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系外行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格利澤876c是一顆環繞紅矮星格利澤876運轉的系外行星,其軌道周期為30.48地球日。2001年4月,科學家發現了該行星,它是環繞其中央恆星運行的第二近行星。
格利澤876c和外層行星格利澤876b處於1:2的軌道共振狀態,這導致這種狀態導致兩顆行星相互間強烈的引力作用,[3]從而使得行星在軌道進動過程中,其軌道根數會發生快速變化。[4]該行星的軌道離心率為0.2683,要大於太陽系中的任何一顆大行星。其軌道長半軸僅0.13062天文單位,大約是水星至太陽距離的三分之一。[1] 但是由于格利澤876是一顆微弱的暗星,該行星仍然處于格利澤876系統的適居帶內。[5]
由於視向速度法的局限性,科學家只能探測到格利澤876b的質量下限,其質量下限為木星質量的1.93倍。一般情況下,行星真實質量的計算須基於其軌道傾角,但在現有技術下則很難探測到行星的軌道傾角,因此通常無法得知系外行星的真實質量。不過在格利澤876這樣的行星共振系統之中,行星相互之間的引力作用可被用於確定行星的真實質量。使用該方法,並結合天體觀測手段,科學家確定了行星軌道的傾角,並進而得出了該行星的真實質量,其真實質量為0.78MJ。[1]
由於該行星的質量較大,因此它可能和格利澤876b一樣是一顆並不擁有固體表面的類木行星。由於科學家只是間接探測到了該行星,因此它的各種物理特性,如半徑、物質構成和表面溫度都還不為人知。科學家預測,假如該行星擁有和木星類似的物質構成以及接近於化學平衡的環境,那麼它的大氣層上層將會處於無雲狀態。[6]
格利澤876c處於系統適居帶的內緣。儘管在類木行星上存在生命的前景仍然是晦暗不清的,但是環繞其運行的大型衛星上可能存在着能夠支撐生命的環境。遺憾的是,科學家通過模型研究發現,假如這樣的衛星的確存在,那麼它和其行星及中央恆星之間的的潮汐引力作用將會摧毀其上的適居環境。[7]另外,現今還不知道在最初階段這樣的衛星是否有可能形成。[8]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