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第10屆美國總統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約翰·泰勒(英語:John Tyler,1790年3月29日—1862年1月18日[1])是第十任美國總統和副總統,他1840年與輝格黨總統候選人威廉·亨利·哈里森搭檔贏得大選,1841年就任副總統;哈里森入主白宮僅一個月就在同年四月病逝,泰勒繼任直到1845年任期結束。泰勒堅決支持並提倡州權,對奴隸制問題也不例外,擔任總統期間,他只願在不侵犯州權的前提下推動國家權力政策。泰勒意外登上總統寶座對亨利·克萊等政治家的總統抱負構成威脅,他同兩大政黨逐漸形同陌路。
約翰·泰勒 John Tyler | |
---|---|
第10任美國總統 | |
任期 1841年4月4日繼任—1845年3月4日 | |
副總統 | 無[注 1] |
前任 | 威廉·亨利·哈里森 |
繼任 | 詹姆斯·諾克斯·波爾克 |
第10任美國副總統 | |
任期 1841年3月4日—1841年4月4日 | |
總統 | 威廉·亨利·哈里森 |
前任 | 理查德·門特·約翰遜 |
繼任 | 喬治·M·達拉斯 |
弗吉尼亞州聯邦參議員 | |
任期 1827年3月4日—1836年2月29日 | |
前任 | 約翰·倫道夫 |
繼任 | 威廉·卡貝爾·里夫斯 |
美國參議院署理議長 | |
任期 1835年3月3日—1835年12月6日 | |
前任 | 喬治·波因德克斯特 |
繼任 | 威廉·魯福斯·金 |
第23任維珍尼亞州州長 | |
任期 1825年12月10日—1827年3月4日 | |
前任 | 詹姆斯·普萊森茨 |
繼任 | 威廉·布蘭奇·吉爾斯 |
美國眾議院議員 來自弗吉尼亞州第23國會選區 | |
任期 1816年12月17日—1821年3月3日 | |
前任 | 約翰·克洛普頓 |
繼任 | 安德魯·史蒂文森 |
個人資料 | |
出生 | 美國弗吉尼亞州查爾斯城縣格林韋種植園 | 1790年3月29日
逝世 | 1862年1月18日 美利堅聯盟國弗吉尼亞州里士滿埃克斯錢吉酒店 | (71歲)
死因 | 中風 |
墓地 | 里士滿好萊塢公墓 |
政黨 | 無黨籍(1841至1844年,1844至1862年) |
其他政黨 | |
配偶 | |
兒女 | 15人,包括萊蒂西亞、羅伯特、大衛、約翰、里昂 |
父母 |
|
母校 | 威廉與瑪麗學院 |
專業 |
|
簽名 | |
軍事背景 | |
服役 | 查爾斯城步槍連 |
服役時間 | 1813年 |
軍銜 | 上尉 |
參戰 | 1812年戰爭 |
泰勒家族是弗吉尼亞名門,與同期美國南部大部分望族一樣是奴隸主,泰勒在政壇動盪之際成為全國名流。民主共和黨是19世紀20年代美國僅有的政黨,但沒幾年就隨派系分裂。他本是民主黨人,但在拒行聯邦法規危機時反對安德魯·傑克遜,認為傑克遜的行為侵犯州權,譴責總統在銀行戰爭期間擴大行政權力。泰勒投向輝格黨懷抱,先後擔任弗吉尼亞州議員、州長、聯邦眾議員、聯邦參議員。為吸引主張州權的南方選民,輝格黨安排泰勒與哈里森搭檔,戰勝競選連任的馬丁·范布倫。
哈里森總統上任僅一個月就病逝,泰勒是首位未經選舉上台的美國總統;美國史上其他未經選舉上台的總統任職時間都不及泰勒。由於當時《美國憲法》語焉不詳,因此泰勒搶先行動馬上宣誓就職並搬進白宮,接掌全部總統權力,成為後世副總統繼位先例並寫入美利堅合眾國憲法第二十五條修正案。泰勒簽署輝格黨主導國會通過的部分法案,但他力主從嚴解讀憲法,否決該黨創辦國民銀行、提升關稅的法案。泰勒認為政策應由總統而非國會主導,企圖繞過肯塔基州聯邦參議員克萊為首的輝格黨勢力。泰勒上台後不久大部分內閣辭職,輝格黨人嘲笑他是「碰巧總統」,甚至把他開除出黨。泰勒是首位遭國會推翻否決的總統,他在國內政策陷入僵局,但外交領域不無小補,與英國簽署《韋伯斯特-阿什伯頓條約》並同清朝簽訂《望廈條約》。
德克薩斯共和國1836年脫離墨西哥,堅信昭昭天命的泰勒竭力推動該國併入聯邦,認為美國經濟將由此迎來重大機遇。他一度考慮競選連任,但輝格黨和民主黨都無意支持,最後泰勒放棄競選,並支持同樣主張兼併德克薩斯的詹姆斯·諾克斯·波爾克。波爾克勝出後泰勒在離任三天前簽署兼併德克薩斯的法案,波爾克上台後落實程序。1861年南北戰爭爆發,泰勒支持南方的邦聯陣營,並在去世前不久贏得該陣營的眾議員席位。學者稱讚泰勒政治立場堅定,但史學家評比美國總統歷史排名時普遍將他排在偏後。與其他總統相比,泰勒在美國文化記憶里形象模糊,記得他的人很少。[2][3][4][5][6]
約翰·泰勒1790年3月29日生於弗吉尼亞州蓄奴家族,是弗吉尼亞早期家族後裔,與未來競選搭檔威廉·亨利·哈里森一樣來自查爾斯城縣[7][8]。泰勒家族祖上是英格蘭移民,可追溯至17世紀殖民地時代的威廉斯堡。父親老約翰·泰勒又稱法官泰勒,是托馬斯·傑斐遜的好友兼大學室友,曾與威廉之父本傑明·哈里森五世一起在弗吉尼亞州眾議院任職。老泰勒擔任州眾議院議長四年,還曾出任州法院法官、維珍尼亞州州長、駐里士滿美國弗吉尼亞東區聯邦地區法院法官。夫人瑪麗·馬羅·阿米斯特德的父親是新肯特縣顯赫種植園主羅伯特·布斯·阿米斯特德,曾任一屆弗吉尼亞殖民地議員。瑪麗1797年因中風撒手人寰,此時兒子約翰只有七歲。[9]:4–7, 12[10]:30–31
泰勒有兩兄弟五姐妹,在占地五平方公里的格林韋種植園長大,莊園由父親建成,共有六間臥室。奴隸種植小麥、玉米、煙草等各種作物,[9]:10–11[10]:30父親為孩子的導師支付高額報酬[11]:325–326。泰勒身體虛弱,長大後也一直很瘦而且容易腹瀉[12]:48。12歲時他遵循家族傳統到威廉與瑪麗學院讀預科,1807年在該校大學畢業時只有17歲。泰勒的經濟觀受亞當·斯密《國富論》影響,一生鍾愛威廉·莎士比亞。校長詹姆斯·麥迪遜對泰勒亦師亦父,影響很大。[9]:14–18[10]:31–34[12]:50
考核法官忘記詢問年齡,結果尚未達到年齡下限的泰勒19歲便取得律師從業資格。父親此時擔任弗吉尼亞州長(1808至1811年),小泰勒在州首府里士滿開始執業。[9]:20–21[10]:35–36。1810年聯邦政府人口普查顯示「約翰·泰勒」(估計指州長)在里士滿有八名奴隸[13],亨利科縣可能有五名[14],查爾斯城縣可能有26名[15]。
1813年老泰勒去世,小泰勒買下伍德伯恩種植園住到1821年[16]。他從父親的遺產中繼承13名奴隸,1820年在種植園擁有24名奴隸,但1820年人口普查數據顯示只有八名奴隸在種植園務農[17][18]。
