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大羽(1903年12月5日—1984年1月1日),原名吳待江蘇宜興人,中國油畫家,藝術教育家,中國現代藝術的開拓者之一。1922年習藝術於巴黎高等美術學院及波爾代勒雕塑工作室,與「四大校長」等成為第一批留法的中國畫家,留法期間受野獸派立體派、抽象表現主義等藝術潮流影響,立志追求現代化的藝術表現。1927年返國後參與籌辦「國立藝術院」,並於1928年創校後任西畫系主任。吳大羽與方幹民林風眠齊名,是當年浙江美術學院著名的三位西畫系教授之一[1],一生作育英才,畫家吳冠中羅工柳朱德群趙無極都是他的學生。吳大羽提出「勢像理論」。將西方抽象藝術的概念於中國傳統書法、繪畫理論及哲學觀念相結合,成為中國現代藝術發展中的先驅之一。

事实速览 吳大羽, 出生 ...
吳大羽
Thumb
出生吳待
1903年12月5日
 清朝江蘇省宜興市
逝世1988年1月1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上海市
母校巴黎國立高等美術學校
職業畫家教育家
知名於油畫水彩
知名作品《色草》、《岳飛》、《公園的早晨》、《滂沱》
政黨無黨籍
運動表現主義野獸派寫意
关闭

生平

1903年12月5日,出生於江蘇省宜興縣宜城鎮。吳大羽祖父名爲吳梅溪,父親吳冠儒為地方鄉紳,並開設私塾,大哥吳子政為晚清秀才,吳大羽從小打下了中國古典詩詞和書法的基礎。吳大羽是家中十個兄妹中最小的一個。

1917年吳大羽到上海學習繪畫,師從張聿光

1919年,擔任上海《申報》美術編輯,成為上海漫畫家群體的一員。

Thumb
杭州藝專教師郊遊合影 吳大羽(前排左五)、方幹民(後排右二)、林風眠夫婦與女兒(前排左一至左三)、潘天壽(前排左四)

1921年,加入了上海晨光美術會。

1922年7月赴法國留學,考入巴黎高等美術學校,師從魯熱教授學習素描。他在巴黎結識了同在留學的林風眠、林文錚、李金發等人,參與創辦「霍普斯學會」(希臘文:Phoebus;阿拉伯文:Apollo)。

1925年,原名吳待的吳大羽以「朋」字去兩撇,取「大道無朋」之意重起自己的名字。

1927年回國,任教於上海新華藝專。

1928年3月,蔡元培在杭州創辦國立藝術院,聘任林風眠為校長,吳大羽為西畫系主任教授。

1928年至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吳大羽與林風眠、林文錚、方幹民潘天壽等人一直堅持任教杭州藝專[2]

1937年11月,學校被迫開始向西遷移,途經諸暨、江西貴溪、湖南長沙、雲南昆明等地,最後到達重慶,行程約6000公里。走出象牙塔的美院師生們,沿途繪製了各種抗日宣傳畫。吳冠中在自傳《我負丹青》中清晰地描述了當時的場景:

李超士老師畫了一個人正在撕毀日旗,題名「日旗休矣」;方幹民老師畫一個穿木屐的日本人被趕下大海;吳大羽老師畫一隻血染的巨手,題款為:『我們的國防不在北方的山崗,不在東方的海疆,不在…而在我們的血手上。 』繪畫系同學分成小組,在杭州大街牆上畫抗日宣傳畫…

1946年,趙無極在重慶國立歷史博物館籌辦畫展,展出吳大羽、林風眠方幹民、關良、丁衍庸、李仲生及趙無極等畫家的作品。

1950年9月,國立藝術專科學校以「教員吳大羽,藝術表現趨向形式主義,作風特異,不合學校新教學方針之要求……」為由,解聘了他的教職。

1966年始,在「文化大革命」期間,吳大羽遭遇了長期的不公平待遇,他被以「反動學術權威」、「新畫派的祖師爺」身份遭遇抄家、批判。他寫給林文錚的信寫到:「吾人已入亂邦矣!惟忍與慎,庶足以應付之……阿波羅未曾巡遊地獄,爾我當代策並轡,放萬丈光」。

