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基媒體列表條目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魏元帝咸熙元年(264年),復五等爵,公爵為最高的一等,官品第一[1],分郡公、縣公兩級。郡公以郡為國,封國置「相」,相當於郡之太守。縣公之國方七十五里,食邑一千八百戶[2],封國的名稱並不一定採用縣名,封國也並未納入到郡縣行政體系中。東晉時,縣公以縣為國,改稱縣令長為「公相」,封國納入到了郡縣行政體系中。[3]
咸熙元年之制,縣公國置相、典祠令、典書令、典衛令、典禮令等官,車前司馬(10人)、旅賁(40人)等吏,國主置妾6人。[4]西晉泰始六年(270年),特為壽光、朗陵、臨淮、博陵國置郎中令一卿。[5]東晉之制,公國置等郎中令、大農、典書令、典祠令、典衛令、學官令、典書令、治書、世子庶子、陵長、廟長、牧長、謁者、中大夫、舍人、典醫丞、典府丞等官。[6]
西晉時,尚存有屬於列侯體系的舊制縣公。晉武帝泰始元年(265年),降封魏氏諸王為縣公。舊制縣公以縣為國,改稱縣令長為「公國相」,封國在郡縣行政體系中。[3][7][8]
樂陵國(265年—310年代)[9][10] | |||||
以佐命之功封,食邑3000戶 | |||||
代數 | 封爵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樂陵公 | 武公 | 石苞 | 265年—273年 | |
2 | 樂陵公 | 石統 | ?—300年 | 石苞第三子 | |
3 | 樂陵公 | 石演 | 301年—310年代 | 石統從孫 | |
西晉末國絕 |
高平國(265年—310年代,377年—420年)[9][11][12][13] | |||||
以佐命之功封,食邑3000戶 | |||||
代數 | 封爵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高平公 | 武公 | 陳騫 | 265年—281年 | |
2 | 高平公 | 陳輿 | 陳騫子 | ||
3 | 高平公 | 陳植 | 陳輿子 | ||
4 | 高平公 | 陳粹 | ?—310年代 | 陳植子 | |
西晉末國絕,377年繼絕 | |||||
5 | 高平郡開國公 | ? | 377年—? | 陳騫玄孫 | |
6 | 高平郡開國公 | 陳浩之 | ?—420年 | 陳?弟子 | |
宋受禪,國除 |
魯國(265年—310年代)[9][14] | |||||
以佐命之功封,食邑3000戶 | |||||
代數 | 封爵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魯公 | 武公 | 賈充 | 265年—282年 | |
2 | 魯公 | 殤公 | 賈黎民 | 282年追封 | 賈充子 |
3 | 魯公 | 賈謐 | ?—300年 | 賈充外孫 | |
4 | 魯公 | 賈禿 | 301年—? | 賈充從曾孫 | |
5 | 魯公 | 賈湛 | ?—310年代 | 賈充從曾孫 | |
西晉末國絕 |
鉅鹿國(265年—310年代,377年—420年)[9][15][13] | |||||
以佐命之功封,食邑3000戶 | |||||
代數 | 封爵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鉅鹿公 | 元公 | 裴秀 | 265年—271年 | |
2 | 鉅鹿公 | 裴濬 | 裴秀子 | ||
3 | 鉅鹿公 | 成公 | 裴頠 | 275年—300年 | 裴濬弟 |
4 | 鉅鹿公 | 裴嵩 | 301年—310年代 | 裴頠子 | |
西晉末國絕,377年繼絕 | |||||
5 | 鉅鹿郡開國公 | 裴球 | 377年—? | ||
宋受禪,國除 |
會稽國(270年—310年代)[16][17] | |||||
以歸降封 | |||||
代數 | 封爵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會稽公 | 孫秀 | 270年—301年或302年 | ||
2 | 會稽公 | ? | ?—310年代 | ||
西晉末國絕 |
宜都國(272年)[18][19] | |||||
以歸降封 | |||||
代數 | 封爵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宜都公 | 步闡 | 272年 | ||
無子,國除 |
博陵國(277年—314年,377年—415年)/東莞國(415年—420年)[20][21] | |||||
以佐命之功封,食邑3000戶 | |||||
代數 | 封爵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博陵公 | 元公 | 王沈 | 277年追封 | |
2 | 博陵公 | 王浚 | 277年—314年 | 王沈子 | |
西晉末國絕,377年繼絕 | |||||
3 | 博陵郡開國公 | 王道素 | 377年—? | 王沈從孫 | |
4 | 博陵郡開國公→東莞郡開國公 | 王崇之 | ?—420年 | 王道素子 | |
宋受禪,國除 |
上谷國(291年—301年)[22] | |||||
以討楊駿之功封 | |||||
代數 | 封爵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上谷公 | 孟觀 | 291年—301年 | ||
伏誅,國除 |
蘭陵國(291年—300年代)/江夏國(300年代—420年)[23][24][25] | |||||
以舉門無辜受禍及伐蜀之功封,食邑4800戶→8500戶 | |||||
代數 | 封爵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蘭陵公 | 成公 | 衛瓘 | 291年追封 | |
蘭陵世子 | 貞世子 | 衛恆 | 衛瓘子 | ||
2 | 蘭陵公→江夏公 | 衛璪 | ?—311年 | 衛恆子 | |
3 | 江夏郡開國公 | 衛崇 | 衛瓘玄孫 | ||
4 | 江夏郡開國公 | 衛准 | |||
5 | 江夏郡開國公 | ? | |||
6 | 江夏郡開國公 | 衛璵 | ?—420年 | 衛准孫 | |
宋受禪,國除 |
壯武國(290年代—300年)[26] | |||||
以忠勳封 | |||||
代數 | 封爵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壯武公 | 張華 | 290年代—300年 | ||
伏誅,國除 |
廣陵國(300年—420年)[27][28][29][30] | |||||
以誅淮南王司馬允之功封 | |||||
代數 | 封爵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廣陵公 | 元公 | 陳準 | 300年 | |
2 | 廣陵公 | 陳眕 | 陳準子 | ||
3 | 廣陵公 | 陳逵 | 陳眕子 | ||
