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格里戈里·米哈伊洛維奇·謝苗諾夫(俄語:Григо́рий Миха́йлович Семёнов,羅馬化:Grigoriy Mikhailovich Semyonov;1890年9月25日—1946年8月30日),俄羅斯帝國陸軍中將,後在日本支持下於1917年至1920年間成為外貝加爾山脈地區的白軍領袖。
謝苗諾夫生於俄羅斯外貝加爾州,其父有部份布里亞特血統,使他除俄語外亦精通蒙古語和布里亞特語。他在1908年參軍,1911年畢業於奧倫堡的奧倫堡哥薩克中等軍校。他其後參與第一次世界大戰,成為一名哥薩克指揮官,並因其在東方戰線的英勇表現而被頒授一枚聖喬治十字勳章。
在高加索服役期間,身為混血兒的他結識了因性情怪僻而同樣備受排擠的同袍羅曼·馮·恩琴-史登伯格男爵,並一同嘗試組織一支亞述人部隊參與對土戰役。
1917年俄國二月革命,7月時謝苗諾夫出任臨時政府在貝加爾湖地區的代表,負責招募布里亞特志願兵。十月革命以後,謝苗諾夫發動了一場反蘇叛亂,敗後逃往中國哈爾濱,1918年4月,他在東清鐵路沿線的海拉爾、昂昂溪招募了義勇軍4個營,開赴滿洲里,成立「外貝加爾地方臨時政府」。同年8月,他在捷克斯洛伐克軍團援助下攻占赤塔,將「外貝加爾地方臨時政府」遷至該處。他用無情的統治鞏固其政權,被蘇聯紅軍描繪成「不分青紅皂白地攔截火車、搶劫財物的草原強盜」[1] 。西伯利亞自治臨時政府任命謝苗諾夫為一支以赤塔為總部的分遣隊司令。雖然高爾察克將軍最初拒絕承認其權威,但後來他被迫接受這一事實,並任命謝苗諾夫為赤塔軍區總司令。1919年初,在日本干涉軍(第5師團)支持下,謝苗諾夫自任「外貝加爾哥薩克軍」的阿塔曼。他控制的地區從貝加爾湖附近的烏蘭烏德延伸到石勒喀河、斯列堅斯克、及至中東鐵路與赤塔鐵路接軌的滿洲里,以及沿阿穆爾鐵路向東北的一段地域。但他在該處並未有真正的控制權,而只是受日軍擺布以制衡受英國支持的高爾察克。
謝苗諾夫是一個激烈的反猶太主義者,甚至將《猶太人賢士議定書》分發給合作的日本軍隊[2];但據聞他曾在1919年2月組建了一支猶太軍團,抵抗當地的游擊隊。
1919年3月,謝苗諾夫在赤塔召開了大蒙古大會,宣稱要建立一個統一外蒙古、內蒙古及呼倫貝爾等地的「大蒙古國」,尊外蒙古第八世哲布尊丹巴為國家元首,後因外蒙古沒有參加而改以內蒙古的內齊托音活佛為「大蒙古國臨時政府」的總統[3],政府設在達斡里亞。在日本的支持下,謝苗諾夫企圖占領中東鐵路。1920年1月,謝苗諾夫在赤塔成立了俄國東部邊區政府[4]。
在高爾察克倒台後,他將自己在遠東的權力交與謝苗諾夫;但謝苗諾夫的軍隊軍紀敗壞,更在控制區內姦淫擄掠,廣積民怨。1920年7月15日,日本與遠東共和國簽訂《緩衝國建設備忘錄》,同意在西伯利亞撤軍,同時停止對謝苗諾夫的援助。同年11月,蘇俄紅軍、遠東人民革命軍和游擊隊迫使謝苗諾夫的部隊撤出貝加爾湖地區。在撤退到濱海邊疆區後,謝苗諾夫試圖繼續對抗蘇聯,但最終在1921年9月被迫放棄所有佔領地。
在經哈爾濱移居長崎失敗後,謝苗諾夫逃到了美國一段時間,但卻被控告對美國遠征軍採取暴力行動。他最後被判無罪,並遷居至華北,每個月得到日本政府資助1,000日圓作養老金。在天津,他成為在華白俄及哥薩克難民的領袖,並與日本的情報機構有所聯繫,策劃顛覆蘇聯的活動,後來更被希望復位的溥儀聘用。
1945年9月,謝苗諾夫在蘇日戰爭中在大連被蘇軍傘兵俘獲,後被蘇聯最高法院軍事審判庭判處絞刑,在1946年8月30日被處決。[4][5]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