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稱為伊斯坦布爾的這座城市,成為人類定居點已經有大約三千年的歷史了。這個定居點,其最早已知的名字是萊戈斯,[1]是由色雷斯人部落建立的。[2] 西元前7世紀,希臘人在此建立了殖民地。西元前196年,被羅馬共和國征服[3],稱為拜占庭,直到330年,更名為君士坦丁堡,成為羅馬帝國的新首都。在古典時代晚期,這座城市成為西方世界規模最大的城市,人口達到近50萬的峰值。君士坦丁堡是東羅馬帝國的首都,直到1453年君士坦丁堡陷落。此後君士坦丁堡成為奧斯曼帝國的首都。
在中世紀,該城人口曾經下降,但在奧斯曼帝國時期,又達到其歷史高峰,在16世紀,這座城市人口已增長至近70萬,再次躋身於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1923年土耳其共和國成立時,首都從君士坦丁堡遷往安卡拉(原名安哥拉)。1930年,「伊斯坦布爾」成為該市土耳其語中唯一的官方名稱,取代了傳統名稱君士坦丁堡,在大多數西方語言中也是如此。
史前
至少從新石器時代起,人類就生活在現在被稱為伊斯坦布爾的地區。最早的已知定居點可追溯到西元前6700年,在2008年在歷史半島位於歐洲一側的 伊斯坦布爾地鐵耶尼卡佩地鐵站和馬爾馬拉隧道的建設工程期間發現。[4][5][6]。而安納托利亞一側的第一個人類定居點,菲基爾特佩土堆,屬於青銅時代,文物可追溯到西元前5500至3500年。[7] 在附近的卡德柯伊(迦克墩)發現了一個可追溯到腓尼基的港口定居點。
萊戈斯
這個城市的第一個名字是萊戈斯。[8] 根據老普林尼的歷史記載,它和鄰近的塞米斯特拉漁村,都是由色雷斯人部落創立的。[9] 迄今為止,只有少數屬於萊戈斯的城牆和子結構倖存下來,靠近薩拉基里奧角,[2],即著名的托卡比皇宮所在地。萊戈斯和塞米斯特拉是伊斯坦布爾歐洲一側唯一的定居點。在亞洲一側有一個腓尼基殖民地。後來的拜占庭位於萊戈斯的遺址上,因此萊戈斯被認為是伊斯坦布爾的發端。
拜占庭
拜占庭(Βυζάντιον,Byzantion,拉丁化作 Byzantium)是這個城市的下一個名字。這個名字被認為起源於色雷斯語或伊利里亞語,因此早於希臘人殖民。[2] 它可能來自色雷斯人或伊利里亞人的人名拜占斯[10]:352ff。在古希臘傳說中,國王拜占斯是墨伽拉殖民者的領袖,創建了這座同名的城市拜占斯。
西元前685年,來自墨伽拉的希臘殖民者,選擇定居的第一個位置,是迦克墩的莫達角。此後又在國王拜占斯的指揮下,前往博斯普魯斯海峽歐洲一側的拜占庭建立殖民地。拜占庭位於古代港口定居點萊戈斯的遺址上[9] 在拜占庭時期,衛城曾經矗立在今天托卡比皇宮的所在地。
這座城市站在佩斯切尼烏斯·奈哲爾一邊,反對勝利的塞普蒂米烏斯·塞維魯,在西元196年被 羅馬帝國圍攻,遭受了巨大的破壞[3]。拜占庭由羅馬皇帝塞普蒂米烏斯·塞維魯重建,並迅速恢復了以前的繁榮,一度被皇帝改名為奧古斯塔·安東尼納,以紀念他的兒子。
羅馬帝國和東羅馬帝國
