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長沙站

1977年启用的一个铁路车站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长沙站map
Remove ads

長沙站位於中國湖南省長沙市芙蓉區,是廣州鐵路集團直屬的客運一等站,經過鐵路有京廣鐵路客車外繞線和長株潭城際鐵路,並有石長鐵路接入[6]。最早的長沙火車站位於小吳門一帶,1977年6月30日遷至五一大道東端的現有站址。[7]

事实速览 長沙站Changsha Railway Station, 位置 ...

長沙車站為廣州局集團下轄的直屬站,管轄長沙站站部和長株潭城際車站長沙西至先鋒。原長沙站還曾下轄高鐵長沙南站及其建制,2016年5月分出[8]

Remove ads

歷史

Thumb
1932年的長沙東車站
Thumb
1940年代的長沙火車站
Thumb
五一大道和舊長沙火車站衛星圖(1967年)

位於小吳門至瀏城橋之間的長沙老火車站於1911年1月啟用,啟用時僅有3股道,候車室面積僅160平方米,只能容納100餘人候車[5]。1949年,長沙火車站劃歸衡陽鐵路管理局武昌分局管理,但當時的車站設施較啟用時仍無明顯改善。為此,舊長沙站於1950年開始逐年接受改擴建,至1965年已有客運房屋5366平方米,站台雨棚兩座共計2330平方米,行包房866平方米[5]。1958年8月26日,因應京廣線蒲衡複線開工在即,中國共產黨湖南省委員會提出將長沙車站東移的計劃[9]

鐵道部於1965年新建撈刀河至黑石鋪的外繞線,供直通貨車使用。1967年,窯嶺站北側建成「長沙新站」,主要為直通貨物列車給水站,同時始發長沙至武昌、南昌方向的直通旅客列車。1975年1月1日起,長沙至懷化、廣州的列車也改在該站到發。長沙新站設正線、到發線、存車線各一股,並設有一座半永久性站房[9]

60年代末期,經過多次改建的原長沙車站仍然無法滿足日益增長的運輸需求,且無法繼續原地擴建,國家計委因此批准在長沙外繞線上建設新客站。新客站的方案設計工作於1975年4月正式開始,同年12月得出三個備選方案,1975年3月報鐵道部審批,國家建委、建委研究院等單位參加審查[5]。1975年4月,長沙新客站立面的設計確定為鐘塔式立面,同年9月1日動工。此後,長沙市革命委員會發動和組織市民支援車站建設工程,建站義務勞動的參加者超過40萬人次[10][9]

1977年6月30日,長沙新客站建成,是當時國內第二大鐵路客站,通車典禮於當天15時舉行,當天18時05分發車的2次特快列車成為第一班從長沙新客站開出的旅客列車[5]。大樓上「長沙」二字取自毛澤東的手跡《沁園春·長沙》。

1998年10月16日,石長鐵路建成通車,通車儀式在長沙站舉行[11]。2005年車站進行小規模擴建,收回出租已久的第三候車室,並將站場規模由原先的三台六線擴建至四台八線[12]

2008年1月,因雪災導致京廣鐵路電力機車無法運行,大量旅客滯留車站。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於1月29日到長沙站探望滯留的旅客,並向旅客講話。[13][14]

2009年7月,因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長沙站鐘樓頂部的火炬重修。[15][16][17]次年2月,長沙火車站地鐵站在火車站前開工[18]。2013年4月-5月,由於此前頻繁發生故障,長沙站鐘樓更新設備。[19][20][21][22]

2015年4月15日,長株潭城際鐵路長沙站在既有長沙站東側開工[23],東站房主體結構於2016年1月5日建成[24]。2016年12月26日,長株潭城際鐵路(長沙站以南部分)開通運營,長沙站啟用位於既有站東側錦泰廣場的城際鐵路長沙站新站房。[25][26]