…… | |||||
廣陵郡開國公 | 陳茂先 | ?—420年 | 陳準七世孫 | ||
宋受禪,國除 |
遼西國(303年—338年)[31] | |||||
以段部鮮卑首領封 | |||||
代數 | 封爵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遼西公 | 段務勿塵 | 303年—? | ||
2 | 遼西公 | 段疾陸眷 | ?—318年 | 段務勿塵子 | |
3 | 遼西公 | 段涉復辰 | 318年 | 段務勿塵弟 | |
4 | 遼西公 | 段末杯 | 318年—325年 | 段疾陸眷從弟 | |
5 | 遼西公 | 段牙 | 325年 | 段末杯弟 | |
6 | 遼西公 | 段遼 | 325年—338年 | 段務勿塵孫 | |
降於慕容皝,國除 |
新城國(306年—?)[32] | |||||
以拒成都王穎之國及子璠討郭勱之功封 | |||||
代數 | 封爵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新城公 | 元公 | 劉弘 | 306年追封 | |
2 | 新城公 | 劉璠 | 劉弘子 | ||
? |
東平國(307年—311年)[33] | |||||
食邑10000戶 | |||||
代數 | 封爵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東平公 | 苟晞 | 307年—311年 | ||
西晉末國絕 |
酒泉國(311年—?)[34] | |||||
以討丁綽、謝班之功封 | |||||
代數 | 封爵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酒泉公 | 賈疋 | 311年—312年 | ||
? |
代國(312年—315年)[35] | |||||
以鮮卑索頭部首領,劉琨表封 | |||||
代數 | 封爵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代公 | 拓跋猗盧 | 312年—315年 | ||
進爵為王 |
宣城國(?—317年)[36] | |||||
? | |||||
代數 | 封爵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宣城公 | 司馬裒 | ?—317年 | 司馬睿子 | |
改封琅邪王 |
上洛國(314年—316年)[37] | |||||
以破呼日逐王呼延莫之功封,食邑10000戶 | |||||
代數 | 封爵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上洛公 | 索綝 | 314年—316年 | ||
降於劉曜,國除 |
西平國(314年—353年,355年—376年,384年—420年)[38][39] | |||||
以伐劉曜之功封 | |||||
代數 | 封爵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西平公 | 武公 | 張軌 | 314年 | |
2 | 西平公 | 元公/昭公(私) | 張寔 | 314年—320年 | 張軌子 |
3 | 西平公 | 忠成公/文公(私) | 張駿 | 320年—346年 | 張寔子 |
4 | 西平公 | 敬烈公/昭公→桓公(私) | 張重華 | 346年—353年 | 張駿第二子 |
5 | 西平公 | 哀公(私) | 張耀靈 | 353年 | 張重華子 |
張祚自稱涼公,後稱帝 | |||||
6 | 西平公 | 敬悼公/沖公(私) | 張玄靚 | 355年—363年 | 張耀靈弟 |
7 | 西平公 | 張天錫 | 363年—376年 | 張重華弟 | |
降於苻堅,後歸晉 | |||||
7 | 西平公 | 悼公 | 張天錫 | 384年—398年 | 張重華弟 |
8 | 西平公 | ? | |||
宋受禪,國除 |
遼東國(321年—337年)[40][41][42] | |||||
以慕容鮮卑首領封,食邑10000戶→20000戶 | |||||
代數 | 封爵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遼東公 | 襄公 | 慕容廆 | 321年—333年 | |
2 | 遼東公 | 慕容皝 | 333年—337年 | 慕容廆子 | |
自稱燕王,國除 |
武昌國(322年—324年)[43] | |||||
食邑10000戶 | |||||
代數 | 封爵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武昌公 | 王敦 | 322年—324年 | ||
有罪,國除 |
始興國(324年—420年)[44][45][46] | |||||
以平王敦之功封,食邑3000戶 | |||||
代數 | 封爵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始興郡開國公 | 文獻公 | 王導 | 324年—339年 | |
始興世子 | 貞世子 | 王悅 | 王導長子 | ||
2 | 始興郡開國公 | 王琨 | 王悅弟子 | ||
3 | 始興郡開國公 | 王嘏 | 王琨子 | ||
4 | 始興郡開國公 | 王恢 | ?—420年 | 王嘏子 | |
宋受禪,降封始興縣開國公 |
長沙國(329年—420年)[47][48][46][49] | |||||
以平蘇峻之功封,食邑3000戶 | |||||
代數 | 封爵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長沙郡開國公 | 桓公 | 陶侃 | 329年—334年 | |
長沙世子 | 愍悼世子 | 陶瞻 | 陶侃子 | ||
2 | 長沙郡開國公 | 陶弘 | 陶瞻子 | ||
3 | 長沙郡開國公 | 陶綽之 | ?—403年 | 陶弘子 | |
楚受禪,降封臨湘縣開國公;晉匡復,復爵 | |||||
3 | 長沙郡開國公 | 陶綽之 | 404年—? | 陶弘子 | |
4 | 長沙郡開國公 | 陶延壽 | ?—420年 | 陶綽之子 | |
宋受禪,降封醴陵縣開國侯 |
始安國(329年—420年)[47][50][51][46][49] | |||||
以平蘇峻之功封,食邑3000戶 | |||||
代數 | 封爵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始安郡開國公 | 忠武公 | 溫嶠 | 329年 | |
2 | 始安郡開國公 | 溫放之 | 溫嶠長子 | ||
3 | 始安郡開國公 | 溫嵩之 | 溫放之長子 | ||
楚受禪,降封始安縣開國公;晉匡復,復爵 | |||||
宋受禪,降封荔浦縣開國侯 |
臨賀國(348年—360年)/南郡國(360年—403年)[52][53][54] | |||||
以伐蜀之功封 | |||||
代數 | 封爵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臨賀郡開國公→南郡開國公 | 宣武公 | 桓溫 | 348年—373年 | |
