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消化性潰瘍疾病和幽門螺桿菌發現年表列出了消化性潰瘍和幽門螺桿菌研究歷史中的重大事件。巴里·馬歇爾和羅賓·沃倫於2005年因為發現幽門螺桿菌是消化性潰瘍的最初成因而獲得諾貝爾生理醫學獎,幽門螺桿菌是一種適合在胃部等酸性環境生長的細菌。此項研究發表前的過往30年,一般認為消化性潰瘍是由過多胃酸造成的;因為他們的研究成果,現在和幽門螺桿菌有關的消化性潰瘍已改用抗生素消除感染。以往採用的胃酸控制療法也能獲得部分成效,這是因為抑制胃液的酸度將使胃內不再適合幽門螺桿菌生長。
1950年代以前,人們對胃內和胃酸中的細菌已有許多微生物學觀察,為消化性潰瘍的感染理論和胃酸過多理論奠定了基礎[1]。1954年,一項獨立研究觀察傳統染色得為切片,但沒有發現任何細菌,自此學界皆以胃酸理論為圭臬[2]。這個準則一直到1980年代才透過巴里·馬歇爾和羅賓·沃倫的一系列實驗改變,他們依照柯霍氏法則成功證明幽門螺桿菌是造成消化性潰瘍的主因,然而在當時,要說服醫學界接受他們的研究成果需要更多的努力[3]。現在,全球主要的腸胃醫學會都已認同幽門螺桿菌是非藥物導致之原發性消化性潰瘍的成因,在胃和十二指腸潰瘍的療程中必須消滅此菌[3]。此外,幽門螺桿菌也與胃淋巴癌和胃腺癌有關,並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致癌物[4]。歸功於20世紀末分子生物學技術的進步,現在幽門螺桿菌已完成全基因體定序,讓科學家能從DNA層級進一步瞭解其菌落群聚的機制和造成感染的毒力因子[5]。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