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鎮海軍節度使,即浙江西道觀察使,唐朝在今浙江省北部、江蘇省南部設立的節度使。
乾元元年(758年)設置浙江西道觀察使,兼江寧軍使,下轄潤州、杭州、常州、蘇州、湖州、昇州、宣州、歙州、饒州、江州,治所在昇州(今江蘇省南京市),宣州、歙州、饒州另設觀察使。759年,改為觀察使,領丹陽軍使,治所在蘇州(今江蘇省蘇州市)。增加宣州、歙州、饒州。761年,罷昇州。改治宣州。766年,罷宣州、歙州。777年,罷丹陽軍使。779年,與浙西觀察使兩浙合併[需要解釋],780年,兩浙分割。建中二年(781年)兩浙合併為節度使,建號鎮海軍,貞元三年(787年),兩浙分割,浙西治所在潤州(今江蘇省鎮江市),下轄潤州、杭州、常州、蘇州、湖州、睦州、江州,788年,江州歸江西觀察使。開始包括江蘇省、浙江省、安徽省、江西省各一部分,貞元後為潤州、杭州、常州、蘇州、湖州、睦州,相當於今天江蘇省長江以南茅山以東,浙江省新安江以北。802年—809年、858年—859年,862年—867年為鎮海軍節度使。870年為鎮海軍節度使。888年湖州歸忠國軍,889年為杭州防禦使。892年,治所遷到杭州(今浙江省杭州市)。潤州、常州屬於楊吳。唐末錢鏐以此為根據地建立吳越國。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