1811年,年僅21歲的泰勒當選州眾議院查爾斯城縣議員,任期只有一年但四度連任,除第一個任期與科尼利厄斯·埃格蒙共事外,後四個任期該縣另一名議員都是本傑明·哈里森[19]。泰勒進入州議會法院與司法委員會,他極力支持州權、反對建立國家銀行的政治立場在1811年首個任期結束前便展露無疑。弗吉尼亞州聯邦參議員威廉·布蘭奇·吉爾斯與理查德·布倫特不顧州議會指示投票支持延長美國第一銀行特許,泰勒同州議員本傑明·利要求公開譴責兩人[注 2][9]:26–30
泰勒與同時代大部分美國人一樣對英國沒有好感,1812年戰爭爆發時他在州眾議院演說呼籲出兵。英軍1813年夏攻占弗吉尼亞州漢普頓後,泰勒急切組織查爾斯城步兵民兵連守御里士滿並親自擔任上尉帶隊。[21]英軍沒有攻打里士滿,泰勒兩個月後解散民兵連[9]:26–30[10]:35,他因服兵役所獲土地位於今愛荷華州蘇城附近[22]。
1813年父親去世,泰勒繼承種植園和13名奴隸[10]:61。1816年他從州議會辭職,進入州議會推舉、由八名顧問組成的州務委員會[9]:26–30。
弗吉尼亞州第23國會選區聯邦眾議員約翰·克洛普頓1816年9月去世,泰勒與朋友兼政治盟友安德魯·史蒂文森都想繼任。兩人政治立場接近,競爭很大程度上是比人氣。[12]:60泰勒靠政壇人脈和競選以微弱優勢勝出,1816年12月17日宣誓後成為第14屆美國國會民主共和黨議員[注 3],這也是善意時代全美唯一的主要政黨[9]:31–34。
民主共和黨一向倡導州權,但1812年戰爭促使許多人呼籲增強中央政府職能。大部分國會議員希望聯邦政府出手資助港口、道路等境內改進,但泰勒堅持從嚴解讀憲法,無論站在憲法還是個人立場都反對此類提議。在他看來,各州利用地方自籌資金建設必要項目即可,宣稱弗吉尼亞州「沒差到要靠國會慈善捐款的地步」。[9]:31–34
國會1818年選派泰勒與另外四人組建委員會審計美國第二銀行,對銀行內部腐敗深感震驚,主張撤消銀行許可,但國會毫無意向。他在第一次塞米諾爾戰爭期間首次與安德魯·傑克遜將軍衝突,傑克遜1818年攻入佛羅里達,泰勒認可將軍為人,但譴責他處決兩名英國臣民之舉太過衝動。1819年初泰勒連任,無人反對。[9]:35–40
聯邦是否接納密蘇里州且新州是否允許奴隸制是1819至1821年第16屆美國國會面臨的主要議題[9]:47–50[10]:37–38。泰勒承認奴隸制弊端重重,希望准許向西擴張,如此東部奴隸和奴隸主西遷,為弗吉尼亞州逐漸廢除奴隸制創造土壤,南方州份就會像北方一樣隨着奴隸越來越罕見自行廢除制度[9]:47–50[10]:37–38。泰勒認為國會無權規管奴隸制,根據各州實施奴隸制與否決定聯邦是否接納定然造成分裂[12]:69。《密蘇里妥協》在沒有泰勒支持的情況下通過,密蘇里州和緬因州分別作為蓄奴州和自由州加入聯邦,同時禁止北方領地組建的州採用奴隸制。泰勒在國會始終投票反對限制領地奴隸制的法案。[9]:47–50[10]:37–38
泰勒1820年下半年以健康問題為由決定不競選連任,私下自承工作沒有成就感,反對票很大程度上純屬象徵,無力影響首都政壇文化。國會議員薪俸很低,難以負擔孩子們的教育。泰勒1821年3月3日離開國會,支持昔日對手史蒂文森參選,隨後全職投入律師工作。[9]:58–59[10]:39
在家執業非常繁忙而無趣,泰勒強忍兩年就於1823年復出競選州議員。查爾斯縣兩名議員都無意連任,兩個席位只有三人參選,泰勒四月得票最多。[11]:339–340議會12月開幕後討論即將到來的1824年總統大選。沿用多年的國會提名核心小組漸失民心但尚未退出歷史舞台,泰勒建議眾議院表態支持核心小組並提名威廉·H·克勞福德為民主共和黨候選人。州議會支持克勞福德,但沒有採納泰勒的提議。泰勒第二次進入州議會最大的成就是挽救威廉與瑪麗學院免因學生減少倒閉,他人建議該校從威廉斯堡鄉村遷至人口更多的州首府里士滿,但泰勒建議行政與財政改革。他的建議寫入法律且成效顯著,1840年該校入學人數達歷史新高。[9]:60–62
泰勒的政治資本逐漸累積,是1824年州議會選派聯邦參議員的考慮人選[9]:76。此時弗吉尼亞州長由州議會任命,他在1825年12月入圍並以131比81擊敗約翰·弗洛伊德。根據1776生效至1830年的原版《弗吉尼亞憲法》,州長缺乏實權,對議會法案連否決權都沒有。泰勒的演講機會很多,但無力影響議會。擔任州長期間他最引人注目的舉動是為1826年7月4日去世的弗吉尼亞同胞、前總統傑斐遜致悼詞。[注 4]泰勒非常崇敬傑斐遜,悼詞廣受好評。[9]:64–67[10]:39–40
泰勒的州長任期基本上古井無波,他繼續倡導州權並極力反對以任何形式集中聯邦政府權力。為阻撓聯邦基礎設施提案,他提議弗吉尼亞州積極擴充州內道路體系。他還建議擴充州內資金不足的公立學校體系,但沒有顯著成效。[9]:67–69州長任期僅一年,州議會1826年12月一致推舉泰勒連任[9]:72。
1829至1830年弗吉尼亞州召開制憲大會,泰勒與里士滿居民、美國首席大法官約翰·馬歇爾、菲利普·尼古拉斯、約翰·克洛普頓共同代表里士滿、威廉斯堡、查爾斯城縣、詹姆斯城縣、亨利科縣、新肯特縣、沃里克縣、約克縣組成的選區[23],大會領導層指派他進入立法委員會。泰勒一度出任弗吉尼亞殖民協會主席,多年後還當上威廉與瑪麗學院校長。[24]
弗吉尼亞州聯邦參議員約翰·倫道夫任期將滿,州議會1827年1月在推舉連任還是另覓人選上舉旗不定。倫道夫為人頗具爭議,他像大部分州議員一樣堅決主張州權,但在聯邦參議院以言辭激烈、行為古怪出名,令盟友頗為尷尬,極力反對約翰·昆西·亞當斯總統和肯塔基州聯邦參議員亨利·克萊更是樹敵眾多。民主共和黨支持亞當斯和克萊的民族主義者在弗吉尼亞州議會雖非多數,但已占相當比例。他們希望拉攏倡導州權但對參議員聲譽不滿的議員取代倫道夫。他們找上泰勒,承諾只要後者參選就一定公開支持。泰勒一再謝絕並表態倫道夫才是最佳人選,但政治壓力有增無減,最後他表示如果當選就不再拒絕。投票當天有議員提出兩名候選人政治立場毫無區別,泰勒不過比倫道夫更討喜。倫道夫的支持者認為推舉泰勒等於默認支持亞當斯政府,議會最後以115比110推舉泰勒,他在1827年3月4日參議員任期開始時辭去州長職務。[9]:73–81
泰勒當選聯邦參議員之際,1828年總統大選已拉開帷幕。在任總統亞當斯面臨傑克遜將軍挑戰,民主共和黨分裂成國家共和黨和民主黨,分別支持亞當斯和傑克遜。兩人都主張擴大聯邦政府權力,泰勒頗為反感,但經過比較逐漸倒向傑克遜,希望將軍不要像在任總統那樣把大筆聯邦資金花在境內改進。對此他表示,倒向傑克遜至少心懷希望,看到亞當斯只會絕望。[9]:83–84[10]:41
第20屆美國國會1827年12月開幕[注 5],弗吉尼亞州另一名參議員利特爾頓·沃勒·塔澤維爾與泰勒關係友好,兩人都主張從嚴解釋憲法,對傑克遜的支持均有保留。泰勒認為基礎設施建設屬州內事務,應由各州決定,故擔任參議員期間竭力反對國家基礎設施法案。1828年的保護主義嫌惡關稅在他和其他南方議員反對下通過,泰勒宣稱新關稅唯一的好處是激起全國政治反彈,恢復尊重州權。[9]:86–88他一直強烈支持州權,稱各州只需動動嘴就能讓聯邦政府不復存在,(聯邦)憲法徹底煙消雲散[25]:698。
