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中国重庆市的研究型大学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慶大學 | |||
---|---|---|---|
Chongqing University | |||
老校名 | 國立重慶大學(A區) 重慶建築大學(B區) 重慶建築高等專科學校(C區) | ||
校訓 | 耐勞苦、尚儉樸、勤學業、愛國家 | ||
創辦時間 | 1929年10月12日 中華民國十八年十月十二日 | ||
學校標識碼 | 4150010611 | ||
學校類型 | 公立大學、研究型大學、教育部直屬高校、副部級單位 | ||
預算 | 84.5 億元人民幣(2023年)[1] | ||
校長 | 王樹新 | ||
黨委書記 | 舒立春 | ||
教師人數 | 2,855 人(2019年6月) | ||
職工人數 | 5,300+ 人(2017年1月) | ||
學生人數 | 42,413 人(2019年6月)[2] | ||
大學部人數 | 26,000+ 人(2017年6月) | ||
研究生人數 | 17,000+ 人(2017年6月) | ||
校址 | 中國重慶市 A區(本部):沙坪垻區沙正街174號 (郵編:400044) B區(原建大):沙坪垻區沙中路83號 (郵編:400045) C區(原建專):沙坪垻區渝碚路131號 (郵編:400030) 虎溪校區:沙坪垻區大學城南路55號 (郵編:401331) | ||
總面積 | 校本部(A、B、C區)135.33公頃 虎溪校區(D區)244.62公頃 | ||
師生比 | 1:16.5(2017年3月)[3] | ||
代表色 | 藍紅 | ||
暱稱 | 重大、CQU | ||
隸屬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 ||
網站 | cqu.edu.cn | ||
|
重慶大學,簡稱重大,舊稱四川省立重慶大學、國立重慶大學[4],位於中國重慶市,是教育部直屬,是一所以理工學科為側重點的綜合性大學。重慶大學在1929年由中華民國軍事將領劉湘創辦[5],校址最初設於渝中區菜園壩,1933年遷至現址沙坪垻區嘉陵江江畔。2000年,原重慶大學、重慶建築大學、重慶建築高等專科學校合併組成新的重慶大學[6]。
重慶大學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頂尖高校之一,是雙一流A類和原985工程、原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同時入選2011計劃、111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教育部來華留學示範基地、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
該校也是中俄工科大學聯盟、國際商管學院促進協會、工商管理碩士協會、歐洲質量改善系統、中英大學工程教育與研究聯盟、重慶市大學聯盟、中國釀酒高校聯盟、卓越大學聯盟成員。是中國著名的建築老八校和電氣五虎[7]之一[8]。
1926年,「全川善後大會」通過成渝兩新建大學定案,確立在成渝兩地興建成都大學和重慶大學。
1928年,成都大學設立成功後,一批川東籍的教師由成都返回重慶籌劃在重慶設立一所大學,隨後成立了重慶大學促進會並尋求當時主政四川軍閥劉湘獲取支持。劉湘同意後,確定以豬肉捐的形式募集學校經費。[9]
1929年10月12日,重慶大學首期預科兩個班級在菜園壩楊佳花園舉行開學儀式,宣告重慶大學成立。同時並選舉劉湘為重慶大學首任校長,並選定沙坪垻為重慶大學永久校址。發布《重慶大學成立宣言》:
1933年,理學院樓落成,重慶大學正式遷入遷沙坪垻至今。學校位於嘉陵江畔,靠近石門大橋。
1935年,重慶大學已開設文、理、農三所學院,同年幾經爭取改設為四川省立重慶大學。