324年,拜占庭的位置吸引了君士坦丁大帝,據說此前一個先知的夢確定了城市的位置; 但這個預言背後的真正原因可能是,君士坦丁在克里索波利斯戰役(博斯普魯斯的於斯屈達爾),最終戰勝了李錫尼。324年9月18日,結束了羅馬共帝之間的內戰,結束了四帝共治制的最後殘餘,在此期間尼科米底亞(今伊斯坦布爾以東100公里的伊茲密特)是羅馬的東都。拜占庭更名為"新羅馬",最後更名為"君士坦丁波利斯",即"君士坦丁之城"。330年,正式宣布為羅馬帝國的新首都。在君士坦丁統治結束的337年,宣布他的三個兒子為羅馬帝國的共同繼承人[11]。然而,兒子們無法和平地共同治理,他們的軍事對抗分裂了帝國,以巴爾幹半島為界。395年,狄奧多西一世(379-395年在位)去世時,領土正式分裂,將帝國的東半部分留給長子阿卡迪烏斯,帝國的西半部分留給次子霍諾里烏斯[11]。
君士坦丁堡成為東羅馬帝國的首都。帝國的權力,以及歐洲和亞洲大陸之間的連接點關鍵位置,使其在商業、文化、外交和戰略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它是希臘世界的中心,在東羅馬的大部分時期,它是歐洲最大的城市。君士坦丁在312年皈依基督教,使羅馬帝國走向基督教化,381年,狄奧多西一世在位期間,基督教成為羅馬帝國的正式國教,使君士坦丁堡成為一個繁榮的宗教中心[12]。
在整個五世紀,羅馬帝國的西半部由於政治、經濟和社會局勢的衰退而喪失了大部分權力,最後一位西羅馬皇帝在公元476年被日耳曼僱傭兵廢黜;而東半部分仍很繁榮。這個繁榮的東羅馬帝國後來被某些歷史學家稱為拜占庭帝國,以區別於羅馬帝國。[13] 這個帝國在文化上明顯是希臘的,在東西教會大分裂之後成為東正教的中心 ,裝點了許多宏偉的教堂, 其中聖索菲亞大教堂曾經是世界上最大的教堂。東正教的精神領袖君士坦丁堡牧首仍然駐紮於此。
最著名的東羅馬皇帝是查士丁尼一世(527-565年)。在他統治期間,他把東羅馬帝國擴展到最大邊界,從巴勒斯坦到西班牙南端。他的其他成就包括著名的聖索菲亞大教堂,以及組織編纂的《查士丁尼法典》[14]。
從7世紀開始,戰爭使君士坦丁堡的力量在盛與衰之間不斷翻轉。在七、八世紀之間,東羅馬帝國慢慢開始脫離與歐洲的聯盟,當時拜占庭和羅馬教會在各種問題上意見不一。然而,兩個教會之間的顯著差異是關於在教堂使用聖像。對於拜占庭基督徒,耶穌、聖母和聖徒的聖像,不僅僅是代表,而且相信擁有影響人們日常生活的神聖力量[15],許多拜占庭人崇拜聖像,同時有許多人反對崇拜聖像,因為他們考驗了皇帝的權威。最後在726年,最後在726年,皇帝利奧三世(717-741年在位)下令銷毀所有聖像。破壞聖像重新定位了東羅馬統治者在帝國的權力[16]。
對聖像的激烈反對,與教宗對聖像的容忍相衝突。教宗不願意允許摧毀聖像,導致最終的分裂。[17]他們的分離引起了兩個教會之間的仇恨,兩個教會之間的合作是一場鬥爭。
從9世紀到13世紀,君士坦丁堡與一個新興國家,後來的歐洲大國基輔羅斯形成了複雜的關係。君士坦丁堡在基輔羅斯的發展、文化和政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許多基輔王子都與東羅馬皇帝的女兒結婚,由於這種聯繫,弗拉基米爾一世·斯維亞托斯拉維奇的基輔羅斯在基督教化後,選擇了東正教。然而,這些關係並不總是友好的 - 400年中,君士坦丁堡被基輔王子洗劫了好幾次,這迫使君士坦丁堡簽署越來越有利於基輔的條約,其文本保存在《往年紀事》等歷史文件中。東羅馬不斷使得基輔、波蘭、保加利亞,和當時其他歐洲國家之間互相敵對。
