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澳鎮(臺灣話:Soo-ò-tìn;客家話:Sû-o-chṳ́n)位於台灣宜蘭縣東南部,東濱太平洋,是北臺灣前往東臺灣必經的城鎮。境內的蘇澳港提供散裝貨輪與海軍168艦隊使用,為中華民國海軍的四大重鎮之一。另一漁港南方澳漁港則為臺灣重要的近海及遠洋漁業港口。
蘇澳鎮 Suao Township 舊稱:施八坑、港口 | |
---|---|
鎮 | |
坐標:24°36′N 121°51′E | |
國家 | 中華民國 |
省 | 臺灣省 |
上級區劃 | 宜蘭縣 |
下級區劃 | 26里404鄰 |
政府 | |
• 行政機構 | 蘇澳鎮公所 (立法機關:蘇澳鎮民代表會) |
• 鎮長 | 李明哲(蘇澳鎮鎮長列表) |
面積 | |
• 總計 | 89.0196 平方公里(34.3707 平方英里) |
海拔 | 163 公尺(535 英尺) |
人口(2024年12月)(14,736戶) | |
• 總計 | 36,882人 |
• 排名 | 宜蘭縣的第5位 |
• 密度 | 414人/平方公里(1,073人/平方英里) |
時區 | 國家標準時間(UTC+08:00) |
郵遞區號 | 270 |
戶政資料代碼 | 10002030 |
毗鄰 | 五結鄉、冬山鄉、南澳鄉 |
網站 | http://www.suao.gov.tw/ |
交通方面,蘇澳鎮是蘇花公路、臺鐵北迴線的起點與蔣渭水高速公路的終點。北迴線開通前,蘇澳鎮是北北基地區與花東地區的交通孔道,因往來花蓮的耗時使其成為蘇花公路的中繼點,並有數間商家與旅館位於其境內的蘇澳車站一帶。後因北迴線的開通使其經濟發展受挫。但由於當地的軍港戰略地位重要,在拉法葉艦建軍後,海軍吸入大量的消費人口。加上南方澳、白米木屐村、蘇澳冷泉等重要觀光資源的宣傳,以及蔣渭水高速公路的通車,促使蘇澳觀光人潮相當熱絡。
歷史
關於蘇澳的地名,澳在漢語是指港灣的意思,1938年日本人安倍明義田野調查,所著《臺灣地名研究》認為蘇是「百餘年前移民團統領蘇士尾」而得名,但蘇士尾此人不見於歷史文獻中。另一說是西班牙人以守護聖人命名的聖路連蘇(San Lorenzo)演變成蘇澳[1]。
宜蘭地名台灣番政志將羅馬字(Santa Catalina)翻譯為「聖塔.卡塔利那」,宜蘭縣志翻譯為「三打卡打里拉」。[2]
日治時代第一任總督樺山資紀,於1873年任職海軍少佐時曾渡海來蘇澳一帶勘查,並調查當地原住民的生活與關係。離去後清政府大為緊張,於次年派都督羅大春修築蘇花古道,以加強對後山的統治。
戰後,中華民國接管臺灣。至1945年12月起,全臺灣劃分為八縣九市,蘇澳鎮屬臺北縣蘇澳區[3]:21[4]:240。蘇澳鎮下分蘇東里、蘇西里、蘇南里、蘇北里、長安里、永昌里、永春里、永樂里、聖湖裡、新城裡、隘丁里、永榮里、存仁里、頂寮里、新華里、港邊里、北濱里、南安里、南興里、南寧里、南強里、朝陽里、東澳里等22個里[4]:240。1947年2月4日,裁撤蘇澳區署,改隸羅東區[3]:21。1950年,宜蘭立縣,蘇澳鎮改隸宜蘭縣[5]:73。之後境內里數歷經七次變更,至2013年4月1日起,蘇澳鎮共轄26個里[4]:240-241。
地理
蘇澳地形複雜與多樣為其特色。因地理阻隔大致可分為數區域:
龍德、頂寮:位於蘇澳鎮北方,新城溪北岸。舊名猴猴(Qauqaut,噶瑪蘭族語),為龍德工業區所在地,此為宜蘭縣內最大的工業區。
