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潘天壽(1897年3月14日—1971年9月5日),乳名權,原名天謹,學名天授[1],字大頤,早年號壽者、阿壽,晚號雷婆頭峰壽者、頤者[2],浙江省寧海縣人,中國現代畫家、美術教育家。潘天壽精於寫意花鳥和山水,偶作人物,兼工書法、詩詞、篆刻等。與林風眠、方幹民等是國立西湖藝術學院(即今中國美術學院)的主要教師。
潘天壽幼喜習畫,臨《芥子園畫譜》。1915年入浙江第一師範學校,得李叔同(弘一大師)、經亨頤諸師教益。1923年執教上海女子職業學校,求教吳昌碩,受器重。後入上海美術專科學校任抄寫講義職司,校長劉海粟識其才,聘任中國畫、中國畫史教席,遂潛心研究徐渭、朱耷、原濟等大家名作。1926年參與創辦上海新華藝術學院(後改新華藝術專科學校),任藝術教育系主任。1928年應聘任杭州國立藝術專科學校國畫系主任。1929年赴日本考察美術教育。1932年與諸聞韻、吳茀之、張書旂、張振鐸發起組織滬上「白社」畫會[1][2]。
抗日戰爭爆發後隨校內遷,任合併後的國立藝專教務主任、代理校長。1944年國立藝專遷重慶後,任校長兼國畫系主任。抗戰勝利後隨校遷回杭州。未幾辭校長職,致力教育、創作,《指墨松鷹》、《讀經僧》等作品均作於此時期[2]。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中央美術學院華東分院副院長、浙江美術學院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美協浙江分會主席、全國文聯委員、浙江省文聯副主席、民盟浙江省委委員,當選第一、二、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受聘為蘇聯藝術科學院名譽院士,先後於京、滬、杭及香港等地舉辦畫展。1964年回寧波故里,為南溪溫泉作石蘭畫並題詩[2]。
文化大革命時被關進牛棚,在浙江美院的「打潘戰役」中被連續批鬥。1969年初被押往寧海等地遊鬥,此後在重病中被押到工廠勞動,心力衰竭,臥床不起。1971年5月,有關方面對他宣讀定案結論,指他是「反動學術權威」,與人民是敵我矛盾,憤慨的他大出血,沒有得到及時治療,幾月後離世[2]。
其被批鬥時被滿臉塗上墨汁,讓他交代罪狀,他說「我畫畫創新不好」。群眾大叫「打倒反動學術權威潘天壽」,他說:「去掉『反動』兩字就可以!」 其去世前寫下絕筆詩五絕:「莫嫌牢籠窄,心比天地寬。是非在羅織,自古有沉冤。」
盧炘著的《大筆淋漓:潘天壽傳》記載,那時「潘天壽、吳茀之、方幹民同關一室。方幹民被踢得全身烏青,實在忍受不住,服大量安眠藥自盡。幸虧發現得早,總算救活了。潘天壽和吳茀之也都全身浮腫,經常被打得鼻青臉腫。他們的房間經常更換,以後又日夜加鎖。」
潘天壽的中國畫融詩詞、書法、繪畫、篆印為一體,筆墨雄渾,布局奇崛,意境高華,氣勢磅礴。其又擅指畫,畫風古拙厚重[3]。有《潘天壽書畫集》、《潘天壽美術文集》、《聽天閣詩存》等行世[1]。
2015年5月,《鷹石山花圖》於中國嘉德春拍以(加佣金)2.7945億元人民幣成交。[4]
2018年11月,1963年的指墨巨製《無限風光》在中國嘉德2018年秋拍中以(加佣金)2.875億元人民幣成交,再創潘天壽作品交易記錄。[5]
2019年11月,潘天壽巨幅畫作《初晴》在中國嘉德北京秋拍中以(加佣金)逾2.05億元人民幣成交。[6]
其父潘達柄為清末秀才。其子為畫家潘公凱。
1977年,杭州建潘天壽紀念館,寧海修復潘天壽故居[2]。潘天壽紀念館在西湖上城區南山路景雲村1號,原為潘天壽在浙江杭州的故居。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