臨近1204年時,君士坦丁堡已開始衰落。由於第三次十字軍東征的失敗,自信的西歐人決定再次嘗試,發起對聖城耶路撒冷的第四次十字軍東征;但這次他們的計劃還要占領東羅馬帝國。1204年,西方軍隊占領了君士坦丁堡,並洗劫了這座城市的寶藏。[18]教宗譴責對君士坦丁堡的洗劫,但命令十字軍鞏固他們在該市的成果一年。十字軍選擇鮑德溫一世作為新的皇帝;他與其他諸侯和威尼斯人分享帝國;他們從來沒有在耶路撒冷這樣做[18]。這個在君士坦丁堡的新的拉丁帝國一直持續到1261年,一直持續到1261年,東羅馬在米海爾八世的指揮下奪回了這座城市和一些附近的領地[18]。在此之後,君士坦丁堡再也沒有重獲昔日的輝煌。君士坦丁堡不再是一個繁榮的大都市,而是變成了一堆村落的集合,變成了一個半鬼城,正如伊本·白圖泰指出的,在城牆內播種了田地。到1453年,這個城市的人口還不到前人口的十分之一。
奧斯曼帝國
這座城市在奧斯曼土耳其語中稱為Ḳosṭanṭīnīye (قسطنطينيه after 阿拉伯語形式al-Qusṭanṭīniyyah القسطنطينية) 或伊斯坦布爾(而其基督教少數派繼續將其稱為君士坦丁堡,就像用法語、英語和其他西方語言書寫的人一樣),是奧斯曼帝國的首都,從1453年征服到1922年帝國崩潰。
關於伊斯坦布爾這個名字的來源,有兩種理論,一種是希臘語"εις την Πόλη" (進城),發音為"is-tin-poli"。另一種認為將君士坦丁堡改名為伊斯坦布爾,可能源自"斯坦布爾"的俄語 & 土耳其語詞彙 Κωνσταντινούπολη,發音為"康斯坦蒂努波爾(" "Constantinoupol)。
此外,對於前面以兩個輔音,以"s"開頭的單詞,土耳其人不能正確發音,必須在前面添加一個"i"。因此,土耳其人的 "斯坦布爾" 成為 "伊斯坦布爾",同樣士麥拿(Σμύρνη)成為伊茲密爾。
1453年5月29日,經過53天的圍攻,大炮在狄奧多西城牆上撕開一個大洞,蘇丹征服者穆罕默德二世進入君士坦丁堡。這座城市成為奧斯曼帝國的第三個首都。
穆罕默德於1453年4月6日開始圍城。他雇了工程師製造攻城的巨炮和炮彈。他還請學者和伊瑪目來鼓勵士兵。根據伊斯蘭教法,穆罕默德給了東羅馬皇帝君士坦丁三次機會投降。[19] 他保證城市居民的安全,連同財富、信仰和榮譽。 君士坦丁勇敢地拒絕了這個提議。[20]
經過一個多月的戰鬥,穆罕默德的顧問們開始失去希望。穆罕默德不顧他們的反對,繼續戰鬥。在最後一次襲擊的前一天晚上,他研究了以前的攻城努力,與可能的成功方法。1453年5月29日上午,蘇丹下令召喚祈禱[21]。這不是出於宗教原因的常規祈禱會,而是一種恐嚇策略:看到全體奧斯曼軍隊跪下祈禱,向東羅馬軍隊展示了一種令人生畏的團結,旨在讓他們的心理在身體之前先屈服下來[21]。
戰鬥一直持續了四十八天。當君士坦丁寫信給教宗尋求幫助時,城牆已經開始倒塌。作為回應,教宗派出了五艘裝滿增援、武器和補給品的船隻。另一個防禦策略是君士坦丁封鎖了港口,使奧斯曼軍隊無法將船隻進入港口。穆罕默德讓他的人民用橄欖樹枝鋪成一條小路,把八十艘船拖過陸地,進入敵艦後面的海灣里。在一場海戰中,奧斯曼帝國的戰艦燒毀了東羅馬戰艦[22]。
由於東羅馬軍隊在這次失敗後仍然堅持抵抗,蘇丹認為是時候使用他的秘密武器,一個巨大的移動塔樓。這座塔可以容納許多士兵,與城牆在同一高度,使他們容易衝進君士坦丁堡。 進入該城的第一批奧斯曼人幾乎立即被殺,其他穆斯林開始撤退。在蘇丹的鼓勵下,穆斯林在兩個地方攻破了城牆,進入了這座城市。在最後一次保衛城市的努力中,君士坦丁舉起劍攻擊敵人,最終戰敗被殺[23]。
