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劉復基(1885年1月20日—1911年10月10日)[1],一名汝夔,字堯澂,或作堯臣、瑤臣。湖南常德武陵縣(今武陵區)人。晚清革命團體同盟會會員,文學社發起人,武昌起義的策劃者之一,武昌起義前的清晨被湖廣總督瑞澂處決,劉復基與彭楚藩、楊洪聖一同斬殺,是為「彭劉楊三烈士」。
劉復基生於光緒十年陰曆十二月初五日,即1885年1月20日[1],生於農民家庭,少時受顧炎武、王夫之書籍影響,富華夷思想。[2]1904年肄業於武陵縣高等小學堂,在湖南哥老會活動。同年黃興、宋教仁與哥老會湖南首領馬福益商議舉事反清,劉復基與其結交,受委在湘西、常德經營。起義事泄後藏匿在常德柳葉湖。次年4月劉馬謀在洪江舉事再次失敗,馬福益被捕殺。劉復基避難日本,8月在東京加入同盟會。1906年回國經武漢,加入劉靜庵等組織的日知會。回長沙後負責當地的《民報》和《中西報》發行。同年夏與禹之謨等組織公葬陳天華和姚宏業,一時湖南革命情緒高漲。[3] 旋禹之謨被捕,劉復基走避常德,聯絡蔣翊武招納有志者,表現出領導才幹。一度在常德祗園寺設立了湘西革命機關,不久被清吏廖世英偵破,劉復基偕蔣翊武走避上海,協助同盟會員楊卓霖辦《競業旬報》,並介紹蔣翊武入同盟會。[4]1907年楊卓霖因謀刺兩江總督端方而被捕,《競業旬報》停刊。劉復基和蔣翊武各自潛回故里。
1909年秋,劉復基之兄劉星澂,召劉復基、蔣翊武到漢口辦《商務報》,劉復基任會計兼發行人。他和蔣翊武、詹大悲利用報刊為基地結納同志,[5] 與當地革命團體羣志學社建立了關係。1910年因試圖懲治立憲派楊度未成,劉本人被英國巡捕房羈押了八個小時,《商務報》也因宣傳被迫停刊。[6] 後劉復基鑒於羣志學社多為新軍將士,於1910年(宣統二年)投軍,在第二十一混成協四十一標當兵,以開展革命工作。不久因形勢誤判,羣志學社受到官府注意,9月18日劉復基等將其改名為「振武學社」,以楊王鵬為社長。實際上社務活動由劉復基主持,事無大小,皆由劉復基裁斷。[5]瑞澂任湖廣總督後嚴加防範革命黨人,楊王鵬、李六如等被檢舉離職離鄂,劉復基和蔣翊武繼續領導社務。[7] 次年1月振武學社又改組為文學社,劉復基任評議部長。
劉復基在文學社中招攬同志,經營宣傳。同時推進和共進會的聯合,積累了個人威望。9月,文學社和共進會同組湖北革命軍總指揮部,劉復基斡旋最力。[8] 他被舉為參議和常駐總指揮部的三名軍事籌備員之首,擬定了起義總行動計劃,而武昌起義基本按其實行。[9] 起義原定10月6日,後因湖南等地籌措不及而延遲。10月9日,孫武炸彈事故後,劉復基晚與蔣翊武等在小朝街總指揮部開會,主張當晚舉事,被聞訊趕來的清軍逮捕。蔣翊武逃脫。劉復基、彭楚藩、楊宏勝10日清晨被斬首,臨刑時高呼口號。[10]
10日夜間,兩名革命黨人金品臣、程定國因值勤時睡覺,與哨長(即今排長)陶啟聖發生衝突,槍擊陶啟聖,共進會總代表熊秉坤立即宣布舉事,即武昌起義。
武昌有以三人姓命名的彭劉楊路。1931年在他們被處死的湖廣總督府東轅門舊址,現武昌造船廠東大門內建立了「三烈士亭」,亭中立石碑一塊,上書「彭劉楊三烈士就義處」。1991年武昌首義80周年之際武昌區人民政府舉辦首義文化節,在武昌閱馬場樹起了彭劉楊三烈士的塑像。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