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日治台灣及中華民國政治人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蔡培火(1889年5月22日—1983年1月4日),號峰山,臺灣政治人物,雲林縣北港鎮人,日治時期曾從事社會運動,戰後曾任中華民國紅十字會副會長、立法委員、行政院政務委員。
蔡培火 | |||
---|---|---|---|
中華民國第1屆立法委員 | |||
任期 1948年5月5日—1983年1月4日 | |||
選區 | 臺灣省選舉區 | ||
個人資料 | |||
出生 | 1889年5月22日[1] 大清福建臺灣省臺灣府雲林縣大槺榔東頂堡 | ||
逝世 | 1983年1月4日 臺灣臺北市大安區敦化南路 | (93歲)||
墓地 | 臺灣臺南市南區臺南南山公墓基督教墓區 | ||
國籍 | 大清(1889年-1895年) 大日本帝國(1895年-1945年) 中華民國(1945年-1983年) | ||
政黨 | 中國國民黨(1945年-1983年) | ||
其他政黨 | 臺灣民眾黨(1927年-1930年) | ||
配偶 | 吳足 (1912年結婚—1937年喪偶) 廖溫音 (1948年結婚—1983年結束) | ||
職業 | 教師、政治人物 | ||
知名於 | 台灣同化會 臺灣民報 臺灣文化協會 | ||
宗教信仰 |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 | ||
漢語名稱 | |||
正體字 | 蔡培火 | ||
|
1897年受長兄嘉培指導學習漢文,1901-1902年(明治35-36年),蔡培火就讀公學校期間,彼時在台南唸書的兄長教他羅馬字,開啟其接觸羅馬字及之後白話字運動的契機。1906年,他進入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師範部就讀。1910年,他在畢業後任阿公店公學校訓導,兩年後於臺南市第二公學校任教。1914年(大正3年),他加入台灣同化會;1915年,同化會遭解散,蔡培火也被迫離開教職。之後,他在親友與林獻堂的資助下前往日本留學,並考上東京高等師範學校理科二部(物理化學科)。1917年結識日本植村正久牧師,開始接觸基督教並於1920年於日本東京富士見町教會受洗,同年他加入「新民會」並擔任《臺灣青年》的編輯兼發行人。
1920年(大正9年),在《台灣青年》一卷四號發表〈我島と我等〉(而後在同卷五號發表漢文版〈我島與我等〉),提出「台湾は......我等台湾人の台湾である(台灣是台灣人的台灣)」的主張,成為台灣民族運動中最重要的中心思想。1921年(大正10年)加入台灣文化協會,協助推動「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之後曾因違反《治安警察法》遭逮捕,與蔣渭水一同被判刑四個月,此事是便是治警事件。在獄中服刑時,他創作了《台灣自治歌》。
1927年(昭和2年)文化協會分裂,蔡培火因不滿協會有同志搞階級鬥爭,加之與連溫卿主張不合,因而脫離文化協會並與蔣渭水共組台灣民眾黨,但之後因蔣渭水大力支持工農運動,蔡即對蔣產生不滿。1929年,他在台南舉辦「台灣白話字第一回研究會」,共舉辦三期,之後日本當局以「恐有影響於日語的普及,有礙教育方針」為由加以禁止;同時,他將歌曲《咱台灣》寫作完成。
1930年(昭和5年)8月蔡培火又因不滿黨內同志主張社會主義和工農運動,於是又與楊肇嘉、林獻堂等人另組台灣地方自治聯盟,12月遭台灣民眾黨開除黨籍。1937年第一任妻子吳足逝世,著有一古體詩〈憶我妻〉,同年中日戰爭爆發,蔡前往東京以避開總督府,1942年由東京輾轉至上海。
蔡培火可說是少數能活到戰後時期且比較沒有受到打壓的台灣政治人物,這點既不同於早逝的蔣渭水、蔡惠如,也不同於險些身陷囹圄的林獻堂,就其仕途來說,甚至比戰前諸多已在自由中國(重慶國民政府)參加對日抗戰的台籍人士更獲信任,見寵於國府軍方與當局,此或與他在日本投降前,1945年7月時曾擔任田川大吉郎的秘書和軍統建立聯繫,是推動臺灣民族運動領導人物中,曾參與軍統地下工作的先驅。
1945年日本投降後,蔡培火於外地立即加入中國國民黨,一年後蔡回到臺灣,1948年當選行憲後第一屆立法委員,1949年於7月18日,行政院會議通過成立東南軍政長官公署,任命臺灣省省主席陳誠為長官,並分設陸海空軍聯席會議與政務委員會,蔡培火與此時已擔任該署政務委員。1950年行政院院長陳誠任蔡培火為政務委員,成為1949年國府播遷來台以後的首位臺籍政務委員。1952年擔任中華民國紅十字會副會長。1974年蔡從紅十字會中撥出新台幣20萬元創辦中華民國捐血運動協會,並出任會長,先後在台北、台中、台南、高雄成立四個捐血中心。
蔡培火晚年透過吳三連介紹,與新一代民主運動領導者康寧祥有所往來。據康寧祥回憶,1979年夏天他接到吳三連電話通知,到國賓飯店與蔡培火首次會面,向他分析局勢。兩週後第二次會面時,蔡培火已向康寧祥詢問:「康先生,如果這樣,台灣人組黨是可能嗎?」。康寧祥對此表示情勢不錯,但還須多準備、訓練。到第三次見面時,蔡培火對康寧祥正式說明「康先生,看這情勢這樣發展下去,國民黨應該是擋不住了,聯合國也撤退,美國也斷交了,他的法統正當性沒了,台灣人如果沒有一個主體,到時候沒有辦法處理。」甚至表示二戰後因為台灣人沒有主體性與主導性,以至於被人家拖著走。當時吳三連對康寧祥表示「如果現在組黨,這位老前輩會參加喔」。[2]:264然而隨著美麗島事件發生,就沒有第四次會了。[2]:263-264康寧祥認為以他當時高齡91歲狀況,組黨對他來說已不是完成偉大政治理想,然而對臺灣人命運的終極關懷,他們對抗過日本殖民統治的前輩雖然戰後各奔前程,但在見證歷史的時刻,仍然心繫臺灣。康寧祥認為這是臺灣社會最寶貴的力量,也是蔣經國政府最不願意見到的局面。[2]:264
1983年1月4日晚間九點因支氣管炎在家中逝世,享耆壽94歲。
使用「台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查詢,目前(2011/10/06)已知的有:
使用「台灣文史哲論文集篇目索引系統」跟「台灣期刊論文索引系統」,目前(2011-10-06)已知的有:
使用「全國圖書書目資訊網」查詢,目前(2011-10-08)已知的有: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