新城、馬賽、無尾港:位於蘇澳鎮北方,新城溪南岸,南以七星嶺丘陵與蘇澳市區為界。簡稱為「新馬」。為工業、農業中心。馬賽(Basay/巴賽)為噶瑪蘭語。臺二線以東有三處聚落--大坑罟、功勞埔、岳明新村,其中嶽明新村名稱來自於紀念沈之岳,是台灣規模最大的大陳新村。隘丁城位於馬賽南方。
蘇澳市區、聖湖:位於七星嶺丘陵之南,為一谷地地形,中有蘇澳溪流過。為蘇澳鎮人口較稠密之處,尤以聖湖為最。聖湖舊名畚箕湖,為一低窪地區,為住宅中心;蘇澳四里(蘇東、蘇南、蘇西、蘇北)為商業、行政與住宅中心,鎮內銀行、服務業多設置於此處。
白米區:位於蘇澳市區之南,亦為一谷地,舊名「過溪仔」,因早期到達需經白米溪故稱。山區盛產水泥原料石灰岩(硫酸鈣),外表白色似米,故稱為「白米甕」。為水泥工業與石礦工業集中地。包含四個里(永光、長安、永春、永樂)。
南方澳區:位於蘇澳市區之東,為一繁榮漁村,舊名「南風澳」因早期漁船躲避南風而靠岸之處。分為三大漁港,人口稠密,曾於民國60年代為台灣人口密度最高之地區。該處有地理上一特色「陸連島(連島沙洲)」,由內埤漁港南側之沙灘連結,該島上有豆腐岬為戲水聖地。內埤沙灘更因其美景,常榮登於旅遊雜誌推薦之情侶必遊去處之一。然該處有俗稱「瘋狗浪」之巨浪,往往有遊客不慎淪為波臣,受難者家屬因此興建觀音石像以求平安。
東澳:離蘇澳市區約14公里處,以東澳嶺與白米區相隔,需行經蘇花公路或北迴鐵路方可到達。該處有水泥工業,以及美麗的沙灘著稱。其南方有烏石鼻,為一半島突出海岸,現為野生動物保護區。由於日治時期原漢分治政策,東澳地區被分成兩半,以台9線蘇花公路為界,東邊沿海地帶,漢人居多,為蘇澳鎮東澳里。西邊靠山地帶,泰雅族原住民居多,為南澳鄉東岳村。
南澳(南強里、朝陽里):位於蘇澳鎮最南端。以蘇花公路與南澳鄉為界。該處又稱為大南澳,較靠近海岸,為南澳北溪與南澳南溪的出海口。為一農業中心。由於日治時期原漢分治政策,南澳地區亦被分成兩半,以台9線蘇花公路為界,東邊沿海地帶,漢人居多,為蘇澳鎮南強里、朝陽里(日治時期名為浪速,Naniwa)。西邊靠山地帶,泰雅族原住民居多,為南澳鄉南澳村。兩里因距蘇澳市區偏遠(將近26公里),而曾有改歸屬於南澳鄉之議。
蘇澳(平均數據1991-2020年,極端數據1982-2021年更新中) | |||||||||||||
---|---|---|---|---|---|---|---|---|---|---|---|---|---|
月份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全年 |
歷史最高溫 °C(°F) | 27.8 (82.0) |
28.4 (83.1) |
30.6 (87.1) |
31.9 (89.4) |
33.7 (92.7) |
34.7 (94.5) |
36.3 (97.3) |
35.8 (96.4) |
34.9 (94.8) |
32.3 (90.1) |
31 (88) |
29.2 (84.6) |
36.3 (97.3) |
平均高溫 °C(°F) | 19.3 (66.7) |
19.9 (67.8) |
22 (72) |
24.9 (76.8) |
27.6 (81.7) |
30.4 (86.7) |
31.8 (89.2) |
31.5 (88.7) |
29.7 (85.5) |
26.5 (79.7) |
23.8 (74.8) |
20.6 (69.1) |
25.7 (78.3) |
日均氣溫 °C(°F) | 16.6 (61.9) |
17.2 (63.0) |
19 (66) |
21.8 (71.2) |
24.6 (76.3) |
27.3 (81.1) |
28.8 (83.8) |