2 | 南郡開國公 | 桓玄 | 375年—403年 | 桓溫子 | |
進封楚王 |
廣川國(350年)[55][56] | |||||
以歸降封 | |||||
代數 | 封爵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廣川郡開國公 | 苻洪 | 350年 | ||
自稱三秦王,國除 |
高陵國(351年—?)[57][58] | |||||
以歸降封 | |||||
代數 | 封爵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高陵郡開國公 | 姚弋仲 | 351年—352年 | ||
? |
廬陵國(385年—420年)[59][60][46][49] | |||||
以平苻堅之功封 | |||||
代數 | 封爵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廬陵郡開國公 | 文靖公 | 謝安 | 385年追封 | |
2 | 廬陵郡開國公 | 謝瑤 | 謝安長子 | ||
3 | 廬陵郡開國公 | 謝該 | 謝瑤子 | ||
4 | 廬陵郡開國公 | 謝承伯 | 謝該弟子 | ||
楚受禪,降封巴丘縣開國公;晉匡復,復爵 | |||||
宋受禪,降封柴桑縣開國侯 |
南康國(385年—420年)[59][61] | |||||
以平苻堅之功封 | |||||
代數 | 封爵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南康郡開國公 | 襄公 | 謝石 | 385年— | |
2 | 南康郡開國公 | 謝汪 | 謝石子 | ||
3 | 南康郡開國公 | 謝明慧 | ?—399年 | 謝汪從父兄子 | |
4 | 南康郡開國公 | 謝暠 | ?—420年 | 謝明慧從父兄子 | |
宋受禪,國除 |
豫章國(402年—403年)[62] | |||||
以平司馬元顯之功封,食邑7500戶 | |||||
代數 | 封爵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豫章郡開國公 | 桓玄 | 402年 | ||
2 | 豫章郡開國公 | 桓昇 | 402年—403年 | 桓玄子 | |
楚受禪,進爵為王 |
桂陽國(402年)[62] | |||||
以平殷仲堪、楊佺期之功封,食邑2500戶 | |||||
代數 | 封爵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桂陽郡開國公 | 桓玄 | 402年 | ||
賜兄子濬,降封西道縣開國公 |
豫章國(406年—416年)[63][64] | |||||
以匡復晉室之功封,食邑10000戶 | |||||
代數 | 封爵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豫章郡開國公 | 劉裕 | 406年—416年 | ||
進封宋公 |
南平國(406年—412年)[65][66] | |||||
以匡復晉室之功封,食邑5000戶 | |||||
代數 | 封爵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南平郡開國公 | 劉毅 | 406年—412年 | ||
伏誅,國除 |
安成國(406年—約460年)[67][68][69] | |||||
以匡復晉室之功封,食邑3000戶 | |||||
代數 | 封爵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安成郡開國公 | 忠肅公 | 何無忌 | 406年—410年 | |
2 | 安成郡開國公 | 何邕 | 何無忌子 | ||
3 | 安成郡開國公 | 荒公 | 何勗 | 宋文帝時 | 何無忌子 |
4 | 安成郡開國公 | ? | ?—約460年 | ||
降封萍鄉縣開國侯 |
南郡國(412年—420年)[70] | |||||
以平桓謙之功封,食邑5000戶 | |||||
代數 | 封爵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南郡開國公 | 烈武公 | 劉道規 | 412年追封 | |
2 | 南郡開國公 | 劉義慶 | 415年—420年 | 劉道規兄子 | |
宋受禪,進封臨川郡王 |
南陽國(413年—415年)[71][72] | |||||
以平劉毅之功封,食邑2500戶 | |||||
代數 | 封爵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南陽郡開國公 | 魯宗之 | 413年—415年 | ||
有罪,國除 |
衛國(37年—約310年)[73][74] | |||||
以周後周承休公改封 | |||||
代數 | 封爵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衛公 | 姬武 | 37年—? | ||
…… | |||||
? | 衛公 | 姬署 | ?—271年 | ||
西晉末國絕 |
山陽國(220年—307年)[75][76][77][78] | |||||
以漢後封,食邑10000戶 | |||||
代數 | 封爵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山陽公 | 劉協 | 220年—234年 | 漢孝獻皇帝 | |
2 | 山陽公 | 劉康 | 234年—285年 | 劉協孫 | |
3 | 山陽公 | 劉瑾 | 285年—289年 | 劉康子 | |
4 | 山陽公 | 劉秋 | 289年—307年 | 劉康子 | |
西晉末國絕 |
臨渭國(264年—310年代)[79] | |||||
以明元皇后之族封,食邑1800戶 | |||||
代數 | 封爵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臨渭公 | 郭建 | 264年—? | ||
2 | 臨渭公 | 郭嘏 | 郭建子 | ||
西晉末國絕 |
廣安國(264年—310年代)[79] | |||||
以明元皇后之族封,食邑1800戶 | |||||
代數 | 封爵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廣安公 | 恭公 | 甄德 | 264年—? | |
2 | 廣安公 | 甄喜 | 甄德子 | ||
西晉末國絕 |
壽光國(265年—310年代)[9][80] | |||||
以佐命之功封,食邑1800戶 | |||||
代數 | 封爵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壽光公 | 成公 | 鄭沖 | 265年—274年 | |
2 | 壽光公 | 鄭徽 | 鄭沖從子 | ||
3 | 壽光公 | 鄭簡 | ?—310年代 | 鄭徽子 | |
西晉末國絕 |
