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韓式中餐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韩式中餐
Remove ads

韓式中餐,在韓國又稱爲韓式中華料理(韓語:한국식 중국 요리),是由韓國華人將中國菜與當地烹飪技法結合的融合菜式。[1]

事实速览 諺文, 漢字 ...
Remove ads
更多信息 中國菜系列, 四大菜系 ...

儘管最初源自中國菜,但韓式中餐由具有韓國風味和配料的獨特菜餚組成,因此它是一種混合菜系。 [2]

在韓國,中餐大多是外賣的,而在其他國家和地區,韓式中餐則會在韓餐廳,或是由移民來的韓國華人餐廳提供。

Remove ads

特徵

韓式中餐最早出現在19世紀的仁川,當時亦是韓國大部分華僑的居住地[1]。由於位置接近,韓國大部分華僑都來自山東省,因此大多數韓國中國菜都受到魯菜的影響[1]

在20世紀中葉,韓國中餐成為高檔菜的代表,並形成了影響今日韓式中餐的四大門派:豪華大飯店派(以李連福為代表)、新羅酒店八仙派(以「華商翟師傅」為代表)、紅寶石派(以呂敬來為代表)、雅敘園派(以劉方寧為代表)。

菜品

大多數韓式中餐館都供應三種主要的韓式中餐:

  • 韓式炸醬麵자장면),一種與中國的炸醬麵同源但有所不同的麵條料理[3]
  • 炒碼麵짬뽕),一種用蔬菜、肉類或海鮮和辣椒油調味的辣麵湯,而名字則借用借鑑福建的燜麵,但發源於日本的強棒麵[4]。最初的炒碼麵和強棒麵一樣是不辣的,但1960年代開始炒碼麵開始加辣椒[4]
  • 糖醋肉탕수육),演變自魯菜的糖醋里脊,但糖醋肉醬料會與胡蘿蔔、黃瓜、洋蔥、木耳、蘋果和菠蘿等水果和蔬菜同炒,而糖醋里脊中不會放任何蔬菜水果。[3]韓國人吃糖醋肉普遍分兩派:將醬汁整個倒在肉上吃,或是單獨夾肉沾上醬汁食用。

韓國中餐館經常供應的其他菜餚包括:

  • 中國冷麵(중국냉면),主料為麵條、五香醬肉、黃瓜、蟹棒海蜇和一個煎雞蛋,配以用醬油和香辛料調味的冷雞湯。吃時再澆上由芥末和花生醬混合的濃厚醬汁。[5]
  • 乾烹雞(깐풍기),將雞塊炸制後裹上甜辣醬炒制而成。
  • 乾烹蝦깐풍새우),將蝦裹上麵糊和麵包糠油炸後,以甜辣醬汁炒制而成,醬汁中亦會含有豌豆、胡蘿蔔等蔬菜。
  • 辣椒雞라조기),與辣子雞類似的菜。
  • 烏冬(우동),一種與炒碼麵類似但不辣的湯麵,與日本烏冬麵韓式烏冬麵都無關。[6]
  • 溫滷麵(울면),類似於烏冬麵,由小麥粉麵條、切碎的蔬菜和海鮮組成,但湯汁濃厚,以玉米澱粉勾芡。

韓國中餐館也供應餃子,通常是煎餃。亦提供辣椒粉,用於調味或與醬油混合。

韓國人傳統上吃中國菜會配黃蘿蔔或者蘸過春醬的生洋蔥,甚至乾脆配泡菜解膩。

Remove ads

圖片

相關條目

參考文獻

Loading content...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