28.5 (83.3) |
26.8 (80.2) |
24 (75) |
21.2 (70.2) |
18 (64) |
22.8 (73.0) |
平均低溫 °C(°F) | 14.3 (57.7) |
14.7 (58.5) |
16.3 (61.3) |
19.1 (66.4) |
22 (72) |
24.6 (76.3) |
26 (79) |
25.7 (78.3) |
24.3 (75.7) |
21.8 (71.2) |
19 (66) |
15.8 (60.4) |
20.3 (68.5) |
歷史最低溫 °C(°F) | 5 (41) |
7.2 (45.0) |
5.8 (42.4) |
10.7 (51.3) |
14.8 (58.6) |
18.1 (64.6) |
22.4 (72.3) |
22.1 (71.8) |
17.4 (63.3) |
16.1 (61.0) |
10.1 (50.2) |
6.3 (43.3) |
5 (41) |
平均降雨量 mm(英寸) | 378.6 (14.91) |
293.7 (11.56) |
193.6 (7.62) |
184.3 (7.26) |
266.6 (10.50) |
229.9 (9.05) |
165.8 (6.53) |
268.5 (10.57) |
450.1 (17.72) |
714.1 (28.11) |
705.7 (27.78) |
584.3 (23.00) |
4,435.2 (174.61) |
平均降雨天數(≥ 0.1 mm) | 20.1 | 19.2 | 18.4 | 16.8 | 19.3 | 14.7 | 9.5 | 11.5 | 16.1 | 20.3 | 20.7 | 21.5 | 208.1 |
平均相對濕度(%) | 79.7 | 80.8 | 79.5 | 80.3 | 81.8 | 80.8 | 76.2 | 77.3 | 78 | 79.3 | 82.2 | 80.6 | 79.7 |
月均日照時數 | 60.2 | 63.6 | 86.9 | 96 | 116.6 | 164.3 | 247.6 | 222.1 | 153.7 | 93.6 | 69.8 | 55.8 | 1,430.2 |
數據來源:中央氣象局 |
- 1994年9月1日於蘇澳鎮南方澳登陸的中度颱風葛拉絲,於蘇澳創下17+級風(68.6m/s)的紀錄,並造成宜蘭縣冬山鄉的三座鋼造供給電源高壓電線塔完全倒塌,以至全縣大停電。
- 2008年9月28日於南澳鄉登陸的強烈颱風薔蜜,於蘇澳創下17+級風(62.4m/s)的紀錄,吹倒多根電線杆與屋舍,造成重創;馬賽國小因此停止上課,進行恢復工作。為自1994年葛拉絲颱風侵襲後,十五年內再次發生17級以上強風的紀錄。聯合新聞網(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2010年10月21日因受到強烈颱風梅姬外圍環流與東北季風的共伴效應影響,蘇澳鎮冷泉路白雲寺土石坍塌,造成9人罹難。當天雨量累積939毫米,破蘇澳氣象站於民國70年設站以來的最大單日雨量紀錄,下午2時降下181毫米也同時創下台灣平地時雨量最高紀錄,蘇澳鎮內各地淹水災情嚴重,水淹一至二層樓高,蘇花公路路基掏空,多人受困。
- 2015年9月28日於南澳鄉登陸的強烈颱風杜鵑,於蘇澳創下17+級風(68.4m/s)的紀錄。並刷新同年8月8日在花蓮縣秀林鄉登陸的中度颱風蘇迪勒17+級風(66.1m/s)於同氣象測站的紀錄,造成宜蘭縣災損嚴重。