泰勒很快就對傑克遜總統反感,批評新總統採用獵官制這樣的「拉票武器」。他投票反對總統許多有違憲或報答支持之嫌的提名,但這種反對自家黨派總統提名之舉難免招來「叛變」惡名。[9]:86–87, 99–106泰勒對傑克遜利用休會任命權指派三名條約專員與奧斯曼帝國會晤尤感憤怒,為此遞交法案要求譴責白宮[10]:41。
泰勒認可傑克遜部分舉措。總統認為聯邦政府資助梅斯維爾公路項目違憲並行使否決權,泰勒站出來為傑克遜辯護[9]:99–100[10]:41。他投票支持總統部分任命,如傑克遜未來競選搭檔馬丁·范布倫出任美國駐英國公使[9]:105–106。美國第二銀行續約是1832年總統大選的主要議題,傑克遜和泰勒都反對。國會1832年7月通過續約法案,總統以憲法和現實兩方面理由否決。泰勒投票維持否決並公開表態支持總統連任,傑克遜贏得大選。[9]:124–125
泰勒與黨派關係很不和諧,情況在第22屆國會,特別是1832至1833年拒行聯邦法規危機爆發後達到頂點。南卡羅來納州以脫離聯邦威脅,1832年11月通過《拒行聯邦法條例》,宣布「嫌惡關稅」在該州境內無效,引發各州是否有權廢止聯邦法律的重大憲法問題。傑克遜總統認為各州無權廢止,準備簽署《強制法》授權聯邦政府動用軍隊強制執行關稅。泰勒認同南卡羅來納州立場,反對總統用軍隊對付州份,並在1833年2月演說闡述立場。他支持克萊提出並在同年頒布的折衷關稅,用十年逐漸降低稅率,緩解各州與聯邦政府的緊張關係。[9]:112–120
泰勒深知投票反對《強制法》後與州議會支持傑克遜的派系關係再無緩和餘地,一直放任他違抗黨派意旨的議員也不會再容忍。1833年2月泰勒競選連任的對手是親傑克遜派民主黨人詹姆斯·麥克道爾,最終泰勒在克萊表態支持下以12票優勢勝出。[9]:120–123
傑克遜1833年9月以行政命令解散美國第二銀行之舉令泰勒非常反感。總統指示財政部長羅傑·B·托尼立即將聯邦資金從美國第二銀行轉至州特許銀行,泰勒認為此舉「公然奪權」、違約、威脅經濟。掙扎數月後,他決定與傑克遜的政敵站到一起。1834年3月,他在參議院財政委員會投票贊成兩項譴責總統的決議。[9]:125–128泰勒此時已投入克萊新組建的輝格黨懷抱,參議院就在該黨控制下。1835年3月3日,輝格黨在第23屆國會休會數小時前投票把泰勒推為參議院臨時議長以示認可。[9]:132他至今仍是唯一當過參議院臨時議長的美國總統[26]。
民主黨不久占據弗吉尼亞州眾議院多數席位,希望泰勒辭職去當法官,後者回絕。泰勒知道州議會接下來會強迫他違背自身憲法立場投票。密蘇里州聯邦參議員托馬斯·哈特·本頓提出取消譴責傑克遜的法案,輝格黨控制的州議會可以通過決議明確要求泰勒投贊成票。不聽指示有違泰勒的原則,畢竟他的從政生涯就是從「譴責吉爾斯和布倫特反抗(州議會)指示」開始。[9]:138此後幾個月他向友人求助,但他們的建議相互衝突。二月中旬泰勒自認參議員生涯已經到頭,並在1836年2月29日將辭職信交給副總統范布倫:[9]:134
我要堅持當初投身公眾服務事業就抱持的原則直到退休,交出我響應弗吉尼亞人民號召登上的職位,以此向子孫樹立榜樣,任何高位都不足以犧牲榮譽為代價。
泰勒想回歸私人生活、照顧家庭,但很快就忙於1836年總統大選。早在1835年他就是部分人士眼中的副總統人選,弗吉尼亞州民主黨人指示該州聯邦參議員附和本頓的取消譴責提案當天,輝格黨人提名泰勒競選副總統。傑克遜選中范布倫傳承衣缽,新生的輝格黨尚未建立遍及全國的黨組織,無法召開全國大會提名單個人選與副總統抗衡。各地輝格黨自行提名人選,表明黨派聯盟非常脆弱:馬薩諸塞州輝格黨人提名丹尼爾·韋伯斯特與弗朗西斯·格蘭傑,北方和邊境州的反共濟會黨支持威廉·亨利·哈里森與格蘭傑,中部與深南部倡導州權的派系提名休·勞森·懷特和泰勒。[9]:147–151馬里蘭州的輝格黨候選人是哈里森與泰勒,南卡羅來納州是威利·頗森·緬甘和泰勒。黨派競選策略是確保范布倫拿不到過半選舉人票,由聯邦眾議院決定選舉結果,這樣就能達成各種交易。泰勒也希望選民無法直接選出副總統,由參議院根據憲法第十二條修正案拍板,這樣只要他的得票數排前二就有希望。[12]:119–121
泰勒遵循當時高級公職候選人不主動競選的慣例,選舉期間一直呆在家裡沒發表演講[12]:119–121。1836年11月選舉日他只拿到喬治亞州、南卡羅來納州、田納西州共47票,落後格蘭傑和來自肯塔基州的民主黨候選人理查德·門特·約翰遜。哈里森是得票最多的輝格黨候選人,但范布倫的選舉人票超過半數。[9]:147–151總統人選由選舉人票決定,但副總統是參議院拍板,這在美國歷史上至今空前絕後,最後約翰遜入選[27]:189。
1829年10月至1830年1月,擔任聯邦參議員的泰勒捲入州內政治,很不情願地參加弗吉尼亞大會。初版《弗吉尼亞憲法》賦予趨於保守,東部各縣權力特別大,各縣無論人口,在州議會的代表數相同,而且有產者才有選舉權。西部縣份人口更多,更傾向自由派立場,此次大會給予他們擴大影響的機遇。泰勒是支持現有制度的東部奴隸主,但大會辯論期間很少發言,以免得罪任何政治派系。此時他只想專心當參議員,需要廣泛的政治支持根基,故在會上演講倡導妥協和團結。[9]:88–98
1836年大選後,泰勒自認政治生命已經結束,計劃回歸執業,1837年還從朋友手中買下威廉斯堡大片地產。但他無法下決心遠離政壇,出馬競選州眾議員並在1838年上任。此時他已是全國政治名人,第三次在州眾議院任職期間一度涉足出售公共用地等國家級議題。[9]:152–153
繼任泰勒聯邦參議員席位的威廉·卡貝爾·里夫斯是民主黨保守派,任期在1839年3月截止。里夫斯有同輝格黨結盟的跡象,州議會二月考慮新人選。泰勒已同民主黨分道揚鑣,期望得到輝格黨支持。許多輝格黨人認為挑選里夫斯在政治上更有利,希望1840年總統大選能同民主黨保守派結盟。輝格黨領袖克萊支持上述戰略,但他此時對泰勒仍然非常欽佩。州議會在泰勒、里夫斯等三名候選人間僵持不下,參議員席位空缺近兩年才在1841年1月填補。[9]:157–163
1839年輝格黨全國大會在賓夕法尼亞州哈里斯堡召開,推舉總統候選人。自1837年大恐慌爆發,美國已深陷衰退泥潭三年,無力應對局勢的范布倫失去民意親睞。民主黨四分五裂,輝格黨旗手拿下總統寶座的希望大增,哈里森、克萊、溫菲爾德·斯科特將軍都在爭取提名。泰勒隨弗吉尼亞州代表團與會但不是正式代表,代表團仍對參議員選舉懸而未決介懷,不願推動泰勒競選副總統,後者也沒有爭取。如果他看好的克萊獲總統候選人提名,副總統人選十有八九會選擇北方人士確保地域平衡,這樣泰勒就不大可能入選。[12]:132–133
