Thiel、Greylock Partners和Meritech Capital Partners額外投資了2500萬美元[13]
2006年 5月 使用者 Facebook擴展到印度印度理工學院印度管理學院
2006年 6月 財務/法律 Facebook控告Quizsender.com抄襲其設計風格,求償10萬美元。[14][15]
2006年 7月25日 產品 Facebook增加了更多提高收入機會的功能。譬如在和蘋果iTunes的合作推廣活動中,加入「蘋果學生小組」的用戶可以在9月10日之前每周下載25首單曲。[16]
2006年 8月 使用者 Facebook加入了德國的大學和以色列的高中。
2006年 8月22日 產品 Facebook推出Facebook記事本功能,為一個可以加入標籤、插入圖片、評論的博客服務。同時用戶可以從其他博客服務中導入。
2006年 9月 收購 隨著MySpace被新聞集團收購,出現了Facebook會被一家大型媒體公司收購的傳聞。Facebook的創始人Zuckerberg說過他不想出售公司,並否認這些傳聞。[17]
2006年 9月26日 使用者 Facebook正式對所有13歲以上持有有效電子郵件的用戶開放。[18][19]
2006年 10月 收購 隨著Google以16億美元收購YouTube,有傳聞說Google開價23億美元欲從雅虎手中搶購Facebook。[20]
2007年 5月10日 產品 Facebook宣布稱為「Facebook市場」的免費分類廣告計劃,直接和其他分類廣告站點(如:Craigslist)競爭。[21]這個被稱為「Facebook市場」的功能,於5月14日上線。
2007年 5月14日 產品 「Facebook市場」上線。
2007年 5月24日 產品 Facebook推出應用編程接口(API)。第三方軟件開發者可以開發在Facebook網站運行的應用程序。稱為Facebook開放平台(Facebook Platform)。[22]
2007年 6月 產品 和iTunes的合作繼續為用戶提供免費音樂單曲下載。
2007年 7月 被Facebook收購 Facebook完成了第一次對其他公司的收購,從布雷克·羅斯喬·休伊特手中收購了Parakey[23]
2007年 7月24日 人事 Facebook聘用YouTube的前CFO Gideon Yu為CFO,替換了Michael Sheridan。[24]
2007年 8月 其他 Facebook成為《新聞周刊》的封面故事。
2007年 11月 使用者 Alexa的數據顯示Facebook成為世界最大社交網站。[25],Facebook和MySpace的排序幾經易位[26]
2008年 3月 產品 Facebook推出德語版、西班牙語版和法語版。據報道,法語版是由4000多名法國用戶的協助下完成的,法國用戶協助進行了網絡術語的翻譯並投票選擇了最佳方案[27]
2008年 5月28日 其他 《紐約時報》報道指有個以時任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名義建立的頁面獲得超過1.5萬名支持者,成為該網站最受歡迎政治名人之一,排在第3位,僅次於奧巴馬和史瓦辛格。Facebook在中國大陸的知名度也因此提高[28]
2008年 6月 使用者 comScore公布統計數據稱,Facebook自當年4月起的訪問量已超過MySpace躍居全球第一[29],並迅速在互聯網傳播。而Opera軟件公司於當年12月公布的數據也支持了這一結論。[30]
2008年 6月20日 產品 Facebook推出簡體中文版服務中國大陸用戶,同時也提供了2個繁體中文版本,面向香港和台灣用戶。[31][32]
2008年 7月初 封鎖 Facebook被大陸防火長城不完全封鎖,當時使用者仍可以間歇性地看到部分內容,中共並無說明任何原因。[32]
2008年 7月底 封鎖 因中國舉辦北京奧運會,Facebook封鎖被解除。
2008年 7月23日 產品 Facebook宣布推出單點登錄系統Facebook Connect,12月4日向用戶開放。該服務的推出用以抗衡MySpace的Data Availability與Google的Friend Connect。
2008年 12月4日 產品 Facebook Connect向用戶開放。
2009年 2月 產品 Facebook加入OpenID基金會。[33]
2009年 3月 產品 Facebook進行了一次重要改版,使得頁面很像Twitter的「狀態流」,並宣布會開放其API。[34]
2009年 7月7日 封鎖 因7月5日烏魯木齊市發生騷亂事件,Facebook再次被封鎖。[35][36]
2009年 8月6日 其他 中國國防報》發表文章指責Twitter、Facebook和YouTube是「西方敵對勢力」的宣傳與「顛覆工具」,並稱「要加快提高網絡隔絕、屏蔽、鎖定和反擊網上攻擊的能力」。[37][38][39][40]
