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州市
中國湖北省的地級市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中國湖北省的地級市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隨州市,簡稱隨,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湖北省下轄的地級市,位於湖北省北部。市境西界襄陽市,西南鄰荊門市,東南接孝感市,東北抵河南省信陽市,北達河南省南陽市。地處江漢平原北緣低山丘陵區,北部為桐柏山,南部為大洪山。溳水斜貫市境,於市區納㵐水。全市總面積9,614平方公里,人口201.37萬[1],市人民政府駐曾都區。隨州是炎帝故里,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古稱「漢東之國」,素有「漢襄咽喉、鄂北明珠」之稱。市郊的曾侯乙墓出土的春秋時期隨國青銅編鐘,為中國重要的考古發現。
隨州市 隨 | |
---|---|
地級市 | |
隨州火車站 | |
隨州市在湖北省的地理位置 | |
坐標:31°41′24″N 113°22′57″E | |
國家 | 中華人民共和國 |
省 | 湖北省 |
設立 | 2000年6月25日 |
政府駐地 | 曾都區 |
下級行政區 | 1市轄區、1縣、1縣級市 |
政府 | |
• 市委書記 | 錢遠坤 |
• 人大常委會主任 | 夏衛東 |
• 市長 | 克克 |
• 政協主席 | 馮茂東 |
面積 | |
• 地級市 | 9,614 平方公里(3,712 平方英里) |
• 市區 | 1,427 平方公里(551 平方英里) |
面積排名 | 全省第9位(佔全湖北省5.17%) |
最高海拔 | 1,055 公尺(3,461 英尺) |
人口(2022) | |
• 常住 | 201.37萬人 |
• 排名 | 全省第12位(佔全湖北省3.74%) |
• 密度 | 227.9人/平方公里(590人/平方英里) |
• 市區(2020-11-01) | 69.95萬人 |
• 城鎮(2015) | 104.94萬人 |
語言 | |
• 方言 | 西南官話湖廣片隨州話 |
時區 | 北京時間(UTC+8) |
郵政編碼 | 441300 |
電話區號 | 722 |
車輛號牌 | 鄂S |
氣候 | 北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 |
• 年均溫 | 15.5 ℃ |
• 年降水 | 865~1,070毫米 |
• 年日照 | 2,009.6~2,059.7小時 |
行政區劃代碼 | 421300 |
國內生產毛額(2016) | ¥852.26億(全省第11位,佔全湖北省2.53%) 126.08億美元(匯率) |
• 人均 | ¥35,901(全省第9位) 5,764美元(匯率) |
網站 | 隨州市政府門戶網站 |
市象徵 | |
花 | 蘭花 |
樹 | 銀杏 |
本表面積、人口、經濟數據參考《湖北統計年鑑-2016》 |
隋文帝楊堅未滿20歲即做隨州刺史。公元581年,楊堅建立隋朝,即以曾經受封地隨州為朝代名稱。因忌諱「隨」有「隨從」之意,且「辶」有隨水而逝之含義,亦不吉利,於是改「隨」為「隋」。隋朝建立後,改隋州為漢東郡,治所設於隋縣,轄上明、平林、土山、順義、唐城、安貴、光化等縣。
隨州屬廣義的黃孝地區。黃孝地區自宋代起,移民已經不僅僅只來自北方,還有來自南方的移民。淳熙十一年江東流民累累不斷前往黃州「請耕閒田」(《誠齋集》卷125《吳燠墓志銘》)。據宣統《黃安鄉土志·氏族錄》,清代當地的家族中有6族系在南宋時自今江西境內的南昌、九江、吉安等地遷入。張國雄所列宋代遷入的26個氏族中,蘄春有6族,黃岡3族,廣濟3族,麻城2族,紅安、黃梅各1族,共占被統計的宋代氏族的62%。顯然,在宋代鄂東北人口中,江西移民占相當比重。這應該是江西移民對鄂東地區成系統影響的發端。
