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王春花(1940年2月28日—2011年12月3日),女,浙江玉環人。中華人民共和國核工業專家、高級工程師,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總體工程研究所研究員。1963年8月參加工作,參與了「兩彈」(原子彈、氫彈)研製。是台州第一個直接參與研製「兩彈」、多次去戈壁灘試驗基地進行核試驗,並多次去北京釣魚臺和懷仁堂參加授獎大會的人。[1][2]
王春花祖籍在浙江省玉環縣芳杜鄉芳斗村(今屬玉環市清港鎮)。1940年2月,父母為避抓壯丁,暫居浙江省溫嶺縣小石橋(今溫嶺市城南鎮小石橋村)。2月28日[2],生下王春花。[1]王春花的名字是外公起的,「女兒是朵小花,又生於仲春二月」,故取名「春花」。王春花是家中長女,長大後幫助母親料理家務,照顧弟妹[2]。1960年7月,從玉環縣楚門中學(初中部)畢業,進入二機部西安機器製造學校。學習三年後畢業,於1963年8月參加工作,被分配到位於四川北部的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總體工程研究所[註 1],負責科研項目定型及試驗總體工程設計工作[1],成為直接參與研製兩彈的高級工程師,同「兩彈元勛」鄧稼先在同一辦公室工作[2]。多次參加國防科工委及核工業部組織的方案論證與工程協調會議及各種調研工作,五次赴新疆實驗基地參加試驗,參與研製的科技項目中有八項獲部級科研成果獎。[1][4]隱姓埋名20多年後,其工作情況才被家人所知[5]。
2000年3月退休[1]。2009年,王春花得了一種怪病,參與診治的專家、教授均無法確定病因。2011年12月3日,王春花在四川綿陽病故。[2]12月6日,其追悼會在綿陽殯儀館舉行,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總體工程研究所領導親臨主持,褒揚了王春花的事跡[6]。王春花臨終前交代弟弟王根壽:「咱們家的家訓能教出好兒郎,千萬不能丟,要一代一代地傳下去。」[6]
20世紀80年代初,擔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向南太平洋發射導彈某部件設計,提升了該材料在惡劣環境下的承受能力,獲核工業部重大科研成果四等獎。在某項目工程結構設計時,研製新型材料,降低功耗、節省經費,獲核工業部重大科研成果三等獎。某產品總圖設計獲國防重大科技成果四等獎。在某工程總體設計中,研製防靜電材料,將摩擦產生的上千伏靜電壓降到220伏的安全指標內,獲國防重大科研成果三等獎。某項目總體工程設計獲核工業部科研成果四等獎。某重大科研項目試驗密封部件設計獲核工業部科研成果三等獎。某產品總體工程設計中,採用新結構、新材料,獲國防重大科技成果三等獎。[1][4]
2017年,為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顆氫彈爆炸成功50周年,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製作「紀念我國第一顆氫彈爆炸成功50周年紀念章」,贈予曾為兩彈事業做出貢獻的功臣。其子李超替母領取紀念章,送至家鄉的玉環市檔案館保存。[2]
王春花所在的芳斗王家,歷史可追溯到清乾隆十年(1745年)。是年,王家第一代祖宗思佳公,從福鼎移居玉環港北芳杜莊下旺山,與人合夥圍墾出芳杜塘。從此,王家延續近三百年。[5][7]王春花爺爺輩有6個兄弟姐妹(2男4女),父親輩有5個兄弟姐妹(2男3女)[6]。王春花父親王守和[2],又名王宏梅[7],2016年4月逝世,101歲[6]。母親於20世紀90年代離世[6]。作為家中長女,王春花有3個妹妹、一個弟弟[6]。弟弟名王根壽,在家中排行第四,2016年7月時72歲,為退休教師。[6]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