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斯頓·馬丁·拉宮達有限公司(英語:Aston Martin Lagonda Limited),簡稱阿斯頓·馬丁,是一家英國的豪華跑車及大型旅行車製造商。該公司在1913年以班福德和馬丁有限公司(英語:Bamford & Martin Ltd.)之名由Lionel Martin與Robert Bamford創立。 1915年,第一輛品牌名稱為阿斯頓·馬丁(英語:Aston-Martin)的汽車組裝完成。該品牌聲稱其專製可行駛於一般道路上的賽車,並因此積極參與賽車活動。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該公司僅有製成幾百輛阿斯頓·馬丁。
1947年,英國企業家大衛·布朗接手該公司。在某些車款名稱中仍可見其縮寫「DB」。在其經營之下,公司於賽車賽事上獲得積分,車款設定策略亦告成功;但是,由於財務問題,布朗不得不於1972年出售公司。1987年,福特取得其75%股權,並於1994年將其完全收購。[3]
直到1990年代中期其創建80周年時,該公司只生產了約1萬6千輛汽車。其中知名者有出現於詹姆士龐德系列電影1964年作品《金手指》中的DB5模型,這輛汽車被視為英國文化的象徵標誌。[4]
2007年3月,福特售出其大部分持股予一個由英國賽車公司Prodrive所領導的財團,該公司之領導者為其首席執行官David Richards[5]。2012年12月,義大利私募股權基金Investindustrial簽署合約取得其37.5%股權。該公司透過增資投資1.5億英鎊。[6][7][8]
沿革
1913年,Lionel Martin與Robert Bamford創立Bamford&Martin有限公司。[9] 第一輛名為「阿斯頓·馬丁」的汽車是由Martin在一輛1908年製的Isotta-Fraschini之底盤安裝一個由Coventry-Simplex所生產的四缸發動機組裝而成。由於一戰爆發,英國政府開始徵兵,Lionel Martin入海軍服役,Robert Bamford入陸軍服役,公司就此停產。
一戰後,公司重組並重新使用「阿斯頓·馬丁」的品牌設計了一款新車。1920年,班姆福德離開公司。1922年開始生產跑車,並創造了多項速度紀錄。不過,由於經營管理上的多種原因,該公司於1924年、1925年兩次破產,並最終隨着馬丁的離開於1926年關閉。同年底,幾位投資者接管公司,將其重組為「阿斯頓·馬丁汽車公司」,並於1929年推出一款Aston Martin International 跑車。可惜好景不長,1932年,公司再次出現財政危機。1936年,公司決定將精力放在普通汽車的研製上,但是產量一直不高。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公司僅生產了約700輛汽車。
1947年,大衛·布朗公司收購了阿斯頓·馬丁公司,該公司的主管大衛·布朗,被稱為「戰後的救世主」。大衛·布朗還整合了拉宮達公司,與阿斯頓·馬丁一起使用相同的技術資源和平台。1950年代,阿斯頓·馬丁開始生產其里程碑式的經典車型DB系列跑車,包括1950年的DB2、1957年的DB3、1958年的DB4、1963年的DB5、1965-1970年的DB6和1967-1972年的DBS及DBS V8等車型。
雖然車型大受歡迎,公司卻時常陷入財務困境中。
1972年,阿斯頓·馬丁公司被伯明翰的一家公司買下,並於1975年再次被出售給北美商人彼得·布拉格和喬治·敏頓。新公司隨後於1977及78年推出了V8 Vantage和Volante車型,1980年推出Bulldog系列。同年,阿斯頓·馬丁收購MG汽車公司,開始生產小型運動跑車。
1987年,福特汽車購得阿斯頓·馬丁75%的股份,並逐漸完全掌控了該公司。1988年,在20年內售出5,000輛後,公司廢棄了老款V8的生產,研發了新型的Virage系列汽車。1992年,該車型的Vantage版本上市,隨後,隨着新款DB7車型的問世,DB系列也開始了新的時代。
1993年福特汽車最終控股阿斯頓·馬丁,將其配置於首席汽車集團中。福特公司投入大筆資金於1994年在英國創建了新工廠。1995年,阿斯頓·馬丁創紀錄性的生產了700輛汽車。1998年,第2000輛DB7誕生;2002年時達6,000輛,比過去生產的DB系列的總和還多。1999年,DB7系列的新成員V12 Vantage問世,並於2001年推出V12 Vanquish的版本。