宋金戰爭時,鄂東、鄂北為宋金分界線的南側,傷亡極大。宋元戰爭、元末農民起義在鄂東、鄂北亦造成極大傷亡。在這種背景下,元末明初洪武大移民是對黃孝地區的人口重組式移民,徹底改變人口與語言構成。《明史·地理志》記載洪武初年德安府降為州,從屬於黃州府,而德安轄區僅有雲夢縣未被省廢,直到洪武十三年德安府才復為府,其所轄各縣才復置。由此可見,「洪武初年,德安府的大部分州縣已不存在,其原因就在於人口過於稀少」。這一地區「幾乎是一個無人區,偌大一個地區,土著人口不足兩萬」。
德安府在明初接收的移民主要來自兩個方向,其一是來自東部毗鄰的黃州府麻城、黃岡等地;另一項大宗移民則來自江西饒州、南昌等地。「來自江西及附近黃州府的移民大批遷入,才使得在洪武二十六年的人口版圖上,每平方公里約有5人,外來的人口占到總人口的80%」。德安府接收移民的層次也是比較複雜的。「由於麻城縣的所謂土著中有一大批是宋代從江西遷來的老移民,他們的人口比老土著還要多,相對於洪武移民來說,他們也是土著居民,我們稱其為新土著。當洪武年間麻城人向德安府遷移時,就會有一大批這樣的人口夾雜其中,可以說他們就是遷往德安府的麻城人的主體部分」。可以看到,德安府接收的移民其實應該分為三個層次,一個是黃州府的老土著,一個是宋代遷往黃州府的新土著,還有一批則是從江西直接遷入的居民。至於這三類移民的人數,據考察來自麻城的移民應該比「江西移民稍多」。可見,德安府明初接收來自黃州府的移民與江西移民勢均力敵,或者黃州府移民的勢力略大於江西移民。更詳細的說明,參見洪武大移民和江淮官話黃孝片。
周武王分封兄弟15人、姬姓40人建國。隨國即為姬姓40國之一。公元前328年前後,楚國滅隨國,設隨縣。秦朝時,隨縣隸屬南陽郡。從秦到西漢、東漢,隨縣的建制一直存在。西漢末年,綠林山(今大洪山)區爆發綠林起義。西晉太康九年(288年),武帝司馬炎封司馬邁為隨郡王,設隨郡。東晉時仍置隨郡,隸屬於荊州。西魏大統元年(535年),隨郡升為隨州,轄郡、縣。
北周大象二年(580年),靜帝宇文闡晉封左大丞相楊堅為隨國公,建隨國,領20郡。581年,楊堅代周稱帝,以自己曾受封於隨,因以國號。又忌諱「隨」字帶「之」旁,便去「之」為「隋」。同年,隨州改為隋州,隸屬於漢東郡。
唐朝時,漢東郡改為隨州。宋代隨州屬京西南路(襄陽府)。元代,隨州屬湖北道宣慰司,後改隸鄂州行省德安府。明清時的隨州,有時為直隸州,有屬縣;更多的時候為散州,沒有屬縣。1912年,中華民國建立。隨州改為隨縣。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隨州境內設置了隨縣、洪山縣、應山縣,隸屬於湖北省孝感行政區專員公署。1955年,洪山縣併入隨縣,隸屬襄陽行政區專員公署。1979年,設隨州市(縣級),縣、市分設。
1983年8月19日,撤銷隨縣,設立隨州市(縣級)。1988年10月11日,撤銷應山縣,設立廣水市(縣級)。
1994年,改襄樊代管的隨州市為省直轄市(縣級)。2000年6月25日,撤銷省直轄縣級隨州市,設立地級隨州市;隨州市設立曾都區,以原縣級隨州市的行政區域為曾都區的行政區域,並將孝感市代管的廣水市劃歸地級隨州市代管。2006年,省政府正式批覆設立湖北隨州經濟開發區。同年,市政府將淅河鎮等區域劃歸開發區管轄。
2009年4月,新隨縣獲准設立,5月,此消息由官方正式對外公布,曾都區劃出部分鄉鎮成立隨縣,而曾都區繼續保留,新成立的隨縣政府將駐紮在原曾都區厲山鎮,相傳這裡是中華始祖炎帝神農氏的誕生地。對於新成立的隨縣,隨州各大論壇反應強烈,部分市民給予隨縣以支持,然而亦有相當市民對此給予批評,並質疑新成立的隨縣。
(1981–2010年間隨州市曾都區的平均氣象數據) | |||||||||||||
---|---|---|---|---|---|---|---|---|---|---|---|---|---|
月份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全年 |
平均高溫 °C(°F) | 7.5 (45.5) |
10.3 (50.5) |
15.0 (59.0) |