2009年 8月10日 被Facebook收購 Facebook收購了曾被其使用過創意[41]FriendFeed。兩家公司都沒有對外透露交易具體金額。消息人士稱這起交易額為5000萬美元左右。[42][43]
2010年 2月10日 產品 Facebook開始研發代號為titan的電子郵箱系統,並預計在2010年底向公眾發布。
2010年 3月 財務/法律 Facebook註冊成立了Facebook新加坡分公司,分公司的資本額為1新加坡元。
2010年 4月22日 產品 在Facebook的開發者會議F8上,微軟宣布依託Facebook Connect推出微軟文檔[44],以挑戰在電子文檔領域居於領先地位的Google文件,同時,Yelp、Pandora等公司也宣布將旗下產品與Facebook加強整合。Facebook藉以將其內容整合至更多網站。[45]
2010年 7月8日 其他 中國社會科學院發表一份報告,指責Facebook實爲西方國家顛覆中國政權的「顛覆工具」[46],隨後Facebook在大陸一直被封鎖,同時,在2010年和2012年也相繼傳出Facebook將進入大陸市場的消息,但前景卻不被人看好。[47]一些人指出由於長期遭到封鎖,Facebook將會被已經在大陸有龐大用戶群的人人網開心網等社交網站排擠。[48]
2010年 12月20日 其他 扎克伯格到訪中國大陸,四天行程包括去雍和宮和後海休閒,也從北到南一共與四大中國IT企業創辦人會面,包括百度李彥宏中國移動王建宙新浪曹國偉阿里巴巴馬雲。因Facebook在中國受到封鎖,所以有中國媒體調侃說,扎克伯格應該這樣介紹自己:「你好,我是『404無法訪問』的網站的創始人,馬克·扎克伯格。」[49]
2011年 1月 其他 中國大陸浙江省委常委及組織部長蔡奇在微博上稱「Facebook是這幾年美國硅谷成長最好的社交網絡……扎克伯格訪華顯然表明了對中國互聯網市場的興趣。遺憾的是,Facebook在國內還無法訪問。」[50]
2011年 1月 使用者 儘管Facebook在大陸被中共嚴密封鎖,但其大陸使用者在2011年的1月至3月仍然出現大幅增長,使用者從30萬人迅速發展到超過70萬人。[51]
2011年 2月8日 財務/法律 Facebook宣布在香港設立廣告銷售辦事處,為香港和台灣市場提供服務。這是繼2010年在新加坡設立首個辦事處以來,公司在亞洲的第二個銷售辦事處。香港辦事處將為香港及台灣的廣告公司及市場推廣人員提供支持,而新加坡辦事處則支持新加坡及東南亞的業務。[52]
2011年 2月9日 用戶 香港媒體報道稱,Facebook的香港用戶人數,由2008年底的145.85萬增長1.52至367.36萬,即每兩個香港人中,就有一個擁有Facebook的帳戶。台灣的增長更快,由08年底的11.3萬個用戶,增至去年底的975.26萬。[53]
2011年 2月19日 其他 茉莉花革命席捲阿拉伯世界時,2月19日起既有以「中國茉莉花革命」為名的支持者專頁宣傳關於大陸茉莉花革命最新訊息,號召大陸網友於20日在大陸各大城市舉行茉莉花革命,在短時間即有萬人支持。[54]
2011年 3月 使用者 Social Bakers的數據顯示Facebook目前有659060個大陸使用者,大陸使用者的增長率高達612.19%,大陸在使用者數量上排名82位,這一使用者數量占網民人口的0.16%和全區公民的0.05%。而在大陸的4.2億網民中,有1.6億人註冊了人人網[55]
2012年 用戶 在美國,因為Facebook造成疏離感及隱私權爭議,已出現降溫現象,不僅越來越多年輕人拒絕加入,退出者也不在少數。根據「美國顧客滿意度指數」調查顯示,自從推出「動態時報」介面以來,因顯示個人資訊的方式及大量的廣告,臉書使用者滿意度大幅下降,且網站流量已經不如推特維基百科Google+等。[56]
2012年 2月1日 財務/法律 Facebook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集資規模為50億美元上市申請。上市申請文件披露Facebook目前有8.45億活躍用戶,2011年純利增至10億美元,增長率為65%,年營業額為37.1億美元。預期2012年資本支出為16-18億美元。截至2011年底,全職員工共有3200人。
2012年 4月10日 被Facebook收購 Facebook以10億美元嘗試收購智能手機相片分享應用軟件公司Instagram,Instagram CEO凱文·斯特羅姆(Kevin Systrom)將獲利4億美元,佔10%股份的克里格(Mike Krieger)得1億美元,13名員工將平分1億美元,平均每人獲770萬美元。
2012年 4月13日 被Facebook收購 Facebook收購Tagtile。該公司專門協助商人和商店東主尋找顧客,每當有顧客進入他們的商店,只要利用智能手機「打卡」(check-in),便可獲得獎賞優惠。
2012年 5月18日 財務/法律 Facebook通過首次公開募股正式在納斯達克上市,以38美元定價,集資184億美元(約1,428億港元),成為美國歷史上第三大首次公開募股案例。