2016年上半年,因車站主樓和售票處上方的廣告牌由於並無建築許可、屬違法廣告,在芙蓉區政府和廣州鐵路集團文化廣告公司長沙分公司多次協調下被拆除[27][28]

長沙站東西廣場於2020年9月起開始改造工程[29][30],2021年1月大致完工[31]

Remove ads

車站設施

西站房

Thumb
長沙站西站房中央大廳,可見樓梯旁的商務候車室
Thumb
進站大廳

長沙站西站房(普速場)主樓於1977年投入使用,由湖南省建築設計院設計[5],建築面積為18,711平方米,包括鐘樓715平方米,票房4345平方米,行包房4837平方米,其它房屋13256平方米,可同時容納6000名旅客候車[9]。主樓設有一高63.1米的車站鐘樓,頂部有垂直造型的火炬[10]。「火炬」由紅色玻璃組成,由株洲玻璃廠生產,並於2009年進行了翻新[32]

西站房的客流組織以「地道進站,分散空間,分區候車」為原則。西站房進站口大廳採用前草綠色為裝修主調,內高17~18米,中間設有曾曉滸於1983年所做山水畫《醴蘭沅芷·岳色湘聲》[33]。一層設有第三和第四候車室,原為南北慢車室,每個候車室長42米,跨度30米。其中第四候車室旁設有軍人和母嬰候車室,第三候車室內則設有東站房的地下通道入口;二層設有第一和第二候車室,南翼的第一候車室選用淺灰綠蛋青色,北翼的第二候車室選用淺米黃色,面積均為1008平方米[34]。車站貴賓室花廳位於二層中央,內布有毛澤東詩篇《沁園春·長沙》書法及長沙古城浮雕等屏風壁畫[12]

東站房

Thumb
長沙火車站東站房俯瞰(2017年12月)
Thumb
城際場站台

長株潭城際鐵路經過長沙站,並在既有站東側設城際場,其中包括設於錦泰廣場西側的東站房、現有股道東側的6條城鐵股道和站場下方的兩條地道。北側地道連接普速場進站地道,可實現城際場與普速場之間的換乘。[35]目前從長沙出發的長株潭城際本線及跨線列車客票均標有「錦泰廣場候車」字樣。

東站房總建築面積1萬平方米,長157.5米,寬42米;建築總高度20米,外立面與西站房類似[36]。站房候車室設有A、B兩個候車區:其中A區為城際鐵路候車檢票口、B區為普速列車候車檢票口,高峰小時發送量為5714人次[37]

站場

Thumb
普速場3、4站台,長沙站不設有「2站台」

長沙站普速場建有候車站台4座,共有8條股道。一站台(編號1站台)為側式站台,寬30米;原二、三站台(現編號3、4號站台和5、6號站台)為島式站台,寬12米。普速場於2005年後新增1座四號站台(現編號7、8站台)。每座站台均設有長450米的雨棚覆蓋。普速場和西站房設有5條地道連接,包括2條進站地道、1條出站地道、1條行包地道和1條郵政地道[9]

城際場設有3座站台,6條股道。城際場站台和東站房通過2個地下通道連接[38]。城際場和東站房之間為京廣鐵路正線,下設長沙東站[9]

普速場南側設有長沙客技站,內建有15股線路,為客運列車的存放和檢修所用[9]

使用情況

長沙站是京廣鐵路石長鐵路長株潭城際鐵路的樞紐車站。日均辦理旅客列車202列,主要為廣州站到發及滬昆鐵路的各類旅客列車。每日旅客到發達6萬人次,辦理行包10000餘件。

始發列車

Thumb
Z2次列車是長沙站始發的進京列車,其本務機車每三天由配屬豐臺機務段HXD3D-1893毛澤東號」擔當一班
Thumb
Z207次列車車底停靠在車站站台
Thumb
一列長株潭城際鐵路使用的CRH6F動車組停靠在城際場站台
Thumb
長沙車輛段及動車所遠眺