21.9 (71.4) |
26.9 (80.4) |
30.1 (86.2) |
32.0 (89.6) |
31.6 (88.9) |
27.8 (82.0) |
22.5 (72.5) |
16.1 (61.0) |
9.8 (49.6) |
21.0 (69.7) |
日均氣溫 °C(°F) | 2.7 (36.9) |
5.3 (41.5) |
9.8 (49.6) |
16.3 (61.3) |
21.5 (70.7) |
25.3 (77.5) |
27.6 (81.7) |
26.9 (80.4) |
22.7 (72.9) |
17.0 (62.6) |
10.6 (51.1) |
4.8 (40.6) |
15.9 (60.6) |
平均低溫 °C(°F) | −0.8 (30.6) |
1.4 (34.5) |
5.6 (42.1) |
11.7 (53.1) |
17.0 (62.6) |
21.5 (70.7) |
24.2 (75.6) |
23.4 (74.1) |
18.8 (65.8) |
13.0 (55.4) |
6.5 (43.7) |
0.9 (33.6) |
11.9 (53.5) |
平均降水量 mm(英寸) | 26.9 (1.06) |
37.4 (1.47) |
59.2 (2.33) |
71.7 (2.82) |
120.1 (4.73) |
123.9 (4.88) |
195.9 (7.71) |
141.1 (5.56) |
67.1 (2.64) |
73.4 (2.89) |
41.0 (1.61) |
19.2 (0.76) |
976.9 (38.46) |
平均相對濕度(%) | 74 | 73 | 74 | 75 | 75 | 79 | 83 | 82 | 77 | 76 | 75 | 73 | 76 |
數據來源:中國氣象數據網 |
|
|
此外,隨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是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隨州市行政區劃圖 | ||||||||
---|---|---|---|---|---|---|---|---|
區劃代碼[6] | 區劃名稱 | 漢語拼音 | 面積[註 1][7] (平方公里) |
常住人口[註 2][8] (2020年普查) |
政府駐地 | 郵政編碼 | 鄉級行政區劃[9] | |
街道辦事處 | 鎮 | |||||||
421300 | 隨州市 | Suízhōu Shì | 9,613.86 | 2,047,923 | 曾都區 | 441300 | 8 | 37 |
421303 | 曾都區 | Zēngdū Qū | 1,425.40 | 699,475 | 西城街道 | 441300 | 4 | 5 |
421321 | 隨縣 | Suí Xiàn | 5,542.94 | 637,548 | 厲山鎮 | 431500 | 19 | |
421381 | 廣水市 | Guǎngshuǐ Shì | 2,645.51 | 710,900 | 應山街道 | 432700 | 4 | 13 |
註:曾都區數字包含隨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所轄1街道、1鎮。 | ||||||||
2022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01.37萬人[10]。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17.4萬人,城鎮化率58.32%,比上年提高0.59個百分點。