大會在三名主要候選人間陷入僵局,弗吉尼亞州代表支持克萊。許多北方輝格黨人反對克萊,其中賓夕法尼亞州的撒迪厄斯·史蒂文斯拿到斯科特表態認同廢奴的親筆信。弗吉尼亞州代表閱信後宣布哈里森是他們的第二人選,斯科特大部分支持者於是轉投哈里森陣營,後者贏得提名。[12]:132–133
副總統人選此時不受重視,以往還從沒有哪位總統當選後沒有完成任期,泰勒如何入選尚無定論。歷史學家奧利弗·佩里·奇特伍德認為選擇泰勒很合理:他是南方奴隸主,能緩解南方人對哈里森可能傾向廢奴的擔憂;泰勒曾是1836年副總統候選人,有望助力輝格黨拿下南方人口最多的弗吉尼亞州。泰勒當上總統並同輝格黨決裂後,1839年輝格黨提名大會主辦、紐約出版商瑟洛·威德聲稱,「最後選中泰勒是因為我們別無選擇」。[28]:26–27政敵宣稱泰勒是在克萊失利後哭泣贏得代表好感,堪稱「哭進白宮」,但克萊曾在參議員選舉支持泰勒的對手裡夫斯,「哭泣」之舉應該不大可能[27]:192。表決副總統候選人時弗吉尼亞州代表棄權,但泰勒依然拿下多數。政敵在泰勒入主白宮後指責他靠故意隱瞞觀點獲提名,對此他表示當時根本沒人詢問。為他立傳的羅伯特·西格爾二世認為,選擇泰勒主要是因為別無人選:「他與哈里森搭檔的作用只有一個:吸引南方選民」。[12]:134–135
輝格黨沒有黨綱,領導人擔心定黨綱會導致黨派分裂。輝格黨人競選的主要手段是反對范布倫,指責他和民主黨要為經濟衰退負責。[28]:27泰勒當年不服州議會指示辭去聯邦參議員高位之舉寫入讚揚他為人正直的競選素材[11]:350。輝格黨起初希望自家候選人避免發言,以免得罪黨內人士,但泰勒的民主黨對手、副總統約翰遜巡迴演說成效顯著,輝格黨於是安排泰勒從威廉斯堡趕赴俄亥俄州哥倫布並在當地大會演講,向北方人保證他同意哈里森的觀點。泰勒在各地集會巡迴演說兩個月,許多提問實在無法迴避,面對質問他被迫承認支持大部分輝格黨人反對的折衷關稅,隨後只能靠引述哈里森語焉不詳的講話含糊過關。泰勒在哥倫布的演說持續兩小時,完全沒有談到當時備受關注的美國銀行問題。[12]:137–139
「是什麼在我們國家」
「引起巨大騷動和強烈動感」
「是滾滾而過的球」
「告訴我們蒂珀卡努和泰勒都來了」
「有了他們,我們就能打敗渺小的范(布倫)」
「范(布倫)已經疲憊不堪」
黨派領袖認為必須全力以赴才能戰勝范布倫,動員還沒有投票權的女人去影響男人,這是美國政治史上首次有政黨讓女人大範圍參與選舉活動,弗吉尼亞州婦女紛紛行動起來支持泰勒[29][30]。輝格黨希望迴避問題,靠公眾熱情贏得大選,以火炬遊行和酒精裝點政治集會[12]:135。競選引發的公眾熱忱史無前例,帶動大量公共活動。民主黨媒體嘲笑哈里森年勢已長,只要呆在自家小木屋有蘋果酒喝就會放棄競選;輝格黨打蛇隨棍上發動小木屋競選,將小木屋和蘋果酒描繪成輝格黨的象徵,在黨派集會提供蘋果酒,小木屋標誌圖案隨處可見。蘋果酒是許多農民和商人喜好的飲品,輝格黨迴避總統和副總統候選人出身富裕階層的事實,宣稱哈里森更喜歡「普通人的飲料」。[10]:17–19
競選活動凸顯哈里森的軍旅生涯,選民耳熟能詳的競選口號「蒂珀卡努和泰勒都來了」指總統候選人贏得蒂珀卡努戰役。合唱團走遍全美各地表演愛國勵志歌曲,民主黨編輯都覺得支持輝格黨的合唱會銘刻肺腑。歌曲不乏「投票支持泰勒不需要理由」這樣的歌詞,[10]:17–19路易斯·哈奇的美國副總統歷史著作寫道:「輝格黨人一邊呼號歌唱,一邊飲用高濃度蘋果酒,把『蒂珀卡努英雄』送入白宮」[27]:193。
又一次競爭總統寶座失敗的克萊心中不無苦澀,但對泰勒退出懸而未決的聯邦參議員競選、確保里夫斯當選頗感欣慰,主動在弗吉尼亞州為黨派候選人搖旗吶喊[12]:135。泰勒預測輝格黨會輕取弗吉尼亞州,結果卻尤如當頭一棒,令他頗為難堪[12]:141,所幸輝格黨贏得選舉挽回顏面。哈里森與泰勒以234張選舉人票和53%的普選票輕取對手;范布倫與約翰遜在全部26個州里只拿下7個州共60張選舉人票。輝格黨可謂大獲全勝,在國會兩院均占多數席位。[28]:29–30
大選結束後泰勒留在威廉斯堡的家裡保持低調,私下表示希望哈里森行為果斷,不會容忍內閣出現陰謀詭計,特別是執政初期[28]:34。他沒有參加內閣挑選,也沒有為輝格黨新政府的聯邦公職推薦人選。哈里森對謀求官職者和參議員克萊的各種要求頗感厭煩,兩次致信泰勒就是否保留范布倫任命人選等問題徵求建議。泰勒兩次都建議保留,總統接受建議。[12]:143兩人1841年2月在里士滿短暫會晤並一起檢閱遊行[28]:34,但沒有談論政事[12]:144。
1841年3月4日,泰勒在參議院議會廳宣誓就職,三分鐘演講以州權為核心,在新參議員宣誓後參加總統就職典禮。當天哥倫比亞特區滴水成冰,哈里森向大批群眾持續演說兩小時,泰勒隨後返回參議院收取新總統內閣人選名單,次日以參議院議長身份主持確認議程,一共只用兩小時就完成確認。泰勒知道副總統基本上沒事可干,悄無聲息地離開首都回到威廉斯堡。[9]:200–202[12]:144–145西格爾指出:「如果威廉·亨利·哈里森活下來,約翰·泰勒無疑會同美國歷史上其他副總統一樣默默無聞」[12]:144。
哈里森上任後忙於應付克萊的各種要求,還有想在新政府謀得一官半職之輩和行政部門的各色勢力。他的年紀和身體狀況惡化早在競選期間就人所共知,每個政治家都想到總統繼任問題。哈里森上任僅兩周身體狀況就急轉直下,三月下旬淋雨後患上肺炎和胸膜炎。[9]:201–202[12]:142–1474月1日國務聊韋伯斯特告知泰勒總統病重,兩天後里士滿律師詹姆斯·里昂來信表示哈里森病情惡化,「哪怕明天得知哈里森將軍不在了,我也不會感到意外」[10]:8。泰勒決定不馬上動身趕赴首都,以免有預測總統死亡之嫌。4月5日拂曉,韋伯斯特之子、國務院書記長弗萊徹趕到泰勒的種植園,正式告知總統剛剛逝世。[10]:8
美國此前從未發生總統在任上去世,哈里森之死令總統繼任規定模糊的問題凸顯。當時的任內總統繼任規則源自《美國憲法》第二條第一款第六節(1967年由第二十五條修正案取代):
如遇總統被免職、死亡、辭職或喪失履行總統權力和責任的能力時,總統職務應移交副總統。[31]
憲法規定語焉不詳,沒有說明到底副總統泰勒到底是繼任總統,還是行使總統權責但職位不變[9]:202–203。內閣在哈里森逝世不到一小時會晤,從後世文獻來看會議決定泰勒擔任「副總統代理總統」[32]:447。然而,泰勒堅決主張憲法賦予他充分且無條件的繼任權並馬上宣誓就任總統,為總統逝世後的權力有序移交立下重要先例[33]。聯邦法官威廉·克蘭奇在泰勒的酒店房間主持總統宣誓就職儀式,後者認為此前就職副總統時已經宣誓,但為平息任何對他入主白宮的質疑還是重新宣誓[9]:202–203。泰勒上任時51歲,刷新最年輕美國總統紀錄[34],但1845年就由從他手中繼任的詹姆斯·諾克斯·波爾克以49歲打破。