1937年,盧溝橋事件爆發,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至同年11月淞滬會戰失利,南京告急。因此國立中央大學和國立中央工業學校內遷重慶,由重慶大學在松林坡貢獻200畝地給兩校新建校舍聯合辦學。聯合辦學期間師資重慶大學和中央大學師資共享,學分互認,聯合為當時的中國培養了大批的緊缺人材。[11][12]
1937年11月,國民政府主席林森宣布遷都重慶,隨後一大批教授如馬寅初、李四光、盧作孚、周均時、吳冠中等隨政府內遷並成為重慶大學教員。
1938年,林森抵達重慶後參觀重慶大學並為重慶大學題寫校名。同年,周恩來赴重慶大學,並於抗戰大禮堂進行了《第二期抗戰形勢》演說。
1939年3月8日,鄧穎超應重慶大學、中央大學等邀請赴重慶大學,在理學院樓大禮堂演講。5月31日,汪精衛投敵致使抗日形式急轉直下,蔣介石暫借重慶大學理學院樓辦公。9月9日至18日,中華民國國民參政會第一屆第四次大會在重慶大學理學院樓禮堂舉行,蔣介石出席會議並發表演講,大會通過了《聲討汪逆兆銘案》議案。
1938年-1943年,日本對重慶進行了無差別轟炸,其中工學院樓三次中彈而不倒被譽為重大學子愈炸愈強的精神象徵。轟炸期間,學生們平時正常學習,戰時在防空洞內躲避並堅持學業,教授李四光於在工學院樓地下室生活工作,徐悲鴻在重慶大學地下防空洞點燈完成了《巴人汲水圖》,而工學院院長馮簡帶領工程師完成了遠東戰區唯一短波電台中國國際廣播電台(又名「重慶之蛙」)的修建。時至今日依舊能夠看到工學院樓修復後的痕跡。
1941年9月4日,因新任校長人選問題,學生和當局發生多次嚴重衝突,國民政府下令解散重慶大學併入國立中央大學。後經過多方反覆溝通,於12月確立將重慶大學改為教育部直管案。
1942年12月,國民政府教育部正式定為國立重慶大學;
1944年6月,時任美國副總統華萊士到訪重慶大學於重慶大學理學院樓前和中央大學抗戰大禮堂發表演講;
1945年8月15日,日本無條件投降,「重慶之蛙」中國國際廣播首先向全國播送獲勝消息。同年,重慶大學學子何其忱駕駛「美齡」號專機赴芷江參與日軍受降儀式。
1946年,內戰爆發前夕,周恩來第二次來到重慶大學並發表抗日救亡演講「中國民主運動的問題」。同年8月,國立中央大學由民生公司託運還校南京,中央大學校舍併入重慶大學,國立中央工業學校留駐重慶,三校聯合辦學結束。解放後併入重慶大學和重慶建築大學。
1947年,工學院院長馮簡借代表中國出席巴黎國際文教會議之機,經挪威進入北極圈內進行考察,是中國人第一次進入北極地區考察。同年國民政府當局將重慶中央醫院附屬沙磁醫院改組成為重慶大學醫學院附屬沙磁醫院。10月10日,由重慶大學教授黎倫傑設計的「抗戰勝利記功碑」在重慶落成。
到1949年,重慶大學經過20年發展,成為了一所擁有文、理、工、商、法、醫6個學科大類,21個系科,在國內外享有較高聲譽的綜合性大學。
1949年重慶戰役前夕,重大等校4,000多人,在團結廣場高唱《團結就是力量》,舉行了聲勢浩大的請願示威活動。同年11月27日,重慶解放,中共中央西南局接管國立重慶大學,並更名為重慶大學。
1952年的全國院系調整,重慶大學的文、理、商、法、醫五個學院及工學院中的土建系、化工系等被調整到其它高校,併入其它學校的部分工科專業,從而成為了一所多科性工業大學[13]。同年西南工業學校(原國立中央工業學校)拆分後併入重慶大學和重慶建築工程學院。
1956年,重慶大學地質系整體搬遷至成都,與西北大學、南京大學、北京地質學院(現中國地質大學)、長春地質勘探學院(現吉林大學)、交通大學地質相關科系組建成立成都地勘院(今成都理工大學)。
1960年,重慶大學被國家確定為全國重點大學[14]。截止1966年,全校共有6個系、15個專業。
1978年後,重慶大學開始了全面的恢復調整和改革,新增了經、管、文、法、藝術、體育類專業,學校由一所教育部直屬的多科性全國重點工業大學發展成為文、理、工、經、管、法等多學科綜合性全國重點大學。
2000年5月31日,分屬教育部的重慶大學、建設部的重慶建築大學、中國建築工程總公司的重慶建築高等專科學校合併組成新的重慶大學。[16]