2003年對阿斯頓·馬丁公司來說是重要的一年,在美國密歇根州的底特律舉辦的北美國際汽車展上,阿斯頓·馬丁發布了新款的V8 Vantage概念車,該車重新引入了經典的V8引擎,使公司的市場競爭力大大增強。同一年,位於英國戈頓的新工廠成立,成為阿斯頓·馬丁歷史上第一個專業工廠。還是在這一年,DB9車型面世,取代了十年之久的DB7車型。DB9的敞篷版Volante於2004年的底特律車展中發布。2006年,V8 Vantage投入生產。同樣還是這一年的12月,阿斯頓·馬丁宣布將於2005年重新生產賽車車型。
2007年,英國的賽車大廠Prodrive老闆大衛·理查茲領銜的投資者以4.75億英鎊(約8.48億美元)的價格從福特手中購得阿斯頓·馬丁,英國車廠再次成為私人公司,不過福特仍保留價值約4千萬英鎊的股份。
2014年,日產的執行副總裁安迪·帕爾默被任命為公司的首席執行官和主席。
該公司在2018年8月宣佈將以「Aston Martin Lagonda Global Holdings plc」的名義在倫敦證券交易所上市[10],同年10月3日首次公募。
2020年1月,加拿大富商、一級方程式賽點車隊擁有人勞倫斯·斯托爾宣布以1.82億英鎊收購阿斯頓·馬丁的16.7%股份,成為該英國車廠的最大股東和執行董事長;他被提名為公司主席,取代了佩妮·休斯。同時他宣布將在2021年將賽點車隊更名為阿斯頓·馬丁車隊。而瑞士富商埃內斯托·貝塔雷利和一級方程式梅賽德斯車隊領隊托托·沃爾夫也參與了本次重組投資,分別收購了公司3.4%和4.8%的股份。[11]2020年5月,阿斯頓·馬丁宣布現任CEO安迪·帕默爾將離職;梅賽德斯-AMG的CEO托比亞斯·莫耳斯(Tobias Moers)將在稍後的8月1日接任其職位。[12]
車型
-
1967 - 1989年 DBS
-
V8
-
2001年 阿斯頓·馬丁 DB7 Vantage
-
2004年 阿斯頓·馬丁 DB9 coupe
-
DB AR1 roadster
-
V12 Vanquish
-
2003年 DB7 Zagato (coupe)
-
2006年 阿斯頓·馬丁 DB9 Volante (敞篷)
-
2010年 Aston Martin Cygnet
-
1963-1965年 Aston Mart DB5
-
1960-1963年 Aston Martin DB4 Zagato
-
2011年Aston Martin V12 Zagato
-
2009年 Aston Martin V12 Vantage
-
2009年 Aston Martin DBS Volante
-
2012年 Aston Martin One-77
阿斯頓·馬丁車型的命名有時候容易使人產生混亂。一般來說,高性能的車型大多使用Vantage的名字,而敞篷車多使用Volante。
- 1921-1925 Aston Martin Standard Sports
- 1927-1932 Aston Martin First Series
- 1929-1932 Aston Martin International
- 1932-1932 Aston Martin International Le Mans
- 1932-1934 Aston Martin Le Mans
- 1933-1934 Aston Martin 12/50 Standard
- 1934-1936 Aston Martin Mk II
- 1934-1936 Aston Martin Ulster
- 1936-1938 Aston Martin 2 litre Speed
- 1937-1939 Aston Martin 15/98
- 1939-1939 Aston Martin 2 litre C-Type
- 1939-1939 Aston Martin atom
- 1948–1950 Aston Martin 2-Litre Sports (DB1)
- 1950–1953 Aston Martin DB2
- 1953–1957 Aston Martin DB2/4
- 1957–1959 Aston Martin DB Mark III
- 1958–1963 Aston Martin DB4
- 1961–1963 Aston Martin DB4 GT Zagato
- 1963–1965 Aston Martin DB5
- 1965–1969 Aston Martin DB6
- 1967–1972 Aston Martin DBS
- 1969–1989 Aston Martin V8
- 1993–2003 Aston Martin DB7
- 2002–2004 Aston Martin DB AR1
- 2004– Aston Martin DB9
