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觀無量壽佛經》,也稱為《觀無量壽經》、《十六觀經》,總共有一卷,由劉宋禪師畺良耶舍翻譯[1]。為淨土三經中之一經。《出三藏記集》收入「新集續撰失譯雜經錄」,《高僧傳》載畺良耶舍譯。本經只有古漢語譯本,以及從古漢語本再翻譯的版本,沒有發現梵語原本。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21年4月22日) |
現代學者認為從《觀無量壽經》所使用的詞彙來看,例如同一人使用不同的譯名,以及敘事情節有轉移和斷裂,認為此經不是從印度譯出,而是使用來源不同的資料編輯在一起。至於是在絲綢之路上的綠洲王國還是中國編撰則無明確定論。[2][3][4]水野弘元認為本經雖不是從印度來,但是符合佛教的基本精神。[5]
據《高僧傳》記載,沙門僧含請禪師畺良耶舍譯出《藥王藥上觀》及《無量壽觀》,僧含筆錄。僧含以此二經是轉障之祕術,淨土之洪因,故常受持奉誦。[6]
《觀無量壽經》以阿闍世王將其父母頻婆娑羅王和韋提希夫人雙雙幽禁作故事引子,帶出韋提希夫人願生阿彌陀佛極樂世界,請求佛陀「教我思惟,教我正受」的要旨。佛陀在說明如何思惟觀察極樂世界前,提出先修三福淨業,累積善因資糧,接著教導思惟觀察極樂世界的方法,即以下十六觀,並在最後三觀交帶了九品眾生的往生情況,敘述了上品、中品眾生以其所造功德,願生極樂世界,便蒙佛接引,往生極樂,功德大者,更能速成道業,又提出下品惡人臨終將受惡報,為苦痛所逼時,由稱誦阿彌陀佛之名,仍能仰仗佛力,除卻罪業,往生極樂。
觀 | 想 | 概要 |
---|---|---|
初觀 | 日想 | 繫念西方日落,直至閉目、開目皆有落日歷歷在目。 |
第二觀 | 水想 | 觀水澄清如琉璃。 |
第三觀 | 地想 | 轉而初見極樂國地琉璃寶地、樓閣、華幢樣貌。 |
第四觀 | 樹想 | 觀極樂世界寶樹、羅網。 |
第五觀 | 八功德水想 | 觀極樂世界八池功德水。 |
第六觀 | 總觀想 | 繫念、諦觀極樂世界之寶樹、寶地、寶池。 |
第七觀 | 花座想 | 觀七寶蓮華座。 |
第八觀 | 麁想見極樂世界 | 觀蓮華座上金色佛菩薩像。 |
第九觀 | 遍觀一切色想 | 觀無量壽佛眉間白毫,現八萬四千色身相好。 |
第十觀 | 觀觀世音菩薩真實色身相 | 觀觀世音菩薩真實色身相。 |
第十一觀 | 具足觀觀世音及大勢至 | 觀大勢至菩薩真實色身相。 |
第十二觀 | 普觀想 | 普觀無量壽佛所建極樂世界色相。 |
第十三觀 | 雜觀想 | 觀西方三聖色身相,主要提及觀相念佛方法。 |
第十四觀 | 上輩生想 | 觀根性上品的上中下三等眾生往生,獲西方三聖接引。 |
第十五觀 | 中輩生想 | 觀根性中品的上中下三等眾生往生,獲阿彌陀佛接引。 |
第十六觀 | 下輩生想 | 觀根性下品的上中下三等級的眾生,遇智者教導稱誦佛名而往生,獲化佛、化菩薩接引。 |
1965年,在溫州白象塔二層發掘出《觀無量壽經》殘頁。此經殘寬13cm,殘高8.5至10.5cm,對照同處發現的崇寧二年(1103)墨書《寫經緣起》殘頁,認定此經本是同年或相近年代刊印,字跡特徵是:字體較小,長短大小不一,排列不規則,有漏字並在紙面可見到字跡有輕微凹陷,其活字印刷的特徵十分明顯,經鑑定為北宋活字印刷本。此現在最早的《觀無量壽經》。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