2012年 5月19日 被Facebook收購 Facebook收購舊金山社交禮品應用開發商Karma Science。
2012年 6月19日 被Facebook收購 Facebook收購容貌辨識公司face.com,消息指是次交易金額最高達1億美元。
2012年 7月17日 被Facebook收購 Facebook收購流動社交書籤公司Spool,未來將關閉Spool書籤服務,整個團隊併入Facebook公司。
2012年 12月12日 財務/法律 S&P Dow Jones Indices宣佈,Facebook將在12月20日收盤後取代自動測試設備供應商Teradyne Inc.(費城半導體指數成分股)成為標準普爾500指數成分股。
2013年 產品 Facebook英語版的「社交圖表搜尋」和首頁的新介面將會在這一年內推出。另外,並不是所有Facebook使用者的動態時報都已經換成新版「單欄式」動態時報。非英語版語系有些仍然是舊版,而粉絲專頁仍然是舊版動態時報的樣式[57]
2013年 4月4日 產品 Facebook發表Facebook Home,而Facebook會以HTC First作為第一隻Facebook Home手機,之後會支援到近期Android手機。
2013年 4月12日 產品 Facebook Home在Google Play商店上架。[58]
2013年 4月22日 地點 Facebook宣佈將耗資15億美元,在愛荷華州阿爾圖納(Altoona)建造占地一百四十萬平方米的Facebook最大的數據中心(代號:彈弓)。[59]
2013年 6月12日 產品 Facebook發表了支援使用「hashtag」。
2013年 7月18日 被Facebook收購 Facebook收購英國代碼軟件公司Monoidics。[60]
2014年 其他 美國《時代》雜誌在其網站上推出一個Facebook時鐘,以表示使用者這十年來總共浪費多少時間與生命在Facebook上面。
2014年 1月28日 使用者 據「越南網」顯示,Facebook已經正式在越南通過其媒體和廣告合作夥伴的合作,目前在越南擁有大約20萬個用戶帳號。[61]
2014年 2月4日 產品 Facebook創辦十週年,同日推出十週年感謝短片,以答謝十年來各地用戶之支持。[62]
2014年 2月13日 產品 Facebook開放用戶自訂性別選項,不再侷限「男性」或「女性」兩種,多了「變性」或「雙性」等選擇。[63]
2014年 2月19日 被Facebook收購 Facebook以190億美元現金和股票收購即時通訊新創公司WhatsApp,尋求擴展行動裝置用戶群。[64]
2014年 3月 產品 Facebook宣佈將關閉電子郵件服務。[65]
2014年 3月25日 被Facebook收購 Facebook以現金加股票方式,收購成立僅兩年的虛擬現實頭戴設備創業公司 Oculus VR Inc.,作價約為20億美元(即155億港元) 。作價中包括4億美元現金及2,310萬股Facebook股票。
2014年 4月24日 被Facebook收購 Facebook收購健康跟蹤移動應用Moves的廠商ProtoGeo Oy。Facebook沒有透露這項交易的價格。[66]
2014年 4月24日 產品 Facebook宣佈推出新聞服務FB Newswire,一種面向新聞記者的最新服務。[67]
2014年 6月3日 被Facebook收購 Facebook宣佈將收購芬蘭移動互聯網服務創業公司Pryte。Pryte的服務主要面向欠發達地區沒有訂購無線數據服務的手機用戶,向他們銷售短期的上網服務,允許他們訪問特定的移動應用。
2015年 1月29日 成立辦公室 台灣分公司舉行成立及辦公室開幕典禮。「台灣臉書有限公司」(Taiwan Facebook Limited)於2014年12月24日註冊。[68]
2015年 1月5日 被Facebook收購 Facebook宣布收購語音識別技術初創公司Wit.ai,發力語音識別領域,交易金額未透露。[69]
2016年 2月26日 產品 Facebook新增了5種反應,包括「大心」(Love)、「哈哈」(Haha)、「哇」(Wow)、「嗚」(Sad)及「怒」(Angry)。[70][71]
2016年 3月18日 產品 Facebook Messenger推出「投籃遊戲」的隱藏功能。[72]
2017年 8月18日 其他 Facebook Messenger支援RTF,如粗體、斜體等[73],另亦透過KaTeX支援LaTeX格式[74][75][76]
2018年 10月13日 其他 Facebook被曝再次泄露數據:涉及用戶賬號數達3000萬;在此次事件中,黑客總共登入了約3000萬個用戶賬號,並竊取了2900萬個賬號的用戶姓名和聯繫信息。不過Facebook官方表示,本次泄漏事件僅涉及了一些普通信息,並無高度隱私的信息和財產損失。[77]
Close

資料來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