睢陵國(265年—310年代)[9][81] | |||||
以佐命之功封,食邑1800戶 | |||||
代數 | 封爵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睢陵公 | 元公 | 王祥 | 265年—268年 | |
2 | 睢陵公 | 孝公 | 王馥 | 王祥子 | |
3 | 睢陵公 | 王根 | ?—310年代 | 王馥子 | |
西晉末國絕 |
朗陵國(265年—311年,377年—420年)[9][82][83][13] | |||||
以佐命之功封,食邑1800戶 | |||||
代數 | 封爵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朗陵公 | 孝公→元公 | 何曾 | 265年—278年 | |
2 | 朗陵公 | 康公 | 何劭 | ?—301年 | 何曾子 |
3 | 朗陵公 | 何岐 | 何劭子 | ||
4 | 朗陵公 | 何襲 | ?—311年 | ||
西晉末國絕,377年繼絕 | |||||
5 | 朗陵公 | 何闡 | 377年—? | ||
宋受禪,國除 |
博陵國(265年—277年)[9][20][21] | |||||
以佐命之功封,食邑1800戶 | |||||
代數 | 封爵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博陵公 | 元公 | 王沈 | 265年—266年 | |
2 | 博陵公 | 王浚 | ?—277年 | 王沈子 | |
進封郡公 |
臨淮國(265年—420年)[9][84][12] | |||||
以佐命之功封,食邑1800戶 | |||||
代數 | 封爵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臨淮公 | 康公 | 荀顗 | 265年—274年 | |
2 | 臨淮公 | 荀徽 | ?—310年代 | 荀顗從孫 | |
西晉末國絕,中興初繼絕 | |||||
3 | 臨淮公 | 荀序 | 荀顗兄玄孫 | ||
4 | 臨淮公 | 荀恆 | 377年—? | 荀序子 | |
5 | 臨淮公 | 荀龍符 | ?—420年 | 荀恆子 | |
宋受禪,國除 |
菑陽國(265年—291年)[9][23] | |||||
以佐命之功封,食邑1800戶 | |||||
代數 | 封爵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菑陽公 | 衛瓘 | 265年—291年 | ||
進封蘭陵郡公 |
西陽國(289年—291年)[85][86] | |||||
以汝南王支子封,食邑1800戶 | |||||
代數 | 封爵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西陽公 | 司馬羕 | 289年—291年 | 司馬亮第三子 | |
進爵為王 |
新野國(289年—302年)[85][87] | |||||
以扶風王支子封,食邑1800戶 | |||||
代數 | 封爵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新野公 | 司馬歆 | 289年—302年 | 司馬駿子 | |
進封新野郡王 |
東武國(289年—?)[85][88] | |||||
以琅邪王支子封,食邑1800戶 | |||||
代數 | 封爵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東武公 | 司馬澹 | 289年—? | 司馬伷子 | |
進封武陵王 |
東安國(289年—291年)[85][89] | |||||
以琅邪王支子封,食邑1800戶 | |||||
代數 | 封爵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東安公 | 司馬繇 | 289年—291年 | 司馬伷子 | |
進封東安王 |
廣陵國(289年—301年)[85][90] | |||||
以琅邪王支子封,食邑1800戶 | |||||
代數 | 封爵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廣陵公 | 司馬漼 | 289年—301年 | 司馬伷子 | |
進封淮陵王 |
東莞國(289年—?)[85] | |||||
以琅邪王支子封,食邑1800戶 | |||||
代數 | 封爵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東莞公 | 司馬卷 | 289年—? | 司馬伷子 | |
? |
觀陽國(290年—310年代)[91] | |||||
惠帝即位,由伯進爵為公,食邑1800戶 | |||||
代數 | 封爵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觀陽公 | 元公 | 華廙 | 290年—? | 華表子 |
2 | 觀陽公 | 華混 | 華廙子 | ||
3 | 觀陽公 | 華陶 | ?—310年代 | 華混子 | |
西晉末國絕 |
安德國(290年—311年)[92] | |||||
以平原王支子封 | |||||
代數 | 封爵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安德公 | 司馬永 | 290年—311年 | 司馬榦子 | |
西晉末國絕 |
山都國(291年—310年代)[93] | |||||
以討楊駿之功封,食邑1800戶 | |||||
代數 | 封爵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山都公 | 醜公 | 王愷 | 291年—? | |
2 | 山都公 | ? | ?—310年代 | ||
西晉末國絕 |
昌安國(291年—310年代)[94] | |||||
以討楊駿之功封,食邑1800戶 | |||||
代數 | 封爵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昌安公 | 元公 | 石鑒 | 291年—294年 | |
2 | 昌安公 | 石陋 | ?—310年代 | 石鑒子 | |
西晉末國絕 |
靈州國(291年—310年代)[95] | |||||
以討楊駿之功封,食邑1800戶 | |||||
代數 | 封爵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靈州公 | 傅祗 | 291年—311年 | ||
2 | 靈州公 | 傅宣 | 傅祗子 | ||
3 | 靈州公 | 傅沖 | ?—310年代 | 傅宣弟子 | |
西晉末國絕 |
宣城國(290年代—306年)[32] | |||||
以勳德封 | |||||
代數 | 封爵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宣城公 | 劉弘 | 290年代—306年 | ||