「為免疏遠哈里森的支持者,泰勒決定保留哈里森全體內閣,哪怕其中好幾人公開敵對,對他繼任深感不滿」[33]。韋伯斯特在新總統首次內閣會議時表示,哈里森此前是以多數票走向制定政策。考慮到哈里森很少召開內閣會議,而且至少一次明確表示手中權力在內閣之上,國務卿的話很可能不盡不實。[35]內閣滿以為新總統也會如此,但大吃一驚的泰勒馬上表示:
先生們,請原諒;我非常高興內閣擁有這麼能幹的政治家,對此各位已經證明。我將非常樂於聽取各位的忠告和建議,但決不可能同意由他人來指示我如何行事。身為總統,我會對政府負責。希望你們在執行政府指令時衷心合作,只要各位能夠接受,我們就能通力合作,否則我會接受大家的辭呈。[9]:270[12]:149
4月9日泰勒在國會發表就職演講,重申對傑斐遜民主和限制聯邦權力的信仰。國會反對派議員起初不接受泰勒上位,約翰·昆西·亞當斯就認為泰勒應該以「代總統」名義行看守政府職責,或名義上仍是副總統。[9]:203–207克萊也質疑新總統的權威,他本想成為哈里森政府背後的實權派,對泰勒政府也有如此打算。他仍視泰勒為副總統,繼任總統實際上不過「攝政」。[12]:142, 151
國會按慣例向新總統致意,表示正在開會,可以接收信息。兩院都有議員提出修正案,要求把「總統」改成「副總統」等辭彙指代泰勒,但均未通過。密西西比州參議員羅伯特·J·沃克反對上述修正案的發言稱,還把泰勒視為副總統、有權主持參議院運作的想法實在荒謬。[32]:451–453
政敵始終沒有完全接受泰勒繼任總統,為他起「碰巧總統」等各種嘲諷綽號[36]。泰勒始終堅信總統地位合法,政敵寄往白宮的信函如以「副總統」或「代總統」抬頭就會原封不動地退回[10]:10。
外界普遍認為哈里森會恪守輝格黨政策,服從以克萊為首的政黨國會領袖。泰勒上任之初贊同輝格黨控制的新國會,簽署優先購買權法賦予定居公共土地者「占屋主權」,還簽署分配法、新破產法並廢除獨立國庫制。但面臨重大銀行業問題時,泰勒馬上與輝格黨國會議員發生分歧,兩次否決克萊的國家銀行法。第二份國家銀行法是為滿足總統首次否決的意見而提,但國會通過時內容大變,故泰勒再度否決。國會此舉後以弗吉尼亞州輝格黨聯邦眾議員約翰·博茨所稱「斬首泰勒隊長」為人所知,旨在確保克萊1844年爭奪輝格黨總統候選人提名時在任總統不構成威脅。泰勒提出人稱「英國財政部」的替代財政計劃,但控制國會的克萊派系全不理會。[9]:217–251
總統第二次否決銀行法後,內閣官員於1841年9月11日一個接一個地走進泰勒的辦公室辭職,克萊企圖以此迫使泰勒主動下台,以便他把副手、參議院臨時議長塞繆爾·L·索瑟德送入白宮。只有韋伯斯特尚未辭職,留下為1842年《韋伯斯特-阿什伯頓條約》鋪路並證明他與克萊相互獨立。[37]據稱泰勒聽到韋伯斯特表示願意留下時言道:「把手給我,我現在跟你說,亨利·克萊註定要失敗。」[25]:699。泰勒沒有辭職或屈服,結果國會輝格黨議會9月13日將他開除出黨。輝格黨報紙猛烈抨擊總統,威脅暗殺的信件雪花般飄向賓夕法尼亞大道1600號,[9]:249–251輝格黨議員甚至拒絕撥款維護年久失修的白宮[25]:699。
聯邦政府1841年中期面臨的預算赤字已達1100萬美元。泰勒深知需要提高關稅,但又不想超出1833年折衷關稅定下的兩成稅率。他支持在各州債務持續增長時把公共土地銷售收入分配各州應急,哪怕會減少聯邦收入。輝格黨支持保護關稅並由國家資助各州基礎設施建設,雙方觀點頗多重疊,足以達成妥協。1841年分配法制定分配計劃並將關稅上限定在兩成,另立法案把以往的低關稅商品稅率提升至兩成。上述措施效力有限,1842年3月聯邦政府陷入財政困境已成定局。[38]
1837年大恐慌引發的經濟危機到1842年已進入第六個年頭,各種問題逐漸湧現。1836至1839年投機泡沫破裂,金融機構轟然倒塌,經濟蕭條接踵而至。國家在如何應對危機上出現重大分歧。19世紀30年代初,國會在經濟走勢良好之際承諾降低南方州份深惡痛絕的聯邦關稅,1842年初承諾期限將至,經濟局勢進一步惡化。高關稅能保護北方各州剛起步的工業,但南方州沒有工業基礎,全靠開放市場向英國賣棉花安身立命。[38]泰勒雖不情願,但不得不建議國會放棄1833年折衷關稅限制,把稅率提升到超過兩成。根據原有協議,此舉將中止分配計劃,收入均歸聯邦政府所有。[9]:293–297[12]:166–167
一心與總統對着幹的輝格黨國會不願影響各州資金分配來提高關稅,於1842年6月通過法案分別提升關稅且無條件延長分配計劃時限。泰勒認為在必須提升關稅應對聯邦收入不足之際卻繼續向各州分配資金實屬不智,否決兩道法案,與輝格黨再無緩和餘地。[9]:297–300[12]:167國會把兩道法案合併再度通過,總統仍然否決,國會議員雖然不滿,但無法達到推翻否決所需絕對多數。收入問題必須通過措施緩解,眾議院籌款委員會主席米勒德·菲爾莫爾為首的輝格黨議員以一票優勢在兩院通過法案,把關稅恢復到1832年水平並中止分配計劃。8月30日泰勒簽署1842年關稅,將國會企圖恢復分配計劃的法案口袋否決。[28]:103–108
泰勒否決合併關稅法案後,輝格黨議員啟動眾議院史上首次彈劾總統程序。國會對泰勒的反感源自否決權,輝格黨死敵安德魯·傑克遜入主白宮前,總統很少否決法案,就算有也都是出於合憲考量。此前美國政治的傳統一直是國會制定政策,泰勒的做法完全背道而馳。[39]反對泰勒的聯邦眾議員約翰·博茨1842年7月10日遞交彈劾決議,對總統提出多項指控,要求組建九人委員會調查,希望議會提出正式彈劾建議。克萊認為此舉為時過早,太過激進,主張以更和緩的手段推動彈劾,令泰勒「避無可避」。博茨的決議擱置到次年一月,再以83票贊成、127票反對未通過。[9]:303[12]:169
約翰·昆西·亞當斯積極主張廢除奴隸制,對泰勒這樣的奴隸主非常反感,帶領眾議院特別委員會譴責總統動用否決權,抨擊泰勒的人格。委員會報告沒有正式建議彈劾,但明確表示可能需要彈劾,眾議院1842年8月表態支持委員會報告。亞當斯遞交憲法修正案,要求把兩院均以三分之二多數通過才能推翻總統否決改成簡單多數,但兩院均未通過修正案。[9]:300–301[12]:167–1681842年選舉後輝格黨失去眾議院控制權,僅保留參議院多數席位,故在接下來的第28屆國會無法再啟動彈劾程序。1845年3月3日是泰勒擔任總統的最後一天,國會推翻總統針對緝私船局小法案的否決,這是美國歷史上國會首次推翻總統否決。[12]:283
泰勒政府內閣[40] | ||
---|---|---|
職務 | 姓名 | 任期 |
總統 | 約翰·泰勒 | 1841-1845年 |
副總統 | 無 | 1841-1845年 |
國務卿 | 丹尼爾·韋伯斯特(輝格黨) | 1841-1843年 |
埃布爾·P·厄普舍(輝格黨) | 1843-1844年 | |
約翰·卡德威爾·卡爾霍恩(民主黨) | 1844-1845年 | |
財政部長 | 托馬斯·尤因(輝格黨) | 1841年 |
沃爾特·福沃德(輝格黨) | 1841-1843年 | |
