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著語素(英語:Clitic;源自古希臘語ἐγκλιτικός「傾斜」[1];附著詞素)是一個詞法學概念,上指在句法作用有如一自由詞素,在語音學上卻表現出規範語素特性的語素,其發音必須依附於前面或後面的被附着詞(host)。[2]常見的附着語素有後附語素和前附語素, 某些語言中還存在中間語素。

附着語素常見於代詞、限定詞和介詞,但其實它可以出現在任何語法範疇當中。正寫法有時可以作為判斷附着語素的參考,但附着語素並不總寫成詞綴形態,有些附着語素會用連字號或撇號分隔,甚至分開寫成兩個詞語。

分類

後附語素

後附語素(Enclitic),也稱後接語素、前屬語素,置於被附着詞(host)之後。印歐語系的例子如:

  • 拉丁語的 -que「與」、-ve「或則」、-ne(一般疑問詞)等。如 -que:
Quick Facts
1. Senatus Populusque Romanus.
元老院 人民=與 羅馬的
元老院與羅馬人民
Close
  • 古希臘語的 -τε (-te)「與」、-δε (-de)「但是」、-γαρ (-gar)「為了」、-ουν (-oun)「因此」等。如 -τε:
Quick Facts
2. άνθρωποί (τε) θεοί τε
ánthrōpoí (te) theoí te
(=與) 上帝 =與
人與上帝
Close
  • 荷蘭語:'t(中性及第三人稱代詞的定冠詞)、'k(第一人稱代詞的定冠詞)、-je(第二人稱代詞的定冠詞)、-ie(第三人稱代詞的定冠詞)等。
  • 俄語:-ли(一般疑問句)、-же(強調語氣助詞)、-не(否定詞)、-бы(虛擬語氣助詞)等。

印歐語系當中,有些附着語素可以被追溯到原始印歐語上,比如:-kwe拉丁語 -que、希臘 τε(te),及梵語 -च (-ca) 的原始形式。非印歐語系者如:

  • 日語:大部分日語介詞和系詞都屬於附着語素,如屬格介詞「の」(no),或話題標記「は」(wa)等。例如:
Quick Facts
3. あの人 甥です。
ano-hito wa watashi no oi desu
那個人=TOP =GEN 外甥 是
那個人是我的外甥。
Close
  • 朝鮮語:系動詞「이다」(ida)、形容詞「하다」(hada)以及一些名詞動詞性的助詞「는」(neun)。[4]然而,其它的一些分析指出名詞性助詞並沒有附着詞素的性質,其作用更近乎短語詞綴。[5]

前附語素

前附語素(Proclitic),也稱前接語素、連音語素,置於被附着詞之前。

Quick Facts
4. an apple
SG.DET= 蘋果
一個蘋果
Close
Quick Facts
5a. il s'est réveillé.
3SG.PRO 3SG.REFL=存在.IND.PRES 醒.PAST
他醒了。
Close
Quick Facts
5b. je t'aime.
1SG.PRO 2SG=愛.IND.PRES
我愛你。
Close

中附語素

中附語素(Mesoclitic)出現在被附着詞語干與其它的詞綴之間。如葡萄牙語

Quick Facts
6. Ela levá-lo-ia.
3SG.FEM.PRO =它=COND
她會拿走。
Close

內附語素

內附語素(Endoclitic),即將詞根中斷為兩部份並將內接語素置於其間。內附語素由於直接挑戰了詞彙完整性假設英語Lexical_Integrity_Hypothesis,故長久以來一直認為這種附着語素不太可能會存在,不過後來在東北高加索語系烏第語英語Udi language找到存在的證據。[6]內接詞也出現在普什圖語[7]

語法化

附着語素可以視為語法化過程的過渡形態,即:[8]

詞彙項目 → 附著語素〈前附語素、後附語素、中間語素、內附語素〉 → 詞綴

註釋

參見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