2001年,成為教育部和重慶市共建的國家「985工程」重點建設高校[17]。
2004年,被確定為中央直管高校,為教育部直屬副部級大學[18]。
2008年,教育部與重慶市人民政府簽訂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重慶市人民政府關於繼續重點共建重慶大學的協議》。協議明確提出,重點推動重慶大學若干學科達到或接近國際一流學科水平,儘快把重慶大學建設成為一所國際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學[19]。
2011年畢業典禮上,校長林建華提出將重慶大學建設為「中國最好的大學之一」的辦學目標。2015年4月的「雙一流」建設布置會上,校黨委書記歐可平提出重慶大學「世界高水平大學」的建設目標[20];其後在2016級畢業典禮上,校黨委宣傳部提及重慶大學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21]
2017年9月,重慶大學入選建設「世界一流大學」A類名單。同年重慶市腫瘤醫院(原重慶大學沙磁醫院)回歸成為重慶大學附屬醫院,重慶第四人民醫院掛牌重慶大學附屬醫院。自此重慶腫瘤醫院回歸重慶大學體系,重慶大學恢復國立大學時期「文、理、工、商、法、醫」的所有學部。[22]
2020年12月18日,經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批准,原由重慶大學管理的獨立學院重慶大學城市科技學院脫離該校管理,並轉設為民辦普通高等學校重慶城市科技學院,由重慶百年光彩科技園有限公司全資持有[23]。
創校時期 | 20世紀30年代 | 20世紀40年代 |
---|---|---|
Chungking University |
Sichuan Provincial Chungking University |
National Chungking University |
|
|
|
經過多年的建設和發展,重慶大學現有四個校區,均位於重慶市傳統的教育文化中心沙坪垻區[31]。其中A區、B區和C區位於沙坪垻老城區,為老校區。D區和E區則分別位於位於虎溪街道重慶學城[32]和渝北兩江新區,是兩個新建設的校區。
校本部即原來的國立重慶大學所在地,位於重慶市沙坪垻區嘉陵江畔。重慶大學創辦時最初的校址位於渝中區菜園壩,1933年遷至現址。1935年5月重慶大學獲原中華民國教育部核准升為省立大學,稱四川省立重慶大學[33]。1937年重慶市成為民國戰時陪都,重大整合教育資源,名師雲集,得以快速發展[34],1942年獲准升為國立大學,稱國立重慶大學[35],成為中華民國33所國立大學之一[36]。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中央教育部敕令大陸所有國立大學一律去掉「國立」二字,恢復建校時的原名重慶大學。1960年10月22日,重慶大學成為全國重點大學。1997年6月18日重慶市正式成為中國大陸第四個直轄市[37],重大得以再次快速發展,並於1997年12月成為全國211工程院校,2001年9月28日成為全國985工程院校。目前重大的主要管理機構及科研機構均位於校本部A區,也是主要的研究生教育基地,文理學部、工程學部、信息學部的主要院系都設立在A區,另外還有機械傳動國家重點實驗室、重大-SRI生物化學聯合實驗室等研究機構設立在此。重慶大學校本部保留了大量民國時期和蘇聯援華時期建築,重慶大學近代建築群入選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產