約翰·坎菲爾德·斯潘塞(輝格黨) | 1843-1844年 | |
喬治·M·比布(民主黨) | 1844-1845年 | |
戰爭部長 | 約翰·貝爾(輝格黨) | 1841年 |
約翰·坎菲爾德·斯潘塞(輝格黨) | 1841-1843年 | |
詹姆斯·麥迪遜·波特(輝格黨) | 1843-1844年 | |
威廉·威爾金斯(民主黨) | 1844-1845年 | |
司法部長 | 約翰·J·克里滕登(輝格黨) | 1841年 |
休·萊加雷(民主黨) | 1841-1843年 | |
約翰·納爾遜(輝格黨) | 1843-1845年 | |
郵政總長 | 弗朗西斯·格蘭傑(輝格黨) | 1841年 |
查爾斯·威克利夫(輝格黨) | 1841-1845年 | |
海軍部長 | 喬治·埃德蒙·巴傑(輝格黨) | 1841年 |
埃布爾·P·厄普舍(輝格黨) | 1841-1843年 | |
大衛·亨肖(民主黨) | 1843-1844年 | |
托馬斯·沃克·吉爾默(民主黨) | 1844年 | |
約翰·楊梅森(民主黨) | 1844-1845年 |
總統與輝格黨國會議員爭鬥不息,參議院多次否決泰勒提名的內閣官員。民主黨議員同樣態度冷淡,國會兩大政黨支持總統的都在少數,許多提名人選明明合乎資格同樣被拒。此前參議院從未否決總統的內閣提名,詹姆斯·麥迪遜1809年提名艾伯特·加勒廷出任國務卿後因參議院反對撤回,不屬議會否決。泰勒提名的內閣人選有四人被拒,分別是凱萊布·顧盛(財政部長)、大衛·亨肖(海軍部長)、詹姆斯·麥迪遜·波特(戰爭部長)、詹姆斯·斯普洛特·格林(財政部長),數量紀錄保持至今。亨肖與波特遭參議院否決前以休會任命方式上任。泰勒反覆提名顧盛,參議院在1843年3月3日(第27屆國會最後一天)三度否決。[41]泰勒離開白宮後,參議院直到1868年才又一次否決總統內閣提名,否決人選是提名總檢察長的亨利·斯坦伯里[42]。
泰勒在國內政策難有寸進,但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在外交領域頗有建樹。他長期主張向太平洋擴張和自由貿易,對激發民族命運主題、傳播自由支持此類政策充滿熱忱。[43]泰勒的立場與傑克遜早期在太平洋地區推動美國商業基本一致[10]:41–43,為同英國競爭國際市場,他派律師顧盛到中國商討《望廈條約》[9]:330–332[12]:210–211;同年又派亨利·惠頓任駐柏林公使並與管理關稅的《德意志關稅同盟》商談和簽署貿易協定,但輝格黨拒絕批准協定,主要原因只是表達與泰勒政府為敵的立場[9]:332–334[12]:211。1842年總統向國會呼籲對夏威夷施行門羅主義政策(人稱「泰勒主義」)[44],要求英國不得干涉夏威夷,開始推動夏威夷未來併入美國[9]:332–334[12]:211。
韋伯斯特1842年與英國就緬因州和加拿大邊界爭端談判《韋伯斯特-阿什伯頓條約》,解決兩國數十年來關係緊張並多次在戰爭邊緣徘徊的根本問題。條約改善英美外交關係[9]:305–316[12]:212,但俄勒岡州與加拿大的邊境問題未能在泰勒任內簽訂條約解決[9]:335–336[12]:213。1845年3月3日,佛羅里達州在泰勒擔任總統的最後一天加入聯邦,是美國第27個州[45]。
泰勒主張增強軍事實力贏得海軍將領認可,軍艦顯著增多。1842年泰勒結束漫長而血腥的第二次塞米諾爾戰爭,表示對強迫美洲原住民文化同化很感興趣。[9]:330他還主張在愛荷華州康瑟爾布拉夫斯至太平洋海岸建設連串美國要塞[4]。
1842年5月,羅德島州的多爾暴動達到高潮,州長和州議會要求總統派聯邦軍隊鎮壓。羅德島州採用的憲法自1663制定以來一直沒變,托馬斯·威爾遜·多爾為首的叛亂分子取得武裝,要求制定新的州憲法。泰勒呼籲雙方冷靜,建議州長確保州內大部分男子有權投票,承諾如果的確發生暴動,聯邦政府會以武力幫助正規或憲章政府。他明確表示聯邦政府只會在事發後平息暴動,如果沒有發生暴力行徑就不會出手。聽取密探匯報後,泰勒認定「無法無天的集結」已經散去,相信無需聯邦軍隊介入就能協調和解。州民兵出動後叛亂分子四散而逃,但事後羅德島州的確擴大選舉權覆蓋面。[9]:326–330
司法任命[46][47] | ||
---|---|---|
法院 | 姓名 | 任期起止 |
美國最高法院 | 薩繆爾·內爾森 | 1845至1872年 |
美國弗吉尼亞東區聯邦地區法院 | 詹姆斯·哈利伯頓 | 1844至1861年 |
美國印第安納區聯邦地區法院 | 伊萊沙·亨廷頓 | 1842至1862年 |
美國路易斯安那東區聯邦地區法院 美國路易斯安那西區聯邦地區法院 |
西奧多·麥卡萊布 | 1841至1861年 |
美國佛蒙特聯邦地區法院 | 塞繆爾·普倫蒂斯 | 1842至1857年 |
美國賓夕法尼亞東區聯邦地區法院 | 阿奇博爾德·蘭德爾 | 1842至1846年 |
美國馬薩諸塞聯邦地區法院 | 皮萊格·斯普拉格 | 1841至1865年 |
聯邦最高法院在泰勒任內兩度出缺,大法官史密斯·湯普森與亨利·鮑德溫分別在1843和1844年逝世。泰勒與輝格黨控制的參議院關係緊張,提名的約翰·坎菲爾德·斯潘塞、魯本·沃沃斯、愛德華·金、約翰·里德都被否決,其中沃沃斯否決三次,金兩次。參議院此舉的重要原因是想讓最高法院空缺持續到泰勒下台,克萊贏得1844年大選後再提名人選。[41]泰勒共有四名大法官人選遭參議院否決,比其他美國總統都多[46]。
1845年2月,將在一個月內離任的泰勒提名薩繆爾·內爾森接手湯普森大法官席位。內爾森是以謹慎且毫無爭議聞名的民主黨法學家,但參議院確認提名仍然出人意料。鮑德溫的席位一直空缺到波爾克提名羅伯特·格里爾,參議院1846年確認。[46]
泰勒當上總統後很快就把兼併德克薩斯共和國納入日程,該國在1836年得克薩斯革命後從墨西哥宣告獨立,只是墨西哥一直沒有承認。德克薩斯人積極爭取加入美國,但傑克遜和范布倫擔心再增加南方蓄奴州會加劇緊張局勢。泰勒打算把兼併德克薩斯當成任內大事來抓,但韋伯斯特反對並說服泰勒上任前期專注太平洋事務。[10]:176–178歷史學家與學者一致認為泰勒渴望向西擴張,但背後動機沒有定論。傳記作家愛德華·克拉波爾指出,泰勒在詹姆斯·門羅總統時期擔任聯邦眾議員,曾表示奴隸制是聯邦上空盤旋的「烏雲」,最好將其擴散來減少老蓄奴州黑人數量,逐布在弗吉尼亞等深南州份解放黑奴:「泰勒的主張是進一步擴張奴隸制,把密蘇里作為蓄奴州納入聯邦。他把領土擴張視為減少和分散奴隸人口的手段。」[10]:5歷史學家威廉·弗里林認為,泰勒懷疑英國企圖推動德克薩斯的黑奴解放,此舉會動搖美國奴隸制,他兼併德克薩斯的正式動機是從謀略角度先發制人[48]。
