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中國銀圓的一種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袁大頭是對正面鐫有袁世凱像、背面鑄有嘉禾圖樣的中國銀幣的俗稱。袁大頭於1914年(民國三年)開始鑄造,也是1949年(民國三十八年)前中國政府發行的銀幣中發行量最大且存世量最多者。袁大頭有民國三年、八年、九年和十年版,其中又以民國三年版存世量最大[1]。
民國三年袁世凱頭像背嘉禾壹圓銀幣 | |
---|---|
國家/地區 | 中國 |
價值 | 1圓 |
直徑 | 39公釐(1.5英寸) |
厚度 | 3公釐(0.12英寸) |
成分 | 銀(89%) 銅(11%) |
鑄造年份 | 1914年-1951年 |
正面 | |
圖案 | 袁世凱側面像及「中華民國三年」字樣 |
設計時間 | 1914年 |
背面 | |
圖案 | 嘉禾圖案及「壹圓」面值 |
設計時間 | 1914年 |
1912年(民國元年、宣統3年),清宣統退位,中華民國成立。由於當時的中國幣制混亂,除了清朝龍銀之外,佛銀、鷹洋等貿易銀更是四處流通,碎銀也是民間生活的常用貨幣,加上袁世凱本人急於籌措軍費及提高個人聲望,故1914年(民國三年)2月7日,北洋政府推出《國幣條例》及《國幣條例施行細則》,規定確立銀本位貨幣制度,定國幣壹圓重庫平七錢二分(約26.87克),含純銀89%,其餘為銅,又定1元=10角=100分=1,000厘。由於硬幣正面均鑄有袁世凱側面像,故新國幣有了「袁大頭」的俗稱。袁大頭先由天津造幣廠開始鑄造,之後廣東、武昌、南京等地的造幣廠也開始鑄造。由於幣形統一、成色準確,袁大頭很快通行全國。[2]
儘管袁世凱本人因準備稱帝遭到輿論反對而病故,但因袁大頭規格劃一、成色合標,再加上軍閥混戰,接下來的新任北洋政府也無暇顧及設計新幣,其流通使用並未受到影響[2]。1919年至1921年(民國八年、九年和十年),北洋政府又連續三年鑄造了袁大頭硬幣[3]。1933年(民國二十二年),國民政府宣布廢兩改元,開始鑄造「船洋」銀元,但「袁大頭」仍在民間流通,即使法幣面世之後也是如此。隨着通貨膨脹愈演愈烈,包括袁大頭在內的各種銀元又重新成為民間硬通貨[4]。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中央人民政府即開始收兌銀元。1953年,中國人民銀行頒布《中國人民銀行為調整全國白銀、銀元收兌辦法及牌價由》,規定凡實際重量不低於0.82市兩、成色不低於84%者,一律按銀元收兌,每枚10,000元(舊人民幣,新幣1元=舊幣10,000元,下同);其他則按照含銀量收兌,每兩白銀12,500元[5]。但在西藏,袁大頭仍流通了一段時間。
1951年,中國人民解放軍進駐西藏。為解決西藏地區貨幣不足的情況,中央人民政府又委託瀋陽造幣廠和成都造幣廠鑄造了一批民國三年O版三角圓袁大頭,以"O"版和"三角圓"為暗記,供當地使用,直至1959年藏區騷亂後由人民幣取代[6]。
袁大頭正面均為鑄造年份(民國三年版為「中華民國三年」,其餘版本為「中華民國×年造」)及袁世凱像;背面為嘉禾圖案及面值,壹圓硬幣以外上方還有「每×枚當壹圓」字樣。不同幣值使用的材質不同,其中壹圓、中圓(即半圓)、貳角、壹角為銀幣,伍分為鎳幣,貳分、壹分、伍厘、貳厘、壹厘為銅幣[2]。
袁大頭版本眾多。據統計,包括各種圖案微調、加蓋印記的版本,僅官方鑄造的袁大頭就有100餘種[3]。另外,也有地方政權私鑄或者改制的袁大頭,如甘肅省曾自行鑄造添加「甘肅」字樣的民國三年版袁大頭,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也曾發行加蓋「蘇維埃」文字的民國三年版袁大頭[1]。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