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相續(梵語:saṃtati,巴利語:santati),是佛教術語,義為有為法前因後果連續不絕[1]。在部派佛教中,「無我」、「無眾生」、「無壽命」是共通之基礎[2],在性空論者所傳承契經中更加之「無人」[3],稱為第一最空之法[4],因此佛教界經常用「相續」來替代詞語「人」[5],如說「欲有相續」、「色有相續」、「無色有相續」、自相續、他相續。
在《雜阿含經》等經典中,此生所造善惡諸業,在臨終時會憶起引發善或不善之心,從而延續到來生[6]。滅除苦集的因,就可以滅除苦,滅除緣起有為的因果相續,達到無為的涅槃[7]。說一切有部《大毘婆沙論》已經引證了《稻芉經》等[8]的「外法緣起」[9],並提出了「業種子」概念[10],但否定了「相似相續」[11]。
龍樹《中論》中,引用了經量部的說法,以種子生芽、芽生果實的比喻來說明業果相續[12],並隨即評破[13]。相續概念在世親《俱舍論》中有也有闡述[14]。
依據《大毘婆沙論》,相續有五種:
“ | 然諸相續,略有五種:一、中有相續,二、生有相續,三、時分相續,四、法性相續,五、剎那相續。 | ” |
“ | 如分別論者執:世第一法,相續現前;彼說相續,總有三種:一、時相續,二、生相續,三、相似相續[11];世第一法,雖無前二,而有後一[18]。今欲遮遣彼所執義,顯:世第一法,唯一念現前。 | ” |
提婆設摩《識身論》記載了一種十二緣起理論,與《發智論》的時分緣起不同:
“ | 於可愛事,由無智故,便生等貪。
於內熱惱,即名為愁。發言怨嗟,即名為歎。五識相應不平安受,說名為苦。意識相應不平安受,說名為憂。其心熱惱擾惱燋惱,說名擾惱。等起謂生。言如是者,示現顯了,開發增語。能生起故,說名積集。純謂至極,究竟圓滿。大苦蘊者,大災、大橫、大殃、大惱,順大世分,眾苦法聚。 |
” |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