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族群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秘魯華人,又叫土生(Tusán,來自漢語的借用詞,粵拼:tou2 saang1),是指在秘魯出生或長期居住的海外華裔。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13年7月17日) |
大多數秘魯華人都會說多種語言。除了當地通用的西班牙語以及克丘亞語,他們當中許多人還能說至少一種中國方言,如漢語官話、粵語、客語、閩語等。由於第一批華人移民來自澳門,所以他們當中也有一些人能說葡萄牙語。
19世紀的許多中國移民從當時被葡萄牙殖民統治的澳門出發,經過了四個月的行程,最後作為華工──或者說「苦力」──而在秘魯安頓下來。其他來自廣東的苦力隨後而至。在10萬華工中,95%是來自廣東地區,並且幾乎全是男性。在1849年到1874年,他們大多數被送到了食糖農園。隨着奴隸制度的終結,加上海岸的鳥糞礦場,以及海岸農園對勞動力的需求,華工直到19世紀末成為了主要勞動力,為秘魯的淘糞熱做出了巨大貢獻。這些苦力生活艱苦,近乎奴隸,因此他們也代表了歷史上從奴隸到自由勞動的一段過渡。其他的中國開拓者主要是在1912年民國建立之後、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以及中國共產黨的統治於1949年建立之後來到秘魯。在1957年,說廣東話(中山話,四邑話等)的人構成了秘魯華人的大多數,其餘的人則是說客家話等其他漢語的。[2]
當地的華人來自中國、東南亞的華人群體,包括來自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新加坡以及菲律賓的華人。在20世紀60年代、70年代以及90年代晚期的印度尼西亞的騷亂與大屠殺事件之後,許多印度尼西亞華人也移民到了秘魯。這些新來的華人移民在秘魯形成了拉丁美洲最大的華人社區之一。
許多秘魯華人在20世紀60、70年代離開了秘魯。他們大多數前往了美國,被叫作美籍華人或者「華裔美國秘魯人」,而其他的則去了加拿大、西班牙、澳大利亞、新西蘭,或者回到中國大陸、香港、澳門、臺灣等地。
在其契約結束後,許多華人苦力都採用了原僱主的姓氏(這也是許多秘魯華人有西班牙語姓氏的原因之一)。一些重獲自由的苦力(以及之後的移民)建立了許多小型業務。這些包括「奇法」(秘魯的中餐館──這個詞語來自粵語中的「饎飯」)。卡蓬街(又叫利馬唐人街)成為了西半球最早的唐人街之一。不少中國苦力娶了當地的女子,其子女是華人、西班牙人、非洲人或美洲原住民的混血兒。秘魯華人還協助了鐵路的建造和亞馬遜雨林的開發。他們在那裡取液於橡膠樹、淘金、耕種稻子,以及與印第安人貿易。他們甚至成為了該世紀末在亞馬遜地區的首府城市伊基托斯的最後一批外來聚居人群。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