1843年初,《韋伯斯特-阿什伯頓條約》及其他外交要務均已塵埃落定,泰勒覺得時期成熟。此時他已失去黨派後盾,自認兼併德克薩斯是1844年連任的唯一機會,這也是他從政以來首次打算採取「政治強硬」手段實現目標。為試探民意,他安排弗吉尼亞州聯邦眾議員兼盟友托馬斯·沃克·吉爾默發表公開信為兼併辯護,贏得良好反響。總統與韋伯斯特關係良好,但他深知國務卿必須全心意支持兼併,故迫使韋伯斯特辭職,請南卡羅來納州律師休·萊加雷臨時繼任。[10]:180–83, 186
泰勒在新任命的財政部長約翰·坎菲爾德·斯潘塞幫助下騰出部分職位,由強烈支持兼併的黨羽接手,與過去反對獵官制的立場背道而馳。經政治推手邁克爾·沃什協助,他在紐約組建政治機器。新聞工作者亞歷山大·阿貝爾撰寫的傳記《約翰·泰勒生平》言辭奉承,換來出任夏威夷領事的機會,書籍大量印刷並經郵局投遞。[10]:183–85為重塑公眾形象,泰勒1843年春週遊全美,民眾反響良好,與他在首都面臨的冷遇對比顯著。總統此行的核心是為馬薩諸塞州波士頓邦克山紀念碑揭幕,但不久萊加雷突然去世的消息傳來,喜慶氣氛戛然而止,巡視計劃取消。[10]:185–194
泰勒任命頗具名望的海軍部長兼親密顧問埃布爾·P·厄普舍繼任國務卿,提名吉爾默接手海軍部長職務。總統與厄普舍同德克薩斯政府秘密談判,表示只要該國承諾加入聯邦,墨西哥出兵時美國將提供軍事保護。憲法規定如此軍事承諾需國會批准,所以談判只能保密。考慮到北方選民對新蓄奴州加入聯邦的顧慮,厄普舍散布英國可能對德克薩斯有想法的傳言。[10]:194–1971844年1月,厄普舍已告知德克薩斯政府,絕大多數聯邦參議員支持簽署兼併條約。德克薩斯保持謹慎,條約直到二月底才定稿。[10]:202–210
1844年2月28日是兼併條約定稿次日,新建成的普林斯頓號汽船在波托馬克河禮儀巡航。船上載有泰勒與內閣等四百賓客,還有世界上最大的艦炮「調停者」。下午「調停者」連續響炮凸顯隆重氣氛,圍觀賓客興高采烈地下樓敬酒。數小時後,船長羅伯特·斯托克頓接受眾人提議決定再響一炮,賓客走上甲板,泰勒稍作停留欣賞女婿威廉·沃克表演小調。[10]:207–209[12]:204–206
艦炮故障並爆炸,泰勒在下層甲板上沒有受傷,但內閣官員吉爾默、厄普舍當場死亡,另有馬里亞州政治家維吉爾·馬克西、紐約州參議員大衛·加德納、美國海軍建設總長貝弗利·肯農、泰勒的黑奴貼身僕人阿米斯特德遇難或傷重不治。加德納之死對其女兒朱麗婭打擊很大,她當場暈倒後由泰勒抬到安全地點[10]:207–209[12]:204–206,兩人後於6月26日成婚[12]:208。
此事導致泰勒不可能在11月前兼併德克薩斯,進而不可能連任。克拉波爾認為:「南北戰爭和亞伯拉罕·林肯遇刺前,『普林斯頓號』災難無疑是美國總統面臨的最大悲劇」。[10]:202–210
泰勒1844年3月上旬任命前副總統約翰·卡德威爾·卡爾霍恩出任國務卿,米勒公共事務中心認為此舉屬重大戰術失誤,將總統重塑政治聲望的計劃破壞殆盡[49]。弗吉尼亞州聯邦眾議員亨利·懷斯與泰勒關係很好、在「普林斯頓號」災難後自行決定讓前副總統擔任總統特使,卡爾霍恩接受。泰勒得知後頗感憤怒,但又覺得不好推翻朋友的舉措。卡爾霍恩是倡導奴隸制的領軍人物,廢奴派自然反對他提出的兼併條約。條約內容為公眾得知後招來輝格黨反對,不希望任何事物鞏固泰勒的地位。其他反對派有些主張廢除奴隸制,有些力求避免與墨西哥衝突,該國宣稱會把兼併視為美國的敵對行徑。輝格黨與民主黨此時最有可能提名的總統候選人分別是克萊與范布倫,兩人私下在後者家中會晤,最後決定反對兼併。[10]:212–217泰勒得知後對1844年4月條約遞交參議院批准基本不抱希望[12]:218。
1841年,泰勒與輝格黨決裂後想回歸民主黨,但該黨無此意向,特別是范布倫派系。他深知連任無望,只有改變公眾對兼併問題的立場才有望在歷史上留下一席之地。他靠過去幾年政治關係網和任命官員組建了泰勒派,1844年初全美數家支持他的報社發表社論,為總統連任造勢。各地會議結果表明,支持總統派遠不止許多人以為的那樣只有政府官員。民主黨在馬里蘭州巴爾的摩召開提名大會,總統支持者也在該市高舉「泰勒與德克薩斯!」的牌子,爭取靠自身努力為總統造勢。1844年5月27日,泰勒派提名泰勒角逐連任。[10]:218[12]:228–229
民主黨被迫在黨綱加上兼併德克薩斯的內容,但提名爭奪戰還是非常激烈。范布倫經過一輪又一輪投票都無法取得提名所需絕對多數,而且排名還在緩慢下跌。第九輪投票時代表開始把眼光投向名氣不及范布倫但支持兼併的波爾克,認為後者是黨綱的完美人選並以三分之二代表支持授予提名。泰勒認為目的已經達到,在接受泰勒派提名的信中亦暗示他主要意在兼併德克薩斯而非連任。[10]:218[12]:228–229
1844年6月,輝格黨控制的參議院以16票支持、35票反對否決兼併條約,泰勒不為所動,認為此時沒必要再簽條約,向國會建議以兩院聯合決議落實兼併。前總統傑克遜堅定支持把德克薩斯納入版圖,說服波爾克歡迎泰勒回歸民主黨並指示該黨編輯不要再抨擊總統。其後心滿意足的泰勒在8月退出大選並公開表態支持波爾克,民主黨候選人在11月選舉日以微弱優勢戰勝克萊,泰勒政府希望新總統接手後推動國會通過聯合決議。總統在國情咨文宣示,大部分人民和絕大多數州都贊成馬上兼併德克薩斯。[10]:218–220[12]:236–241, 2461845年2月下旬,眾議院以顯著優勢通過兼併決議,參議院以27票贊成、25票反對通過,泰勒在離任三天前簽署法案[10]:220[12]:282–283。經過討論[39]:160–161,德克薩斯於1845年12月29日作為第28個州加入聯邦[50]。
泰勒的子女數居美國總統之冠[10]:4,其中八人是原配夫人萊蒂西亞·克里斯汀(1790年11月12日至1842年9月10日)所生:瑪麗(1815至1847年)、羅伯特(1816至1877年)、約翰(1819至1896年)、萊蒂西亞(1821至1907年)、伊麗莎白(1823至1850年)、安妮(1825年)、愛麗絲(1827至1854年)、塔澤維爾(1830至1874年)[9]:478。
原配夫人萊蒂西亞·克里斯汀1842年9月在白宮死於中風,泰勒1844年6月26日續弦迎娶朱麗婭·加德納(1820年7月23日至1889年7月10日),兩人育有七名子女:大衛(1846至1927年)、約翰(1848至1883年)、朱莉婭(1849至1871年)、拉克蘭(1851至1902年)、里昂(1853至1935年)、羅伯特·菲茨沃爾特(1856至1927年)、珀爾(1860至1947年)[9]:479。
家人對泰勒非常親密,但政壇崛起路上他往往很長時間不能回家。1821年泰勒因病決定不競選連任聯邦眾議員,在信中表示很快要投入精力教導逐漸成長的子女。這年還有部分時間是在首都度過,基本沒法從事律師工作,種植園如果能親自照料收成就要好得多。[11]:323–3241827年泰勒擔任參議員後與家人分隔兩地,但堅持給子女寫信[11]:340。