最後,君士坦丁堡在奧斯曼帝國的統治下。穆罕默德通過現在的托普卡皮門進入君士坦丁堡。他立即騎馬去了他下令洗劫的聖索菲亞大教堂。他命令一位伊瑪目到那裡見他,高呼穆斯林清真言:「萬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默德,是主使者。」[24] 他將東正教大教堂改為土耳其清真寺,鞏固土耳其對君士坦丁堡的統治。
穆罕默德下令對這座城市進行三天的掠奪,在此期間,對該市平民居民的廣泛迫害發生,造成數千人傷亡、強姦和強迫驅逐。[25]
洗劫之後,穆罕默德頗為關心重建君士坦丁堡城市的防禦,以及增加人口。征服後立即開始建築工程,包括修繕城牆、建造城堡和建造新宮殿。[19] 穆罕默德在他的帝國中發布命令,要求將穆斯林、基督徒和猶太人重新安置這座城市,在9月前將5000戶家庭強制遷到君士坦丁堡.[26]
到1459年,蘇丹為君士坦丁堡帶來繁榮奉獻了大量精力。在幾個區都分別建立了一所神學院、一所學校(通常與清真寺相連)[27]、一個公共食堂和一座清真寺。[19] 同年,穆罕默德發出命令,允許所有作為奴隸或難民離開君士坦丁堡的希臘人返回。這些行動使它再次成為繁榮的首都城市,現在是奧斯曼帝國的首都[19]。
蘇萊曼大帝從1520年到1566年對奧斯曼帝國的統治,是一個藝術和建築成就輝煌的時期。著名建築師科查·米馬爾·希南在城市中設計了許多清真寺和其他宏偉的建築,而奧斯曼的陶藝和書法藝術也很繁榮。
在東羅馬帝國的最後階段,君士坦丁堡的人口逐步下降,使這個偉大的帝國城市陷入其過去榮耀的陰影之中。對穆罕默德二世來說,征服只是第一階段;下一步使這個古城具有全新的國際化社會結構。剩下的拜占庭人僅有30 000人,大部分遭到驅逐。根據土耳其編年史《阿希克帕沙扎德》,
然後穆罕默德派遣官員到他的所有領土宣告,希望來到君士坦丁堡的人,都可以擁有房屋、果園和花園 ... 雖然有這些措施,城市還是沒什麼人居住。因此,蘇丹下令,用武力強迫遷入富人和窮人的家庭 ... 於是這個城市開始人口眾多了。[29]
穆罕默德對創造他的新首都具有極大的個人興趣。他下令在聖使徒教堂的東羅馬皇帝墓地上,建造大清真寺和法蒂赫學院。一點一點地,這個偉大的基督教城市被改造成一個偉大的穆斯林城市。即便如此,這座城市還不完全是穆斯林的,那至少要到20世紀後期。掌握各種技能的斯拉夫人、希臘人、猶太人和亞美尼亞人,獲准在該市得到庇護容身。根據1477年的人口普查,有9 486所房屋屬於穆斯林,3,743所房屋屬於希臘人,1,647所房屋屬於猶太人,267所房屋屬於克里米亞基督徒,31 所房屋屬于吉普賽人。穆罕默德還重新確立君士坦丁堡作為東正教牧首的中心。
在加拉達石塔地區還有一個意大利社區。他們在城市陷落前就投降了,穆罕默德允許他們保留自治。幾代人之後,他們為奧斯曼宮廷提供口譯和外交官。在1517年征服埃及之後, 蘇丹接受哈里發的職位,君士坦丁堡在穆斯林眼中獲得了額外的重要性。由蘇萊曼大帝和他的繼任者建造的清真寺,使這座城市擁有保留至今的獨特風貌。然而,各個社區仍然各自生活在自足的地區,幾乎沒有社會交往的渠道,這是未來麻煩的源頭。
直到十八世紀,生活水平至少相當於歐洲大部分地區。例如,在十六至十八世紀,該市工匠的工資水平與南歐和中歐相似。[30]
大巴扎(1455年)和托普卡皮宮(1459年)是在土耳其征服後建造的。宗教基金會受託資助建造清真寺,如法提赫清真寺(1463年),以及附設的學校和公共浴場。該市不得不兼用強迫和鼓勵的方法,來增加人口。
蘇萊曼的統治是一個藝術和建築成就偉大的時代。建築師希南在該市設計了許多清真寺和其他偉大的建築,而奧斯曼陶藝和書法藝術也很繁榮。
