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德軍節度使,舊稱劍南東川節度使,簡稱東川節度使,唐朝在今四川省東部和重慶市設立的節度使。
至德二載(757年)分劍南節度使東部設置。治所在梓州(今三台縣),下轄梓州、遂州、綿州、劍州、龍州、普州、陵州、瀘州、榮州、資州、簡州、閬州。759年增加昌州、渝州、合州。764年和西川合併,767年再分東西川,開始治遂州,為東川都防禦觀察使,兼靜戎軍使。後來恢復東川節度使,治梓州。771年—775年一度罷昌州。784年閬州歸山南西道節度使。809年,資州、簡州歸西川節度使。長期領有梓州、遂州、綿州、普州、陵州、瀘州、榮州、劍州、龍州、昌州、渝州、合州。相當於今天四川盆地中部涪江流域以西,沱江下游流域以東,和劍閣縣、青川縣。888年龍州歸威戎軍節度使,891年劍州歸龍劍節度使,897年遂州、瀘州、昌州、渝州歸武信軍節度使。唐朝末年被王建兼併。前蜀改為天貞軍節度使,910年改武德軍節度使。
歷代節度使
- 劍南東川節度使
- 嚴武(乾元年間)
- 李奐(761年)
- 郝某(762年)
- 章彝(763年—764年)
- 張獻誠(766年)
- 杜濟(766年—767年)
- 鮮于叔明(768年—786年)
- 王叔邕(786年—802年)
- 李康(802年—806年)
- 韋丹(805年—806年)(未赴任)
- 高崇文(806年)
- 嚴礪(806年—809年)
- 潘孟陽(809年—813年)
- 盧坦(813年—817年)
- 李逢吉(817年—820年)
- 王涯(820年—823年)
- 李絳(823年—825年)
- 郭釗(825年—829年)
- 劉遵古(830年—832年)
- 楊嗣復(833年—835年)
- 馮宿(835年—836年)
- 楊汝士(836年—839年)
- 鄭復(839年—841年)
- 歸融(841年—842年)
- 盧弘宣(843年—844年)
- 盧商(844年—845年)
- 杜悰(845年—848年)
- 周墀(849年—851年)
- 柳仲郢(851年—855年)
- 韋有翼(855年—858年)
- 崔慎由(858年—?)
- 嚴某,中丞(咸通初年)
- 薛耽(862年)
- 高璩(862年—865年)
- 王承業(865年)
- 獨孤雲(866年—870年)
- 顏慶復(870年—871年)
- 崔充(872年—875年)
- 吳行魯(875年—877年)
- 李璧(877年—878年)
- 王渢(878年—879年)
- 楊師立(880年—884年)
- 高仁厚(884年—886年)
- 顧彥朗(887年—891年)
- 顧彥暉(891年—897年)
- 李茂貞(896年)(未赴任)
- 劉崇望(898年)(未赴任)
- 王宗滌(897年—901年)
- 王宗裕(901年—904年)
- 王宗佶(904年—907年)
- 天貞軍節度使(前蜀)
- 王宗裕(908年—910年)
- 劍南東川節度使(前蜀)
- 王宗裕(910年—912年)
- 武德軍節度使(前蜀)
- 劍南東川節度使(後唐)
- 董璋(925年—930年)
- 武德軍節度使(後蜀)
Remove ads
參考資料
- 《新唐書·方鎮表》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