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概述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台灣媒體的紀載最早可追溯至1885年。
此條目需要精通或熟悉相關主題的編者參與及協助編輯。 (2019年3月30日) |
臺灣歷史、台灣歷史年表 | |||||||||||
---|---|---|---|---|---|---|---|---|---|---|---|
史前時期 | |||||||||||
荷治 1624-1662 |
西治1626-1642 | 原住民政權及部落~1933 | |||||||||
明鄭時期 1661-1683 |
|||||||||||
清治時期 1683-1895 |
|||||||||||
日治時期 1895-1945 |
|||||||||||
戰後時期 1945 迄今 | |||||||||||
其他臺灣系列 | |||||||||||
臺灣主題首頁 | |||||||||||
| |
| |
1885年7月,英格蘭長老會牧師巴克禮創辦臺灣第一份印刷刊物《臺灣府城教會報》,以白話字作為文字媒介,雖為傳教而生,但是其中不乏社會百態及文藝創作[1][2]。
日人治臺初期遭受不少阻力,因此引進大眾傳播媒體,由日人辦報為殖民政府喉舌,控制言論,文字多以日文為主,就算有中文也是文言文,且嚴禁臺灣民眾發行報刊,以此達到馴化臺灣、便於殖民的目的。初期臺灣有四家穩定經營的日報,分別是北部的《臺灣日日新報》,中部的《臺灣新聞》,南部的《臺南新報》與東部的《東臺灣新報》,此為臺灣近代報紙與報業之濫觴。
民間辦報則以民營的《臺灣民報》最為著名。1920年春,林獻堂等人在東京共組「新民會」,創辦《臺灣青年》雜誌社,發行月刊,編輯兼發行人為蔡培火,創刊後廣受海內外臺胞捐助支持。《臺灣青年》創刊初期強調青年奮起與文化發展,其後逐漸強調民族色彩,成為日本當局管制的對象,而無法順利運往臺灣,甚至被迫禁止發行。1922年,《臺灣青年》改名《臺灣》,內容中日文各佔一半。1923年4月,《臺灣民報》半月刊創刊,後因東京大地震火災暫時停刊,復刊後改為半月刊,12月,日本當局對年初臺灣議會同盟會的與會者展開逮捕行動,史稱「治警事件」,《臺灣民報》許多工作人員皆遭收押判刑,一度因此暫停出刊。《臺灣》月刊在《臺灣民報》站穩市場後停刊,《臺灣民報》改為周刊,《臺灣》雜誌社股份有限公司也改稱《臺灣民報》社股份有限公司。1926年,對臺灣人具有好感的臺灣文官總督伊澤多喜男,核准《臺灣民報》雜誌社遷回臺灣,條件是必須有部份版面刊載日文。
此章節需要擴充。 (2019年4月20日) |
台灣於1945年日本撤退至1980年代後期解嚴前之新聞媒體,因多由中國國民黨及中華民國政府持有,故民進黨主張「黨政軍退出媒體」[3]。在指戒嚴時代,媒體成為統治者打擊異議份子及遂行言論管制及宣傳之工具;當時的媒體監督機構主要也只單純地探討媒體內容,而從未針對媒體結構進行批判[4]。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