蘇非主義在伊斯蘭世界相當普遍,有許多信徒積極參與了對這座城市的征服,來到首都定居。在奧斯曼帝國時期,僅該市就有100多個機構。其中許多存在至今,有些以清真寺的形式,而另一些作為博物館,如法蒂赫的塞拉希寺、桑布爾·埃芬迪寺、和拉馬贊·埃芬迪清真寺,貝伊奧盧的加拉塔·梅夫列維哈內西寺、貝西克塔什的葉海亞·埃芬迪寺,以及卡德柯伊的拜克塔什教團寺,現在是阿列維派穆斯林的聚會所。
隨着歲月的過去,人口從穆罕默德死時的約8萬人,增加到18世紀的30萬人,1800年的40萬人。作為橫跨歐洲、亞洲和非洲的帝國的首都,它也成為一個重要的外交中心,擁有數個外國大使館。直到1922年第二次希土戰爭之後,事情才真正開始改變。
從19世紀70年代開始,這座城市就現代化了,修建了橋梁、供水系統,使用電燈,並引進了電車和電話。
土耳其共和國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穆茲羅斯停戰協定規定君士坦丁堡將由盟軍占領。1918年11月13日,盟軍開始占領君士坦丁堡, 1923年10月4日結束。[31]
1923年10月29日,穆斯塔法·凱末爾·阿塔圖爾克領導的土耳其共和國 成立時,首都從君士坦丁堡遷往安哥拉,改名為安卡拉。結果,人口從1914年的1,125,000人暴跌至1924年的約500,000人;但人口在20世紀後期穩步增長,2000年大都市人口超過1000萬。
這個城市目前的名稱「伊斯坦布爾」是中世紀希臘語短語"εἰς τὴν Πόλιν" [is tin ˈpolin]土耳其版本的縮寫, 意思是"進城",早已是當地人使用的俗稱。國際名稱君士坦丁堡繼續使用,直到1928年土耳其採用拉丁字母,並敦促其他國家在語言和郵政服務網絡中使用該市的土耳其名稱。1929年,勞合社被告知,電報現在必須發到伊斯坦布爾, 但《泰晤士報》說,郵件仍然可以送到君士坦丁堡。[32] 然而,《紐約時報》說,那一年,寄到"君士坦丁堡"的郵件可能不再送達。[33]1929年,土耳其民族主義者主張在英語中使用伊斯坦布爾,而不是君士坦丁堡。[34]1930年5月,美國國務院開始使用"伊斯坦布爾"[35]。
隨着建立在民族主義浪潮之上的新的土耳其共和國的建立,大部分希臘和亞美尼亞人從伊斯坦布爾大量外流,那裡已不再是首都。在1955年伊斯坦布爾大屠殺之後,剩下的部分也離開了。
在共和國的早期,全力發展新首都安卡拉,伊斯坦布爾遭到忽視。然而,從1940年代末和1950年代初開始,伊斯坦布爾經歷了巨大的建築變革,新的公共廣場(如塔克西姆廣場)和林蔭大道遍布全市;有時要以拆除許多歷史建築為代價。
1955年9月,許多希臘人企業在伊斯坦布爾大屠殺期間被摧毀。這加速了希臘人從該市和土耳其的離開。猶太人、亞美尼亞人和格魯吉亞人也成為襲擊目標。
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伊斯坦布爾的人口開始迅速增加,因為人們從安納托利亞移居到這個龐大的大都市,以便在郊區建造的許多新工廠找到工作。該市人口的突然急劇上升,導致對住房開發的需求很大,許多以前偏遠的村莊和森林,都被融入伊斯坦布爾的大大都市區。
2013 年,塔克西姆廣場是2013年土耳其反政府抗議運動的中心,抗議者的訴求頗為廣泛,其核心是新聞自由、言論、集會、和政府侵犯土耳其的世俗主義。
參見
參考
延伸閱讀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