建大校區由以前著名的建築老八校之一的重慶建築大學於2000年併入組成,位於沙坪垻區沙中路,與校本部A區一條馬路相隔,有一地下隧道相連。重慶建築大學的前身重慶土木建築學院,是1952年全國院系調整中由原重慶大學、西南工業專科學校、川北大學等六所院校的建築土木相關系科合併組成的。1953年雲南大學、貴州大學的土木系也併入重慶土木建築學院。1954年更名為「重慶建築工程學院」。1978年被原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確立為全國重點大學[38]。1994年經原國家教委批准更名為「重慶建築大學」[39]。2000年重慶建築大學回歸重慶大學。 目前建大校區主要是重慶大學建築學部的所在地,下設建築城規學院、土木工程學院、城市建設與環境工程學院、建設管理與房地產學院。此外法學院、生命科學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也設立在此校區。
建專校區由以前的重慶建築高等專科學校於2000年併入組成,位於沙坪垻區渝碚路。重慶建築高等專科學校的前身中國人民解放軍基本建設工程兵第一技術學校於1974年成立[40]。1983年,集體轉業成立重慶建築專科學校。1992年,改名為重慶建築高等專科學校。1997年,被原國家教委確定為全國示範性普通高等工程專科重點建設學校。2000年併入重慶大學。建專校區目前主要是重慶大學繼續教育學院、應用技術學院、網絡教育學院的所在地,是重慶大學成人高等學歷教育、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繼續教育的基地。
虎溪校區是重慶大學新建的一個校區,於2005年啟用,位於重慶大學城,距離沙坪垻城區的校本部約20公里。虎溪校區東望歌樂山國家級森林公園,西靠縉雲山國家級森林公園,規劃用地3670畝,是重慶大學面積最大,現代化程度最高的一個校區[41]。目前虎溪校區是重慶大學大部分院系的本科教育基地,藝術學院、軟件學院等也設立在此。虎溪校區的新圖書館是西部地區最大的圖書館之一[42],校區擁有竹園、蘭園、梅園、松園四個學生宿舍區和三個學生食堂[43],目前住有本科生約17000餘人,同時重慶大學新的學生活動中心也建設在此。虎溪校區與四川美術學院、重慶師範大學、重慶科技學院、重慶醫科大學等高校的大學城校區毗鄰。
兩江校區位於渝北區兩江大道9號,是重慶大學國家卓越工程師學院所在校區,於2022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4]
重慶大學為中國較早設立的國立大學在歷史上留下了眾多的歷史建築,被稱為重慶大學近代建築群,其是中國早期具備代表性的校園建築群之一。重慶大學近代建築群主體始建於1933年,由重慶市菜園壩嵌入沙坪垻時修建了第一棟教學樓,即國立重慶大學理學院樓,後陸續修建一直到20世紀50年代為止。在此期間建築分為國立重慶大學時期與重慶大學時期,國立重慶大學時期的建築多以中國傳統建築風格為準,設計上多採用檀紅檐、青匹瓦、朱紅門柱,屋頂蓋瓦,四檐翹角的設計。1949年後的建築,受梁思成和當時蘇聯式建築風格的影響修建了第五教學樓、電氣學院樓等建築,設計的建築多採用舉架高、開間闊、窗戶大、牆體厚、大屋頂為特徵的「新古典主義」。
其中理學院、工學院、文字齋和寅初亭入選重慶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理學院、工學院、文字齋、寅初亭、中央大學大禮堂、大校門、老圖書館樓入選「20世紀建築遺產名錄」和「優秀近代建築名錄」。
大學排名 | |
---|---|
全國排名 | |
武書連 | 28 |
中國校友會 | 31 |
USNews | 41 |
QS | 40 |
ARWU | 36-51 |
亞洲排名 | |
USNews | 119 |
QS | 171 |
泰晤士高等教育 | 199 |
世界排名 | |
USNews | 627 |
QS | 751-800 |
泰晤士高等教育 | 601-800 |
ARWU | 401-500 |
教育部全國學科評估(第四輪)[58] | |
機械工程 | A- |
電氣工程 | A- |
儀器科學與技術 | A- |
法學 | B+ |
數學 | B+ |
材料科學與工程 | B+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B+ |
建築學 | B+ |
土木工程 | B+ |
化學工程與技術 | B+ |
