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僧人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和尚(梵語:upādhyāya,巴利語:upajjhāya),佛教術語,又作和上、和闍、和社、殟社、鶻社、烏社、鄔波馱耶、摀波地耶、優婆陀訶、郁波第耶夜。意譯親教師、力生、近誦、依學、大眾之師。在藏傳佛教中稱堪布或堪欽。與其他教派共用的有:大師、法師、師傅、師父。
佛教出家眾,出家時的親近師,即稱為「和尚」,又稱親教師。和尚與授戒師即阿闍黎意義相近,一位比丘有一位「和尚」,與兩位「阿闍黎」,分別授予他十戒和具足戒,這位比丘是其「和尚」的法統繼承者。後世佛教沿用為弟子對師父之尊稱,又用以指稱德高望重之出家人,或用以稱呼寺院的住持方丈。
在漢族社會習慣上,把佛教男性出家眾(比丘)較不嚴謹地通稱為「和尚」,與沙門、出家人的意義相近,女性出家眾(沙彌尼、式叉尼、比丘尼等)則通稱為尼姑,但尼姑一詞往往被佛門中人被視為差別用語。
梵文「摀波」(upā)意思為「近」,「地耶」(dhyāya)意為「讀」,因此鄔波地耶的原義是「弟子所親近習讀的尊師」。唐慧琳《一切經音義》認為,印度方言稱摀波地耶為殟舍(Khosa),自西域傳來中國之後,輾轉譯為和尚[1]。南宋法雲所著《翻譯名義集》,認為和尚一語乃西域語之轉訛,如龜茲語pwājjhaw等之誤轉[2]。
鳩摩羅什譯為「力生」,意指弟子所皈依學習而生道力之師,但流傳不廣。漢語翻譯中,原就有棄繁就簡的傳統,能夠貼近漢語原有使用習慣的譯語也較容易流行。漢語習慣雙音節的名詞,摀波地耶為四音節,在發音習慣上不如「和尚」二字方便。歷史上,有人望文生義,將「和上」拆分誤解作「和中最上」;將「力生」誤解作「弟子道力,借教生成」;另外還有人將印度世俗稱謂「烏邪」(博士)認為是「烏社」的異譯。這些都是不正確的。[3]
和尚本意原不同於僧伽、比丘或沙門,而在近古和近現代,「和尚」成了男性僧伽的統稱。和尚在漢語字面中有「和睦尚賢」的意義,故較為漢地所接受。明朝李卓吾在《玉簪記》認為:「千里相聚曰和,父母還拜曰尚。」這即是以漢字字面來解釋的典型。漢傳佛教中,又稱寺院的住持方丈為和尚。在藏傳佛教之四種階位中,以和尚(堪布)為最上之第四位,其權力僅次於達賴喇嘛與班禪喇嘛,住持諸大寺。日本佛教僧官階位中,有大和尚位、和尚位等稱呼,後則轉為對高僧之尊稱。[5]
出家的和尚要受各種戒律的約束,不能飲酒、殺生、結婚生子等。三餐方面,一般漢傳佛教和尚還必須素食,南傳佛教、藏傳佛教不禁。日本佛教大多數門派則在明治維新之後出家戒遭受破壞,因此可見到僧侶娶妻、飲酒。[6]但是,並不是所有日本僧侶皆是如此,直至今日,仍有部分僧人依然嚴守出家戒,不娶妻生子、不酒不肉。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