- 2005– Aston Martin V8 Vantage
- 1977–1989 Aston Martin V8 Vantage
- 1986–1990 Aston Martin V8 Zagato
- 1989–2000 Aston Martin Virage
- 1989–1996 Aston Martin Virage/Virage Volante
- 1993–2000 Aston Martin Vantage
- 1996–2000 Aston Martin V8 Coupe/V8 Volante
- 2001– Aston Martin V12 Vanquish
- 2007– Aston Martin DBS
- 1961–1964 Lagonda Rapide
- 1976–1989 Aston Martin Lagonda
- 1980 Aston Martin Bulldog (concept)
- 1993 Lagonda Vignale (concept)
- 2010– Aston Martin Rapide
- 2010 - 2013 Aston Martin Cygnet
- 2010 - 2011 One-77
- Aston Martin V8/V12 Vantage/Roadster
- Aston Martin DB9/DB9 Volante
- Aston Martin Vanquish
- Aston Martin Rapide
- Aston Martin V12 Zagato
- Aston Martin DB11
- Aston Martin DB12
- Aston Martin DBS Superleggera
- Aston Martin Valhalla
- Aston Martin Valkyrie
- Aston Martin DB3 (1950-1953)
- Aston Martin DB3S (1953-1956)
- Aston Martin DBR1 (1956-1959)
- Aston Martin DBR2 (1957-1958)
- Aston Martin DBR3 (1958)
- Aston Martin DBR4 (1959)
- Aston Martin DBR5 (1960)
- Aston Martin DP212 (1962)
- Aston Martin DP214 (1963)
- Aston Martin DP215 (1963)
- Aston Martin RHAM/1 (1976-1979)
- Aston Martin AMR1 (1989)
- Aston Martin AMR2 (never raced)
- Aston Martin DBR9 (2005-)
- Aston Martin DBRS9 (2005-)
- Aston Martin V8 Vantage Nürburgring (2006-)
- Aston Martin V8 Vantage Rally GT (2006-)
- Lola T70-Aston Martin (1967)
- Nimrod C2-Aston Martin (1981-1984)
- Nimrod C3-Aston Martin (never raced)
- EMKA C83-Aston Martin (1983)
- EMKA C84-Aston Martin (1984-1985)
- Cheetah G604-Aston Martin
流行文化
阿斯頓·馬丁經常出現在詹姆斯·邦德系列小說和電影中。在007小說《金手指》中,邦德駕駛的是一輛DB3跑車。1964年,當這部小說被搬上熒幕時,邦德駕駛的是一部銀色的DB5跑車。在1995年的007影片《黃金眼》及1997年的《明日帝國》中,這部跑車更成了他的私人物品。阿斯頓·馬丁系列跑車還在1969年007影片的《女王密使》及1987年的《黎明殺機》中多次出現過。在換用寶馬跑車一段時間後,阿斯頓·馬丁重新出現在007影片《擇日再死》和《007首部曲:皇家夜總會》中。[13] 阿斯頓·馬丁也出現在007的最新影片《惡魔四伏》裡,裡面使用的車輛是DB10。
1969年的電影《偷天換日》(The Italian Job)中,出現過銀色的DB4 Convertible
羅溫·阿特金森主演的電影《憨豆特派員》(Johnny English,2003年)出現過一輛DB7
2017年1月8日,在《新世紀福爾摩斯》第四季第二集中,哈德森太太開著奧斯頓·馬丁去找約翰。
注釋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