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法印(梵語:Trilakṣaṇā dharmamudrā 或 Tri-dṛṣṭi-nimitta-mudrā),佛教術語,即「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用這三項準則驗證教說是否屬於佛教正法,有如世間印信,用為證明,故名法印。其內容可見於《雜阿含經》,但將其稱為三法印,則出現在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法蘊論、成實論和大智度論。
南傳上座部與此近似的概念稱為三相(諸行無常、諸行是苦、諸法無我),南傳佛教將其作為一切萬法之特徵。《俱舍論》也舉出「一切有為皆非常性、一切有漏皆是苦性、一切法空非我性」,稱為四念處的共相。
字義
三法印中的「印」,可對應到梵語:mudrā,是圖章、印章之意。如普光在《俱舍論記》中,認為三法印如同印章,可用來印證佛法,因此得名[1]。
起源
三法印的內容最早出自《雜阿含經》中,諸比丘教導闡陀的內容,為無常、無我、涅槃寂滅三者,但在《雜阿含經》中並未稱此為法印[2]。正式舉出三法印的名稱,則是在《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3],與說一切有部《法蘊足論》中[4]。印順法師認為,三法印是由三三昧發展而來[5]。
龍樹《大智度論》中,將一切諸行無常,一切法無我,涅槃寂滅三者,並列合稱三法印[6]:
“ | 「通達無礙」者,得佛法印故,通達無礙;如得王印,則無所留難。問曰:何等是佛法印?答曰:諸佛法印有三種:一者:有為法,念生滅皆無常;二者:一切無為,念不生皆無我;三者:寂滅涅槃。[7] | ” |
其他法印說
七佛通戒偈:「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
《增壹阿含經》將「一切諸行皆悉無常,一切諸行苦,一切諸行無我,涅槃為永寂」,稱為四法本末[15]。
《菩薩地持經》稱為「四憂檀那」:「一切行無常,一切行苦,一切法無我,涅槃寂滅」,《瑜伽師地論》稱為四種法嗢拖南(梵語:dharmoddānāni[16]):一切諸行皆是無常,一切諸行皆悉是苦,一切諸法皆無有我,涅槃寂靜[17][18],此四者為欲令有情清淨,依三解脫門[19],而說的「可記事教」[20]。
《法集名數經》亦說一切行無常,一切行苦,一切法無我,涅槃寂靜為四法印(梵語:dharmapadāni[16])[21]。
《佛為海龍王說法印經》說有四殊勝法,念誦:諸行無常,一切皆苦,諸法無我,寂滅為樂。
天台宗將《維摩詰經》摩訶迦旃延敷演五義的段落,視作五法印[22]:無常(諸行無常),苦(諸漏是苦),空(諸法本空),無我(諸法無我),寂滅(涅槃寂靜)[23]。敦煌文獻《毘尼心》也有以五法印驗大乘:一切無常,一切法苦,一切法空,一切法無我,一切法寂滅的說法[24]。
《妙法蓮華經》中有實相印[25]。天台宗智者大師在《法華玄義》中,以諸法實相為一實相印,為大乘佛教的判準[26]。這說法即是來自《大智度論》,以「一切法不生不滅,一相,所謂無相,無相即寂滅涅槃」作為實相印[27]。
解說
漢傳佛教以三法印印證佛經的真偽[28],最典型論述如智顗《妙法蓮華經玄義》:
“ | 釋論云。諸小乘經。若有無常無我涅槃三印印之。即是佛說。修之得道。無三法印即是魔說。大乘經但有一法印。謂諸法實相。名了義經。能得大道。若無實相印是魔所說。[29] | ” |
影響
三法印同時也是佛教與在其之前的婆羅門教以及其他沙門教派,相比較時的主要不同之處。佛教在許多方面,承襲或相似於婆羅門教和沙門傳統,如禪定、頭陀行等,佛教反對苦行:悉達多太子雖曾在苦行林苦修六年。後來他覺悟到苦行非正道,不能解脫。於是捨棄苦行,另求正法[30]。三法印即是佛教與婆羅門教的不同處,三法印為佛所宣說,用來印證真如體性。
引用
參見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