進封新城郡公 |
南頓國(290年代—305年)[96] | |||||
以汝南王支子封,食邑5000戶 | |||||
代數 | 封爵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南頓公 | 司馬宗 | 290年代—305年 | 司馬亮第四子 | |
進爵為王 |
汝陽國(290年代—305年)[97] | |||||
以汝南王支子封,食邑5000戶 | |||||
代數 | 封爵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汝陽公 | 司馬熙 | 290年代—305年 | 司馬亮第五子 | |
進爵為王 |
東嬴國(290年代—306年)[98] | |||||
以高密王支子封 | |||||
代數 | 封爵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東嬴公 | 司馬騰 | 290年代—306年 | 司馬泰子 | |
進封東燕王 |
平昌國(290年代—306年)[98] | |||||
以高密王支子封 | |||||
代數 | 封爵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平昌公 | 司馬模 | 290年代—306年 | 司馬泰子 | |
進封南陽王 |
唐邑國(?—317年)[99] | |||||
以彭城王支子封 | |||||
代數 | 封爵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唐邑公 | 司馬紘 | ?—317年 | 司馬釋子 | |
進封高密王 |
海陵國(300年)[27] | |||||
以誅賈謐之功封 | |||||
代數 | 封爵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海陵公 | 陳準 | 300年 | ||
進封廣陵公 |
平壽國(301年—310年代)[100] | |||||
以討趙王倫之功封 | |||||
代數 | 封爵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平壽公 | 元公 | 鄭球 | 301年—308年 | |
2 | 平壽公 | ? | |||
西晉末國絕 |
安昌國(301年—310年代)[101] | |||||
以討趙王倫之功封 | |||||
代數 | 封爵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安昌公 | 潘尼 | 301年—310年代 | ||
西晉末國絕 |
晉昌國(301年—?)[102] | |||||
以討趙王倫之功封 | |||||
代數 | 封爵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晉昌公 | 祖納 | 301年—? | ||
? |
成陽國(301年—?)[103] | |||||
以討趙王倫之功封 | |||||
代數 | 封爵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成陽公 | 卞粹 | 301年—302年 | ||
2 | 成陽公 | 卞壼 | 卞粹子 | ||
? |
牟平國(301年—302年)[104] | |||||
以從齊王冏討趙王倫之功封,食邑1800戶 | |||||
代數 | 封爵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牟平公 | 葛旟 | 301年—302年 | ||
齊王冏敗,國除 |
小黃國(301年—302年)[104] | |||||
以從齊王冏討趙王倫之功封,食邑1800戶 | |||||
代數 | 封爵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小黃公 | 路季 | 301年—302年 | ||
齊王冏敗,國除 |
平陰國(301年—302年)[104] | |||||
以從齊王冏討趙王倫之功封,食邑1800戶 | |||||
代數 | 封爵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平陰公 | 衛毅 | 301年—302年 | ||
齊王冏敗,國除 |
安鄉國(301年—302年)[104] | |||||
以從齊王冏討趙王倫之功封,食邑1800戶 | |||||
代數 | 封爵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安鄉公 | 劉真 | 301年—302年 | ||
齊王冏敗,國除 |
封丘國(301年—302年)[104] | |||||
以從齊王冏討趙王倫之功封,食邑1800戶 | |||||
代數 | 封爵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封丘公 | 韓泰 | 301年—302年 | ||
齊王冏敗,國除 |
朱虛國(302年—304年)[105] | |||||
以討齊王冏之功封,食邑1800戶 | |||||
代數 | 封爵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朱虛公 | 劉暾 | 302年—304年 | ||
長沙王乂敗,國除 |
西華國(302年—?)[106] | |||||
以從駕討齊王冏之功封,食邑1800戶 | |||||
代數 | 封爵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西華公 | 成公 | 荀藩 | 302年—313年 | |
2 | 西華公 | 靖公 | 荀邃 | ?—328年 | 荀藩子 |
3 | 西華公 | 荀汪 | 荀邃子 | ||
? |
興晉國(300年代—310年代)[107] | |||||
以皇后父封 | |||||
代數 | 封爵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興晉公 | 羊玄之 | 300年代—303年 | ||
2 | 興晉公 | ? | ?—310年代 | ||
西晉末國絕 |
延陵國(306年—310年代)[108] | |||||
以從駕討成都王穎之功封,食邑1800戶 | |||||
代數 | 封爵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延陵公 | 高光 | 306年—311年 | ||
西晉末國絕 |
大陵國(306年—310年代)[109] | |||||
以從駕討成都王穎之功封,食邑1800戶 | |||||
代數 | 封爵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大陵公 | 元公 | 溫羨 | 306年—307年 | |
2 | 大陵公 | 溫祗 | ?—310年代 | 溫羨子 | |
西晉末國絕 |
臨湘國(307年—?)[110] | |||||
以迎大駕之功封 | |||||