長沙站現時始發的動車組列車均為在長株潭城際鐵路運行的列車。在2007年4月至2014年12月,該站也是滬昆既有線動車組列車的始發站,但自2014年12月14日杭長高鐵全線開通後,滬昆既有線動車組列車全部停運,而該站也一度成為只辦理普速列車接發任務的車站。直至2016年12月底長株潭城際鐵路開通,長沙站也恢復為辦理動車組列車始發任務的車站。

2017年9月21日起,長沙站開行前往石門縣北常德方向的動車組列車,列車經由經過改造的石長鐵路京廣鐵路既有線運行[39]。2020年1月10日長石聯絡線開通後,原石長動車組列車改經長株潭城際鐵路運行,同時鐵路部門新開行往張家界西黔江方向的跨線長途城際列車[40]。至2021年10月11日調整運行圖時,石長動車組列車停運,全部改為特快列車[41]。2022年常益長高速鐵路開通後,長沙站開行G字頭的動車組,至12月26日全線開通後形成湖南省內高鐵大環線,並開行往張家界方向的高鐵[42]

更多信息 列車所屬路局, 車次 ...
Remove ads

過路列車目的地

Thumb
T189次列車停靠
Thumb
南寧局Z5次停靠在長沙站3站台
Remove ads

接駁交通

軼聞

Thumb
長沙站上的火炬,象徵「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在設計長沙站鐘樓頂部的火炬的時候,由於受到當時政治環境的影響,設計人員曾產生過憂慮,尤其是在火炬的朝向問題上。長沙站坐東朝西,若以車站的正面為火炬的正方向,火焰就朝東飄,即是西風,有違毛澤東所提的「東風壓倒西風」,如果按「東風壓倒西風」去設計,火焰就會設計成從東往西飄,方向既不合情理,也不好看,後經當時的鐵道部長萬里決定就設計成垂直造型。而由於最後定型的火炬雕塑形如倒掛的辣椒,一些長沙市民及遊客將其視為「紅辣椒」。[21][43][44]

意外事件

  • 2001年1月16日清晨,為廣州-張家界的T358次列車裝卸行包的裝卸工在開車鈴響後並未停止作業,站台助理在未完全確認裝卸作業已停止的情況下發送發車信號,導致行包車的一件800毫米x400毫米x300毫米的行包在列車啟動後掉落至股道,將機後第二節的硬座車廂轉向架抗側滾扭杆擠彎曲78毫米。事件導致該節車廂無法繼續運行,並進行甩車處理導致列車延誤1小時52分發出[45]
  • 2011年9月27日:長沙站鐘樓因由於機房停電發生設備故障。[46][47]
  • 2012年8月28日:長沙站10千伏站內設備發生故障,引發停電事故,造成京廣線18趟列車晚點。[48][49][50]
  • 2016年夏季,由於長株潭城際鐵路接入施工整修,長沙站中心配電所的供電容量嚴重不足,導致車站中央空調設備無法滿負荷運行。在2016年8月,有媒體測量長沙站候車室室內溫度達到35℃,其中1號候車室一度高達38℃,但一樓的商務候車室則是有空調開放,不過需要收錢。此舉引發旅客爭議,長沙市政協常委、文教委主任陳忞也批評此舉「要錢不要臉」。據工作人員的解釋,因為車站電路老化,電壓不穩無法開空調,但在車站辦公室則有空調運轉。而商務候車室在2009年就外包給「長沙貴賓商務服務有限公司」,業務與長沙火車站無關。事件曝光後,長沙站公開回應稱,車站已聯合供電等單位,將對空調電力線路採取臨時增容設施,關停車站周邊相關廣告、商務候車室等經營性場所用電,保證候車室中央空調於8月20日起恢復正常運轉。而商務候車室則已於8月17日上午關停整改[51][52]。8月19日,長沙站候車室中央空調恢復使用,廣鐵集團已公開對此事致歉[53]
Remove ads

鄰近車站

更多信息 前一站, 中國鐵路 ...

參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