根據2020年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為2,047,923人[11]。同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的2,162,222人相比,十年共減少了114,299人,下降5.29%,年平均增長率為-0.54%。其中,男性人口為1,041,946人,占總人口的50.88%;女性人口為1,005,977人,占總人口的49.12%。總人口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為103.58。0-14歲的人口為366,927人,占總人口的17.92%;15-59歲的人口為1,252,851人,占總人口的61.18%;60歲及以上的人口為428,145人,占總人口的20.91%,其中65歲及以上的人口為299,612人,占總人口的14.63%。居住在城鎮的人口為1,163,902人,占總人口的56.83%;居住在鄉村的人口為884,021人,占總人口的43.17%。
全市常住人口中,漢族人口為2,043,089人,占99.76%;各少數民族人口為4,834人,占0.24%。與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漢族人口減少117,399人,下降5.43%,占總人口比例下降0.16個百分點;各少數民族人口增加3,100人,增長178.78%,占總人口比例增加0.16個百分點。
專用汽車是隨州的支柱產業,據統計,隨州生產的罐式車在國內市場占有率達40%以上,其中油罐車產銷量1.5萬輛,位居全國第一;環衛車產銷量1.1萬輛,位居全國第一;平頭車身年產銷量2.5萬輛,位居全國第一;鋼製車輪年產銷量228萬隻,位居全國第一;自卸車年產銷量1.8萬輛,位居國內三強;車轎鑄造件年產銷量9.2萬噸,位居國內五強。2008年3月2日,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和湖北省人民政府授予隨州市「中國專用汽車之都」稱號。
2009年5月20日,由湖北省政府主辦、隨州市政府承辦的「中國湖北隨州首屆世界華人炎帝故里尋根節」在隨州厲山鎮隆重舉行,水均益、敬一丹擔任主持人,中央電視台、湖北衛視、深圳衛視等電視台進行了現場直播,隨州市政府希望藉此拜祖大典提升隨州的社會知名度,從而加快隨州的經濟發展。
隨州花鼓戲 誕生於清·嘉慶年間,已有200年的歷史。屬全國74個瀕危劇種之一。2008年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隨州花鼓戲唱腔共分為「蠻調」、「奤調」、「梁山調」、「彩調」四種聲腔。
周朝時,隨州為隨國,又稱曾國。文物考證曾侯為隨國國君封號,確認曾國與隨國為同一國家。曾侯乙曾經為此地封王,他不僅是一位熟諳車戰的軍事家,也是一位興趣廣泛的藝術家。1978年出土的曾侯乙墓出土了大量的文物。其中以編鐘因其年代之久遠,音階之全,音律之準確震驚世界。
曾侯乙墓出土的以編鐘為代表的萬件文物,以在文化藝術和科學技術上的輝煌成就而震驚世界,作為墓主人的曾侯乙也因而備受世人關注。
郭沫若主編的《中國史稿》指出周朝在隨國、曾國都封有同姓諸侯。1978年,在隨州市一座春秋中期的墓葬出土兩件銘文銅戈,器主季怡為曾國公族,曾穆侯之子西宮的後人。根據銘文,季怡自稱「周王孫」,證明曾侯本是周王的宗支。
譚維四據此推斷,曾國為姬姓封國,作為其國君的曾侯乙與周天子同姓毋庸置疑。
據他介紹,曾侯乙墓萬件文物中以車馬兵器最多,其種類之全、數量之眾、綜合功能之強,前所未見。其中射遠兵器居多,長杆兵器尤為特殊,且有極為罕見的矛狀車軎,這些都是用於車戰的武器裝備,說明曾侯乙是一位擅長車戰的軍事家和指揮官。
曾侯乙墓隨葬數量龐多的樂器,鐘磬銘文中有大量樂理樂律銘文,顯示了曾侯乙生前對於樂器製造與音律研究的重視程度。墓內還有大量鑄造極精的青銅器珍品,及繪畫、雕塑藝術、書法精品,並且大量文物並非冥器,而是曾侯乙生前所用之物,多為他親自督造,說明他興趣廣泛,具有多方面的才華和較高的藝術鑑賞力。
曾侯乙墓全套編鐘64件,總重量達2500多公斤。其中最大的一件通高153.4厘米,重203.6公斤。在墓中,編鐘按照三層八組排列有序懸掛與曲尺形的大形鍾架上。上層19件為紐鍾,中層為角鍾,下層為大型角鍾。每件鐘上都有錯金銘文,銘文多為「曾侯乙乍(作)持」或「曾侯乙乍(作)持用終」。