年份 | 人口 | ±% |
---|---|---|
1956 | 34,516 | — |
1961 | 41,191 | +19.3% |
1966 | 47,438 | +15.2% |
1971 | 53,326 | +12.4% |
1976 | 54,076 | +1.4% |
1981 | 55,599 | +2.8% |
1986 | 53,433 | −3.9% |
1991 | 51,376 | −3.8% |
1996 | 48,834 | −4.9% |
2001 | 46,469 | −4.8% |
2006 | 43,219 | −7.0% |
2011 | 42,417 | −1.9% |
2016 | 40,493 | −4.5% |
2021 | 38,272 | −5.5% |
來源:
|
1955年,蘇澳鎮人口計有31,488人[6]:435。由於政府在1955年規劃安排從大陳島撤退來臺的外省新移民進駐蘇澳,形成「岳明新村」,一年間蘇澳鎮的人口增加了3千多人。之後蘇澳鎮人口數除了在1960年因雪莉颱風造成大量傷亡而減少,其餘年份大致呈現穩定成長[6]:437。1960年代,隨著宜蘭縣政府在溪南地區規劃工業區,加上蘇澳港的建設發展,頻繁的工程建設、持續進行的礦業工作與漁港擴建引入外來漁民等因素,致使蘇澳鎮擁有大量就業機會,人口持續穩定成長[6]:437-438。至1980年代後,隨著北迴鐵路的通車,加上礦產事業的沒落,蘇澳舊市區人潮衰減,而使蘇澳鎮的人口在1981年達到55,599人的巔峰值後,開始轉為負成長[6]:438。
根據宜蘭縣蘇澳鎮戶政事務所統計,2024年底蘇澳鎮戶數約1.5萬戶,人口約3.7萬人,鎮內人口最多與最少的里分別是永榮里與東澳里,2024年底兩里人口分別為4,607人與320人[7]。蘇澳鎮與宜蘭縣其他地區相同,面臨人口老化與少子化的問題,2024年底時,蘇澳鎮人口中有9.09%是0至14歲人口,67.60%是15至64歲人口,23.31%是65歲以上人口,是宜蘭縣老年人口佔比最高的行政區[8]。
政治
屆次 | 姓名 | 黨籍 | 到任日期 | 卸任日期 | 備註 |
---|---|---|---|---|---|
第1屆 | 林安福 | 1951年8月1日 | 1953年7月31日 | ||
第2屆 | 1953年8月1日 | 1956年7月31日 | |||
第3屆 | 蘇古 | 1956年8月1日 | 1960年2月28日 | ||
第4屆 | 邱火 | 1960年3月1日 | 1964年2月28日 | ||
第5屆 | 1964年3月1日 | 1968年2月28日 | |||
第6屆 | 黃傳宗 | 1968年3月1日 | 1973年3月31日 | ||
第7屆 | 王秋郎 | 1973年4月1日 | 1975年6月23日 | ||
第8屆 | 1977年12月30日 | 1982年12月29日 | |||
第9屆 | 林文吉 | 中國國民黨 | 1982年12月30日 | 1986年2月28日 | |
第10屆 | 1986年3月1日 | 1990年2月28日 | |||
第11屆 | 林棋山 | 中國國民黨 | 1990年3月1日 | 1994年2月28日 | |
第12屆 | 1994年3月1日 | 1998年2月28日 | |||
第13屆 | 李坤山 | 中國國民黨 | 1998年3月1日 | 2002年2月28日 | |
第14屆 | 2002年3月1日 | 2006年2月28日 | |||
第15屆 | 林騰煌 | 中國國民黨 | 2006年3月1日 | 2010年2月28日 | |