泰勒是奴隸主,在格林韋種植園最多有40名奴隸。儘管他認為奴隸制充滿罪惡且不找理由為其辯護,但他從未還給任何奴隸自由。泰勒認為奴隸制是州權事務,聯邦政府無權廢除。他的奴隸生活條件如何缺乏記載,但歷史學家推斷泰勒關心奴隸福祉,避免他們受暴力傷害。[51][12]:300–301[9]:1431841年12月,主張廢奴的出版商約書亞·萊維特聽聞泰勒與黑奴生下並轉賣孩子的傳言而強烈抨擊泰勒,但沒有證據能證明此傳言。然而如今美國還有部分非裔家族以泰勒後裔自居,但同樣缺乏證據。[10]:62–67
泰勒的孫子哈里森·魯芬·泰勒生於1928年,至今還會到弗吉尼亞州查爾斯城縣維護現名舍伍德林種植園的祖屋,泰勒由此成為仍有孫輩在世且歷史最久遠的前總統[52][53][54]。
泰勒卸任後搬到查爾斯城縣詹姆斯河畔的胡桃林種植園,把種植園改名舍伍德林,名稱取自民間傳說羅賓漢,代表輝格黨宣告他的總統地位不合法[12]:179–180。他辛勤務農維持高產[9]:414–415,以輝格黨人為主的鄰里1847年任命他擔任道路監督員,以無關緊要的職位嘲諷前總統。泰勒認真對待職務,經常號召鄰里派奴隸修整道路,在鄰居要求他不要這麼努力時仍堅持履行職責,令眾人頗感鬱悶。[9]:413[12]:390–391
泰勒與其他弗吉尼亞早期家族一樣舉辦聚會,與權貴互訪,在名為「瑪格麗特別墅」的家族海濱房產避暑[25]:703。他退出政壇,昔日盟友很少來訪,也沒有人前來尋求建議。他偶爾接受邀請公開演講,在亨利·克萊紀念碑揭幕儀式承認兩人政治鬥爭激烈,但高度評價往日同僚,對克萊提出1833年折衷關稅始終心懷欽佩。[9]:423–425
1859年10月中旬,廢奴激進人士約翰·布朗突襲弗吉尼亞州哈珀斯費里(今屬西弗吉尼亞州)。該州多地為防廢奴分子解決黑奴和奴隸叛亂組織民兵隊,已有的加強武裝。泰勒所在地組織騎兵隊和家園護衛連,選派泰勒以上尉軍銜統領護衛連。[55]
泰勒在南北戰爭前夕回到公眾視野,1861年2月在哥倫比亞特區主持弗吉尼亞和會。南方邦聯已在蒙哥馬利召開制憲大會制定《美利堅聯盟國憲法》,但弗吉尼亞和會仍力圖妥協、集思廣益避免內戰。身為主持,泰勒反對大會最後的決議,認為內容均由自由州代表撰寫,不能保護奴隸主的權利,無法推動深南部各州重返、修復聯邦。二月下旬,泰勒反對的七條大會決議以憲法修正案形式送國會批准。[9]:435–447[12]:449–461
和會召開當天,地方選民推舉泰勒進入弗吉尼亞脫離聯邦大會,他在弗吉尼亞和會期間趕到里士滿主持開幕式。泰勒放棄對妥協的希望,認為脫離聯邦勢在必行,相信如果所有南方州徹底退出聯邦就不會導致戰爭。[9]:435–447[12]:449–461三月中旬他演講反對和會決議,4月4日又在脫離聯邦大會反對後投票支持分裂。4月12日薩姆特堡遇襲,南北戰爭爆發。泰勒4月17日再度投票支持脫離聯邦,此時他已是多數派。他領導委員會談判弗吉尼亞州加入南方邦聯的條件,協助制定軍餉標準。6月14日泰勒在脫離聯邦法令簽字,一個月後脫離聯邦大會一致推舉他進入美利堅聯盟國臨時國會。泰勒1861年8月1日開始在臨時國會任職,直到1862年去世前不久。[56]1861年11月他當選聯盟眾議員,但等不及1862年2月首屆議會開幕就在里士滿巴拉德酒店房間死於中風[25]:703[9]:460–464[12]:469。
泰勒從小一直身體不好,年紀漸長後每逢冬季就越來越經常感冒。1862年1月12日他在表示冷且頭暈後昏倒,經過治療身體也不見好轉,計劃最遲在18號返回舍伍德林。17日晚上床後他呼吸困難,朱麗婭找來大夫。剛過午夜,泰勒喝下小口白蘭地後言道:「大夫,我走了」,大夫試圖勸諫,但泰勒說「或許這樣最好」[12]:469–471並很快去世,很可能死於中風,享年71歲[57]。
泰勒效忠邦聯導致聯邦政府沒有正式宣布他的死訊,這在歷任總統可謂空前缺後。他曾要求葬禮從簡,但邦聯總統傑佛遜·戴維斯決定給予政治意味深厚的盛大葬禮,把死者描繪成新國家的英雄。結果第十任美利堅合眾國總統的棺木上蓋着美利堅聯盟國國旗,其他美國總統都是與美國國旗一起下葬。[12]:472
泰勒葬在里士滿好萊塢公墓,與詹姆斯·門羅相隔不遠[12]:472。美國多地以泰勒命名,如德克薩斯州泰勒就旨在紀念他對兼併德克薩斯的貢獻[58]。
泰勒的總統任期普遍不受歷史學家待見,且政治評論家分歧很大。克拉波爾2006年出版的傳記《約翰·泰勒,碰巧總統》開宗明義:「傳記作家與歷史學家認為約翰·泰勒身為行政首腦頗為不幸和無能,總統任期存在重大缺陷」[10]:2–3。丹·門羅2003年推出《約翰·泰勒的共和國願景》,指出學界普遍認為泰勒的總統任期排名靠後[2]。西格爾稱泰勒「既非偉大總統,頭腦也不出眾」,成就寥寥,「他的政府很失敗,無論按任何現代成就標準衡量都必然算失敗」[6]。2021年C-SPAN請歷史學家為44名美國總統排名,泰勒位居第39[59]
弗吉尼亞大學米勒公共事務中心認為泰勒繼任「開創至關重要先例」[3],他堅決主張並繼任總統職位,而不只是政府看守或代總統,至今已是七位副總統在總統去世後上台的範例(菲爾莫爾、安德魯·約翰遜、阿瑟、老羅斯福、柯立芝、杜魯門、林登·約翰遜)。1967年生效的第二十五條修正案確定泰勒繼承總統職務和全部權力合法。[10]:13
部分學者近年認可泰勒的外交政策,門羅讚揚他「達成《韋伯斯特-阿什伯頓條約》預示英美關係好轉,兼併德克薩斯令國家版圖擴大數百萬英畝」(上百萬平方公里)。克拉波爾認為泰勒比公眾印象里更強大、更有效率;西格爾讚揚他的勇氣和原則,為信仰鬥爭時不忘公正與誠信,是不結黨的總統。[6][5]伊萬·伊蘭德更新2008年著作《重鑄拉什莫爾山》時以和平、繁榮、自由三大標準為全部44名美國總統排序,泰勒高居榜首[60]。路易斯·克萊伯在《今日歷史》發文,稱泰勒把同代許多政客缺乏的誠信帶到白宮,而且在原則問題上不會為避免得罪對手妥協[25]:703。克拉波爾認為泰勒晚年效忠邦聯為總統任期成就蒙上陰影,如此決定堪稱悲劇,背離他昔日忠於並立誓保護的「美國最大利益」——維護聯邦,他的歷史聲譽至今也沒有完全恢復[10]:283。
諾瑪·路易斯·彼得森針對泰勒總統任期的著作指出,泰勒缺乏建樹源自外部因素,換成其他人當總統面對如此強勁的外力也將無能為力。這其中最大的干擾就是亨利·克萊,他對美國宏觀經濟的構想不能容忍任何反對意見。受傑克遜總統堅持行使行政部門權力影響,輝格黨希望總統聽命國會,克萊要求泰勒俯首貼耳,泰勒自然無法接受,行政與立法兩大分支從此勢如水火。[28]:263–264諾瑪認為泰勒在外交上頗具建樹,總統任期雖有缺陷,並還不至失敗[28]:265。
學者對泰勒看法不一,普通民眾往往對他一無所知,許多文獻把泰勒列入默默無聞的美國總統。正如西格爾指出的那樣,記得他的同胞,往往也只在朗朗上口競選口號結尾聽過名字。[6]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