代數 | 封爵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臨湘公 | 孫惠 | 307年—? | ||
奔入蠻中,國除 |
舞陽國/曲陵國(310年代—324年)[111] | |||||
以修復山陵封 | |||||
代數 | 封爵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舞陽公→曲陵公 | 荀崧 | 310年代—324年 | ||
進封平樂縣開國伯 |
苑陵國(313年—320年代)[112] | |||||
愍帝即位,封,食邑1800戶 | |||||
代數 | 封爵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苑陵公 | 華恆 | 313年—320年代 | ||
以例削除愍帝時賜爵進封,國除 |
臨潁國(313年—?)[113] | |||||
愍帝即位,封 | |||||
代數 | 封爵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臨潁公 | 元公 | 荀組 | 313年—322年 | |
2 | 臨潁公 | 定公 | 荀奕 | ?—332年 | 荀組子 |
3 | 臨潁公 | ? | |||
? |
野王國[114][115] | |||||
? | |||||
代數 | 封爵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野王公 | 宋哲 | |||
2 | 野王公 | 宋延之 | 宋哲子 | ||
? |
烏程國(313年—?)[116] | |||||
以討夏鐵之功封,食邑1800戶 | |||||
代數 | 封爵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烏程公 | 忠烈公 | 周玘 | 313年 | |
2 | 烏程公 | 周勰 | ?—324年 | 周玘子 | |
? |
嘉興國(317年—?)[117][118] | |||||
元帝為晉王,封 | |||||
代數 | 封爵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嘉興公 | 元公 | 顧榮 | 317年追封 | |
2 | 嘉興公 | 顧毗 | 顧榮子 | ||
? | 嘉興公 | 顧胤 | ?—399年 | ||
? |
射陽國[119] | |||||
? | |||||
代數 | 封爵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射陽公 | 定公 | 荀闓 | ?—324年 | |
2 | 射陽公 | 荀達 | 荀闓子 | ||
? |
褒中國[120] | |||||
? | |||||
代數 | 封爵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褒中公 | 壯公 | 王遜 | ||
2 | 褒中公 | 王澄 | 王遜子 | ||
? |
九原國[121] | |||||
? | |||||
代數 | 封爵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九原公 | 穆公 | 王嶠 | ||
2 | 九原公 | 王淡 | 王嶠子 | ||
? |
建寧國(324年—329年)[44][50] | |||||
以平王敦之功封,食邑1800戶 | |||||
代數 | 封爵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建寧縣開國公 | 溫嶠 | 324年—329年 | ||
進封始安郡開國公 |
建興國(324年—420年)[44][122] | |||||
以平王敦之功封,食邑1800戶 | |||||
代數 | 封爵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建興縣開國公 | 忠貞公 | 卞壼 | 324年—328年 | |
2 | 建興縣開國公 | 卞誕 | 卞壼孫 | ||
宋受禪,國除 |
泉陵國(324年—420年)[44][123] | |||||
以平王敦之功封,食邑1800戶 | |||||
代數 | 封爵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泉陵縣開國公 | 劉遐 | 324年—326年 | ||
2 | 泉陵縣開國公 | 劉肇 | 劉遐子 | ||
3 | 泉陵縣開國公 | 劉舉 | 劉肇子 | ||
4 | 泉陵縣開國公 | 劉遵之 | 劉舉子 | ||
5 | 泉陵縣開國公 | 劉伯齡 | ?—420年 | 劉遵之子 | |
宋受禪,國除 |
邵陵國(324年—328年)[44][124] | |||||
以平王敦之功封,食邑1800戶 | |||||
代數 | 封爵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邵陵縣開國公 | 蘇峻 | 324年—328年 | ||
伏誅,國除 |
南昌國(329年—412年)[47][125] | |||||
以平蘇峻之功封,食邑1800戶 | |||||
代數 | 封爵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南昌縣開國公 | 文成公 | 郗鑒 | 324年—339年 | |
2 | 南昌縣開國公 | 文穆公 | 郗愔 | ?—384年 | 郗鑒長子 |
3 | 南昌縣開國公 | 郗僧施 | ?—412年 | 郗愔從孫 | |
伏誅,國除 |
江陵國(329年—?)[126] | |||||
以平蘇峻之功封 | |||||
代數 | 封爵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江陵縣開國公 | 穆公 | 陸曄 | 329年—334年 | |
2 | 江陵縣開國公 | ||||
? |
建城國(349年—?)[127] | |||||
以討范賁之功封,食邑1800戶 | |||||
代數 | 封爵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建城縣開國公 | 襄公 | 周撫 | 349年—365年 | |
2 | 建城縣開國公 | 定公 | 周楚 | ?—371年 | 周撫子 |
3 | 建城縣開國公 | 周瓊 | 周楚子 | ||
4 | 建城縣開國公 | 周虓 | 周瓊子 | ||
? |
襄國國(350年—351年)[55][128] | |||||
以歸降封 | |||||
代數 | 封爵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襄國縣開國公 | 苻健 | 350年—351年 | ||
自稱天王,國除 |
即丘國(351年—354年)[57][129] | |||||
以歸降封 | |||||
代數 | 封爵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即丘縣開國公 | 姚襄 | 351年—354年 | ||
