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胳針》(英語:The Lancet),是世界上最悠久及最受重視的同行評審醫學期刊之一[1][2]。它與另外三份國際醫學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美國醫學會雜誌》、《英國醫學雜誌》是一般公認的國際四大醫學期刊[3]。《柳葉刀》主要由愛思唯爾出版公司發行,部分與里德·愛思唯爾集團協同出版。
此條目偏重在某些見解、事件或爭議上。 |
1823年,英國外科醫生湯姆·魏克萊創立《柳葉刀》,他以外科用具「手術刀」(Lancet)的名稱來為這份刊物命名,而「Lancet」也有「尖頂穹窗」的意思,藉此寓意著期刊立志成為「照亮醫界的明窗」(to let in light)[4]。
現任總編輯為2005年上任的李查·荷頓。
影響因子
《刺胳針》以其在全世界所擁有的高影響因子,以致有一群重要的讀者階層來支持它。期刊登載有:原創性研究文章、評論文章(「小組討論」及「評論」)、社論、書評、短篇研究文章、也有其它一些在刊內常登載的文章諸如:特刊消息、及案例報導等。《刺胳針》被視為「核心的」醫學綜合期刊,是世界醫學權威雜誌;其它同性質的刊物有新英格蘭醫學期刊、美國醫學協會期刊、及英國醫學期刊。
重要論文
- 1867年,英國醫生約瑟夫·李斯特在《柳葉刀》上發表文章《On the Antiseptic Principle in the Practice of Surgery》,提出外科手術消毒的技術和理論,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很快接受了這一理論和方法,使手術後的病人死亡率大大下降。[5]
- 1940年,霍華德·弗洛里和恩斯特·鮑里斯·錢恩在《柳葉刀》發表了有關青黴素價值的論文,證明了青黴素可以治療細菌感染,具有治療作用,並建立了從青黴菌培養液中提取青黴素的方法。[6]
期刊家族
《刺胳針》到目前已衍生出幾種附屬性的專業期刊,這些期刊刊名均以刺胳針起頭,如《刺胳針神經學》(神經學)、《刺胳針腫瘤學》(腫瘤學)、《刺胳針傳染病》(傳染病)、《柳葉刀呼吸醫學》(胸腔醫學)、《柳葉刀糖尿病與內分泌學》(內分泌學)及《柳葉刀全球衛生》。[10]
期刊名稱 | 刊期 | 出版機構 | 創刊年 |
---|---|---|---|
柳葉刀腫瘤學 | 月刊 | Lancet Ltd | 2000 |
柳葉刀傳染病 | 月刊 | Elsevier | 2001 |
柳葉刀神經學 | 月刊 | Elsevier | 2002 |
2004年《柳葉刀》中文版創刊,其中選擇刊登適合中國國情及中國讀者需求的新穎、實用信息(包括評述、專題研討、綜述、視點、研究論文、病例報道、系列講座、通信等),並添加中國專家結合中國臨床實踐的點評和分析,以指導中國醫生的臨床工作。
爭議
在1998年所刊載的一篇文章受到一些同行評審批評,在這篇文章中作者相當的提高了麻腮風三聯疫苗及自閉症,與一些疫苗接種爭議三者間者有關聯的可能性(即麻腮風三聯疫苗爭議事件)此文演變為民間一種拒絕打疫苗的陰謀論提供題材。在2004年刺胳針重審做出撤稿處理。荷頓博士也公開的說明發現這篇文章"致命地錯誤",是由於其中的一位作者有著嚴重的利益衝突,而他並沒有向期刊陳述過這些利益衝突。
2004年10月,《刺胳針》發表了一篇文章指出伊拉克平民的死亡人數估計已有約10萬人[11],而時間正好在美國總統選舉前兩天,引起政治企圖的批評。文章主要作者Les Roberts對媒體表示,發表的時間點是他的意思,目的是要讓候選人在選前保證保護存活的伊拉克人民。[12]
2006年1月,一篇於2005年10月號《刺胳針》刊載的文章[13],由癌症研究人員約翰·蘇得博及其他13位共同作者所合撰,篇名為《非甾體抗炎藥及口腔癌的風險:巢式病例對照研究》(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and the risk of oral cancer: a nested case-control study),被傳媒揭發使用了偽造的數據[14][15]。在《刺胳針》雜誌撤除這篇文章之後,多份其他科學期刊亦相繼撤除類似的文章。在這件醜聞浮上檯面後的一星期內,新英格蘭醫學期刊發表了一篇社論來關切另外一篇發表在其刊物上的類似研究題目之文章[16]。
2019年6月刊登一篇中國各省重要疾病死亡率與相關危險因子的論文[17],由六位中國學者共同撰寫,未有台灣學者,該論文把台灣列為中國的一省以做比較,引起台灣醫學界的反彈,期刊臉書專頁湧入抗議留言,並要求撤下論文,其臉書評價系統被大量不推薦一度關閉。期刊編輯團隊則於臉書回應論文遵循聯合國與世界衛生組織的準則將台灣列為中國的一省,與國際衛生分析的慣例是一致的[18]。然而有人認為台灣與中國大陸的衛生政策、醫療系統、健保系統等皆不同,將台灣數據納入會增加異質性可構成學術上的錯誤,且該論文附錄原始資料缺乏台灣部分[19][20]。2019年7月15日,《刺胳針》於網站上發表台灣抗議信函執行平衡處理,事件得以平息。[21]
2020年2月19日,在新冠疫情下刊登27名世界醫學家的聯名信,認為新冠病毒的精密結構只可能起源於自然界演化,稱病毒不是自然起源的說法為陰謀論[22]。然而,多名聯名作者在其後改變了在這個問題上的立場。[23][24][25][26]
5月2日,總編理查德·查爾斯·霍頓接受央視電話專訪,稱討論起源論和責任論本質是一種無意義也不會有結果的議題,世界上疾病甚多科學界沒有所謂某一國家要為某一種疾病負責的理論,這類說法只會破壞人類抗疫合作造成更多遺憾。人為無法精準製造出這種超過地球上已知科技所能達到水準的病毒。[27]
2021年9月,發表16名病毒和生物學家的聯名文章,文章呼籲就新冠病毒的來源進行客觀、公開和透明的科學辯論,並指出病毒來源於實驗室洩漏,自然說的假設都不能排除。[28]
2022年9月,發表文章稱病毒可能來源自美國實驗室的生物技術,遭到病毒學家指責這是該雜誌其中「一個最可恥的時刻」。[29]
歷任主編
- 1823: 湯姆·魏克萊(Thomas Wakley)
- 1862: James Wakley
- 1886: T. H. Wakley and Thomas Wakley (junior)
- 1907: Thomas Wakley (junior)
- 1909: Samuel Squire Sprigge
- 1937: Egbert Morland
- 1944: Theodore Fox
- 1965: Ian Douglas-Wilson
- 1976: Ian Munro
- 1988: Gordon Reeves
- 1990: Robin Fox
- 1995: 理查德·查爾斯·霍頓,世界醫學編輯協會首任主席、美國科學編輯委員會前主席,倫敦衛生與熱帶醫學院、倫敦大學學院、奧斯陸大學榮譽教授,伯明翰大學、哥德堡大學、于默奧大學榮譽博士,獲2007年Edinburgh Medal、2009年Dean's Medal from Johns Hopkins School of Public Health、2011年美國國家醫學院外籍院士、2015年中國政府友誼獎[30][31]、2016年歐洲Andrija Stamper medal、2017年Edwin Chadwick Medal。
參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