第16屆 | 2010年3月1日 | 2014年12月24日 | |||
第17屆 | 陳金麟 | 中國國民黨 | 2014年12月25日 | 2018年12月25日 | 連任失敗 |
第18屆 | 李明哲 | 民主進步黨 | 2018年12月25日 | 2022年12月25日 | 李坤山之子 |
第19屆 | 2022年12月25日 | 現任 |
蘇澳鎮公所是蘇澳鎮最高層級的地方行政機關,在中華民國政府架構中為鎮自治的行政機關,同時負責執行縣政府及中央機關委辦事項,蘇澳鎮的自治監督機關為宜蘭縣政府。鎮長由全體鎮民直接選舉產生,任期為四年,可連選連任一次。蘇澳鎮公所並置鎮政會議,為鎮政最高決策機構,在鎮長之下,設有5課4室等9個內部單位及5個附屬機關[10]。
蘇澳鎮民代表會是蘇澳鎮的最高民意機關,代表蘇澳鎮全體鎮民立法和監察鎮政。鎮民代表由公民直選選出,任期為四年,可連選連任。蘇澳鎮民代表會共有11位鎮民代表,分別為第一選區1席鎮民代表、第二選區2席鎮民代表、第三選區4席鎮民代表、第四選區4席鎮民代表,主席、副主席由11位鎮民代表互選產生[11]。
現今蘇澳鎮行政範圍的確立,來自於1945年將原屬蘇澳郡蕃地的西帽、烏岩、東澳、大南澳等地納入蘇澳街街域。戰後改為「蘇澳鎮」,屬臺北縣蘇澳區[4]:239。1947年2月4日,裁撤蘇澳區署,蘇澳鎮改隸臺北縣羅東區[3]:21。1950年,調整行政區域,蘇澳鎮改隸新成立的宜蘭縣[4]:240。
蘇澳鎮共轄26個里,其行政區域分布情形為[4]:243-252:
次分區 | 里名 | |||||||||
---|---|---|---|---|---|---|---|---|---|---|
新馬區 | 龍德里 | 頂寮里 | 新城里 | 永榮里 | 存仁里 | 隘丁里 | 港邊里 | |||
蘇澳區 | 聖湖里 | 聖愛里 | 蘇北里 | 蘇南里 | 蘇西里 | 永光里 | 長安里 | 蘇東里 | 永春里 | 永樂里 |
南方澳區 | 南正里 | 南安里 | 南興里 | 南建里 | 南寧里 | 南成里 | ||||
東南澳區 | 東澳里 | 南強里 | 朝陽里 |
觀光資源
每年夏季為旅遊旺季,以蘇澳冷泉與海洋風情著名的蘇澳,吸引台灣各地觀光客前往拜訪。
- 鯖蔥燒
- 位於南方澳靠近南寧魚市場附近,使用在地鯖魚製作的點心,成為南方澳特色美食之一
- 鮮魚湯
- 位於江夏路上的商家,以南方澳新鮮漁產做為料理食材新鮮現煮,更為地方所讚譽。
- 於縣內其他鄉鎮亦有製作。為道地宜蘭名產。
- 冷泉嘉年華:每年七月中下旬。
- 南方澳鯖魚節:每年十月中旬。
- 鯖魚祭:每年中秋節前後。
體育設施
- 北濱公園
- 蘇澳運動公園
- 冷泉運動公園
- 蘇澳鎮立游泳池
教育
- 國立蘇澳高級海事水產職業學校
- 宜蘭縣立慈心華德福教育實驗高級中等學校(蘇澳校區)
- 宜蘭縣立蘇澳國民中學
- 宜蘭縣立南安國民中學
- 宜蘭縣立文化國民中學
- 宜蘭縣蘇澳鎮蘇澳國民小學
- 宜蘭縣蘇澳鎮士敏國民小學
- 宜蘭縣蘇澳鎮岳明國民小學
- 宜蘭縣蘇澳鎮馬賽國民小學
- 宜蘭縣蘇澳鎮永樂國民小學
- 宜蘭縣蘇澳鎮育英國民小學
- 宜蘭縣蘇澳鎮南安國民小學
- 宜蘭縣蘇澳鎮蓬萊國民小學
醫療
- 臺北榮民總醫院蘇澳分院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蘇澳建生醫院
交通
- 國道客運
相關著作
相關條目
注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