降燕,國除 |
豐城國(360年—403年)[52][130][131] | |||||
以平關洛之功封 | |||||
代數 | 封爵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豐城縣開國公 | 宣穆公 | 桓沖 | 360年—384年 | 桓溫弟 |
2 | 豐城縣開國公 | 靖公 | 桓嗣 | 桓沖子 | |
3 | 豐城縣開國公 | 桓胤 | ?—403年 | 桓嗣子 | |
楚受禪,進封宣城郡王 |
臨賀國(360年—403年)[52][53][131] | |||||
以桓溫平關洛之功,降其先爵(臨賀郡開國公)一等封 | |||||
代數 | 封爵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臨賀縣開國公 | 桓濟 | 360年—373年 | 桓溫子 | |
2 | 臨賀縣開國公 | 桓歆 | 373年—403年 | 桓溫子 | |
楚受禪,進爵為王 |
海西國(372年—?)[132] | |||||
以東海王降封 | |||||
代數 | 封爵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海西縣開國公 | 司馬奕 | 372年—386年 | ||
? |
建昌國(380年—385年)[60] | |||||
以破苻堅之功封 | |||||
代數 | 封爵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建昌縣開國公 | 文靖公 | 謝安 | 380年—385年 | |
進封廬陵郡開國公 |
康樂國(385年—420年)[59][133][134] | |||||
以平苻堅之功封,食邑2000戶 | |||||
代數 | 封爵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康樂縣開國公 | 獻武公 | 謝玄 | 385年—388年 | |
2 | 康樂縣開國公 | 謝瑍 | 謝玄子 | ||
3 | 康樂縣開國公 | 謝靈運 | ?—420年 | 謝瑍子 | |
宋受禪,降爵為侯 |
望蔡國(385年—412年)[59][135] | |||||
以平苻堅之功封 | |||||
代數 | 封爵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望蔡縣開國公 | 忠肅公 | 謝琰 | 385年—400年 | 謝安第二子 |
2 | 望蔡縣開國公 | 謝混 | ?—412年 | 謝琰第三子 | |
伏誅,國除 |
永脩國(385年—420年)[59][136] | |||||
以平苻堅之功封 | |||||
代數 | 封爵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永脩縣開國公 | 烈公 | 桓伊 | 385年—391年 | |
2 | 永脩縣開國公 | 桓肅之 | 桓伊子 | ||
3 | 永脩縣開國公 | 桓陵 | ?—420年 | 桓肅之子 | |
宋受禪,國除 |
西道國(402年—403年)[62][131] | |||||
以桓玄平殷仲堪、楊佺期之功,降其別爵(桂陽郡開國公)一等封,食邑2500戶 | |||||
代數 | 封爵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西道縣開國公 | 桓濬 | 402年—403年 | 桓玄兄子 | |
楚受禪,進封義興郡王 |
華容國(406年—412年)[70] | |||||
以匡復晉室之功封,食邑3000戶 | |||||
代數 | 封爵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華容縣開國公 | 烈武公 | 劉道規 | 406年—412年 | |
進封南郡開國公 |
曲阿國(406年—?)[137] | |||||
以匡復晉室之功封,食邑3000戶 | |||||
代數 | 封爵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曲阿縣開國公 | 檀憑之 | 406年追封 | ||
2 | 曲阿縣開國公 | ? | 406年—? | ||
? |
新淦國(406年—413年)[138] | |||||
以匡復晉室之功封,食邑2500戶 | |||||
代數 | 封爵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新淦縣開國公 | 諸葛長民 | 406年—413年 | ||
伏誅,國除 |
江陵國(406年—479年)[139][140] | |||||
以匡復晉室之功封,食邑2500戶 | |||||
代數 | 封爵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江陵縣開國公 | 桓公 | 魏詠之 | 406年追封 | |
2 | 江陵縣開國公 | ? | 406年—? | ||
齊受禪,國除 |
歸鄉國(406年—479年)[141][142] | |||||
以匡復晉室之功封,食邑1500戶 | |||||
代數 | 封爵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歸鄉縣開國公 | 毛璩 | 406年追封 | ||
2 | 歸鄉縣開國公 | 毛弘之 | 406年—? | 毛璩子 | |
3 | 歸鄉縣開國公 | ? | |||
齊受禪,國除 |
臨汝國(406年—454年)[143][144] | |||||
以匡復晉室之功封 | |||||
代數 | 封爵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臨汝縣開國公 | 孟昶 | 406年—410年 | ||
2 | 臨汝縣開國公 | 孟靈休 | 孟昶子 | ||
3 | 臨汝縣開國公 | 孟詡 | ?—454年 | 孟靈休子 | |
伏誅,國除 |
竟陵國(413年—420年)[145] | |||||
以征廣固之功封,食邑1000戶 | |||||
代數 | 封爵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竟陵縣開國公 | 劉道鄰 | 413年—420年 | ||
宋受禪,進封長沙郡王 |
桂陽國(413年—420年)[146][147] | |||||
以劉裕平齊及定盧循之功封,食邑1000戶 | |||||
代數 | 封爵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桂陽縣開國公 | 劉義真 | 413年—420年 | 劉裕第二子 | |
宋受禪,進封廬陵郡王 |
北彭城國(415年—420年)[148] | |||||
以劉裕討司馬休之之功封 | |||||
代數 | 封爵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北彭城縣開國公 | 劉義隆 | 415年—420年 | 劉裕第三子 | |