1988年1月1日,吳大羽病逝於上海家中。

晚年成就

Thumb
吳大羽與妻子壽懿琳合影

中共建政後,由於意識形態之爭,杭州藝專一眾師生被打為反動派,吳大羽更被扣上「形式主義老祖宗」的帽子,受到大肆批鬥,所有曾逃過抗戰之難的畫作,幾乎都毀於此時。備受窮追猛打的吳大羽,漸漸走進儒、釋、道的義理慰藉,據其弟子閔希文憶述,在文革完結前,吳氏只談佛理玄機,他雖然在上海的藝術單位掛單創作,但幾乎不公開發表言論。1978年後,國家改革開放,他才迎來學生眼中最輝煌,也是人生的最後十年。他的晚期作品,在狹小的斗室悄然問世,大部份不具簽名,亦沒有日期。

晚年的吳大羽,儘管礙於健康,已無法創作大尺幅作品,甚因材料匱乏,連油彩都需要朱德群從法國差遞,但他在萬般艱苦中,卻攀上了另一高峰:在巨大的社會壓力底下,吳大羽迴避了一切可用作政治解讀的具象題材,畫面益發抽象,而色調則參酌野獸派的強烈與明亮;經歷數十年對中西文化的沉思,他終於找到了調和雙方的途徑,並提出「勢象」的概念,把形象融入勢的運動,成功地開創出「中國抽象表現主義」的一條新路。[3]

藝術理念

吳大羽一生追求創作出具時代性的藝術, 作品著意於畫面語言的探索, 而非對真實物象的臨摹。1961年, 他在寫給學生吳冠中的信件中曾經提到自己的創作理念:「示露到人眼目的, 只能於隱晦的勢象。這勢象之美, 冰清月潔, 含著不具形質之重感, 比諸建築美的體勢而抽象之, 又像樂曲傳影到眼前, 似佳句而不予其文字」, 第一次提到了「勢象」一詞, 是爲其創作風格及美學理念的高度概括。所謂「勢象」, 是其以自我之語對應西方「抽象」而産生的概念, 即在形象中融進了勢的運動, 提煉從具象萃取抽象之美的精神, 其實爲在中國探討幷建立東方抽象論述的第一人。

吳大羽說:「我的繪畫依據,是勢象、光色、韻調三方面的結合。光色作為色彩來理解,作為形和聲的連結是關係時空的連結」。「勢象」的提出,是吳大羽對抽象藝術探索的重要標誌。他的文集中有許多移用的詞彙,或自造的詞彙,如「勢象、光色、韻調、彩韻、採韻、譜韻、飛光、力苗、重象、定夢、走音、勢嘯、起笑、色歸、色草、飛心、彩奏、色奏、韻步、視感」等等。

吳大羽認為「人類的藝術是相通的,用不到分東西,藝術是一種語言,只有時代之別,沒有地區之分」,「人們常說的東西方藝術結合,範圍仍太小,太狹窄了……東西方藝術的結合,相互溶化,糅在一起,扔掉它,統統扔掉它,我畫我自己的」,「所說的東方學西方、或西方學東方,這種說法太狹窄了,其實質是『異方』。藝術上此方學彼方,有什麼好說的呢?中西藝術本屬一體,無有彼此,非手眼之工,而是至善之德,才有心靈的徹悟」。

吳大羽認為創造發明才是人生的自由。他說:「人生也有起步,前身曰畫自由,後身曰畫慈悲。大徹大悟才能獲得大自由,而人生的價值在自知」。他說:「我用宏觀入微觀,苦思接物之心,從事心手眼藝動,奪人所未悟,剙人所未睹,行吾作業。宏觀入微通心性,力速沉飛量海天」,又說:「我把天地為畫框,點染心胸,可以把示寸衷,佈須芥,指劃去來。」[4]