礦業工程 | B+ |
環境科學與技術 | B+ |
生物醫學工程 | B+ |
城鄉規劃學 | B+ |
軟件工程 | B+ |
管理科學與工程 | B+ |
工商管理 | B+ |
應用經濟學 | B |
物理學 | B |
生態學 | B |
動力工程與工程熱物理 | B |
控制科學與工程 | B |
風景園林學 | B |
安全科學與工程 | B |
飲食與戲劇學 | B |
國內排名 |
---|
2017年武書連中國大學排行榜中,重慶大學排名第28位。[59] |
武漢大學中國科學評價研究中心2017年發布的《世界一流大學與科研機構競爭力評價報告》中,重慶大學排名第29位。[60] |
2017年中國校友會中國大學排行榜中,重慶大學排名第31位。[61] |
亞洲排名 |
2021年的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中,重慶大學亞洲排名第171位。[62] |
2019年的泰晤士高等教育亞洲大學排名中,重慶大學亞洲排名第199位。[63] |
世界排名 |
2020QS世界大學排名中,重慶大學世界排名第751-800位。[64] |
2022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中,重慶大學世界排名第601-800位。[65] |
卓越大學聯盟,是中國9所重點大學秉持「追求卓越、資源共享」的原則組成的「卓越人才培養合作聯盟」的簡稱。卓越聯盟包括了中國大陸9所優秀的理工科傳統強校哈爾濱工業大學、同濟大學、北京理工大學、重慶大學、大連理工大學、東南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天津大學、西北工業大學,除在自主招生選拔中共享成績以外,九校在學生入學後的教學培養、科研探索、國際交流以及產學研等多個領域都將開展深層次合作。重慶大學於2010年11月正式加入卓越聯盟[76]。
大學通識教育聯盟,又稱通識教育十校聯盟,是2015年11月15日由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和中山大學四校發起,為攜手推動中國高校通識教育的發展、增進高校在通識教育方面的相互交流、協作與支持而成立的大學聯盟[77]。2016年6月26日,在清華大學舉行的「大學通識教育聯盟第二屆年會」上,重慶大學與南京大學、武漢大學、廈門大學、浙江大學和香港中文大學六所高校共同簽署《大學通識教育聯盟章程》,成為聯盟成員。[78]
重慶市大學聯盟,是中國重慶市六所專業特色明顯、優勢學科互補的高等院校組成的大學合作聯盟[79]。包括了重慶大學、西南大學、西南政法大學、第三軍醫大學、重慶醫科大學、四川外語學院六所重慶本地優秀高等院校。聯盟旨在促進成員高校之間建立互惠、互利的合作關係,充分發揮和利用聯盟成員學校的特色和優質辦學資源,開展互補性合作,提升各聯盟成員的教育質量、辦學水平與社會聲譽,推動聯盟成員的可持續發展。重慶大學於2011年作為始創成員加入聯盟。
一帶一路高校聯盟,是2015年10月17日在甘肅省政府的倡議下,由蘭州大學發起,八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47所高校聯合發布《敦煌共識》而成立的大學聯盟[80]。
民主湖論壇(域名www.cqumzh.cn)是重慶大學官方網絡社區[81],由重慶大學圖書館主辦,誕生於2002年10月9日。[82]其名稱來源於校內著名景點民主湖。如重慶的多數高校,民主湖論壇是頗受師生們歡迎的思想交流平台[83][84]。除了常見的論壇功能,民主湖論壇還包括一系列中國大學網絡社區常見的在線分享、協作功能:
2015年前後民主湖論壇開始實施「宵禁」,夜間至次日上午禁止發帖;2018年前後逐步以「升級維護」為由關站,並逐步切斷外網訪問;2020年前後,雖然校方未發表任何公開通告,但民主湖實際已徹底關站。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