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張
張浵考入哈爾濱工業大學土木工程系,當時以日語授課,1942年12月畢業。畢業後進了中國長春鐵路管理局任職。[註 1]1948年11月1日東北剿匪總司令部在遼瀋戰役潰敗,11月10日長春鐵路局人員逃難,「路經各地共軍關卡,均告稱往錦州搶修鐵路,一路通行無阻」。南逃時本無目的地,最終決定赴台灣,「因為日人統治臺灣50年之久。日語已成通用語言。而我恰巧日語流利,到臺灣沒有語言障礙,容易溝通且可減少誤會,比去廣州、重慶要好」。1949年4月從上海抵台灣左營港。[4]
進入高雄市政府;高雄市的特色之一、十條主要道路以一至十的數字依序排列(一心路開始到十全路),據稱即由張浵等時任高市工程隊之職員命名。[5]
1955年,張浵進入台灣省公路局,負責考核台灣所有公路養護工作,公路總局現行的公路編號辦法,即由他擬定[6]。為了建立公路管理制度,張浵曾花了七個月,把當時兩千六百多條公路路線畫成十萬分之一的路線圖,在航照圖還不發達的年代,這也是台灣史上第一張公路圖。
單數編號的公路為縱向,雙數編號的公路則為橫向,以及在編號後加入天干依續作為公路支線編號(鄉道、專用公路除外),皆是他擬定的公路編號通則。[7]
張浵長期參與公路規劃,歷經台灣諸多重大交通建設之規劃與督導工作,1988年從交通部退休後,受交通部邀請當任20多年顧問,並規畫全台與國道高速公路連結的十二條東西向省道快速公路;1997年,在交通部前次長張家祝的推薦下,張浵於逢甲大學運輸科技與管理學系擔任大學部兼任教師,在大四開設「公路行政管理概論」課程[8]。
2012年交通部頒發『金路獎』時,首次增設第一次設終身成就獎,並將該獎頒發給張浵[9]。擁有『台灣公路活字典』美譽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