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程頤(1033年—1107年),字正叔,北宋河南伊川(今河南省洛陽市伊川縣)人,世稱伊川先生,北宋理學家、教育家,歷官汝州團練推官、西京國子監教授。與其胞兄程顥共創「洛學」,人稱「二程」,為理學奠定了基礎。後追封洛國公,配祀孔廟。程顥、程頤學術思想略有不同,程顥主張「明心見性」,重視「氣」,為學「力行」,影響了陸九淵。程頤主張「格物致知」,重視「理」,為學「窮理」,影響朱熹。
其祖父任黃陂縣令,卒於該縣。父程珦年幼無力返鄉,遂居於黃陂,後來還做了縣尉。二程就是在其父任黃陂縣尉時所生[3]。程頤幼承家學薰陶,24歲時曾在京師(今河南開封繁塔之左)授徒講學。宋神宗熙寧五年(1072年)偕兄於嵩陽講學。元豐元年(1078年)知扶溝縣,「設庠序,聚邑人子以教之」。元豐五年,文彥博將其鳴皋鎮(今河南洛陽伊川縣境)之莊園贈給程氏,乃自建伊皋書院,講學其中幾達20年。元祐元年(1086年)除秘書省校書郎,授崇政殿說書。
宋寧宗嘉定十三年(1220年),賜諡程顥為「純」,程頤為「正」。理宗淳祐元年(1241年),又追封程顥為「河南伯」,程頤為「伊川伯」,並「從祀孔子廟庭」。元明宗至順元年(1330年),詔加封程顥為「豫國公」,程頤為「洛國公」。
程頤政治思想頗受父程珦的影響,推舉其父反對王安石新法乃「獨公一人」,又說其兄程顥對王安石之說,「意多不合,事出必論列」,極加稱許。與其兄程顥教育思想基本一致,但學術思想略有不同。
程頤與程顥一樣,主張教育目的在於培養聖人,「聖人之志,止欲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聖人以天地為心,「一切涵容復載,但處之有道」,因此,教育必須以培養聖人為職志。在教育內容上,主張以倫理道德為其根本,「學者須先識仁。仁者藹然與物同體,義、智、信,皆仁也。」
《宋史》稱他「學本於誠,以《大學》、《論語》、《孟子》,《中庸》為指南,而達於『六經』」。教育以德育為重,強調自我修養,其途徑為格物致知。「致知則智識當自漸明」,致知乃在窮理,即盡天理。致知的辦法是「格物」。「格,至也」,「格」是內感於物而識其理。「耳目能視聽而不能遠者,氣有限耳,心則無遠近也」,因此認識事物的關鍵乃在「心」。心「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非在外也」,故致知重「內感」而不重外面事物。在學習方法上,強調求其意,「凡看文字,先須曉其文義,然後可求其意,未有文義不曉而見意者也」。另外,主張讀書要思考,「不深思則不能造其學」。或曰:「學者亦有無思而得其乎?」其教育主張和思想對後世教育影響極大。[來源請求]
大程活潑自然,但小程嚴肅剛正,神聖不可侵犯,甚至不通人情,實為後世所見的「道學臉孔」。在婦女貞操方面,程頤認為:「……凡取以配身也,若取失節者以配身,是己失節也。」有人問程頤先生曰:「寡婦貧苦無依,能不能再嫁乎哉?」,程頤則提出「絕對不能,有些人怕凍死餓死,才用饑寒作為藉口,要知道,餓死事小,失節事大。」[4],作為衡量賢媛淑女的標準。朱熹(1130—1200)在〈與陳師中書〉也同意這樣的說法:「昔伊川先生嘗論此事,以為餓死事小,失節事大。自世俗觀之,誠為迂闊;然自知經識理之君子觀之,當有以知其不可易也。」主張婦女「從一而終」、壓抑「人慾」[5]。
後人曾在他講學之地設書院以為紀念,如河南嵩陽書院、伊川書院等。另外,全國各地亦有紀念他之書院,意在追蹤繼軌,以示其思想綿長。其著作被後人輯錄為《河南二程全書》、《程頤文集》、《易傳》和《經說》。
北宋程頤(伊川先生)晚年著有《易程傳》書稿,又稱《伊川易傳》、《周易程氏傳》、《周易程傳》、《程氏易傳》。[註 1]其中,將〈序卦傳〉內容分置於六十四卦的卦首,並有〈彖傳〉、〈象傳〉、〈文言傳〉的註解,但無〈繫辭傳〉、〈說卦傳〉、〈雜卦傳〉。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