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根據《舊唐書》《新唐書》<李讓夷傳>,他出自隴西李氏,[2]李讓夷的曾祖李練,祖父李悅,父親李應規,他們可能有官銜,但史書無載。[3]根據2004年出土的尼姑李勝才的墓志銘,李讓夷為李勝才之兄,他們源自趙郡李氏。墓志銘記載了李讓夷的祖父李悅官職為密州錄事參軍,累贈尚書右僕射,父親李應規官居衛尉少卿,累贈司徒。且李勝才生於貞元十八年(802年),李讓夷應早於此時出生。但根據墓志銘的其餘記載,程義、肖健一、王維坤等學者認為李讓夷既不是趙郡李氏也不是隴西李氏,而很有可能是寒門之士,就像陳寅恪所說的「循南北朝庶姓冒稱士族之慣例」,也有可能是屬於「破落戶」或「假冒牌」[4]。
他最初在諸侯府任職,曾被華州刺史李絳闢為幕府判官。[5]唐憲宗元和十四年(819年),中進士。[3]後效力西川節度使杜元穎幕府。[2][6]
唐文宗(憲宗孫)太和(827年 - 835年)初年,因朋友翰林學士宋申錫舉薦,李讓夷被召回長安任右拾遺,充翰林學士,轉行左補闕。三年(829年),以翰林學士、朝議郎、行左補闕、賜緋魚袋身份行職方員外郎,又改任左司郎中,仍充翰林學士。[7][8]與薛廷老交好,推薦為翰林學士。五年(831年)九月,薛廷老因不稱職被罷官,李讓夷受到牽連也被罷官守職方員外郎。[9][10][11]九年(835年),累進諫議大夫。[2][3]
開成元年(836年)四月,李讓夷兼知起居舍人事。[9]但他這次就任是宰相們爭執的結果。他的前任李褒為慢性病所苦而請辭,當宰相李石報告文宗時,文宗指出唐初宰相褚遂良曾兼任諫議大夫和起居舍人,相信諫議大夫中也有一人可以兼任,要求李石上交諫議大夫的名單。李石在名單中列了李讓夷、馮定、孫簡和蕭俶。文宗認為李讓夷是合適的人選,但另一宰相李固言推薦崔球和張次宗。另一宰相鄭覃反對崔球,認為他和前宰相李宗閔結黨,並且說如果文宗選擇了李讓夷或裴中孺中的任一人,他就不反對。[12]二年(837年),李讓夷任中書舍人。但因為元年的那場爭論,當李宗閔的盟友楊嗣復和李珏拜相後,李讓夷再未在文宗朝獲得擢升。[2][3]
五年(840年),唐文宗駕崩,弟唐武宗繼位,李德裕成為首相,歷次提拔李讓夷為工部侍郎、戶部侍郎、尚書右丞。會昌二年(842年)七月,李讓夷以尚書右丞、兼御史中丞被拜為中書侍郎,授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為實質宰相。[13][14]引薦崔鉉為宰相領諸道鹽鐵轉運等使。[15]四年(844年),累遷檢校尚書右僕射。[2][3]五年(845年)正月,宰相李德裕、杜悰、李讓夷、崔鉉、太常卿孫簡等率文武百官上武宗徽號仁聖文武章天成功神德明道皇帝。[16]
六年(846年)三月,唐武宗崩,皇叔繼位為唐宣宗。四月,李讓夷進司空、門下侍郎,為大行山陵使,負責督造武宗陵墓。很快,李德裕失勢,[17]與李讓夷一同被罷相。[18]甚至在武宗陵墓尚未完工時,七月,李讓夷就被任為淮南節度使。[13][19]李商隱文集《樊南文集補編》有《為滎陽公上淮南李相公狀》。李讓夷很快病倒了,請求回長安,途中以分司東都洛陽的太子賓客身份去世,[3]贈司徒。[2]
李讓夷為人儉樸,不結黨,因此受到嘉許。[2]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