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尊訓(英語:Timothy Ting-fang Liu,1891年1月8日—1947年8月2日),字廷芳,一字亶生浙江省溫州永嘉縣人,中華民國基督教新教的傳教士。1947年8月2日病逝於美國新墨西哥州艾爾布克市。

事实速览 劉尊訓, 出生 ...
劉尊訓
Thumb
中國名人錄(第三版)》中的劉廷芳照片
出生1891年1月8日
 大清浙江省溫州永嘉縣
逝世1947年8月2日(1947歲—08—02)(56歲)
 美國新墨西哥州艾爾布克市
母校喬治亞大學
哥倫比亞大學
紐約協和神學院
耶魯大學
关闭

生平簡介

1892年1月(光緒十七年)出生於浙江永嘉(今溫州市區)。祖父經商,家道富足,但因吸食鴉片而早逝,祖母葉氏,中年喪夫守寡,飽受宗族親戚欺淩,1878年因信奉基督教,被逐出劉氏家門,母子二人被溫州內地會教會收留,葉氏後任教會女校校長。父劉世魁,年少時到山東芝罘內地會所辦醫院見習,後赴英國愛丁堡大學醫學院學習,畢業後成為眼科醫生,回國在台州臨海行醫,娶同鄉李汝玉為妻,婚後生育四子二女,廷芳為長子。1900年,義和團事件,世魁護送母親返鄉,途中被兵痞打傷而逝,年僅36歲。[1]

早年,劉廷芳入讀教會學校藝文中學,1907年因江浙鐵路風潮退學,赴上海就讀上海聖約翰大學預科。1913年轉學美國喬治亞大學,次年獲學士學位,接着進入哥倫比亞大學學習,1915年獲碩士學位,1918年,他在耶魯大學神學院取得神學學士學位,並在紐約協和神學院講授宗教教育學,成為中國人在美國神學院講授非中國學問課程的第一人。1920年獲哥倫比亞大學師範學院教育學和心理學博士學位。

劉廷芳於1920年回國,受聘為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研究院院長,同年兼任國立北京大學心理學講師與燕京大學宗教學院神學教授,1921-1926年任燕大宗教學院院長,兼任燕京大學校長司徒雷登的助理,協助主持校務工作。

在1920年代初至1940年代中,在中國教會是動靜觀瞻的人物,他的貢獻是多方面的,可以說他是集多種恩賜於身的一個人。就科學方面,他是中國有數的心理學家;就文學方面說,他是個熱情的詩人,出過幾本詩集,還譯過幾種世界名著;就教育方面來說,他是心理教育學家,亦是宗教教育家;就心理學而言,他是漢語學習心理學家,他是中國最早對漢語教學心理學進行觀察與實驗的人,此後中國學者才開始了從教育、實驗、學習、知覺、認知等各個心理角度對中國語文行為的分析與研討;他也是神學家、教會音樂家、牧師,是中國基督徒團契運動的領導人,最早提倡基督教同道互相砥礪,生活的團契。可以說他這幾種不同的恩賜都集合在一身。

  • 他曾經作北京大學心理系的教授,燕京大學的宗教學院的院長,而且出版了「生命雜誌」,「真理周刊」,後來和關叫作「真理生命月刊」。這在當年的教會裡面是很重要一份刊物,他自己也辦過一基督教文藝季刊叫「紫晶」這個文藝季刊。

他因為學問非常地好所以在中國基督教大會的時候,通常一定會請做專題的演講。

  • 在1922年那一次中國教會全國大會裡面,他講了一句話說「我們同意見解相歧,但決心彼此相愛」,就是說我們在見解上,在看法上可以有不同,但是我們一定要決心彼此相愛。這代表二零年代,三零年代,那事後教會領袖強調自立運動,強調合一運動,所以他這一句話也代表那一種時代的精神。
  • 這一句名言也很多人常常引用,就是我們對一些不是基要真理的問題,對一些問題看法上可能會不一樣。但是一定不要失去彼此相愛的心。
  • 有關劉廷芳的生平,可參考吳昶興:《基督教教育在中國》(香港:浸會出版社,2005),44-92頁。

1942年因肺結核病,赴美國就醫。1947年8月2日,病逝於新墨西哥州艾爾布克市長老會醫院,時年僅56歲。

參看

本時期具代表性的中國傳道人:

參考文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