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運動(英語:March 23 Movement,縮寫為M23)是活躍於剛果民主共和國東部地區的非政府軍事團體,它經常和剛果民主共和國政府爆發軍事衝突,導致大量無辜人員傷亡。2012年11月20日,3月23日運動控制了剛果民主共和國北基伍省省會戈馬,該城市居住着100萬人。[8]2012年12月1日,3月23日運動在外國施壓下撤出戈馬。[9]2013年11月,3月23日運動約1,500名成員逃入烏干達境內,向烏干達政府投降。2022年,3月23日運動東山再起重新進攻剛果,並於2025年1月占領剛果北基伍省大量主要城市,包括剛果第二大城市戈馬。
![]() | 此條目需要更新。 (2025年1月31日) |
背景
2009年3月23日,全國保衛人民大會與剛果民主共和國政府簽署和平協議,它將成為一個政黨,它的士兵統合入剛果民主共和國武裝部隊(FARDC)。[10]3月23日運動因此得名,它的首腦是博斯科·恩塔甘達、蘇丹尼·馬肯加、簡·瑪麗·羅尼卡·魯吉列羅。[11]
建立
![Thumb](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9/94/Nord-Kivu_in_Democratic_Republic_of_the_Congo.svg/640px-Nord-Kivu_in_Democratic_Republic_of_the_Congo.svg.png)
2012年4月4日,300名士兵組織成立了3月23日運動,其中大部分是全國保衛人民大會的成員,由於剛果民主共和國政府沒有有效履行2009年3月23日和平協議,它開始了軍事武裝叛亂,2012年4月11日,剛果民主共和國總統約瑟夫·卡比拉呼籲逮捕被譽為「魔鬼終結者」的博斯科·恩塔甘達。[12]
剛果民主共和國政府曾威脅在全面實施和平協議前把前屬全國保衛人民大會(CNDP)的士兵調離北基伍省,因此導致許多前CNDP士兵叛離軍隊和成立3月23日運動。[13][14]
3月23日運動主要是由圖西族人組成,對抗胡圖族的盧旺達解放民主力量民兵和得到剛果政府支持的麥麥戰士(社區民兵)。[15]
3月23日運動軍事叛亂勝利之後,援引人權、民主及社會治理等問題指責約瑟夫·卡比拉在2011年剛果民主共和國大選中作弊,隨後威脅要血洗金沙薩和推翻現政府。[16]
叛亂
叛軍一直在北基伍省和政府軍戰爭。[17]2012年6月6日,剛果民主共和國政府發言人說,200名3月23日運動成員死於叛變,370人投降了剛果民主共和國武裝部隊(FARDC),包括35名盧旺達公民。[18]
2012年戰事
![Thumb](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2/2f/Goma_Airport_Potters-1.jpg/640px-Goma_Airport_Potters-1.jpg)
2012年11月18日,3月23日運動部隊已經到達戈馬郊外,隨後它警告聯合國維和部隊不要支持政府部隊。剛果民主共和國政府發言人曼德指責盧旺達政府支持叛軍,並表示,「(我們)沒有宣布開戰,但是我們已經準備好面對它,這是我們的國家,我們的責任。」[20][21]
11月20日,3月23日運動部隊進攻戈馬城,與政府軍撤退時發生小規模衝突。3月23日運動部隊隨後列隊經過戈馬城內,一些居民歡迎他們的到來。剛果民主共和國政府的官員放棄了他們的職位,通過盧旺達邊境逃跑。聯合國維和人員看到了這一幕,但是沒有阻止,他們的任務僅僅是保護平民。[22][23][24] 叛軍在城內獲得20箱武器和彈藥,6枚火炮,是剛果民主共和國武裝部隊(FARDC)撤退時留下的。[25]
剛果民主共和國總統約瑟夫·卡比拉呼籲戈馬居民抵制3月23日運動的接管和統治。[26]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批評叛軍在接管戈馬城的時候涉嫌侵犯人權,包括破壞財產、恐嚇記者、性侵犯婦女和綁架兒童。[27]《紐約時報》專文指出剛果內戰已經開始,它將嚴重影響這個國家的統一和穩定。[24]
![Thumb](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f/fc/Nyanzale_camp_Congo.jpeg/640px-Nyanzale_camp_Congo.jpeg)
11月22日,3月23日運動開始向布卡武行進。[28]同日,卡比拉總統宣布將加布里埃爾解職,因為他涉嫌給剛果民主共和國東部叛軍組織出售武器,其中包括3月23日運動。[29]11月23日,叛軍和剛果民主共和國武裝部隊在城裡展開4小時的激戰,隨後向南部、西北部、北部進逼。[30]與此同時,剛果民主共和國武裝部隊在南基伍省增加了3,500多名士兵。[31]由於3月23日運動進攻,聯合國的30到31個難民營被他們占領。[32]
11月24日,在南基伍省,11月13日投降的叛軍阿爾伯特·卡哈沙上校及部分麥麥戰士從剛果民主共和國武裝部隊逃跑。[33]在坎帕拉舉行的地區會議上,各國領導人給3月23日運動為期兩天的最後通牒,要求他們離開戈馬,隨後組成了負責安全的國際部隊。[34]
11月26日,最後通牒日期過去,3月23日運動依舊控制戈馬。[35]
11月27日,在北基伍省,剛果民主共和國武裝部隊對3月23日運動發起反攻。[36]3月23日運動在戈馬的公路上設置路障,敲詐過路司機。[36]
12月1日,叛軍和政府軍雙方在烏干達舉行平協議談判,3月23日運動聲稱有意退出戈馬。[37]11月30日,3月23日運動就陸續開始從戈馬撤退。[38]3月23日運動撤兵後,200名警察到達戈馬,但是,3月23日運動特工依然停在戈馬,他們化裝成平民。[39]撤軍前夕,3月23日運動在戈馬郊外挨家挨戶的搶劫,搶劫個人財產、金錢、移動電話和汽車。[40]3月23日運動否認搶劫,並稱這是因為戈馬監獄逃脫的罪犯所為。[40]
2013年11月,聯合國維持和平部隊與剛果政府軍聯手擊潰M23,M23的首領蘇丹尼·馬肯加與約1,500名M23成員逃入烏干達境內,向烏干達政府投降。[41]
再次叛亂
2017年 蘇丹尼·馬肯加帶領一兩百人從烏干達逃出,在烏干達、盧旺達、剛果交界的米凱諾火山地區安營紮寨。2021年開始攻擊了剛果政府軍控制的一些村莊。2022年3月攻擊邊境重鎮布那加那,並與烏干達軍隊衝突。剛果政府因此第一次抨擊盧旺達對3月23日運動的支持。
2024年,塔桑尼亞、馬拉維和南非組成聯軍支持剛果政府收復部分地區。2025年1月,3月23日運動攻占戈馬。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