宋受禪,進封宜都郡王 |
安樂國(264年—310年代)[149][150] | |||||
以歸降封,食邑10000戶 | |||||
代數 | 封爵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安樂公 | 思公 | 劉禪 | 264年—271年 | |
2 | 安樂公 | 劉恂 | 271年—310年代 | 劉禪子 | |
西晉末國絕 |
另有13位魏宗王:彭城王曹據、樂陵王曹茂、濟南王曹楷、沛王曹緯、中山王曹孚、陳留王曹澳、相縣王曹竦、東海王曹啟、梁王曹悌、魯王曹溫、豐縣王曹廉、琅邪王曹焜、文安縣王曹贊。除曹楷入京為崇化少府,其餘不知封於哪一個公國。
邵陵國(265年—310年代)[151][7] | |||||
以魏齊王降封 | |||||
代數 | 封爵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邵陵公 | 厲公 | 曹芳 | 265年—274年 | |
2 | 邵陵公 | ? | |||
西晉末國絕 |
燕國(265年—?)[152] | |||||
以魏燕王降封 | |||||
代數 | 封爵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燕公 | 曹宇 | 265年—278年 | ||
2 | 燕公 | ? | |||
? |
甄城國(265年—310年代)[153][154][7] | |||||
以魏濟北王降封 | |||||
代數 | 封爵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甄城公 | 定公 | 曹志 | 265年—288年 | |
2 | 甄城公 | ? | |||
西晉末國絕 |
高邑國(265年—310年代)[155][7] | |||||
以魏真定王降封 | |||||
代數 | 封爵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高邑公 | 曹嘉 | 265年—? | ||
2 | 高邑公 | ? | |||
西晉末國絕 |
廩丘國(265年—310年代)[156][7] | |||||
以魏東平王降封 | |||||
代數 | 封爵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廩丘公 | 曹翕 | 265年—? | ||
2 | 廩丘公 | 曹琨 | 曹翕子 | ||
西晉末國絕 |
襄陵國(265年—310年代)[7] | |||||
以魏宗王降封 | |||||
代數 | 封爵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襄陵公 | ? | 265年—? | ||
西晉末國絕 |
臨汾國(265年—310年代)[7] | |||||
以魏宗王降封 | |||||
代數 | 封爵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臨汾公 | ? | 265年—? | ||
西晉末國絕 |
汾陰國(265年—310年代)[157] | |||||
以魏宗王降封 | |||||
代數 | 封爵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汾陰公 | ? | 265年—? | ||
西晉末國絕 |
濮陽國(265年—310年代)[7] | |||||
以魏宗王降封 | |||||
代數 | 封爵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濮陽公 | ? | 265年—? | ||
西晉末國絕 |
臨潁國(265年—310年代)[7] | |||||
以魏宗王降封 | |||||
代數 | 封爵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臨潁公 | ? | 265年—? | ||
西晉末國絕 |
鄢陵國(265年—310年代)[7] | |||||
以魏宗王降封 | |||||
代數 | 封爵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鄢陵公 | ? | 265年—? | ||
西晉末國絕 |
昆陽國(265年—310年代)[7] | |||||
以魏宗王降封 | |||||
代數 | 封爵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昆陽公 | ? | 265年—? | ||
西晉末國絕 |
魯陽國(265年—310年代)[8] | |||||
以魏宗王降封 | |||||
代數 | 封爵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魯陽公 | ? | 265年—? | ||
西晉末國絕 |
淯陽國(265年—310年代)[8] | |||||
以魏宗王降封 | |||||
代數 | 封爵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淯陽公 | ? | 265年—? | ||
西晉末國絕 |
博望國(265年—310年代)[8] | |||||
以魏宗王降封 | |||||
代數 | 封爵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博望公 | ? | 265年—? | ||
西晉末國絕 |
舞陰國(265年—310年代)[8] | |||||
以魏宗王降封 | |||||
代數 | 封爵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舞陰公 | ? | 265年—? | ||
西晉末國絕 |
比陽國(265年—310年代)[8] | |||||
以魏宗王降封 | |||||
代數 | 封爵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比陽公 | ? | 265年—? | ||
西晉末國絕 |
京陵國(280年—310年代)[158][159] | |||||
以伐吳之功,由列侯進爵,食邑14500戶 | |||||
代數 | 封爵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京陵公 | 元公 | 王渾 | 280年—297年 | |
2 | 京陵公 | 王卓 | 王渾孫 | ||
西晉末國絕 |
宋國(416年—419年)[64] | |||||
以彭城、沛、蘭陵、下邳、淮陽、山陽、廣陵、高平、魯、泰山十郡為國 | |||||
代數 | 封爵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宋公 | 劉裕 | 416年—419年 | ||
進封宋王 |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