吳大羽曾給吳冠中寫信說:「美在天上,有如雲朵,落入心目,一經剪裁,著根成藝。」

作品

吳大羽杭州藝專時期的作品,雖然沒有留存,但在同仁中已有極高的評價。吳大羽的創作,著力於形與色,是西方的抽象,也是中國的意象,並自創提出了「勢象」一詞。

吳大羽的作品上沒有簽名,這在中外美術史上都是特殊的個例對此,吳大羽的解釋是:「為什麼必須簽名,我認為重要的是讓畫自身去表達見畫就是我,簽名就成多餘了。畫是心靈感應的自然流露,感受的瞬間迸發,自由自在,任何人也無法去再現,連自己也不行。我是畫了就算,從不計其命運「。

2017年12月23日,吳大羽的《瓶花》[5]西泠印社拍賣有限公司秋拍「從國立藝專到中國美院 - 國美九十年紀念專場」以4140萬元人民幣(連佣金)成交,創了吳大羽作品拍賣紀錄[6]

評價

林風眠曾讚譽吳大羽是「非凡的色彩畫家,有宏偉的創造力」[7]

朱德群回憶,給他最多教益的是吳大羽和方幹民二位老師,方幹民給他「結實的基礎」,吳大羽「把我們從​​印象派引到後期印象派至野獸派」,吳大羽說印象派的畫是「宇宙間一剎那的真靈」,這句話在朱德群心中縈繞了很長時間。他說,「林風眠、吳大羽、方幹民蔡威廉等教授卻能夠贏得我們的尊敬。當年正是在他們先進的開放性教學的啟迪下,使得西方的塞尚、馬蒂斯、畢沙羅、凡·高、畢加索等當代偉大的畫家,遂成為我和我的同學們為之崇拜的偶像」。[8]

吳冠中先後四次撰文紀念他的老師,呼籲研究「吳大羽現象」。他說,「國立杭州藝專中,林風眠是校長,須掌舵,忙於校務,直接授課不多,西畫教授主要有方幹民蔡威廉、李超士、 法國畫家克羅多(Kelodow)等等,而威望最高的則是吳大羽,他是杭州藝專的旗幟,杭州藝專則是介紹西方藝術的旗幟,在現代中國美術史上作出了不可磨滅的功績。吳大羽威望的建立基於兩方面,一是他作品中強烈的個性及色彩之絢麗;二是他講課的魅力」, 「吳大羽從技術到藝術,再到做人,從東方到西方再到東方,從有法至無法的藝術發展道路,在中國美術史上是一個極為突出的十分豐富的現象」。[9] 吳冠中說:「強勁的吳大羽的韻、中國的韻,中國的韻吞噬了西方的形和色,這是油畫民族化千種道路中一條鮮明獨特的新航道」。

國立杭州藝專的教務長林文錚在《色彩派吳大羽氏》一文中說:「真可以稱為中國色彩派之代表者,當首推吳大羽氏無疑。我相信凡是看過吳先生的作品的鑑賞家,都要受其色調之強烈的吸引而為之傾倒 ;就是和他對壘的畫家雖不免含妒忌,亦不禁私下欽佩不已。顏色一攤到他的畫板上就好像音樂家的樂譜變化無窮!西方藝人所謂『使色彩吟哦』,吳先生已臻此妙境。」

劉鉞在《左杭州、右巴黎—西湖畫派六人集論》一書中將林風眠、吳大羽、方幹民趙無極朱德群吳冠中六人作為一個畫派—「西湖畫派」。據書中記載,莊華嶽先生回憶道,當年杭州藝專的教授中,林風眠、吳大羽、方幹民是最有才氣的三位,他們三人都是留學法國,林風眠與吳大羽多繼承了表現主義的藝術觀,而方幹民帶回的則是立體主義的。

廣西美術出版社出版的《歷史、藝術與人》的《國立藝術院畫家集群的歷史命運》一文中,水天中總結說:「無論是對於林風眠、對於吳大羽、對於林文錚、或者對於方幹民的不幸,都不能只歸罪於極左的政治路線。這裡存在著一些深刻和嚴酷的有關人性共同弱點的問題。當然不是指這幾位藝術家的人性弱點,而是這幾位藝術家的同時代人,首先是與他們同時代的美術界的人們的人性弱點問題。只要想想當年的各種運動各種會議,想想當年的報紙和《美術》雜誌……我們就應該冷靜和嚴肅地反思,人們在自己的活動中,究竟助長了什麼和壓制了什麼。」

參見條目

參考資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