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法国政治人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讓·路易·馬里·勒龐(Jean Louis Marie Le Pen, 發音:[ʒɑ̃ lwi maʁi lə pɛn];1928年6月20日—2025年1月7日),通稱讓-馬里·勒龐,俗稱老勒龐[1],法國政治人物,1972年創立極右翼政黨民族陣線,曾多次參選法國總統,並於2002年進入第二輪法國總統選舉。
此人物於近期逝世。 |
讓-馬里·勒龐 Jean-Marie Le Pen | |
---|---|
民族陣線榮譽主席 | |
任期 2011年1月16日—2015年8月 | |
領袖 | 瑪麗娜·勒龐 |
前任 | 職務建立 |
繼任 | 職務廢除 |
民族陣線主席 | |
任期 1972年10月5日—2011年1月15日 | |
前任 | 政黨建立 |
繼任 | 瑪麗娜·勒龐 |
歐洲議會議員 | |
任期 2004年7月1日—2019年7月1日 | |
選區 | 法國東南地區 |
任期 1984年7月24日—2003年4月10日 | |
選區 | 法國 |
國民議會議員 (塞納省第四選區) | |
任期 1986年4月2日—1988年5月14日 | |
前任 | 新職務 |
繼任 | 弗雷德里克·布勒丹 |
任期 1956年1月19日—1962年10月9日 | |
前任 | 達尼埃爾·菲德蘭 |
繼任 | Stéphanie Revet |
大區委員會 | |
任期 2010年3月26日—2015年12月13日 | |
選區 | 普羅旺斯-阿爾卑斯-蔚藍海岸大區 |
任期 1992年3月27日—2000年2月24日 | |
選區 | 普羅旺斯-阿爾卑斯-蔚藍海岸大區 |
任期 1986年3月21日—1992年3月22日 | |
選區 | 法蘭西島大區 |
巴黎市議員 | |
任期 1983年3月13日—1989年3月19日 | |
選區 | 巴黎二十區 |
個人資料 | |
出生 | 讓·路易·馬里·勒龐 Jean Louis Marie Le Pen 1928年6月20日 法國莫爾比昂省濱海拉特里尼泰 |
逝世 | 2025年1月7日 法國上塞納省加爾什 | (96歲)
政黨 | Comités Jeanne(2016-2025) 民族陣線(1972-2016) TV Committees(1964-1966) FNC(1957-1961) UDCA(1956-1957) |
配偶 | Pierrette Lalanne (1960年結婚—1987年結束) Jeanne-Marie Paschos(1991年結婚) |
兒女 | 3名,包括瑪麗娜·勒龐 |
親屬 | 瑪麗詠·馬赫夏-勒朋(孫女) |
母校 | 巴黎先賢祠-阿薩斯大學 |
專業 | 律師、政治家、活動家 |
簽名 | |
網站 | jeanmarielepen |
軍事背景 | |
效忠 | 法國 |
服役 | 法國陸軍 |
服役時間 | 1953年-1955年 1956年-1957年 |
軍銜 | 中尉 |
部隊 | 法國外籍兵團 第一外國傘兵團 |
參戰 | 第一次印度支那戰爭 第二次以阿戰爭 阿爾及利亞戰爭 |
軍事獎勵 | 英勇軍人十字勳章 戰鬥員十字勳章 殖民勳章 印度支那 北非 中東 |
勒龐出生在法國布列塔尼地區的一個海邊小鎮,父親是一名漁夫,1942年父親的漁船誤觸英軍水雷炸毀身亡,勒龐在青少年時因此成為孤兒。1947年進入巴黎大學學習法律。
1953年,勒龐加入法國外籍兵團第一傘兵團,並參加印度支那戰爭、第二次中東戰爭、阿爾及利亞戰爭。在阿爾及利亞戰爭期間,勒龐曾多次對於阿爾及利亞民族解放陣線被俘成員施以酷刑折磨。這一事實最早在1962年被歷史學家皮埃爾·維達爾-納凱揭露於世[2],並在此後被多份媒體調查、倖存者證言和歷史學研究著作所支持[3]。2002年,《世界報》披露了一把被遺忘在酷刑現場、刻有勒龐姓氏的希特勒青年團軍刀的存在,這把軍刀在次年被作為證物在勒龐起訴世界報的庭審中展示,最終勒龐敗訴。[4]
1972年,勒龐與前納粹黨衛軍軍官萊昂·戈爾捷共同建立了自己的政黨——民族陣線,成為法國極右翼的主力[5],並擔任黨魁至2011年。在勒朋主政期間,民族陣線主張大幅限制移民進入法國,尤其是非洲及穆斯林移民進入法國,並反對歐洲聯盟和歐元,提倡貿易保護主義,以利保護國內經濟發展和民眾就業。內政上,民族陣線反對墮胎、同性婚姻、安樂死,要求整頓治安、維持法律與秩序、恢復死刑等。
勒龐自1974年開始即多次參選法國總統,除1981年法國總統選舉因沒有取得足夠連署未能成為候選人外,1988年、1995年、2002年、2007年的法國總統選舉他都有參與。1995年法國總統選舉中,勒龐得到了15%的選票,雖然沒有當選,但他的得票排名第三,已經使法國和歐洲民眾大感驚奇及恐慌。2002年法國總統選舉,他在首輪選舉中擊敗了選前呼聲很高的時任法國總理、左派社會黨的利昂內爾·若斯潘,進入了第二輪投票,更是震驚整個輿論界,左派發動示威抗議他的政黨,並把選票投給他的政敵、右派共和聯盟的時任總統席哈克。席哈克最終以絕對優勢擊敗成功連任。2007年法國總統選舉,勒龐五度參選,在左派社會黨的塞格琳·羅雅爾與右派人民運動聯盟的尼古拉·薩爾科齊和中間派民主黨的弗朗索瓦·貝魯多方強棒競選下,勒龐獲得10%的選票,排名第四未進入第二輪選舉。
1987年,勒龐在廣播節目中宣稱「猶太人大屠殺只不過是二戰中的一個歷史細節而已」引發大規模爭議,被凡爾賽上訴法院判決構成為反人類罪行辯解,處以高額罰金[6]。2013年,他再次因為納粹德國對法國的占領辯護而被巴黎上訴法院處以3個月緩刑監禁加罰金[7]。
2011年1月16日,勒龐卸任黨魁一職,由小女兒瑪麗娜·勒龐繼任。2015年8月21日,勒龐由於與其女兒兼現任領袖瑪麗娜·勒龐領導的民族陣線政見不合,他因堅持帶新納粹色彩的反猶太主義政治立場,與黨的立場不符,被民族陣線開除黨籍。
在2015年11月巴黎襲擊事件發生後,勒龐要求重新啟用斷頭台用來處決恐怖份子。[8][9]
2019年,因涉嫌詐領歐洲議員助理費,勒龐被立案調查[10]。2024年4月,勒龐在家人的要求下因身體健康原因豁免出庭。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