曾侯乙編鐘,不僅數量多,結構完整,規模宏大,而且是現今世界上已知最早的具備了幾個半音音階關係的特大型樂器。演奏的基調屬現代演奏樂器的C大調,總音域可以跨至5個8度。其中心部位12個半音具備,可以旋宮轉調演奏五聲——七聲音階樂曲。這套編鐘最奇妙之處是「一鍾雙音」。也就是說每件鐘都能發出2個音。敲擊鐘的側鼓部能得到另外一個音,敲擊鐘的側鼓部能得到另外一個音。
在墓中還出土了二根彩繪長木棒和六把「T」字型小木錘,是演奏的工具。編鐘出土後,根據實際檢測,發現它音色優美,音域寬廣,能夠演奏出古今中外各種樂曲。在這套編鐘的鐘體、鍾架和鍾鈎上,還發現有錯金銘文3755字,內容為編號、記事、標音和樂律。為我們今天研究先秦音樂史留下了珍貴的文字資料。
位於隨州市西北2.5公里。這裡曾經是戰國早期曾國君主曾侯乙墓所在地。古為隋國領地。
安居遺址的發現,為確定古曾(隨)國都城地望提供了重要信息,對解決曾(隨)之迷有重要歷史價值和學術價值。
新四軍第五師司令部舊址是抗戰時期中國共產黨在鄂豫邊區的重要指揮樞紐。
廟台子遺址是一處新石器至東周時期古遺址,西周早期周天子分封南宮适在這裡建都立國,西周時期屬於曾國都城城址。
葉家山墓地是以西周早期曾國國君墓地為中心的貴族墓地,出土6000餘件(套)珍貴文物。義地崗墓群屬春秋時期的曾國貴族墓地,先後清理髮掘隨州師範墓地、季梁墓地、八角樓墓地、東風油庫墓地、文峰塔墓地、漢東東路墓地和棗樹林墓地,共發掘古墓葬200餘座,出土1萬餘件(套)具有較高歷史價值和科學價值的珍貴文物。
炎帝神農故里風景區(AAAAA級)、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大洪山(AAAA級)、千年銀杏谷(AAAA級)、廣水徐家河、廣水黑龍潭、高貴三潭(AAAA級)、桐柏山、廣水中華山、隨州市博物館、隨州文化公園、白雲公園、神農公園、回龍寺公園、西遊記漂流、封江水庫、明玉珍故里、曾侯乙墓遺址等。2019年全年接待國內旅遊人數2832萬人次,國內旅遊收入178.7億元,接待海外遊客2.05萬人次,國際旅遊(外匯)收入0.21億元。
炎帝神農故里風景區位於湖北省隨州市隨縣厲山鎮,距隨州市城區18公里。316國道、漢十高速、隨岳高速、漢丹鐵路與寧西鐵路連接線穿境而過,處武漢市至襄樊市中間。 景區總面積171.3公頃,靜態投資4.6億元。2009年至2020年,湖北省人民政府在新建成的景區舉辦了十二屆世界華人炎帝故里尋根節。
大洪山國家風景名勝區位於湖北省中北部,是鄂北佛教聖地,總面積305平方公里,主峰寶珠峰海拔1055米;有海拔840米的火山口湖白龍池
洛陽鎮現有定植銀杏樹510多萬株,其中百年以上的17000多株,千年以上的308株,其中有朱元璋行軍路過時所種植的銀杏樹
導演侯孝賢的電影《刺客聶隱娘》曾在千年銀杏谷取景
隨州市新博物館位於湖北省隨州市擂鼓墩大道中段西側厥水河畔。與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擂鼓墩古墓群」毗鄰。距離市中心約1公里。占地100畝,館舍由展廳、文物庫房和輔助用房三部分構成。建築面積9636平方米,其中:陳列樓7000平方米,文物庫房2000平方米,編鐘演奏廳300平方米,其他建築336平方米。
徐家河省級旅遊度假區位於廣水市長嶺鎮風光秀美的徐家河水庫,是湖北省第三大淡水湖泊之一。
三潭風景區位於廣水市北部,地處鄂豫之交。有三潭、高貴山金頂、許家沖水庫、平靖關古關隘4個遊覽區,35個遊覽點。中國第一青檀園總面積2000餘畝,是華中地區最大的青檀群落。風景區最高峰大貴山金頂海拔908米。
中華山國家森林公園地處廣水市東北部,桐柏山南麓,大別山西端,是江淮流域的分水嶺。景區面積6927公頃,是湖北省面積最大的國家森林公園。共有木本植物69科155屬1830種。分為蓮花湖、祖師殿、香峰寺、龍泉溝、古井庵、觀音寺六大景區,金牛溪、哈哈嶺、寶林寺、興王寨等50多個景點。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